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阿瑟.米勒告别人生舞台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阿瑟.米勒告别人生舞台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1956年7月1日,剧作家阿瑟米勒和好莱坞性感影星玛丽莲・梦露结婚,舆论哗然,用美国作家诺曼・梅勒的的话说,他们的婚姻把“伟大的美国大脑”和“伟大的美国肉体”结合在了一起。米靳成为众所瞩目的焦点和人们茶余饭后谈论的话题,其所带来的知名度远远超过了他的作品获得的无数奖项。半个世纪后,当享年89岁高龄的剧坛泰斗由于心力衰竭生命消逝时,再一次被媒体与梦露的名字联系在一起炒得沸沸扬扬,仿佛,只有借助美人的名声,剧作家的地位才能永远光辉灿烂。

在蜚声美国剧坛之前,阿瑟・米勒曾饱尝了生活的艰辛和贫困的滋味。米勒1915年出生于一个没落的犹太商人之家,中学毕业后,因交不起学费辍学,做些零工赚钱,点滴积累起来的钱使他得以到密执安大学新闻系读书,后转入英文系,开始创作剧本,但一直默默无闻,直到1947年,其社会道德剧本《全是我的儿子》一举获得成功,初步奠定了他在美国戏剧界的地位。真正使他在美国剧坛持久立足的是1949年首次搬上舞台的《推销员之死》。这一“现代美国悲剧”轰动了美国戏剧界,创下了连演742场的记录,奠定了他在美国戏剧界的大师地位,并为他一举赢得了三项大奖:“普利策戏剧奖”、“纽约戏剧评论界奖”和美国舞台成就最高奖项“托尼戏剧音乐奖”。

主人公威利・洛曼做了一辈子的推销员。兢兢业业的他虽然尽心竭力地做着本职工作,却由于工作不利遭到老板解雇,“成功”的梦想破灭了,事业已经山穷水尽,威利步入了人生的低谷。他一度把希望寄托在儿子身上,儿子们却让他伤心透顶。大儿子比夫曾是他的骄傲。中学时,比夫是校橄榄球队的队长,倍受同龄人崇拜,在纽约最著名的球场参加过全市锦标赛,有三家大学争着让他到自己学校,但是,比夫却因为数学不及格连中学都没毕业。自此,他破罐子破摔,自甘堕落,到处游荡,至今无一份固定工作。二儿子哈利则四处拈花惹草,吹牛混世。一家人只有妻子林达理解、关心和体贴他,时时给他一丝活下去的勇气。工作和生活的双层重压使他身心疲惫、精神恍惚,眼前时常出现幻觉,仿佛十年前故去的富翁哥哥就在他身边,时时和他对话,他的精神总是处于不正常的亢奋状态。父亲对儿子的失望和儿子对父亲反常举止的指责使父子开始激烈争吵,林达在极度痛苦中不得不告诉儿子们:威利每月都向朋友借钱假装工资拿回家里;他几次故意把车开向河里企图自杀,还在煤气灶下另接一根橡皮管。受到震撼的儿子们良心发现,试图振作起来安慰父亲。第二天,威利去找老板,企图用自己一辈子对公司的奉献精神打动老板给自己一份固定工作和薪金,老板断然拒绝了他每个星期40美元的最低请求。比夫去找过去的老板借钱出无功而返。哈利在请父亲吃饭时又勾引一个女人,抛下了父亲。回家后,父亲和儿子几乎大打出手,盛怒之下,比夫拿出橡皮管揭穿父亲,自己却情不自禁痛哭流涕。猛然间,威利欣喜若狂地意识到儿子依然爱着自己,他义无反顾地断然将自己酝酿已久的计划付诸了实施:制造一起撞车事故,给儿子留下大笔保险金。事态炎凉,他生前的商界朋友没有一人参加他的葬礼,他没能像生前希望的那样永远活在朋友心中,最后一个梦想也破灭了。

故事仅仅发生在24小时之内,米勒却运用倒叙的手法展示了威利的一生事业生涯。在生命的最后的一天,他时刻在寻找着自身和儿子失败的答案,思索中,他总是把哥哥本作为衡量自身成就和行为的标准。本是美国西进运动的先驱,17岁迈进西部的原始森林、21岁即成为大富翁,他是实现美国梦的原型,集先驱者的冒险精神和勇敢、坚毅于一身。而威利与本截相反,他梦想“成功”,却又又不愿冒险。当年,本曾邀他一起去西部,他却举棋不定。恍惚中,他仍然感觉到本在劝说自己到西部发展,林达却一直设法阻止他,最后,林达战胜了本,威利决定留在东部城市,但他又不安于过平淡的生活,“成功”的梦想一直在遥远的地方频频向他招手。他涉世之初之所以选择做推销员,是因为他认为这一职业能给他带来巨大的成功感,像他的一个前辈,在80岁高龄还能去二、三十个城市,死时几百人都来参加他的葬礼,“一连好几个月火车上都是一片伤心景象。”工作并非如他所愿,“成功”迟迟没有到来,而且,由于上了年纪,推销不利,又遭到了解聘的下场,“梦”破灭了。希望寄托到了儿子身上,比夫中学没能毕业的事实给了他致命的打击。事实上,“比夫梦”破灭的症结却在自己身上。在波士顿一家旅馆,比夫撞见父亲和别的女人在一起,一度属于母亲的丝袜套在了其他女人腿上,父亲在自己心目中的高大形象轰然倒地,比夫自此失去了对未来的幻想,并自甘堕落。威利承受着双重梦想破灭的双重痛苦,他恍惚、梦呓,生活在幻觉世界中,清醒带来的只是失败感。

剧作中,米勒精心地将现实主义和表现主义手法结合起来。舞台上,时空界限被彻底打破,灯光的切换表现着时空的转移,甚至不同的时空同时出现,整个舞台梦幻般变换不定。米勒取消了假想中的墙壁,“现实”场景里的人循规蹈矩,“过去”场景里的人物则穿越墙壁自由行动。威利潜意识中的哥哥本随时随地在舞台上出现,打断“现实”人物的对话,牵引他们的思路,这样,威利不停地以内心独白和自言自语的方式与代表着自己分裂意识的本进行交流,宣泄着内心的苦闷与压抑。通过这种表现主义手法,威利头脑中的活动成功地展现在舞台上,观众了解到人物的过去、现在和梦的开始、破灭,意识到了主人公在家庭和事业中的尴尬处境。

继《推销员之死》之后,1953年在百老汇上演的米勒另一力作《炼狱》,进一步巩固了他在美国剧坛的地位。该剧作取材于1692年清教统治时期发生在马萨诸塞州的驱巫案,影射和讽刺了20世纪50年代麦卡锡主义在狂潮中的兴风作浪及其所造成的血雨腥风和人人自危、惶惶不可终日的局面。

阿瑟・米勒的毕生努力创造了辉煌的成就,成为与尤金・奥尼尔和田纳西・威廉其齐名美国剧坛并获得世界认可的著名剧作家,米勒被人称为“美国的易卜生”。此外,他还是美国战后历史中较有影响的社会活动家与批评者,被人们称为“美国的良心”。看来,不需要借助玛丽莲・梦露的名声,阿瑟・米勒照样能够名垂青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