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本体性阅读教学:教语文,而不是教课文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本体性阅读教学:教语文,而不是教课文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语文作为一门以培养学生运用语言文字能力为主要目标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应该是“教语文,而不是教课文”。这样方能减少阅读课堂教学的“花哨”之嫌,“失重”之感,防止阅读教学“本我”“本性”的丧失,还语文阅读教学的本真面目。“教语文”需要教者深入研究语文阅读教学的本体性知识,明确语文课应教什么,研究如何用课文教语文,采取适切的教学策略,全面提升孩子的语文素养,让课堂响起孩子生命拔节的声音。下面,笔者就“本体性阅读教学”,谈一谈自己的实践与思考。

一、本体性阅读教学的内涵阐释

当代哲学大师孙正聿曾说“什么是本体?本体是人类用来规范自己的全部思想和行动的根据、标准和尺度”。后经诸多学者的研究与实践,在教师发展与语文学习中,“本体性”一词得到广泛应用,相关理论也得到了长足发展,并成为当下语文阅读教学中的新思想。

其中,吴忠豪教授提出了阅读教学中的语文本体性知识相关理论:“语文课程的教学内容分为两类:一类是语文本体性教学内容,一类是非本体性教学内容。语文本体性教学内容包括语文知识、语文策略和语文技能。非本体性教学内容包括情感、态度、审美、价值观教育、多元文化的学习、思维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培养等”

“本体性阅读教学”,是指语文课程实施者――教师在研读语文教材时,首先根据课程标准中对不同学段教学提出不同的要求,合理制定出语文教材单元中学生要掌握的语文知识的“点”、语文学习策略的“类”和语文技能的“块”。再结合学生、教材实际情况,把阅读教学的课时目标进行科学合理的界定,把本体性知识目标与非本体性目标要进行清晰地梳理和归类,研制出科学的本体性知识目标。接着教师围绕着本体性知识目标,在教学过程中,采用适切的教学策略,有效落实相应的本体性教学目标,巧妙地突破本体性知识中的教学重难点,不断丰厚学生的语文知识,掌握学习语文的方法策略,培养学生理解和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促进学生把语文知识与语文技能转化为语文实践的能力,全面提升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

二、本体性阅读教学的理性探索

围绕本体性语文知识展开的阅读教学的具体目的和意义是什么呢?

(一)建构本体性阅读教学的主要目标是全面丰富学生语文知识。语文知识包括的内容很多,有陈述性知识,这类知识主要是反映事物的状态、内容、性质、发展变化的原因;有程序性知识:主要反映活动的过程和步骤。总的说来,语文知识是指关于语言和言语、文章和文学的听、说、读、写的事实、概念、原理、技能、策略、态度等。

(二)建构本体性阅读教学的重要内容是提高学生的语文技能。本体性阅读教学主要从教材中挖掘出学生技能训练的生长点,引导学生在对比分析中认识句子的结构;在咀嚼文字中体悟词语的感彩;在交流中学习规范表达;在反复品读中了解语言文字的修辞知识;在适切的句子练习中学会句式的变换;在对比鉴赏中辨析词语的精妙……

(三)建构本体性阅读教学的最终归宿是全面提升学生语文能力。语文能力是指在语文活动过程中表现出来的听、说、读、写四种能力,是人们进行语文活动过程中表现出来的个性心理特征。语文知识与语文技能是语文能力发展的基础,对能力的发展起到促进作用。本体性阅读教学重点在听、说、读、写的训练中,不断提升学生的自主识字能力、主动快捷使用工具书能力、合理采用恰当方法积累的能力、理解重点词句能力、理解整篇文章能力、分析鉴赏迁移能力等。

三、本体性阅读教学的实践策略

(一)厘清目标――明确本体要求,促进有效落实。

“本体性阅读教学”与当下语文课堂教学有什么区别?首先,在课文教学目标的制定中,教者应结合学段、单元的目标,贴切地设计出具有每篇课文应承担的学生语文能力发展的目标。我们可以从一篇课文的教学目标研制中,窥探一二:

《争论的故事》第二课时教学目标:

