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研究生指导模式的多样化演变分析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研究生指导模式的多样化演变分析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本文在对研究生指导模式多样化演变分析基础上指出,研究生指导模式其内涵是指在一定的教育思想和教育理论指导下,为实现研究生培养目标而在指导过程中采取的某种标准样式和运行方式,其外延为整个指导过程。研究选题、培养条件、运行机制构成研究生指导模式的组成要素。我国研究生指导模式正呈现出从独立指导走向协作指导、从单一导师负责制走向集体分工负责制的趋势。

关键词:研究生教育;指导模式;导师一、背景

导师制是研究生培养的基本制度,是“由导师对研究生的学习、科研、品德及生活等各方面进行个别指导并全面负责的教学管理制度”[1]。导师制在师生之间建立了一种“导学”关系,导师针对研究生的个体情况,因材施教,对研究生的学习、思想与生活进行指导、关心和帮助。导师是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的关键因素,因此,导师在促进研究生成长成才的培养过程中负有主要责任,导师制在实践中常常也曾被称为导师负责制。

我国自1978年恢复研究生招生以后,在很长一个时期主要实行的都是单一导师指导模式,即一名研究生由一位导师独立进行学位论文工作的指导。在近十年来随着研究生教育的快速发展,研究生培养在以下两个方面出现了很大变化,一是研究生培养类型呈现出多样化的特点,以职业为导向的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类别不断增多,研究生培养从学术型研究生为主体转变为学术型与应用型研究生培养并重,二是对研究生培养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仅要培养大批量的高层次创新人才,而且要培养一批具备杰出创新能力的科研拔尖人才,能够推动产业发展的工程技术领军人才,具有多学科知识结构的复合型人才,等等。这些变化和新要求使得单一导师指导模式出现了不适应甚至不能胜任的问题,比如,对于专业学位研究生,更注重其解决复杂实际问题能力的培养,需要研究生掌握大量与实际工作密切相关的知识、经验和能力,高校导师因其缺乏实际工作的经历和经验就会出现指导不到位的问题;又如,在开展尚无人涉足的学术前沿问题的探索研究时,导师知道的未必会比研究生更多,就可能出现导师能够给予研究生的有效指导偏少的情形;再如,在培养多学科复合型研究生时,导师无论其学术水平多高、学术视野多开阔,终究主要是对某一学科领域认识精深,对其他学科的认识相对有限,导师对学生的指导在知识、能力上就会出现不足。因此,为了弥补和解决单一导师指导存在的不足和问题,就产生了双导师指导、导师团队(或导师组)指导等一些新的指导模式。[2]2009年教育部制定的《关于做好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工作的若干意见》中明确要求,在培养专业硕士研究生时,要建立健全校内外双导师制,以校内导师指导为主,校外导师参与实践过程、项目研究、课程与论文等多个环节的指导工作。2011年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制定的《工程博士专业学位设置方案》中明确规定,在培养工程博士研究生时实行多学科交叉培养,由高校导师与企事业实际部门的专家组成导师团队联合指导。一些高校也在积极探索导师组或者导师团队指导模式,发挥集体力量、取长补短,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 [3][4]

但是,对于研究生指导模式是什么,我国学者还没有一个统一的观点,有的学者认为研究生指导模式就是研究生培养模式[5],有的学者则认为研究生指导模式是一种管理模式[6]。指导模式概念不清楚就难以对其内涵与外延准确界定,也就相应会影响到研究生培养的实践工作。比如,如何对在实践中行之有效的一些指导案例从理论上进行提炼,使之成为可以复制推广的指导模式,或者对现有指导模式存在的不足进行修正和完善,等等,这些都是目前在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中都比较欠缺的,是需要认真深入探讨的。本文着重从研究生指导模式的概念入手,对指导模式的内涵与外延,指导模式的演变特征进行分析。

二、指导模式概念辨析

1.概念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研究生指导模式的多样化演变分析按照《现代汉语词典》的解释,“模式”指“某种事物的标准形式或使人可以照着做的标准样式”。作为一个软科学概念,是指在一定的思想指导下建立起来的由若干要素构成的,具有形态构造和实践指导功能及可仿效性等特征的某种活动的理论模型与操作式样。[7]研究生指导模式是一个隶属于人才培养模式范畴的概念。人才培养模式可以描述为,其内涵是指在一定的教育思想和教育理论指导下,为实现培养目标而采取的培养过程的某种标准构造样式和运行方式,它们在实践中形成了一定的风格或特征,具有明显的系统性与范型性,其外延为整个培养过程。[8]照此,研究生指导模式可以描述为,其内涵是指在一定的教育思想和教育理论指导下,为实现研究生培养目标而在指导过程中采取的某种标准样式和运行方式,其外延为整个指导过程。

