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如何营造良好的课堂心理环境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课堂心理环境是指在课堂教学中影响学生认知效率的师生心理互动环境,它是由学生“学”的心理环境和教师“教”的心理环境构成的。课堂心理环境融洽还是冷漠、活跃还是沉闷,会对整个课堂教学过程产生积极或者消极的影响,是学生能否学好化学的关键。
教师“教”的心理环境是由教师的教学思想、教学态度、教学能力、教学风格、治学精神、管理方式、道德品质和行为等多种心理因素构成的。“教”的心理环境是影响学生的认识发展的品行形成的决定因素。所以,教师在教学中要投入,要倾注一定的热情,要善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兴趣,启发学生勇于探究,鼓励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使课堂心理环境始终处于融洽和谐的状态。
学生“学”的心理环境是通过学生的学习态度、道德品质和行为、组织纪律性、团结协作、尊敬师长、自学互励等方面表现出来的。学生是课堂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学”的心理环境是课堂心理环境的主要构成要素。
一、“人格”是创设良好课堂心理环境的前提
教师是课堂教学的组织者、领导者和管理者,其人格和威信是一种巨大的、潜在的精神力量,是影响学生情感体验、制约课堂心理气氛的重要因素。教师的个性品质对学生个性品质的形成和发展的示范和导向作用已被国内外大量研究所证实。正如乌申斯基所说:“只有个性才能作用于个性的形成和发展。”同时,有关研究还表明,教师的个性品质能影响学生智力的发展,影响学生的学习成绩。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优良的个性品质,有利于营造和谐、愉快的课堂气氛,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发挥学生的学习潜能。
二、“情感”是维持良好课堂心理环境的条件
教书育人是一项触及灵魂的工程,知识的琼浆只有通过教法和情感等载体,才能输入学生的心田。
赞可夫的心理实验表明,教师的良好情绪会使学生精神振奋,教师的不良情绪会抑制学生的智力活动。课堂教学过程不仅是学生获得知识、形成能力的过程,也是师生进行情感交流的过程,教师本身的情感状态,可以使学生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并产生情绪上的共鸣。教师上课和颜悦色,学生就会亲其师而信其道,有助于提高教学质量。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不仅要注意以言激情、以景生情、以情动情,还要注意对学生情感需要的激发、调动和满足。
三、“趣味”是调节课堂心理环境的内在动力
兴趣是学生学习积极性中最现实、最活跃的心理因素。中学生意志力较差,情绪不稳定,注意力易分散,教师在课堂上要针对学生的这些心理特点,唤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授课时要严谨而不严肃、风趣而不低俗、幽默而不滑稽,寓教于乐,促使学生的各种感官处于最活跃的状态,从而以最佳的心理状态投入学习。
四、“激励”是活跃课堂心理环境的正催化剂
美国心理学家赫茨伯格的双因素理论研究表明,“激励因素”能令心情舒畅,充分调动人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作为教师,只有充分了解学生,才能因材施教,真正做到“知其心,救其失”。平时要善于捕捉学生身上的“闪光点”,对有进步的学生给以鼓励性的评语,尤其要注意多为后进生创造成功的机会,让其体验到自己的价值,去感受成功的喜悦。因此说,激励是活跃课堂心理环境的正催化剂。清代的颜元先生便深谙“适时夸奖”的教育之妙,他留下的“数子十过,不如奖子一长”的至理名言,仍然值得今天的教师好好去深思、咀嚼与体味。
五、“激疑”是营造良好课堂心理环境的关键
教学过程是一个特殊的认识过程,也是一个复杂的思维过程。教学心理学研究表明:“学起于思,思源于疑。”为激发学生主动探索的精神,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教师应使学生无疑而有疑,有疑而思解,解疑而心悦。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必须应用多种手段,来培养学生质疑的能力。诚如美国学者布鲁巴克所说:“最精湛的教学艺术遵循的最高准则就是让学生提问题。”
此外,课堂心理环境还受班集体人际关系(师生间、学生间的关系)的制约。师生关系融洽,师生间互相尊重、体谅就可以形成积极、健康、活跃的课堂心理环境。另外,每节课教师都要留出时间,让学生大胆质疑,勇于发表自己的见解。
总之,课堂心理环境是一个值得重视和探究的话题,对优化课堂结构、提高课堂效益、培养学生积极健康的心理,具有重要的意义。
(作者单位:黑龙江省大庆市第十中学。电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