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在“还原”比较中走向融通和创造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在“还原”比较中走向融通和创造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在现代文阅读教学中,如何将语言清淡质朴而又意蕴丰厚的作品分析出头绪来,或上出语文味来?有些教师光靠贴标签似的浅层分析,靠一味赞美,一味渲染代替分析,这显然是不行的。孙绍振先生提出运用“还原”和“比较”的方法,克服这一弊端。他说:“分析的对象是文本的矛盾。……文本分析的无效之所以成为一种顽症,就是因为文本内在的矛盾成为盲点。”并进一步提出了文本分析的七个层次:艺术感觉的“还原”、多种形式的比较、情感逻辑的“还原”、价值的“还原”、历史的“还原”和比较、流派的“还原”和比较、风格的“还原”和比较。孙先生所说的“还原”就是把艺术形象还原为未经作者情感同化、未经假定的艺术原生的形态。这就启发我们对文本的分析不能是单层次的、线性的,也不能是结论先行、倒求原因的,而是善于从文本中发现矛盾,如原生的形象与艺术的形象、客观现实的状态与主观化了的状态、着力点与空白点、作者与读者、文本与文本的背景等都有各种矛盾点、对立点,从而善于分析这些矛盾点、对立点,做到“世界”“文本”“作者”“读者”这四个文学要素的统一和转换。

笔者在上《老王》这篇课文时,并未满足于文本本身的解析,如分析人物、提炼性格,揣摩语言、品味风格;而是在让学生分析底层劳动者在不幸的生活中不改善良纯朴的天性,分析作者含蓄地提出了关注不幸者的社会问题,分析作者平等的观念和人道主义的精神,分析中国知识分子的自我解剖精神之外,另外安排了拓展迁移的探究课。运用“还原”和比较的方法,在“将微观分析坚持到底”(孙绍振语)的基础上,还由“狭义教学”走向“广义教学”(余文森语),即重组整合相关的课程资源,把内容相关而又有所不同的文本联系起来进行阅读,强调拓展迁移、视域融合和发现创新。

先在微观解读的基础上,联系两首叙事小诗――胡适的《人力车夫》和沈尹默的《人力车夫》,一篇纪实小说――鲁迅的《一件小事》,在比较中去探究现当代文学史上出现的“人力车夫”现象,思考作品中蕴含的作家情感和时代风貌,形成一种能够具有透视感的视域融合;再引导学生关注当下的“人力车夫”,发现他们的人格魅力,观照我们这个时代特有的“人力车夫”形象。

【过程描述】

片断一:拓展阅读,迁移视域,走向融合

师:之前,我们理解了杨绛笔下的“人力车夫”――老王。他是个遭遇不幸却始终不改做人本色的小人物。小人物就像一扇小小的窗户一样,可以让我们看到他身后的大时代。今天,我们再来读读两首小诗,谈谈你的想法。

生:(小声自读投影内容――胡适和沈尹默的《人力车夫》)

师:这两首诗是作者对数千年中国传统诗歌范式的挑战。正是这一挑战,才颠覆了中国旧体诗歌的语言模式,把诗人解放出来,迅速地靠向现实人生,表达真实的思想情感。

生:两首诗都表达了对人力车夫的同情和关注。

生:我觉得两位诗人好像表达的意思不太一样。

生:是的,胡适的《人力车夫》,表达的是同情,和杨绛一样,也隐含了一种平等意识。

师:你们揣摩得不错!那沈先生想表达的是什么?

生:他更多的是把人力车夫的形象放在一个群体中来写的。

生:我觉得他更多表现的是车夫的无助与孤独。就像老王,他的一只眼睛瞎了,有人就恶意猜测,说他年轻的时候做了什么坏事。除了杨绛一家,他实际上很孤独。他自己就常有失群落伍的惶恐。

师:分析有理啊!这两首诗同《老王》相比,确实有很相近的东西。车夫形象都很不幸,应该说他们是不同时代的不幸者。但是,也有不同,对吧?

生:诗歌里面的人力车夫只是社会底层人物的一个象征。散文里的老王却是具体的。他不幸,很苦。可他老实善良,他愿意用自己微不足道的力量去帮助别人。这些东西在诗歌里面没法读出来。

生:《老王》不仅写了人力车夫的形象,还写了作者自己!

生:对!文章最后还说感到“愧怍”。好像觉得自己对老王不够好似地。

生:作者一家对老王挺好的。“我”总是照顾他的生意,“女儿”还给他吃鱼肝油。

师:那为什么作者还感到愧疚呢?

生:可能是觉得自己对他还不够好。或者说,作者是在反省自己,觉得她和老王的交往,双方的付出似乎不太对等,自己还是有一种作为知识分子的清高在里面。

生:之所以“愧怍”,我觉得不是待他好不好的问题,而是觉得自己当时还没有在内心真正平等地对待他,没有在心灵上给他以尊重,让老王和自己都觉得他们之间还是有一种心灵的“隔膜”。

师:深刻!我们打开课前分发的资料,阅读鲁迅先生的一篇小说《一件小事》。你们会发现更深刻的东西!

生:文中的“我”就是个知识分子,他“一天比一天的看不起人”,是个愤青!(笑)

生:但他却在那位车夫的救人的行动下,看到了自己身上的“小”。

生:对呀,号称“救人”的知识分子也要自救啊!这应该就是鲁迅先生的自我解剖精神吧!

