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融媒时代广播剧的生存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融媒时代广播剧的生存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关于广播剧在融媒时代的生存与发展,从广播剧的式微、传统小说连播(说书节目)的困局,广播小品的兴起分析当下融媒时代广播剧的路向与输出平台。从自我解构到插件化重组,将传统说书与广播剧结合,制作新型的

精品广播小说,制作成与现代市场、最新载体技术相匹配的广播产品,营造广播剧的生物链,走一条产业化道路。

关键词:广播剧;融媒时代;生存

近年来,尤其最近这一两年,中国风的国产电影、电视剧在世界影视业大有异军突起之势,无论从数量到质量,都完全紧跟国际步伐,有如水银泻地,已经闯开一片新局面,在各大世界的影视舞台上,占据着重要的位置。

去年年中,有一天,突然有一位从未到过中国的,居住在洛杉矶二十年的原香港居民给我打电话说:“天啊,中国电视剧,怎么这么好看?惨了。”我们不需要理会他口中的“惨了”,是具体一个什么概念。但那种惊讶的地步,是可以感受得到的。他那时候看到的是《潜伏》《蜗居》;到了去年年末,他又突然打电话来说:“中国的电影,原来真不错啊!”,去年,中国电影的辉煌成绩有目共睹,这位海外华人的偶然发现,惊讶的程度是可以理解的;到了今年的年初,这位在香港度过了青春期,到美国度过成年期的男人又突然感慨万分:“中国风的流行曲,R&B,天啊,实在太好听了!他们可以像周杰伦一样红!”他这个时候,发现了中国网络歌手小非、许嵩、吴品醇、董贞等等。

我们打开网络,中国影视、流行音乐的飞速发展令人惊叹,我们已经可以肯定,它们以闪亮的姿态跃上世界舞台了。但唯独我们广播界念念不忘的广播剧,在这几年,却是日渐式微。这当然与广播业的命运、时代的潮流的发展有莫大的关系,但也与自身的改革步伐、停滞不前有莫大的关系。影视业3D真人版的功夫片《苏乞儿》早已经搬上银幕,导演是年过花甲的袁和平;国产电视剧有部分3D制作的《西游记》也出来了;香港真人3D《》也准备公演了……这么大的资金投入、多么难的技术攻关,依然无法阻挡影视业的飞速发展。而广播届,这几年只要广播剧从业人员聚首一堂,都只会哀叹:没有制作经费,成本太高……有多高呢?跟电影、电视剧相比较,不足电视剧投入的十分一,不足一部电影大片投入的千分之一。但中国广播行业的广告费收入,还是很不错的。关键是我们意识问题、发展的思维问题。

广播剧,该如何活在当下?首先,我们从广播剧的外部环境,开始分析。

一、广播剧的解构

我们所处的传媒时代,各种迅速成长、普及、融合的大众传媒,正瓦解传统媒体电视、广播、报刊、杂志之间的界限,国界、社群、人种、产业的边界,一切自然先天形成的边界,正在互联网年代、融媒年代、产业化年代尤其是微博时代的席卷而来,而迅速瓦解。许多传统领航媒体迅速步入隶属时代。譬如电视、广播、纸媒体,全部为网络、电讯业务逐步兼并。新媒体的能量超越以往一切媒介,深刻影响着社会的意识形态、政治格局、经济模式、产业链以至文化格局与生活及生产方式。各种媒体互相融合,媒体产品产业化运作成为互相增强生存能力的重要途径。

广播存在于融媒、产业时代,必须主动地让自己成为产业链其中一环节,将自我解体,然后再重组。

上个世纪80年代,广播剧生存于整个广播为王的优美大环境中,“你播我听”在文化饥馑年代,轻松赢得尊重与“艺术”头衔。到了上个世纪90年代,各种新兴、复兴的文艺内容“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来自四面八方的视觉震憾,电视剧的飞速发展、互联网的日新月异,在强大的经济实体支撑下,舞台剧、演唱会、画剧、歌剧、戏剧等艺术迅速复苏,令广播剧一夜之间步入垂暮之年,文化、作者、听众、机制、制作模式迅速褪色,尽显苍白无力。广播剧的文艺,变成矫情;广播剧的雅致细腻,变成自恋;广播剧的慢工出细活,在高速行驶的传媒文化中,似乎驶进了一条死胡同。广播剧的文化生态遭遇到前所未有的毁灭性破坏。

