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中医护理在带状疱疹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中医护理在带状疱疹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分析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目的 研究并探讨带状疱疹患者应用中医护理的价值。方法 选取我院2013年12月~2016年4月收治的100例带状疱疹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观察组,每组5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实施常规护理和中医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疼痛缓解时间、疱疹消退时间、皮损结痂时间,并对比较干预前后两组患者的疼痛评分、焦虑评分、睡眠质量指数。结果 观察组的疼痛缓解时间、疱疹消退时间、皮损结痂时间分别为(3.47±1.19)d、(3.96±1.27)d、(6.52±1.95)d,与对照组的(4.72±1.33)d、(5.53±1.24)d、(9.87±2.31)d相比,均明显缩短(t=4.953、6.255、7.836,P

[关键词]带状疱疹;中医护理

[中图分类号] R752.1+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4721(2016)08(b)-0183-04

带状疱疹是一种由带状疱疹病毒入侵引发的急性皮肤炎症,临床表现以皮肤疱疹、皮肤局部溃烂、神经疼痛为主,对患者的身心健康造成严重的影响,尤其是机体功能衰减的老年患者,其病程通常较长,身心受到的痛苦较为严重[1-3]。故临床上应对带状疱疹进行积极的治疗,而在临床治疗过程中,合理的护理干预措施必不可少。近年来随着中医学的发展,中医护理在被广泛应用于临床,在带状疱疹中也有所应用[4],为探讨中医护理对带状疱疹患者的护理效果,选取我院收治的100例带状疱疹患者进行研究,分别实施常规护理、常规护理+中医护理。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3年12月~2016年4月我院收治的100例带状疱疹患者作为此次研究的对象,所有患者均经临床症状观察、实验室检查,被确诊为带状疱疹,伴随有神经疼痛、皮肤疱疹、皮肤溃烂破损等临床症状。此次研究前,患者及其家属均对研究的方法和目的进行了详细的了解,均对本次研究具有知情权,且自愿参与研究。

将10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观察组,每组50例。对照组男27例,女23例;年龄31~79岁,平均(54.15±18.62)岁;患病时间为1~21 d,平均(11.53±8.09)d。观察组男28例,女22例;年龄31~80岁,平均(54.39±18.76)岁;患病时间为1~20 d,平均(11.27±8.14)d。

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护理方法

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遵照医嘱给予患者相关治疗药物,对患者的病情进行严密观察,病房保持整洁通风,衣物尽量宽松柔软,并对患者及其家属进行常规健康教育。

观察组在实施常规护理的同时,实施中医护理,根据患者的中医辨证分型采取相应的中医护理措施,具体如下[5-7]。①毒热证:情志方面,与患者进行积极的沟通和交流,引导患者进行心理纾解,将内心的顾虑尽量倾诉出来,使情绪得到缓解,保持平稳的心态;饮食方面,尽量选用具有清热解毒、润肠通便、平肝泻火等功效的食物,如苦瓜、绿豆、萝卜、百合、等,并保持充足的睡眠时间。皮肤方面,遵照医嘱选取30 g没药、30 g乳香、24 g龙胆草、20 g黄芩置于陈醋中,调制成膏糊状,涂抹于皮肤破损处,2次/d。②脾虚湿盛证:环境方面,病房内需保证有充足的光照,湿度控制在适宜水平,不宜过湿,并保持通风;饮食方面,尽量选用易消化、清淡的食物,如冬瓜、白菜、西芹、芡实、薏苡仁、扁豆等,还可用车前草、荠菜煎汁温服;皮肤方面,可选用20 g苦参、20 g泽泻、20 g猪苓、18 g黄柏、12 g桂枝、9 g干姜置于凉开水中浸泡,再将浸泡用水涂抹于皮损处,2次/d,如皮肤糜烂严重,可将上述药材置于开水中,再用无菌纱布蘸取敷贴于皮肤糜烂处,3次/d。③气滞血瘀证:情志方面,应适当对患者进行安抚,采取移情方法,通过读书、读报、唠家常等方式分散患者的注意力;饮食方面,尽量选用具有活血化瘀、温阳通络功效的食物,如葱、生姜、胡萝卜、芹菜等,还可采用弥陀花、凌霄花泡水饮用;皮肤方面,可将三七粉和全虫粉置于陈醋中,调制成膏糊状,涂抹于皮肤破损处,2次/d;如疼痛剧烈,还可选取足三里、阳陵泉、双合谷等穴位进行针刺。

1.3观察指标

两组患者均于入院后第1天开始护理,均进行为期4周的护理干预。护理4周后,对比两组患者的疼痛缓解时间、疱疹消退时间、皮损结痂时间,并对比干预前后两组患者的疼痛评分、焦虑评分、睡眠质量指数。

1.4评价标准[8-10]

疼痛情况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进行评估,总分为0~10分,0分表示无痛,10分表示剧烈疼痛,得分越高,表示疼痛越剧烈。

采用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对焦虑程度进行评估,以7分作为临界值,得分达到7分,表示患者存在焦虑情绪,得分越高,表示焦虑越严重。

睡眠质量采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进行评估,包括19个自评题、5个他评题,分为睡眠质量、入睡时间、睡眠时间、睡眠效率、睡眠障碍、催眠药物、日间功能障碍等7个方面,0~3分/方面,总分为0~21分,得分越高,表示睡眠质量越差。

1.5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9.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t检验,以P

2结果

2.1两组患者疼痛缓解时间、疱疹消退时间、皮损结痂时间的比较

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的疼痛缓解时间、疱疹消退时间、皮损结痂时间均明显缩短(P