师:“人力车夫”怎么会受到这么多作家的青睐呢?从“五四”到“”甚至现代,他们为什么总爱写车夫呢?

生:我觉得车夫是一个时代的缩影。两首诗告诉我们,“五四”时期整个社会氛围很冷,人们关系冷漠。只有少数知识分子在呼唤尊重人,呼唤平等和“爱”。

生:车夫就像一面镜子。他们能反射出一个时代的思想。他们的不幸和善良也会照亮别人,尤其是在一些特别的年代里,像“”时期。

片断二:关注现实,认识自我,发现创造

师:特别的年代!你的意思是我们现在这个时代就没有车夫吗?我们就不好写“人力车夫”这个形象吗?

生:有人力车夫!在一些小车站和小巷子里!只不过数量不多。因为车夫也会升级的,像的士车主什么的。

生:对!就看你怎么理解“人力”了?如果理解为“人的体力”,就只能指那些蹬三轮车的。但若理解为“人的力量”,那所有开车的都能算。

师:好!理解力不错!那你们看最需要我们去关注的,是哪些车夫呢?

生:当然是那些用体力的了!因为他们最辛苦最廉价。整天风吹日晒的。

师:生活中,我们与这些生活在社会最低层的车夫,或许有过接触,或许有过看法。请以“我与人力车夫”为话题,谈谈自己的感想和思考。

生:我曾经在一个旅游景区坐过三轮车。和那个车夫聊得蛮好的。他说自己是利用农闲到景区拉车,赚点活钱。他很开朗乐观,没觉得有什么自卑。他对自己能用体力挣钱感到很知足。

师:我记得著名教育家蔡元培曾说过一个名词“劳工”。他说:“凡用自己的劳力,作成有益他人的事业,不管他用的是体力、是智力,都是劳工。”在景区的车夫应该算是现在旅游服务业的一道风景。

生:但是,我就见过车站的人力车夫。只要有车进站,他们就会一窝蜂地围过来,招揽生意,讨价还价,不顾个人形象。

生:个人形象?你以为那些外表光鲜的人都是素质高的?我觉得真正的素质是来自内心的。一个人用体力换取生存就是高尚的。至少比那些不劳动,想不劳而获的人要光荣!

生:我赞同!实际上还有一类人力车夫,他们更不容易!就是那些走街串巷的收购废品、垃圾的车夫。他们虽然与垃圾为伍,却是忍耐、克己、勤勉的大写的人!

生:我想补充一点。我好像记得曾经读过一个报道,说一个三轮车夫长期捐助希望小学的。

师:对,是有这件事!这也就更说明不能以职业取人。每一种职业,只要认真从事了,就会产生职业尊严感。相反,再体面的职业,缺乏“爱心”就不会有尊严。

生:职业本身是没有贵贱之分的。人的价值只会体现在劳动上。

生:现代社会,即使做人力车夫,也能体会做人的尊严。这就有别于以前的那些车夫。我觉得这是最重要的!

师:太棒了!能传达我们时代精神的人力车夫,应该是富有尊严的人。我相信通过我们的观察和思考是可以创作出来的!

【案例反思】

现代文阅读如何读出深度与广度,如何有效融合三维目标,这是我们关注的重点。没有深度阅读和微观分析不行,没有合适的拓展迁移,从宏观上把握阅读教学也不行。所以笔者在前一节课深入解读、品味语言的基础上,这节课安排了拓展整合的比较阅读,尽力追求超越微观分析的视界,走向宏观探究的视域融合,同时,也尽最大的可能调动学生自己的生活经验和知识积累,主动思考现当代文学史上出现的“人力车夫”现象,发现当下的“人力车夫”的时代特征。这样的阅读方式可以引导学生关注现当代文化生活,学习剖析文化现象,学习用自己的眼光看待问题,提出自己的看法。阅读作为一种精神实践活动,必须要能体现思考的价值。

当前,语文教学从某种角度讲,处于一个过渡阶段。从注重知识能力向注重三维目标融合的过渡,从注重教学活动的预设到既注重预设又注重生成的过渡,从注重文本本身的阅读向既注重微观又注重课程视野、教材视角和教学视域一体的过渡。在阅读教学中,我们要改变过去重分析讲解的陈规,积极搭建一个能促进学生思考的平台,让他们在自主的学习体验中收获思想,享受真正的快乐。有专家说,教师的职责现在已经越来越少地传递知识,而越来越多地激励思考;除了他的正式职能之外,他将越来越成为一位顾问,一位交换意见的参与者,一位帮助发现矛盾点、空白点、兴奋点的人,而不是拿出现成真理的人。他必须集中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从事那些有效果的和有创造性的活动:相互影响、讨论、激励、了解和鼓舞。这一节课,笔者只是明确了思考的主要方向:在提供必要的课程资源和适当的引导前提下,在比较中走向融合和创造。当学生说出现代社会即使做人力车夫也要有尊严的时候,笔者震撼了,想到了“只要给我一个支点,就能撬起整个地球”这句话!

最后,还想说的是:教师给学生一个创造的空间,学生也会给教师一份意外的惊喜。

(盐城市东台唐洋镇中学224000;南京建邺高级中学,210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