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心病”是“慢性病”的伴生魔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心病”是“慢性病”的伴生魔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慢性病症状出现在生理和心理两个方面,但很多治疗都只做了前一半,患者对所患疾病的不现实态度和悲观失望的情绪造成的痛苦却很少得到疗愈。看不见的伤口也会疼,得治。

所有病人都希望把疾患及时解决,喜欢“长疼不如短痛”,但慢性病不但治疗周期长,而且病情易复发。躯体和经济面临长期压力,让患者滋生很多负面情绪和心理问题,而糟糕的心情又会增加疾病治疗的难度。有道是,讳疾忌医不可取,“心病还须心药医”。为找“心药”,我们采访了拥有深厚的学术功底与丰富的临床经验的人本主义心理治疗师、美国加州专业心理学学院临床心理学博士李泳康教授。

心病“痛”在哪里?

“善养生者,上养神智、中养形态、下养筋骨。”养生不单单是锻炼身体养筋骨,吃饱吃好养形态,也需要滋润我们的心神,荣养我们的心智,尤其在身患慢性疾病时,心理更需小心呵护。李泳康教授介绍说:“慢性病最浅的心理伤害是打压自己的自信心。一个健康的人会以健康的精神状态自信满满的面对日常工作,但如果有了疾病,即使最简单的感冒,也会想到他现在的状态是我有病,精神不足,只能干一些浅的工作,有些复杂的工作或者有挑战的工作就会想去回避,导致原本能够做好的事情,也没机会去做了,而失去这个成就感,会让他更加自卑,情绪低落。如果一个人身患慢性病,而且情况较重,这种情绪就会一直延续下去,他会自己认为,他已经不是一个健康的人,就有了一个心魔。”

人本主义心理学派以尊重人性,理解人性而得名,很注重人的内在经验是什么。因为每个人的内在经验都不同,对一个人来说,糖尿病是很小的一个病,而对另一个人而言可能就是世界末日。相同的经验在不同的人心里赋予的价值完全不同,而一旦他心里觉得自己有问题,就会反应到行为上,而行为又会直接或间接的影响生理,形成恶性循环。如果严重一点,比如有慢性传染性疾病,可能还会有情绪障碍和社交障碍等。在社交上,他不敢与人接触,怕传染给别人,而且他也会紧张别人观察到他的变化,说他的是非。我这个乙肝是不是被别人知道了呢,糖尿病人会手抖,会不会被别人观察到呢?

他们把自己看成是弱者,有病就应该得到别人的体贴和谅解,但在心理上还抱有自己是完整的人的幻想,不想让别人知道,整个人非常矛盾。别人不知道他身患疾病,用正常的方式与他们交流,给予他们正常的压力,他们就会觉得难以接受,进而产生焦虑、抑郁和狂躁等情绪。在笔者问及癌症和艾滋病这些重症的心理问题时,李教授说:“癌症和艾滋病这些重症还会更严重,压力会一直存在,而且有可能会越来越自私,自己都快死了,还照顾你的感受干嘛。家人在这里面扮演的角色很重要,但却很少懂得如何与他们沟通,以为是在关心和爱护他,却没有了解他真实的情况,结果是给患者很多的压力。”

心病的脉象

慢性病产生心病,并非无迹可寻,在情绪、应激和行为上都能看出蛛丝马迹。由于压力太大,会形成情绪暴躁和情绪波动,导致胡思乱想,睡眠会有影响,开始出现失眠。食欲也会发生变化,可能下降或者暴涨,来缓解自己的压力。很多慢性病和重症和死亡很接近,他们想表达自己内心的恐惧,却很难有合适的对象,因为别的亲人没有这个病,很难了解他们心里真实的感受,他们就会觉得别人不明白他,说起来没意思,逐渐就和身边的人有所疏离。最极端的是自我伤害,割腕、割手和吸毒等。

哪些人的慢性病容易产生心理疾病?经常关注别人,关注社会,而不关注自己需要的人在患者中占很大比例。“我们在省医院肿瘤科做过一个调查,有超过半数的人,已经到了癌症晚期才去看医生。小的症状不管,大的症状能熬就熬,熬不过去了,才去看医生。在他们突然知道的时候已经晚了,中间没有一个缓冲,落差就非常大,就很容易产生心理问题。”愿望没有达成的也容易出现心理问题,比如一个人从小想当医生,他内在的需求是帮助别人,但愿望一直没达成,最后做了其它职业,能拿到一些金钱,但没有满足自己的精神需要,他们回过头就会发现自己的人生价值没有实现,落差感非常大。感受到社会支持少的人出现心理问题的也很多,他们觉得自己是无助的,社会是冷漠的,很容易出现症状。追求完美的人也容易出现心理问题,一直想自己更完美的把一件事做出来,做的时候又不能达到他想的程度,就会觉得自己做的还不够,就会越来越没有成就感,觉得自己很没用,出现焦虑、抑郁和偏执等问题。李泳康教授透露了一组数据:国外做过研究,高血压与双向障碍,焦虑症,社交障碍的相关程度超过一半;普遍人群广泛的焦虑症相当严重,一般来说超过50%,有些地区甚至超过70%,相当严重;就抑郁症而言,普遍人群超在24%左右,只是很多人没有到失去工作和破坏家庭的程度。

