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中国特色词语的英译策略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词语是语言的基石,与其所依附的社会和文化密切相关。要把具有相当文化内涵的词语翻译成另一种语言,困难可想而知,有些词语根本无法在目的语中找到对等的词语。中国特色词语作为文化的一部分,为了把中国文化更好地传达给世界,中国英语新闻媒介采取了相应策略对具有中国特色词语进行翻译,为中国文化的传播作出了自己的贡献。
关键词:中国英语新闻媒介 中国特色词语 目的语
概念解释
中国特色词语。中国特色词语应具有以下几个特征:1.中国文化所独有的,如二胡、旗袍、节气;2.词语本身包含丰富的中国文化,如仁、义、礼、节、中庸;3.目的语中找不到对等的词语,如汉语中的“黑孩子”即超生没有户口的孩子,若直译则为“black children”,而“black children”在英文中的一般意思是黑人孩子,这样就让人看了莫名其妙。需要点明的是,中式英语Chingligh or Chinese English和中国特色英语China English是不同的,中式英语是由于某些人尤其是英语初学者用中式思维自造出来的不符合语法规范、不准确、不地道的英语表达,这些词不是中国文化所独有的,这些词语在英语词汇中有自己地道的表达方式,只是初学者由于对英语知识掌握得不够准确,而采用的错误的表达方式。
中国英语新闻媒介。中国英语新闻媒介指主要以英语新闻为载体的媒介。包括报纸、杂志、广播、电视和网络。其中全国大概有20多种新闻报纸杂志,其中比较有影响的有China Daily(《今日中国》)、Beijing Review(《北京周报》)、21th Century(《21世纪》)、Women of China(《中国妇女》)等。电视媒介以央视9套英语频道为主,而国内英语新闻网站比较多,其水平也参差不齐,所以下文所引用的例子主要来自于英语新闻报
刊。
归化与异化翻译法
如何翻译文化特色以及应采取什么样的翻译策略处理文化特色词是值得思考的问题。一直以来,归化和异化是两
大主要的翻译策略。归化翻译法是指尽量减少译文中的异国情调,为目的语读者提供一种自然流畅的译文。如Things Go Better With Coke(可口可乐,顺心顺意),a bread and butter letter(表扬信),a mare’s nest(子虚乌有的事情),a political “Dear John”(政治上的绝交信)。对于这样的词汇,以前翻译界主要采用规划策略。可是随着中国在政治、经济、文化领域的不断进步,中国在世界政治经济和对外交往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因此,现在翻译工作者在英译中国特色词汇时更多采用异化策略。异化翻译法是指故意使译文冲破目的语常规,保留原文中的异国情调。如Taichi(太极)、Kungfu(功夫)等。
异化翻译法的运用
既然中国特色词语反映了中国独有的文化、国情以及思维模式,在翻译为目的语时,保持原有的形式和特色很有必要。一方面它有助于解决中国特色词语英译的难题,另一方面它也有助于中国文化的对外传播。下面将举例着重介绍“异化”作为翻译中国特色词语的主要策略以及在“异化”策略指导下的翻译中国特色词汇的技巧。
音译(transliteration)。音译就是尽量保留源语言的发音和拼写。音译主要采用两种方式:一种直接采用拼音形式如元(yuan)、角(jiao)、分(fen);另一种以接近或模仿汉语的发音,采取类似英语的拼写,如叩头(kowtow)、烧卖(siumai)、功夫(kungfu)等。在新闻报道中,此类词语的翻译也屡见不鲜,如In China,jiaozi,baozi and soymilk are produced as fast food.(China daily,Aug31.2006)(在中国,饺子、包子和豆浆被称为快餐。《中国日报》,2006年8月31日)此例中的“饺子”、“包子”直接来自汉语拼音,饺子的另一种翻译为dumpling,可是越来越多的外国人接受“饺子”,它直接也更接近中国文化。这也是音译中国特色词语成功的典范。完全音译往往适用于人名、地名或食物的名称,两个汉字更适用于完全音译。
直译(literal translation)。“直译”,顾名思义就是直接把汉语译成相应的英语表达。例如the Great Leap Forward and the cultural revolution(和“”),如果采用音译的方法来翻译“和”,一是拼音会占用很大的新闻版面,这和新闻语言要求的简洁相悖,另外直接音译过来目的语也很难接受,所以采用直译的方法,把汉语直接译成对应的英语单词。
直译加解释(literal translation with explanation or annotation)。直译加解释就是在直译的基础上再做进一步解释,以达到目的语更好接受的目的。例如After Qin Shihuang,the first emperor of the Qin Dynasty(259-2 l O B.C.),unified China,he built a post road with Xianyang as the center.(Beijing Review,Sept 2007)(自从秦始皇统一了中国,他是秦朝第一位皇帝,他建立了以咸阳为中心的邮递之路。《北京周报》,2007年9月)。此例中秦始皇先是汉语拼音,可是目的语只知道这是个人名,但对这个人的身份地位毫无所知,直译加解释却很好地解决了这个问题。
音译加解释(transliteration with explaination)。有些中国特色词语在翻译成英语的过程中也尽量保持原有的发音和形式,但因为文化的差异,目的语文化很难理解,所以有必要进行解释,以达到更好交流的目的。例如The business was aided immensely by Tose and Leung’s guanxi,or connections(Time,Jan.26,1998)(Tose和Leung间的关系极大地促进了贸易。《时代周刊》,1998年1月26日)此例中采用音译加解释的方法,既能很好地传达中国文化,也让目的语更好地了解其中的含义。
以上是英语媒介翻译中国特色词语常使用的四种异化翻译策略。而笔者认为翻译中国特色词语时不能孤立分开四种策略,其他翻译策略如意译(paraphrase)、替代(substitution),而更多的是几个策略综合在一起使用。如唐装可译为 Tangzhuang,dresses of the Tang Dynasty,traditional Chinese garments或是Tang suit。为了更好地传达中国特色词语背后的文化因素,有些词语在英译时,即使进行了直译或音译也需要必要的解释,以使外国人更好地了解中国文化。
结语
在对中国特色词语进行翻译的时候应采取异化翻译为主、归化翻译为辅的原则。翻译含有中国文化内涵的词语,尽量寻求对等或近乎对等的语词项,可在直译或音译之后加必要的注释,以便达到较好的交流目的,但中国特色英语不同于中式英语,所以译者在对中国特色词汇进行翻译时,应充分考虑跨文化交际、语言、文化等多方面的知识。译者必须要有政治头脑,要特别注意对反映中国特色的政治术语英译的准确性。
参考文献:
1.廖颖颖:《论中国主流英语新闻报刊对中国特色词语的英译策略》,湖南师范大学,2008年。
2.马淑霞:《报刊新词新语及其英译》,上海海事大学,2005年。
(作者单位:华北电力大学外国语学院英语系)
编校:赵 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