1.非本体性目标:(1)学生能结合课文内容理解文中关键词语。(2)学生能理解课文内容,懂得故事所蕴涵的道理。

2.本体性目标:(1)学生学会默读,做到不出声,不指读。(2)学生能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学习概括课文的方法。(3)学生学会讲故事的方法,并能讲好这个故事,做到具体生动。(4)学生学会有感情朗读课文的方法,如加上提示语等。

此课教学目标的设计,是教者在根据新课程标准中学段相应的要求,结合学生实际情况进行科学合理的研制。其中,关于本体性知识的目标,如“学会有感情朗读课文的方法,如:加上提示语等”“学会讲故事的方法,并能讲好这个故事,做到具体生动”,是立足学生语文能力发展与学习方法的习得而设立的,旨在提高学生语文综合素养。

(二)导读有方――习得朗读方法,提高朗读水平。

朗读是学生学习语文的重要方法。朗读水平也是反映学生学习语文能力的重要内容。“导读有方”指在丰富多彩的指导朗读中,指导学生学会用方法去朗读,让学生习得方法,不断提高朗读水平。

1.提示语朗读指导,不是把朗读指导变成纯方法、技巧的培训,而是在师生共赏中,让学生与文本、教师、同伴的对话中欣赏文本语言表达之美,或利用提示语,或补充提示语,感悟到朗读课文的方法,如抑扬顿挫,快慢缓急,感受到文字中的情感流淌。

在《争论的故事》中“兄弟俩争论”的片段教学中,教师指导学生:同学们,真会读书!大家读出了自己的体会与感受。我们读得这样好,是因为人物语言前面这些词语在提示我们,他们说话时的语气与神态,……这些词语在句子中叫作提示语。提示语还可以是一个人物的动作。(板书:提示语 语气 神态 动作)现在我们试着把前面两句话加上提示语,读好前面的争论,自由练一练。

(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根据自己的理解,加上个性解读的提示语,读得绘声绘色)教师及时小结:有了自己的理解,更要读出自己的体会。根据提示语来读书,是一种读好的方法。

2.移情朗读指导,是朗读的重要方法,或通过创设朗读情境,或引导学生展开丰富想像,如同身临其境,然后用自己有节奏的声音展现课文描写的内容。教师相机引导学生体验自己朗读的效果,感悟走进文本,读出感情的途径与方法,让学生遇到类似文本,也能轻松地有感情读悟。如,在教学《草原》第一自然段时,可引导学生在想象草原的美丽景色、清新的空气中读出向往与赞美。

3.体验朗读指导,重在引导学生学会寻找自己生活中曾发生的与之类似的事情或情境,把生活中的情感体验迁移到文字中,通过朗读再现当时的体验,从而让学生学会要善于把自已有的生活经验转移到课文的朗读中。如,在教学《我应该感到自豪才对》中小骆驼被嘲笑后,委屈地跟妈妈说的话,可引导学生体验生活中的曾经委屈感受,读好小骆驼对妈妈说的话。

另外,朗读强调停顿、重音、语调、语速、情感等方面,在阅读教学过程中,要直面学生在朗读中出现的问题,关键的指导与必要的示范是非常重要的。如,低年段学生朗读中的顿读现象,教师要及时发现,重点指导,让学生学会并习惯于在有标点处停顿。中高年级课文中长句子越来越多,教师要重点指导学生读出节奏感,指导正确断句。有节奏,正确断句地进行朗读主要依靠教师的示范、领读和经常性的练习。以上这些都是阅读教学中关于朗读教学的本体性知识,若没有重点指导,长期练习,优美的朗读表现力是无法形成的。

(三)表述有法――学习表述方法,提高表述能力。

1.低年级阅读教学说话练习是语文教学的重要本体性内容。此阶段,要重点通过课文的例句与例段中的句式或段式进行仿说训练。这样的本体性表述练习,它不仅能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而且能帮助学生掌握表达技巧,增强表达信心,激发表达兴趣,形成表达技能。低年级的阅读教材中,各种句式类型非常丰富,如被字句、把字句、比喻句、拟人句等。不同的语段表达形式也很丰富,如:总分式,总分总式,排比式等。在阅读教学中,充分利用这些句式或段式进行说话训练,可以促进学生表述能力的提升。