2.2干预前后两组患者的疼痛评分、焦虑评分以及睡眠质量指数的比较

与干预前相比,干预后两组患者的疼痛评分、焦虑评分以及睡眠质量指数均明显降低(P

t1值、P1值表示干预前对照组与观察组比较,t2值、P2值表示对照组干预前与干预后比较,t3值、P3值表示观察组干预前与干预后比较,t4值、P4值表示干预后对照组与观察组比较

3讨论

带状疱疹是一种较为常见的皮肤科疾病,主要是由于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入侵机体引发的局部或全身性皮肤炎症,发病较为急骤,多发生于患者的胸腹部、腰背部以及颜面部,常呈现为密集的疱疹带,严重时甚至会形成疱疹块,局部皮肤存在瘙痒、疼痛以及灼热感,还可能会伴发高热等症状,尤其以机体耐受性较差的老年患者病情较为严重,对患者的身心健康均较为不利[11-13]。故临床上应针对带状疱疹患者进行积极的干预,以缓解其临床症状。

中医学中,由于带状疱疹的形状与蛇行较为相似,故中医将带状疱疹称为“蛇窜疮”,又因为带状疱疹在腰肋间较为多发,又被称为“缠腰火丹”[14]。带状疱疹患者根据其中医病机及体征,可分为毒热证、脾虚湿盛证、气滞血瘀证,中医护理主要是从以上带状疱疹患者的中医辨证分型方面进行相应干预,其中毒热证常由毒邪淤积而致灼热、刺痛、便秘,故中医护理中饮食方面多选用清热解毒、润肠通便功效的食物,同时辅以没药、乳香、龙胆草、黄芩等具有止痛功效的药材进行局部涂抹[15-16];脾虚湿盛证患者机体内的湿气较盛,疱疹往往出现破损、糜烂,故保证充足的光照和通风十分重要,饮食方面则以清淡为主,选用具有利湿功效的药材涂抹于皮损处[17-18];气滞血瘀证多见于体弱患者,由于气滞血瘀阻络而致疼痛剧烈、绵延,故应采取移情法分散患者注意力,减轻疼痛,同时辅以活血化瘀、温阳通络的食材,加以止痛功效的药材涂抹于局部,必要时还可取相应穴位进行针刺止痛[19-20]。

本次研究结果显示,与实施常规护理的对照组相比,实施中医护理的观察组其疼痛缓解时间、疱疹消退时间、皮损结痂时间均明显缩短(P

综上所述,在带状疱疹的临床护理中,实施中医护理可有效促进患者临床症状的缓解,缓解患者的疼痛、负性情绪,改善患者的睡眠质量。

[参考文献]

[1]Irwin MR,Levin MJ,Laudenslager ML,et al.Varicella zoster virus-specific immune responses to a herpes zoster vaccine in elderly recipients with major depression and the impact of antidepressant medications[J].Clin Infect Dis,2013,56(8):1085-1093.

[2]姚婷.中医护理临床路径在带状疱疹患者中的应用效果[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5,8(6):150-151.

[3]祁原婷,肖云,王军,等.带状疱疹89例护理体会[J].云南中医中药杂志,2015,36(9):76-77.

[4]黄为阳.带状疱疹中西医护理研究进展[J].中医外治杂志,2015,24(4):49-51.

[5]姚小女.应用中医护理技术治疗带状疱疹的效果观察及护理[J].当代护士(专科版),2014,22(3):113-114.

[6]杨梅英.中医护理干预对门诊带状疱疹患者的影响[J].华夏医学,2014,27(6):137-139.

[7]张颖.带状疱疹的中医护理体会[J].内蒙古中医药,2014, 33(25):171.

[8]高丽萍.1例带状疱疹神经痛患者的中医辨证施护[J].当代护士(学术版),2014,22(1):118-119.

[9]邓先平.中医护理带状疱疹72例观察[J].实用中医药杂志,2015,31(12):1189-1190.

[10]郭静,段渠,朱晓燕,等.浅谈带状疱疹的中医护理[A].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第四届中医皮肤科国际学术大会暨2013年广东省中医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3:311-313.

[11]邓先平,刘秀琴.老年带状疱疹32例中医护理观察[J].医学信息,2013,26(29):391-391.

[12]Bruxelle J,Pinchinat S.Effectiveness of antiviral treatment on acute phase of herpes zoster and development of post herpetic neuralgia:review of international publications[J].Med Mal Infect,2012,42(2):53-58.

[13]Guo H,Mao J,Qian X,et al.Varicella-zoster virus prophylaxis with the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Radix isatidis(Banlangen) in patients with multiple myeloma treated with bortezomib[J].J Altern Complement Med,2011,17(11):985-986.

[14]赵国敏,王红梅.中医辨证施护在带状疱疹护理中的应用[J].北京中医药,2011,30(12):952-953.

[15]邱慧芳.中医护理技术联合微波治疗对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影响[J].齐鲁护理杂志,2011,17(16):71-72.

[16]王会丽,毛进云,韩申,等.带状疱疹的中医护理[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2,14(17):288.

[17]赵国敏,何红.中医护理临床路径在带状疱疹患者中的应用[J].齐鲁护理杂志,2014,20(5):1-3.

[18]马桂英,吕俊微.浅谈中西医结合辩证施护带状疱疹[J].中外健康文摘,2012,9(48):273-274.

[19]田青华.带状疱疹的护理体会[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1,9(15):108.

[20]高明菊.浅谈中西医护理带状疱疹疗效与体会[J].中国保健营养(中旬刊),2012,22(9):442.

(收稿日期:2016-06-13 本文编辑:郭 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