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徜徉在诗意的风景里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徜徉在诗意的风景里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 要:古诗文是中华民族文化的精华,万口传诵,滋养了一代又一代的中华儿女,非潜心涵咏不可得。简约的表达,深厚的意蕴,不可多一字不可少一字之妙趣,堪称我国文学艺苑中的奇葩。小学语文教师如能巧妙地引领学生亲近经典,把这些穿越几千年而不朽的诗篇放入学生的心田慢慢浸润,渐渐渗透,从而构建诗意人生,确是必要的“累土”工程。诵读是开启学生走入古诗文学习之门的一把金钥匙,它通过声音、语调、气息等多方面的调节、转换,带领听众走进诵读者创建的美好境界,进而享受诵读艺术的“美”,可见诵读本身是创造美、审美和吸收美的过程。主题诵读是对个体诵读美的有效集合和运用,通过从不同侧面选取多篇经典,对同一主题进行全方位的诠释,让学生慢慢体味语言中蕴涵的优美意境,慢慢感受语言中深藏的动人画面。

关键词:主题诵读;古诗文;涵咏

主题诵读有利于学生语言素材的积累和文学修养的形成。学生在学习、参与主题诵读的过程中需要对作品中蕴含的“美”进行体会,这在无形中有利于学生道德品质的提升、思想观念的纠正、人格的健全发展。由此可见,主题诵读教学在课程体系中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主题诵读并不是对文学作品的机械式复读,而是使学生形成框架性思考,将实用性书籍中的内容应用到实际中来。

一、主题诵读的语言美

文学作品是诵读艺术形成的基础,而古诗文更是以其凝练、优美的语言在文学作品中熠熠生辉,学生通过对古诗文的诵读,能够对古诗文中优美的词、句产生更加全面的了解,而且运用能力也得到提升。例如,以“四季美景”为主题,学生在“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中吟诵春花殷实;在“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水晶帘动微风起,满架蔷薇一院香”中感受夏日逸趣;在“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橘绿时”中体验秋夜静美;在“终南阴岭秀,积雪浮云端”“日暮苍山远,天寒白屋贫”中欣赏冬装素洁……这种主题诵读可以使学生在一定时间内阅读大量的相关材料,既有效地避免了零散阅读所造成的知识遗忘,思考重复而不深入的问题,又通过短时间内大量阅读相关内容,加深记忆并多角度、更全面地理解同一主题思想。

二、主题诵读的情感美

文学作品内容需要体现作者的某些情感,脱离情感艺术将失去生命,而诵读艺术是脱离背景、主人公、时间、地点等因素而单独存在的艺术形式,其要表达作者的情感,需要诵读者在语调、气息、语速等多方面进行有意识的调节、控制,进而使情感色彩在无形中流露,得到听众的认同,可见文学作品蕴含情感,决定诵读具有的情感美。如果诵读者不能有效地调动听众的感情,语言的表达感染力将消失,诵读失去意义,而学生在主题诵读中能够通过大量表达相同思想的作品对情感把握更加深入,进而点燃个人炽热的情感,更加自然地影响观众,换言之,诵读者是听众与文学作品形成情感共鸣的桥梁,通过主题诵读有利于诵读者心中有形,言之有情,调动听众的审美积极性。例如,学生在以“思乡”为主题,对《静夜思》《别老母》《邯郸冬至夜思家》等古诗进行阅读的基础上,再诵读元代戏剧家马致远的作品《天净沙・秋思》中“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三句话中的九个“事物”时,才能准确地把握语调、语速、节奏和气息转换,突出“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的失落和无奈。由此可见,主题诵读更有利于诵读者对作品情感的把握。

三、诵读的意境美

诵读的意境美主要体现在诵读者将作者所描述的文字形象和表达的情感上,结合个人的理解和再创作能力进行想象和发挥,进而满足听众的审美欲望,是将有形的文字和无形的情感进行有机结合的过程。诵读的意境美不仅要结合作者的生活经历、情感发展等进行体验,还要结合诵读者甚至听众自身的情感体验、生活经历等,可见诵读的意境美因人类个体之间的差异存在差异,而单个文学作品的诵读并不利于学生对意境的把握,所以主题诵读等有利于学生准确进入诗歌的意境美。例如,学生在诵读宋代诗人陆游的作品《游山西村》时受学生经历、阅历的限制对“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意境体会可能并不全面,但以“生活中的希望”为主题,组织学生对《将进酒》《论诗》等大量相关诗词进行诵读,可以弥补学生在此方面的不足,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四、主题诵读对学生全面发展的作用

由于诵读艺术自身具有语言美、情感美、意境美等方面的特征,所以教师在诵读教学的过程中要有意识地开展主题诵读,对于培养学生良好品质、纠正不良思想、树立良好作风、促进人格健全等方面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例如,以“爱国”为主题,组织学生诵读文天祥的“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王昌龄的“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陆游的“夜阑卧听风听雨,铁马冰河入梦来”……读着这一首首不朽诗篇,怎不令人怦然心动,心灵得到净化。感受到中华民族的不屈精神,让我们更加坚定地知道: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最伟大的中国梦。

腹有诗书气自华。古诗文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凝聚着中华民族的智慧,诵读优秀古诗文是我国优秀的教育传统,主题诵读更是让学生栖居在诗意的文化氛围里,在自主吟诵、揣摩中领略经典的魅力,沉淀人文素养,从而构建自己的诗意人生,“读”占“鳌头”。

参考文献:

[1]杨焰,马磊,陈绍薇.论诵读中的二度创作[J].昭通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1(4):54-58.

[2]李娟霞.谈诵读艺术的审美意蕴[J].大众文艺,2011(18):119-120.

[3]杨德强.浅谈诵读的基本技巧和方法路径[J].四川省干部函授学院学报,2015(2):69-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