2.课标中关于“复述”的要求很具体,但是“复述”的落实,在阅读课堂教学中,往往成为一种点缀,并无实际意义的方法指导,更谈不上给予学生充分的时间进行练习。本体性阅读教学主要抓住课文例子的特点,既给学生充分的时间与空间的练习,又给学生更细腻的方法的指导,让学生说之有本,说之有循,说之有法,说之有获。如笔者在执教《狼和鹿》时,有这样一个教学片段:

师:下面,我们比一比,谁能具体生动地讲好这个故事。先自由读一读课文,把大概的内容记到心里去;然后再想一想可以加上哪些动作、神态等。

(学生练习之后)教师又出示第二个要求:不看书,讲一讲,注意语气,适当增加课文具体内容,也可以想像补充一些内容,要做到讲得连贯。

(学生在认真练习之后,教师选部分学生上台试讲,通过师生评议,学生的讲述越来越有条理,具体。)

师:小结讲故事的方法:同学们,讲故事也有方法,只要我们记住刚才的要求,运用“先大概再具体”的方法,分两次准备,大家就能很快讲好故事。

(四)探究文理――学习写作方法,提高习作水平。

本体性阅读教学更关注充分发掘文本的价值,引导学生探究文章表达的方法,相机选择恰当的练笔时间,练笔内容,在适切性练笔中,把写作方法与表达技巧,逐渐内化为学生的经验,促进学生习作水平不断提高。

1. 探说明文表达之道,学会说明。课程标准要求让学生初步把握各类文体的特点。其中,说明文教学的本体性知识应是说明文的语言文字,不是教生物知识、环保知识、科学知识等。在说明文的阅读教学中,要提高学生对说明性的语言文字的理解和运用能力,重点要积极创设说明情境,让学生运用习得的说明方法练习说明事物,学文理,会表达。如在教学《麋鹿》时,教者指导学生对描写麋鹿外形的语段进行阅读感受,思考作者是怎样介绍麋鹿的?并适时,出示北京奥运会的吉祥物,告诉大家这些吉祥物也非常有特点,给全世界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大家能否学习文中的表达的方式,选其中一个吉祥物,用一段文字展现她的特点。

2.探叙事文表达之道,学会叙事。课本中许多叙事文都有精彩的场面特写描写,这是引导学生写好一件事例中精彩瞬间的最好范例。教者应紧抓这个本体性知识,引导学生在熟读语段的基础之上,探究其中表达的方法,适时迁移练笔。如在《蚁国英雄》中,教者引导学生通过对课文的品读,研读作者是如何用很少的文字却表现出震撼人心的场面,指导学生试着从触觉、嗅觉、视觉等感官去描写一个特定的场面。

3.探写景文表达之道,学会写景。在写景类的文章中,作者会牢牢抓住景物的特点,运用丰富的修辞手法,生动的语言,按照一定的顺序描写出一幅幅优美醉人的画面。在写景文的本体性知识应是:运用什么样的方法把景写活?按什么顺序条理地介绍景物?如在教学《三亚落日》三、四自然段时,教者重点引导学生在熟读课文基础之后,先研读思考作者为什么能把落日写得如此壮美?你认为哪个句子写得最美?在学生交流,情感朗读之后,又引导学生默读思考,作者又是怎样有条理地介绍了这个美丽的景象?通过师生对话,学生悟出描写生活中的变化之景,按时间顺序的描写更能条理展现特点。

4.探写人文章表达之道,学会写人。一般写人类文章都以人物描写为主,通过对人物语言、动作、神态、心理的描写,反映人物形象特点。此类文章的本体性知识应是:作者如何对人物的语言、神态、动作进行细腻描写?采用哪些方法突出人物形象?如在教学《钱学森》一课时,引导学生整读全文,思考本文与一般写人文章有什么不同,特别注意第一自然段的描写?在读悟交流中,学生习得“先声夺人”的描写方法。又如在教学《理想的风筝》时,引导学生体会作者选择典型事例,表现人物形象的方法,以及抓住典型场景细腻描写的方法……

课文只是个例子,蕴含了丰富的语文本体性知识,只要教师具有语文教学的“本体性意识”,合理制定出学生语文能力提升的“本体性目标”,紧紧围绕着学生语文能力提升的重要“本体性目标”,轻“非本体性语文知识”教学,重“本体性语文知识”习得,相信每节课都能响起孩子生命拔节的声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