然而,正在这几年间,国内一些电台,把传统大制作广播剧,斩得七零八落,简单的、轻松的十分钟广播小品制作,以诙谐幽默、短、平、快的特点,及时反映民生民情,反而获得了生存与发展的机会,甚至在一些地区发展得如火如荼。譬如深圳广电集团交通频率创作的都市情景剧《发发士多》,自1992年开播至今天,将近4000集,成为深圳广播播出最长寿节目;佛山电台的《佛山一家人》自2002年播出至今,共有3000集,成了家喻户晓的品牌栏目;中山台的长青剧《庆记茶寮》;更有屡试不爽的态势;黑龙江台的《的哥哈嘻嘻》播出几年来,也成就了一方品牌等等。我们再回顾广播短剧老大哥,香港商业电台40年长盛不衰的《十八楼C座》,其可怕的生命力,昭示着短小精干的灵活,与广播剧在夹缝中的生存相比,更另有一翻姿彩的道理。佛山电台的《佛山一家人》,存在于资讯频度,摸索出一条适合与配合资讯频率的定位与内容的风格与路子来,并主动成为政府区域整合作潜移默化的宣传力量。在佛山五区整合时《佛山一家人》五区民生民情融入每天剧情;当广州佛山“广佛同城”时代,《佛山一家人》改名《广佛一家人》,每天囊括资讯与民生民情扩展到广佛两地,更潜移默化中营造广佛同城一家人的自然气氛。

但是,广播小品的繁盛,并不代表广播剧能绝处逢生。过去几年,我们一直在探索与尝试把广播剧融入其他媒体,譬如走进互联网、进走纸媒体,甚至与电视剧、出版物联姻结成多边联盟,这令广播剧有一定的突破,然后,却没有再重新走出一条令广播剧大放异彩的辉煌之路。

是时代,在淘汰广播剧吗?电台,是传播声音产品的平台;广播剧,是电台声音综合艺术的产品。试问当今世上,传播声音的途径缺乏吗?不!是越来越多了,多到无处不在,只要这种声音产品有传播的价值,就会成为一种传播介质方便的插件。

二、广播剧的插件化重组

佛山电台在《广佛一家人》成功播出二千集的时候,在2007年在顺德电台再推广播小品《顺风顺水顺德人》。我们同样的幕后人员,组织当地不同演员每天针对不同话题炮制当地热点。一开始,没多少人抱太大希望,一个总台,不同分台几乎同时演出类型相近的小品?不少人质疑,是不是有点冒险与泛滥?但三年之后的今天,《广佛一家人》在当地越受欢迎的同时,更成功征服大洋彼岸美国洛杉矶华语听众,在当地天天同步播出,一举成为洛杉矶当地十分火红的节目,并且一直热播至今。广告与营销上,它创造了赖以生存与发展的收益,并成为宣传佛山与中国新风尚的一张海外声音名片。广播小品《广佛一家人》,成了城市宣传的一份插件,它的意义,超出了听觉范畴,也自然比单纯一部好听的广播剧,有更加强的生命力;而《顺风顺水顺德人》这剧以极浓郁的顺德口音带出极顺德风味的话题,成功打造成一份好听的广告杂志,各种的广告与宣传以灵活自然的方式插入不断,因为融入自然活泼听众也十分受落,有时候一天多达几个客户元素融入其中,完成也不影响其中口碑与收听率。广播小品,成为种类广告的宣传的美丽插件,创造了良好的收益,广播小品的继续生存与发展,便有了良性的生物链。

我们先尝试把精品的广播剧,解构成短小精干便于操作的广播小品,将广播小品插件化做好了,当短小精干的广播小品立稳脚跟敛取足够资源、培育了一批灵活适应市场的广播小品人才,之后,就是以新的方式,重新炮制有融入甚至驾驭市场能力精品广播剧了。重新构筑的广播剧制作理念,应该不再是单一的声音作品,而是声音产品,产品,就必须有一条产业营销链。比如由广播剧带动或协助楼盘销售、旅游推动、文化活动推广、城市名片打造、产业提升、新产品开发等,勇于作各种有可能结合的尝试,勇于成为各产业、文化的插件,广播剧重走辉煌之路才显得有足够经验与实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