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对小学习作教学问题与对策的思考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对小学习作教学问题与对策的思考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语文课程标准》对作文教学提出了新的理念和更高的目标要求,但从实践层面上看,当前小学习作教学中的“功利”“应试”色彩仍然较浓,“学生怕写作文、写不好作文,教师怕教作文、教不好作文”的现状仍然没有根本改观。教学中,教师在对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式等问题的把握上还是较迷茫的。

问题一:目标不清

A 老师执教四年级上册第一单元习作《自然景观》,以校园一角为例引导学生写作。

师:来到学校大门口,展现在我们眼前的有什么?

生:有一个操场,操场旁边的围墙上有浮雕。

师:走过操场,穿过中厅,来到了校园内的另一个操场,你又看到了什么?

生:我看到了升旗台和风雨跑道。

师:你喜欢风雨跑道吗?平时同学们都会在风雨跑道上做些什么活动呢?

生:不管是刮风还是下雨,同学们都可以在风雨跑道上嬉戏、上体育课,因此大家都喜欢这里。

师:这次习作,我们就按照观察顺序,把看到的内容具体地写下来。

(学生动笔写作)

【反思】

在第二学段共有四次安排到了“写一处景物”的作文训练,分别是三上习作六、三下习作二、四上习作一、四下习作四,而每次的训练侧重点各不相同。就这次作文训练来说,重点要求是先选定一处景物有顺序地、仔细地观察,然后把观察得最细致、印象最深刻的地方按照一定的顺序具体地写下来,要写出景物的特点。本案例中,教师按照移位换景的方法引导学生把看到的景物罗列出来,再引导学生说说人物在景物中的活动情况等。这样的指导是无效的,这与执教者对教材体系的了解,以及对习作教学目标的了解不够有关。

对策探讨】

紧扣训练目标――不错位

《语文课程标准》对每一个学段的习作教学提出了明确的目标。新课程标准实验教材是以单元为主题进行编排的,并在单元导读中鲜明地体现了每个单元的读写训练点。我们要把握好整体训练目标与学段、学年、各册、各次训练目标之间的关系,紧扣训练目标,努力形成螺旋式上升、循序渐进的训练体系。

上述案例中教者可以这样调整:先选定一处景物;再围绕景物的某些特点,按照一定的顺序来展开引导。

师:来到学校大门口,展现在我们眼前的有什么?

生1:有一个操场,操场旁边的围墙上有浮雕。

师:好! 你觉得我们的操场有什么特点?你是从哪里看出来的?

生2:操场很长。站在校门口,一眼望不到头;我和同学在操场上赛跑,常常跑得气喘吁吁。

师:你能从两个不同角度的体验来说明操场很长的特点,妙!

生3:冬天的时候,操场上的风很大,因为它夹在两栋高楼的中间。

师:哦,那夏天的时候又会有怎样的情形呢?

生3:夏天的时候,由于太阳光晒不到,就显得很凉爽了。

生4:我还发现了操场的另一特点――美。首先,操场上有红绿相间的塑胶跑道,踩上去软软的,格外舒服。其次,围墙上绘有浮雕,围墙边摆放着各种花草。

师:通过刚才的交流,你是不是发现了具体介绍一处景物的方法?

生5:抓住景物的特点,按照一定的顺序来介绍。

每一次单元习作训练都有其侧重点,而本单元的习作目标是“感受景观的奇特”。在习作指导中,我们要摒弃“你看到了什么”“你是怎么做的”等问题,紧扣训练目标,让学生交流“操场有什么特点,是从哪里看出来的”,并引导学生从交流中收获写作方法。只有紧扣训练目标展开教学,老师的心中才清楚自己要“去哪儿”。

问题二:要求不少

B 老师执教四年级下册第七单元习作《我敬佩的一个人》,为了引导学生如何谋篇布局,设计了这样的教学环节。

师(朗读范文):在这篇文章中,作者通过一个事例,表达了自己对不畏寒暑、默默工作的协警的敬佩之情。大家看,中间部分的事例写得非常具体,这就是我们平时要求的写作要做到“凤头、猪肚、豹尾”。

师:为了让同学们更好地写好这篇作文,老师特意给大家准备了“习作超市”,你们可以按自己的喜好来选择。(出示几个开头和结尾的范例)

【反思】

长期以来,为了迅速帮助学生提高习作水平,达到自己预期的教学效果,我们太过于重视对学生进行“写作技法”的指导,常常会提出诸如“立意要深” “选材要新”“构思要巧”“情节要全”等作文要求。部分老师由于急于求成,索性采取包办形式,将习作的过程中学生可能用到的所谓的好词好句、精彩片段展示出来,鼓励学生用在自己的习作中。这样的指导价值不大,久而久之,导致孩子不知道“老师要去哪儿”,对作文不但没有了好感,甚至心生厌恶。

【对策探讨】

聚焦训练内容――不越位

上述案例中,老师急于让学生明白什么是立意选材、布局谋篇;着急于让学生在短时间内“写”出一篇看似无比充实的习作,这与老师急功近利的思想及把握教材内容的能力不足有关。要知道,对于低、中学段的小学生来说,写作时最困难的是没有内容可写。因此,有位老师执教《我敬佩的一个人》,在全班交流时,就有意识地从内容入手加以引导,有效地帮助学生解决了“写什么”的问题。

师:你敬佩的人是谁?他的什么精神品质值得你敬佩?他做的哪件事最能体现这种品质?

