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我的思嘉室收藏(之三)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我的思嘉室收藏(之三)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江苏徐州《楼阁享宴图》汉画像石拓片

两汉时期的王公贵族、地主豪强,往往家饶资产,田连阡陌,养士之风亦颇盛行,宾客幕僚常常座无虚席,如淮南王、梁孝王等皆是,此在《汉书》《后汉书》《资治通鉴》中有所记载,而且在汉画像石中亦有形象的表现。陋室所藏徐州出土的《楼阁享宴图》就是实例之一。

该图纵88厘米,横54厘米,画面为三层楼阁式建筑。顶层为三角形斜坡阁楼,飞檐外翘,脊顶饰承露鸥吻,较为气派。图的最底层为贵族的庖肆,厨师和厨娘们分别在切肉、温酒、烧火、炒菜,个个忙得不可开交。中层为栏屋,系幕客所处;两名仆人正沿着楼梯而上,端酒菜上来宴客。上层宽敞明亮,主人与贵宾席地而坐,相谈甚欢;另有4名仆人侍候在侧,随时准备为主人们服务。主人与贵宾的养尊处优,仆人的小心翼翼,幕客的百无聊赖,庖肆佣人的忙忙碌碌,全在图中得到反映。为了烘托享宴的热烈气氛,画匠还在屋顶上绘有群鸟来仪。全图画面疏密有致,构图严谨,用笔简洁而细腻,体现了画匠对生活细微的观察力,以及把握全局的娴熟技巧。汉代贵族生活之一斑被形象地捕捉下来,流传至今。

两汉画像石中享宴的题材并不少见,但大多画面仅一两层而已。如此幅绘出三层,将宾主、幕客、庖肆分列者却不多见。

江苏徐州《驱妖献俘图》汉画像石拓片

汉代画像砖中,以日常生活、社会活动、历史故事、神话传说、吉祥符瑞、天文星象为主要内容,虽有战争场面,但不多见。而如陋室所藏《驱妖献俘图》,则更是稀见。此拓片原石呈横长方形,底宽95厘米,高40厘米。

图左绘人妖大战,此妖状如驴,而又生翅膀,持刀执盾,作困兽犹斗状,但方寸已乱,处于被动局面。武士奋身前冲,显得勇敢而有信心。图右为一王者踞于高台之上,峨冠博带,雍容大方,其下有6名俘虏,伏地求饶,躬背低头,一派卑躬屈膝模样。另有一官员向王者禀报,似在献俘。图中的马鹿应为王者的坐骑,高大雄俊,四蹄生风。

全图展示了驱妖献俘的胜利情景,王者威风凛凛,华盖般的高台,骏健的马鹿,以及官员的得意,降者的猥琐,衬托了王者的神圣。图上的线条刻划粗犷而流畅:构图虽疏放,却很合理,整齐有序。图上方的祥云纹,以及图下方的水波连环纹饰,更从另一个角度勾勒出人间舞台的壮阔雄奇。这应是一个动人的故事,但不知道主人公是谁,或许是为了歌颂墓主生前的武功。总之,令人遐思不已。

江苏徐州《富贵有余图》汉画像石拓片

除了长生之外,在现实生活中追求富贵,希冀富足有余、地位高贵,是汉代上层社会的普遍心态。那么,对于这种思想,人们又是如何通过图像来表达的呢?陋室所藏一帧《富贵有余图》画像石拓片就作了较好的说明。

此图呈椭圆顶长方形,纵103厘米,横88厘米,图中为一座三层楼阁。底层为开放式堂厅,高柱宽底,颇为轩敞:中层有两位贵族正盘膝相向,谈天说地,一派清雅悠闲之态;而阁楼左侧,正有三位侍者鱼贯登楼而上,前来服务,楼顶为小阁楼,可远眺四处景色,上悬大圆灯装饰。室虽不大,可游可居。

楼之左右为凤鸟翔集,以示吉祥、喜庆;楼右的屋檐上还有猴子攀附。“凤”与“封”谐音,“猴”与“侯”谐音,两者同时出现于画面,含有“封候”之意。古人云“人生贵极是王候”,画师借此巧妙地传达了主人期望得禄高位的思想。这种象征手法在宋代继续沿用,直至明清不衰,只是图中的“凤”改为了“蜂”,毕竟蜜蜂比凤凰易于表现。

图的下方为一群鱼鹰捕鱼的图像,似乎收获颇丰,左方一名佣者正在将捕到的鱼装入竹篓中,而二楼的右檐上则晒着鱼干,一切都说明“有鱼有鱼,年年有余”,因为民间常将“鱼”借其谐音字“余”。从上述分析中,我们不难得出此图的主旨是“富贵有余”。