.以慢性病为主要诱因产生的心理疾病和非慢性病为主要诱因产生的心理疾病也有不同。外界原因产生的心理疾病,也许患者归因于外在因素,换个环境,换个心态,或者社会支持多一点,可能就会把它扭转或改善。如果是慢性病,是来自于内在,他是由内在质疑自己的能力和健康,会更持久。而且,因为外在归因与心灵的距离感比较远,要解决起来相对更容易些。内在因为距离感比较近,要解决起来相对来说要麻烦一些,因为即使是环境改变,社会支持加强,身体的疼痛还会提醒他,导致心理问题的反复。李泳康教授还提到一个很关键的问题,“这两者之间很本质的区别在于有没有希望,外在的问题是有可能被改善的,慢性病很难在短时间内难以治疗,尤其是艾滋病和癌症等,他们是很沮丧的。”

以人为本的救援

李教授给我们分享了一个愿意公开案例患者的诊疗过程。患者刚刚过了更年期时发现自己患有糖尿病,在疾病的压力下她出现了多种被害妄想:医生为她治疗只是为了骗她的钱,告诉她是糖尿病只是为了骗治疗,孩子在饭菜里下药想早点拿她的财产。因为糖尿病是不治之症,她以后就要过着按时吃药,不能随便吃东西,严格查自己的血糖的生活,对死亡的恐惧感开始出现,不喜欢和人交流,不喜欢吃东西,然后抑郁。在产生抑郁之后,她的思维就更加偏执,行为也因此超出常规:不这么做活不下去,就逼着自己这么做。有一次她吃中药,因为要过年了,在传统文化里整个元月吃药都不吉利,她就把整个元月要吃的中药一起煮了,服用以后,在小肠里结了一个块,堵住了肠道,后面做手术才把她拯救回来。

“当时,我接到这个案例时,我让她开始感受自己的糖尿病,以前对她来说这是一个不治之症,是一个死亡的宣判,是一个生命的终结,如果不治好没有任何意义。我就跟她探讨背后的感受是什么,她的人生有哪些遗憾没有完整。这些东西,实际上就是恐惧背后的人生经验,她要慢慢的去在安全的环境下去理解去消化。”人本主义和心理学其它流派最大的不同在于他们不是关注你这个行为如何有错,如何影响你的生活,影响你的家人,影响你的关系,而是提供一个安全的环境,一个信任的人,去跟病人去了解问题,让她知道这个世界上还有一个人,理解他,她人生的需要是那么的丰富,然后慢慢去看待糖尿病是一个不可否认的现实,而在这个不可否认的现实之下,他还有几十年的人生,如何利用这个几十年的人生才是最重要的,而不是治好糖尿病。如果她能持续吃药,还有很多年能够让她完成这个愿望的话,那还不错。把对她而言本身是绝望的东西,变成不是生命中唯一重要的,她就会发现真正重要的东西是并不是这个,她就会做一个认知的调整。生命长不长没关系,关键是有意义。讲到最后,李泳康教授微笑着说:“我们不需要做太多的事情,只要她能够发挥自己的潜力就好。后面她开始接受现实,开始做一些不可思议的事情,包括辞退工作,很潇洒的去过自己的人生了。”

“心药”是怎么炼成的?

心病的自我调适。食疗是非常好的调适方式,合理的膳食能让身体处于良好的状态,能减少不良情绪的干扰。也可以尝试去接受一些新的东西,比如看电影、看视频和听讲座等,来修改自己的认知。在平时的习惯上,一定要给自己时间休息,停下来,每天都要有,十五分钟也好,半个小时也好,停下来什么事情都不干,让自己放空。一定要有足够的睡眠,有时候睡眠除了生理的恢复以外,还有情感和精神上的恢复,但有可能不够,就需要放空来做精神的恢复,这对预防来说非常有效。最重要的是要了解一些心理方面的知识,确定适合自己的心理调适方式。

身边的人该怎么给予帮助。合理的社会支持也能辅助康复,社会支持不在乎多,最重要的是能不能不加批判的去支持他,一定要让他感受到这东西是对点的,理解他的,这个世界上还有人能够给他共鸣,给他温暖,不加批判是很重要的。而且,这种支持并不是迁就。迁就是我反对你,可是我忍你,但真正的支持是不管对错,无条件支持。

如何就医。确定是心理疾病,不要盲目使用药物,要先寻求心理咨询师咨询,或者临床心理治疗师帮助,找到问题的症结。他们有很多种方法来缓解和解决问题,包括催眠,放松治疗和认知修改等。在谈到很多人不愿意接触心理医生时,李泳康教授感慨的说:“很多心理疾病患者,尤其是老年人,很难接受自己是有病的,在他们看来,这个标签是很负面的,神经病,精神病,是被社会所抛弃,所不认可的一种人群,是一个不正常的人,大家都要回避的人,是他们一直否定的人群。这是一种错误的认知,心理和生理相辅相成,心理有问题也需要解决。在疾病面前,千般矛盾都只能让你纠结,不能带给你健康,而踏出一步,就多一个身心安稳幸福的契机,要付出的代价仅仅是放下固有的认知,勇敢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