由于人才培养目标不同,相应的就会有不同的人才培养模式。针对不同规格的人才培养目标,就有高职类人才培养模式、本科生培养模式和研究生培养模式等;针对不同类型的人才培养目标,就有学术型人才培养模式、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等。这两种模式存在着相互交叉重叠,如研究生培养涉及学术型人才与应用型人才两种类型,学术型人才培养涉及本科生和研究生两种规格,应用型人才培养更是涉及高职类、本科生、研究生等规格。因此,需要将人才培养类型与规格结合起来才能形成在实践层面上有意义的培养模式。那么,在研究生培养规格上就有学术型研究生培养模式和应用型研究生培养模式。如果对研究生培养规格进一步细分,就有与其分类相对应的培养模式,也就必然有与其相对应的研究生指导模式。由此可以得出,研究生培养目标的多样化推动了研究生指导模式的变化,这种变化是适应多样化培养目标要求的必然结果。

2.组成要素

在指导研究生时,具体应当采取什么样的指导模式是由培养目标所决定的。但是,指导研究生的基本做法都是一致的,即以问题研究为培养载体,通过导师指导研究生开展研究工作,培养研究生判别问题、分析问题并能够用创新性的思维和方法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达成培养目标。因此,研究生指导模式有其共同的基本组成要素。

研究生指导工作能否顺利完成并达成目标,通常需要具备三个条件。一是有合适的研究选题即研究生开展研究的问题对象和需要完成的研究工作任务,研究选题应当依据培养目标设定;二是具备培养条件,包括导师的指导能力、完成研究任务所需要的各项支撑条件(如科研条件、学习条件、生活保障等);三是有相应的运行机制,使研究生、导师、学校等各方面的职责任务是明确的,工作流程是清晰可操作的,工作要求是规范可考核的。在这三个条件中,选题是前提,条件是保障,机制是关键,三者相互关联,缺一不可,共同确保指导过程有效顺畅进行并实现培养目标。相应的,研究选题、培养条件、运行机制就构成了指导模式的组成要素。根据指导模式概念的描述,每一种指导模式都是为实现研究生培养目标而在指导过程中采取的某种标准样式和运行方式,体现在其各要素上则是标准样式的载体、标准样式的条件和标准运行方式的机制。以指导工程硕士研究生为例,可以将各要素的标准样式或运行方式简述为:其选题的标准样式是把一个需要研究解决的实际问题作为研究生的研究对象和工作任务;其条件的标准样式是有学校教师作为校内导师、企业专家作为校外导师,学校具备系统的科研条件,企业具备一定的科研条件和生产试验条件;其机制的标准运行方式是校内外导师分工合作共同负责,校内导师负责研究生的指导全过程,校外导师参与研究生的指导全过程并具体负责与具体生产实践相关的指导工作。

明确指导模式的组成要素有利于指导研究生培养的实践工作。一方面,实践中的一些具有创新性的指导案例可以围绕这三个要素进行提炼总结;对于一些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求新提出的研究生培养目标,其指导模式也可以着重从这三个要素方面进行思考设计。另一方面,衡量导师指导工作的好坏优劣可以根据这三个要素进行评价。对导师指导工作效果的评价通常采用终结性评价,即考核研究生毕业时是否达到了培养目标的要求或者达到了什么水平,虽然可以将目标转化为若干可量化指标(如常见的发表学术论文、申请专利、学科竞赛获奖、获得荣誉称号、获得奖学金等)进行考核,但是研究生的成长成才本身是有一个过程的,毕业之时未必是成才之时,毕业所成之才未必是终身所成之才,所以事实上难以在研究生毕业时获得准确的终结性评价。因此,对导师指导工作的评价应转变为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即对其指导过程进行全流程考察评估。过程性评价的难点在于,由于导师、学生在能力、知识、性格等各方面都是各不相同的,导师对学生的指导也就不可能是一个完全相同的标准化过程,必定是因人而异的。而把指导模式的组成要素作为观测点则是一个可行的办法,可以通过对组成要素的效果评价来反映指导过程的效果。具体来说:一是对指导组织形式进行洽适性评价,主要考察是否为研究生的培养构建了一个体系化的支撑条件,包括导师的构成与来源、导师的职责任务分工、研究的条件配备等,这个支撑体系是否与培养目标相洽适;二是对研究选题进行合理性评价,主要包括问题对象、研究内容、研究方案、研究任务等的安排是否符合研究生的培养目标要求;三是对运行机制进行有效性评价,包括指导的方法、手段等是否符合研究生个体特点,是否做到了因材施教,研究生在需要得到指导帮助时是否能够得到及时指导,是否有规范化的制度对导师与研究生的工作行为进行激励和约束,等等。当前,许多高校都在积极推进双导师指导模式、导师团队指导模式的实践,有的取得了不错的效果,有的效果却不太明显。如何从研究选题、培养条件、运行机制上进行探索创新是指导模式取得实效的关键。

