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在中学信息技术课中如何实施创新教育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在中学信息技术课中如何实施创新教育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本文从三个方面来论述了在中信息技术课中如何实施创新教育,转变教师的教育理念是实施创新教育的前提,创设良好的创新教育情境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关键,激发创新思维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要手段。

关键词:创新;创新教育;创新思维;创新能力

中图分类号:G633.6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9599 (2011) 22-0000-01

How to Implement Innovative Education In High School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urse

Cui Xiaopeng

(Dongtai Anfeng High School,Dongtai 224221,China)

Abstract:The context discusses how to implement innovative education in IT lessons in middle school.Three aspects will be mentioned:The transition in teachers’education ideology is the foundation for the implementation of innovative education.The creation of a sound innovative education holds the key for fostering students’innovative abilities.The encouragement of innovative thoughts is a significant mean to bring up students’innovative abilities.

Keywords:Innovative;Innovative education;Innovative ideas;

Innovative ability

“创新”一词,早在《南史后妃传•上宋世祖殷淑仪》中出现过,教育,主要是通过教学来实现和完成的,那么,在“教学”来源,什么是创新教育?所谓创新教育,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为基本价值取向的教育,它的核心是在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的基础上,在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过程中,为迎接知识经济的挑战,着重研究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问题。

在中学信息技术课中要真正的实现创新教育,我认为需要做到以下三点:

一、转变教师的教育理念是创新教育的前提

信息技术是一门新兴的学科,以前那种满堂灌的教学方式早已成为教学改革的对象,对于实践性较强的中学信息技术课而言更是如此。因为现在的信息技术教材大多简明、通俗且图文并茂,大部分学生都能看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起贯通、点拨的作用,重点是让学生回去自己思考。其次中学信息技术课和其它学科相比较还有一个不同之处,中学信息技术教学大纲把信息技术课分成30%的理论课和70%的上机课,30%的理论课上教师对易懂的部分只要作简单介绍,对一些难懂的、易错的地方以及更快更有效的学习方法作重点讲解,这样可以更全面的发挥学生的学习自主性和自学能力,对于占大比例的70%的上机课,只是在一些难懂的地方演示给学生看,其他时间留给学生摸索创造,这样的学习效果往往比学生从头到尾在老师的安排下好得多。

二、创设良好的创新教育情境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关键

关于创设良好的创新教育情境,笔者认为,在当前的教育教学实践中,强调以学生为中心,认为学生是认知的主体,是意义建构的主动者,教师只起帮助、引导和促进作用。强调"创新教育情境"的创设,强调学生与教师、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协作"与"会话"。这就要求我们教师要做好组织、帮助、引导、促进工作。这就要求我们要有先进的教育理念,要学会充分运用现代教育技术,为学生创设良好的学习情景,能以各种信息方式呈现信息,如图像、声音、气味、质感等,争取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进行参与,并使用交互性强的教学软件,强化学生的"协作"与"会话",多让学生动手。为学生提供尽可能多的学习背景材料和各类感性材料,注重知识点的讲解,思维方法的引导,提示帮助学生寻求新旧知识的联系。运用先进教学方法进行教学,如循序渐进的支架式教学、目标明确的抛锚式教学、引导启发性的随机进入教学法等。

三、激发创新思维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要手段

(一)采用“任务驱动”教学方法

所谓“任务驱动”就是指:以密切联系学生学习生活和社会实际的有意义的任务或者问题创造真实的教学环境,激发和维持学生的学习兴趣的动机,让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学到知识,获得技能,形成能力,内化伦理。设计出一个好的能激发学生创新思维的任务还需要我们在平常的教学过程中研究、探讨。

(二)灵活运用教材,激发学生创新思维

在中学信息技术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在激发学生创新意识的基础上,加强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不同层次学生的探索和创新欲望不同,在教学中利用新旧知识的联系,提出需要解决的问题,并设计一系列具有启发性的问题。比如,在学习了WORD之后,让学生思考在EXCEL和POWERPOINT中如何做同样的操作,然后再把不同点进行比较,学生就能通过以前学过的知识举一反三,融会贯通。这样既能节约上课时间,又有利于调动学生思维的流畅性、变通性和独特性,激发积极的思维,培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和收敛思维

发散思维是利用不同的思维方向,采取开放和分歧的方式,以衍生各种可能的答案或者不同的解决方法,收敛思维是把众多的信息逐步引导到条理化的逻辑序列中去,以便最终得出一个符合逻辑规范的结论来。

在信息技术教学中,需要强调这两种思维的互补关系,引导学生从不同方向利用其他学科的理论开阔思路,找出问题的多种解法,在众多的解法中,经过归纳、判断比较,最终得出最优化的结论。因此,在信息技术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和收敛思维,对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有很大的帮助。

(四)充分发挥教师“教”的主导作用和学生“学”的主体作用

以教师为主导和以学生为主体的矛盾统一的关系,揭示了教学过程的基本规律,以教师为主导和以学生为主体的这两种关系是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因此教师的教学设计既要设计自己的“教”,又要考虑到学生的“学”。教是为学而教,学是在教师的主导下的才学。只有正确处理好二者之间的关系,教和学才会相得益彰,从而才会提高教和学的质量。如果我们认真的去实践,成功将在不远处。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发挥教师与学生的主体作用,要变学生的“要我学”为“我要学”必须使其具有强烈的兴趣;要引发他们的强烈兴趣,必须懂得激发其积极思考和发掘其不可忽略的创造力;而要做到这点,就是我们教师的重要职责了。

实践证明,信息技术教学灵活多变,目的明确,而且教学内容活泼多样,美观实用。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应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具体情况,灵活运用各种教学方法,才能不断深化教学改革,提高课堂教学过程中的创新教育。我还是一位年轻的信息技术教师,我所能做的只是不断学习,学习,再学习。

参考文献:

[1]燕国材.素质教育论[M].江苏教育出版社,2006

[2]南国农.信息技术教育与创新人才的培养[M].电化教育研究所,2001

[3]杨宗义.实用教育心理学[M].科学技术出版社重庆分社,2007

[作者简介]崔晓蓬,2004年毕业于徐师大,中学一级教师,2009年被评为“盐城市教坛新秀”,2011年被评为“盐城市教学能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