全图构图饱满而不失疏放,严谨而不失灵动,在对称中寻求不对称,鸟之或翔或舞,鱼之或动或静,张弛变化,生动多样,从而使图的象征与装饰作用皆得到较好的发挥。

河南洛阳“双阙粮仓国”汉画像砖拓片

汉初实行代田法,即把每亩地分成可以通水的渠道,作为三圳,使田地每岁可以种休交替使用,促进了当时农业的发展,故从高祖至宣帝时期,岁岁丰收,五谷丰登,仓贮为满,事见《汉书食货志》。这种情景亦见于画像砖中,陋室所藏拓片即为例子。此拓片纵19厘米,横43.5厘米,中间画一伞盖状圆仓库。为了表示稻谷的丰收,画工在仓库外壁上绘一带笑的中年人面,眉弯嘴弯,呈眉开眼笑之状。丰年人人开心,自然就形之于图了。

粮仓的左右有汉代常见的阙。据崔豹《古今注》云,阙乃观也,“其上可居,登之可远观”,用其t望,看护仓库。阙的两侧则为大树,古人对环境绿化的重视,似不亚于今人。图上还有3个圆圈,中为实心圆,象征“三阳开泰”。《周易》记载正月为泰卦,三阳交泰,冬去春来,阴消阳长,有吉亨之象,故为民间所喜闻乐见。为了增加画面的丰收吉庆气氛,画工还在左上方绘有仙鹤来仪。

江苏徐州《儒生清议图》汉画像石拓片

清议是汉代文化生活的重要特征。儒生处士们除了依附权贵想攀龙附凤外,不少人有反抗统治者的意识和淡泊明志的思想,如严光拒绝光武帝之邀,不肯做官隐居桐庐,布衣以终;又如南阳处士樊英,不理汉顺帝的征聘,宁死而争自由。至于这些儒生处士们处世的道理和待人接物的态度,像扶风人法真,好学而无常家,通内外图典,号称“关西大儒”,性恬静寡欲,从学者数百人。有的韬晦之士,如汝南周燮、南阳冯良等,皆学行纯笃,隐居不仕,甘愿老死牖(you,窗户)下。这类例子在《汉书》《后汉书》中时有所记。

正是此种风气的影响,形成了汉代节义与敦厚的风俗,并造成社会舆论,即所谓清议以流传于后世。汉代学术思想也随之发生五变:一是董仲舒倡公羊今文学家之言;二是扬雄著《法言》以反谶纬迷信;三是王充著《论衡》驳斥“天人相应”之说;四是桓谭著《新论》斥“天命论”;五是王符著《潜夫论》,反对王公贵族的腐朽贪婪。近人章太炎、黄侃皆对此有所记述。

陋室所藏《洁议图》则从图像角度记述了当时儒生处士清议活动之一斑。拓片纵53厘米,横41厘米,绘两位儒冠处士在屋中清议,互问互答,交流思想;席地而坐,无桌可依,生活俭朴,屋外各有一位弟子侍候;屋顶有吉祥大鸟,象征气氛的祥和,但与一般的汉画不同之处在于大鸟正在吃害虫,似乎象征清议者所讨论的内容是反对腐败。可以说,这是一幅比较有趣的画,当我们将它放到时代的背景中去观察,才能解读画师或赞助者的用心。“时代孕育了美术,美术反映了时代”,此言不虚也。

江苏徐州《阅兵图》汉画像石拓片

此图也可称作“夫贵妇荣图”。原石已残,拓片高50厘米,宽76厘米。上方绘一嵯峨楼阁,居中一位王公贵族正端坐俯身阅兵。其右为发髻如花的一妻一妾;其左为身材矮小的两名侍者。而主人公楼阁的梁柱上有3只猴子攀援向上,以象征主人公“王侯”的身份。而左侧为臣僚,拱手伫立。图的下方为一队兵马仪仗车骑,华盖如轩,骏马若飞,仗节如舞,将士若山,好不威风!而末一匹马仅绘出一半,有车骑不尽之意,所谓“虚则实之”是也。

在汉代画像中虽然车骑屡见不鲜,如巡狩图、征战图、田猎图、嫁娶图、殡葬图等等,但如陋室所藏此夫妇阅兵者却颇为鲜见,故残片亦可珍矣。此外,值得一提的是画师线刻技巧的高超,线若金锥划沙,肯定有力;状如屈铁,刚劲流畅。人物的造型既优美又简洁,大小对比亦富有想象力。如主人之得意、妇人之静穆、侍者之谨慎、军士之矫健,画面浪漫而雄伟,夫贵妇荣,尽在不言之中而得以再现。

所谓“画是无声诗”,这种溢美之词,我以为不单是属于“文人画”所有,而且也应属于“民间工匠画”,观此图,能不信服乎!(全文完)

责编 水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