三、指导模式的演变特点

1.从独立指导走向协作指导

目前,许多高校都在积极探索多种形式的研究生协作指导,包括导师间的协作、学科间的协作、机构间的协作、国内外的协作,等等。从单一导师独立指导走向多导师协作指导是科学研究的本质要求。一个人的认识总是存在局限性,特别是面对前沿问题、复杂问题、跨学科问题时更是存在知识上、能力上的不足,科学研究实践一再证明科研人员的协作是取得重大研究突破的重要方式。从单一导师独立指导走向多导师协作指导也是满足社会需求的必然要求。应用型人才需要培养其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这只有通过实践训练的手段才能完成,这就需要实际部门中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专家的协作和参与指导。

本文将协作指导从形式上分为制度性协作指导和自发性协作指导两类。制度性协作指导是指有明确的协作指导规范要求,体现在各类研究生培养规定之中。根据指导成员是否固定还可将其分为松散式和强制式两种。在研究生培养规定中,要求在开题、中期检查、预答辩和答辩等关键环节组成专家委员会对研究生的研究工作情况进行指导评议,专家委员会实际上就是协作指导的体现,因对专家委员会的组成人员无固定要求,故其中一些专家不会参与对该研究生指导的每一个环节,因此这是一种松散式的协作指导,存在于对各种规格各种类型的研究生的指导中,且为一种制度性的安排和刚性要求。而对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则不仅存在松散式的协作指导,更有强制式协作指导要求,如针对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的双导师制、针对工程博士培养的导师团队联合指导等,其特点是制度安排与刚性要求、指导人员固定且全程参与研究生的指导工作。自发性协作指导则是指主管部门或培养单位均无明确规范要求、由导师自发自主安排的一种协作指导形式,如导师主动提出并确定合作对象,将研究生送至其他高校或者科研机构的合作者处从事一段时间的研究工作。这种协作指导在形式上要求上均无一定之规,但因导师目的明确,其协作指导的实效性很高。对于制度性协作指导,高校要从实效性出发加强制度创新和管理创新,不能让其流于形式和表面化;对于自发性协作指导,高校应当建立引导性和激励性政策,推动并激发导师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2.从单一导师负责制走向集体分工负责制

单一导师指导模式之所以是最常见最主要的指导模式,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导师、研究生、学校三方的责权利是清晰的且为各方认可同意,导师第一责任人的权利义务能够比较容易地落实到位,而且导师、研究生和学校在根本利益上是一致的。对于学术型研究生培养,只要学校规范管理、导师精心指导、学生努力进取,研究生培养一般都可以达到基本要求。但是,作为一所负责任有担当的大学,其研究生培养目标应当着眼于更高标准更高要求,积极探索并完善双导师指导模式和导师团队(导师组)指导模式,推进协作指导是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的必然选择。

双导师指导模式、导师团队指导模式目前都还存在不少问题,特别是在运行机制上易于产生责权利不清晰的问题。从导师来源来看,有本校的也有其他高校或研究机构的,还有企事业实际部门的;从导师职业背景来看,有从事基础研究的,也有从事应用开发的,还有从事产品试验生产的;从在指导过程中承担的任务来看,不同导师的职责和任务都是不一样的,通常是各自负责其所擅长的部分。在这样的情形下,如果完全依赖各位导师的个人自觉是很难保证指导质量的,需要进行必要的管理。但是,如果仿造单一导师负责制而采用主管导师负责制即确定由其中一位导师担任负责人,可能也是难以负得起全部责任的。原因有二,其一,协作指导团队不是基于权力组成的而是基于学术研究需要组成的,团队不是一个权力结构而是一个学术结构;其二,研究生指导主要是一个学术活动过程,其质量与效果不是行政或权威指令可以控制的,取决于导师自身的积极性和责任心。因此,管理制度创新的关键是其理念要从单一导师负责制转为集体分工负责制。也就是说,首先,必须清晰划分各位导师的职责任务、明确各自的权利和义务;其次,要通过制度建设调动校外导师参与研究生培养的积极性,通过建立管理规范来确保校内外导师有效履行各自的指导职责。

参考文献:

[1]孙义燧.研究生教育辞典[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5.

[2]黄宝印.我国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发展的新时代[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10(10):1-7.

[3]肖文, 陈勇.研究生导师组培养模式的实证分析――基于 A 大学的案例研究[J].中国高教研究, 2013(3):52-55.

[4]刘彩红.建设研究生培养的导师团队模式[J].高教探索,2012(5):104-106.

[5]张华等.目标导向的研究生导师指导模式探析[J].大学教育,2013(3):50-51.

[6]古继宝等.导师指导模式对研究生创造力的影响研究――基于内部-外部动机理论的分析[J].中国高教研究,2013(1):45-50.

[7]董泽芳.高校人才培养模式的概念界定与要素解析[J].大学教育科学,2012(3):30-36.

[8]龚怡祖.略论大学培养模式[J].高等教育研究,1998(1):86-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