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食管肌瘤医疗案例解析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食管肌瘤医疗案例解析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按组织发生来源可以将食管良性肿瘤分为腔内型、黏膜下型、壁内型等。壁内型是指食管良性肿瘤发生在食管肌层,其中最常见的就是食管平滑肌瘤[1]。尽管食管平滑肌瘤患者占所有食管良性肿瘤患者的 75% 左右,但是食管良性肿瘤的发病率较低,因此临床上少见食管平滑肌瘤患者[2]。为积累食管平滑肌瘤的诊治经验,本文回顾分析 2009 -01—2011 -01 我科收治的52 例食管平滑肌瘤患者的临床资料,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临床资料 52 例食管平滑肌瘤患者,所有患者均经术后病理检查确诊为食管平滑肌瘤,包括男 33 例,女 19 例; 年龄 27 ~63 岁,平均( 43. 1 ± 7. 8) 岁。临床表现: 吞咽不适 24 例( 46. 2% ) ,胸骨后疼痛 19 例( 36. 5%) ,上腹痛 15 例( 28. 8%) ,烧心 10 例( 19. 2%) ,反酸 7 例( 13. 5%) ,但也有患者无任何临床症状 16例( 30. 8%) 。经胃镜检查发现,所有患者的食管腔内均可见一椭圆形或半球形且表面光滑的黏膜突起,直径为 0. 61 ~2. 8 cm,基底较宽,用活检钳触诊发现该突起可以黏膜下滑动; 其中突起直径 0. 61 ~ 1. 4 cm 29 例( 55. 8%) ,直径 1. 51 ~ 2. 1 cm 15 例( 28. 8%) ,直径 2. 21 ~ 2. 8 cm 8 例( 15. 4%) ; 此外,食管平滑肌瘤发生部位包括食管上段11 例( 21.2%) ,食管中段27 例( 51.9%) ,食管下段 14 例( 26. 9%) 。

1. 2 治疗方法 本研究使用了 3 种类型的手术方式,其使用原则及步骤如下: ( 1) 手术者使用电子胃镜,先用圈套器套住患者平滑肌瘤的根部,然后再收紧圈套器,并轻轻地提拉,使之悬空;手术者交替使用电凝、电切,将圈套器套住的病变切除。( 2) 如果患者的平滑肌瘤不易被圈套器套住,手术者可以先用电切将黏膜切开,将肌瘤完整剥离后再切除。( 3) 如果患者的平滑肌瘤难以剥离,手术者可以先用将黏膜切开,然后再用圈套器套住平滑肌瘤的基底部,用电凝切除肌瘤。本研究 52 例食管平滑肌瘤患者,22 例( 42. 3%) 接受肌瘤圈套切除术治疗,19 例( 36. 5%)接受电切黏膜肌瘤剥离切除术治疗,11 例( 21. 2%) 患者接受电切黏膜圈套切除术治疗。术后处理: 所有患者在术后均禁食 6h,进流食 2 d,并给予黏膜保护剂、抑酸剂,以加快患者的组织修复。

2 结果

52 例患者的食管平滑肌瘤均一次手术切除成功,治愈率为100% 。30 例食管平滑肌瘤患者在术后 1 ~ 2 d 内出现胸骨后隐痛,经抑酸剂治疗后自行缓解。术后 1 个月,我们再对患者进行胃镜检查,结果显示所有患者的创面均愈合良好,无食管狭窄,创面出血、穿孔等并发症的发生。

3 讨论

食管平滑肌瘤是起源于食管固有肌层或黏膜肌层的良性肿瘤,该病在临床上取材比较困难,易被误诊为食管周围外压性病变、食管癌等其他疾病[3]。此外,食管平滑肌瘤还有恶变的可能,一旦该病得到确诊且患者又没有手术禁忌证,均应立即对其进行治疗。既往常采用外科手术方法对食管平滑肌瘤进行切除治疗,但随着内镜微创技术的发展,目前临床上越来越多地采用胃镜对食管平滑肌瘤进行治疗[4]。

黏膜肌层食管平滑肌瘤的特点包括病变基底部较浅,肿瘤向食管腔内突出明显,病变突起表面黏膜光滑、完整,内镜检查时用活检钳常可使病变突起在黏膜下滑动等[5],因此该类型的食管平滑肌瘤患者适用于肌瘤圈套切除术治疗。而固有肌层食管平滑肌瘤的特点包括病变基底部较大,病变较深,缺乏移动性等,因此该类型的食管平滑肌瘤患者适用于电切黏膜肌瘤剥离切除术或电切黏膜肌瘤圈套切除术治疗。在本研究中,我们严格按照食管平滑肌瘤患者的临床特点而给予相应的手术方式,结果显示 52 例患者的食管平滑肌瘤均一次手术切除成功,治愈率为 100%; 30 例患者在术后 1 ~2 d 内出现胸骨后隐痛,经抑酸剂治疗后自行缓解; 术后 1 个月,胃镜检查结果提示所有患者的创面均愈合良好,无食管狭窄,创面出血、穿孔等并发症的发生。综上所述,胃镜黏膜下切除治疗食管平滑肌瘤具有治愈率高、并发症轻等特点,该术式适用于临床上食管平滑肌瘤的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