生:我敬佩的人是每天在校门口帮助我们过马路的协警叔叔。他不管严寒还是酷暑,不管刮风还是下雨,在我们上学、放学的时候,总会准时出现在学校门口,维持秩序,护送我们过马路。

师:有没有哪一件事给你留下了特别深刻的印象?

生:在我上二年级的时候,那天下着大雨,协警叔叔护送我过马路。

师:为什么这件事会给你留下深刻的印象?你能介绍得具体点吗?如:叔叔是怎样来到你身边的?这时候你看到的叔叔是怎么样的?他说了些什么?是怎么做的?你当时是怎么想的?

(学生根据老师的问题,具体地描述了事件的经过。)

师:通过刚才的交流,你们有没有什么发现?

生:我发现要先交代清楚事情是在什么情况下发生的。

生:要写清楚人物是怎么做的、怎么说的,同时要把自己的心理活动描写具体,这样能让人更明白人物的品质。

师:是呀,虽然是一件小事情,但我们可写的内容可多了。为了表达出对人物的敬佩之情,就要把他(她)当时做的、说的等描写具体。

各学段、各单元均有其不同的训练内容,在四年级主要是“能围绕习作要求,自主收集习作的素材;能抓住特点观察自己周围的事物,并能用几段连贯的话写下来……”那么,落实到本次习作,最主要的训练内容就应该是:观察身边的人,从事件中发现他(她)身上所具有的某种精神品质。重点指导人物是“怎么做”“怎么说”的, 引导学生将心里所想的表达出来。可以看出,教师对本次习作训练内容的重点、难点心中有数,这样学生也就知道要“写什么”“怎么写”。

问题三:难度不小

C老师在教学四上第八单元课文后进行了习作指导。

师:本组课文的学习,让我们了解了科学技术创造的奇迹,感受了科学技术发展的惊人速度。相信同学们一定从中受到了启发,让我们小试牛刀吧。

屏幕出示:未来的衣服、未来的食品、未来的住宅、未来的交通……可以写自己的奇思妙想,也可以写受别人启发想到的内容,还可以写科幻故事。想象要丰富,内容要具体。

【反思】

上述案例,教者在教学完本组课文后,就匆匆把本单元的“习作”全抛给学生去写。这样的教学指导,教者根本没有指导过程,或者说对习作指导流程设计的难度过大了,导致大部分学生无从下笔,不知道“老师要去哪儿”。从学生的反馈中可以看出:学生的想象五花八门,天马行空,大多是些诸如未来的鞋子,一穿上瞬间就能飞十万八千里等的想法;至于“内容要具体”就更达不到要求了,写出来的习作不知所云。

【对策探讨】

巧搭训练阶梯――不缺位

循序渐进,乃掌握任何一门技术的不二法门。学生学习写作,也有一个由易到难、循序渐进的过程。那么,教师就要循序渐进地展开习作教学,立足于学生实际,易于学生操作,利于学生发展。上述案例中教者可以进行调整,巧搭训练阶梯,为学生扫除写作的障碍。

第一步:从“现实的……怎么样入手”,开展一次社会调查活动。引导学生自己或分小组选择自己所关心的、感兴趣的现实事物──现在的家乡、现在的学校、现在的食品、现在的电视、现在的房屋、现在的衣服、现在的……调查了解它现在是什么样(调查的方式包括:观察、访谈、读书、实际使用等)的。

第二步:查阅资料,了解现实事物未来的发展趋势。

第三步:引导学生展开想象,在想象中解决“现实”存在的问题。可以从两个方面进行引导:一方面引导学生思考:“作为未来世界的主人,经过多少年以后,你已经成了一位某方面设计专家、制造专家,你可能解决了哪些问题?你设计、制造出什么样的新产品?它是什么样的?为人们带来了那些便利?”另一方面可以引导学生思考:“几十年以后,你为了尽到对这个世界的责任,你成为了什么样的人?你在干什么?你解决了哪些问题?”(高启山《在“原型”问题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展开想象》)

从调查入手,让学生结合实际情况提出自己对生活中存在的一些问题的看法,然后展开合理的想象解决问题,最后落实到笔端。这样的教学设计巧搭阶梯,由浅入深,习作就不会落于空谈。

总之,让学生慢慢喜欢上习作,并能写出文质兼美的文章,是语文老师应该明确的方向;需要我们遵循《语文课程标准》的习作教学要求,把握好整体训练目标与训练内容、训练形式之间的关系,不错位、不越位、不缺位,科学扎实地做好指导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