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课堂教学可以“原生态”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课堂教学可以“原生态”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对于原生态课堂,有人说是一支粉笔、一张嘴,不使用现代教学设备,重返教学原初状态的本色课堂;也有人认为是师生没有虚假互动,真实、自然的常态课堂;还有人说是以人为本、发挥学生学习主体地位、追求师生生命和谐发展、回归教育本质的课堂……

对一线教师而言,原生态课堂是最自然的课堂,也是最儿童的课堂,即坚持儿童立场、立足于儿童的知识与经验、遵循儿童身心发展规律。原生态课堂是最学科的课堂,即追寻学科本源、凸显学科本质,数学课必须要有“数学味”。原生态课堂是最低碳的课堂,即媒体技术的使用、环境的创设、课程资源的利用应该追求简单实用,做到低成本、低能耗、高效益。

教前思考

苏教版三年级“面积的意义”是一节典型的几何初步知识概念课。要实现学生积极主动学习,必须准确了解学生的认知起点、学生已积累了哪些可用的数学经验。纵观教材的编排,学生已经认识了简单的立体图形、平面图形和平面图形的周长,积累了图形平移、旋转的知识。在教学中,有两种设计思路被广泛运用。一是从观察、手摸课本面、课桌面、黑板面等物体的“面”和对这些“面”大小的直觉比较来认识“面”和“面积”。这样,学生能充分感受到数学来源于生活,“面”和“面的大小”(面积)是具体的、可感知的。二是从“做镜框、装玻璃”等问题情境或“图形涂色、描边线比赛”等游戏活动人手,学生能形象地感知“周长”和“面积”的不同,从而建构起“周长”是“线”、“面积”是“片”的概念表象。

从实际教学来看,这两种思路简便易行,成本较低,挺“原生态”的。不过,细细琢磨之后,又觉得有些问题值得深思。比如,第一种思路在学生的头脑中易于产生感官刺激的实在的“面”,而较少形成抽象的“面”,学生对“面积”的认识只是建立在哪个“面”大些、哪个“面”小些的相对意义上,并没有指向“面积”的本质意义――物体表面或平面图形本身固有的、确定的大小(量的规定性)。同时,这样开课缺乏联系的眼光,未能将学生对“面”和“面积”的学习置于一个适合的、学生已有的数学知识与经验背景中,概念意义的形成和掌握缺少必要的支撑,学生难以建构起有关面积的概念网络。而第二种思路,学生虽然形象地感知了“周长”和“面积”的不同,建构起了“周长”是“线”、“面”是“片”的概念表象,但有的学生可能不明白数学上的“面”从何而来,或者数学上的“面”是什么?学生的知识与经验世界存在断层。

因此,在课前我不断思考,三年级学生学习“面积的意义”,有没有什么教学途径可以让他们直观地感知“面”,如何有意识让学生接触、领悟一些基本的数学思想、逐步发展学生的基本数学活动经验,怎样让学生发现、建构“面”的概念体系,如何有意识地让学生接触、领悟一些基本的数学思想方法?于是,在不使用电教媒体的状态下,我尝试以常规教学手段帮助学生最自然、最本质地理解数学概念。

教学实录

一、着眼基础,直观操作生成“面”。

1 演示移“点”成“线”。

师:在第3单元我们曾经学过平移与旋转,请大家用动作比画一下什么是平移,什么是旋转?(学生用手势表示平移和旋转)

师:大家用两个简单的动作就把不同数学概念的意思表达出来了,真不简单!请看这个方格图

师:画出这个小红点平移的路线,我们得到什么呢?

生:小红点平移的路线是一条10厘米长的线段。(学生画出线段,即图2)

师:“点”的平移形成一条线。(板书:线)

2 平移“线段”形成“面”。

师:我们再将这根线段向右平移20厘米,这根线段移到什么位置了呢?(学生示意)“线段”平移时就像一把刷子慢慢往右边刷过去,想一想被“刷”过的部分是什么样子?

生:应该是个长方形。

(教师拿出一把10厘米宽的排刷,从左到右在方格图上“刷”出一个长方形,即图3)

师:线段的“平移”就形成了一个长方形的“面”。(板书:面)

师:你能在这个方格图上“刷”一个比这个长方形小的面吗?再“刷”一个比这个长方形大的面。

(学生用刷子分别刷出一个2格的小长方形和一个12格的大长方形,即图4)

师:这两个大小不同的长方形的“面”,分别可以看成是哪条线段平移“刷”出来的呢?

学生在小组交流中指出,长方形的“面”分别是其中一条长或宽“平移”而成的。

二、描述大小,联系实际学习“面积”。

1 通过操作,感知物体表面大小。理解“面积”的意义。

师:(指着方格图)我们在方格图上刷出了三个长方形的面,为了便于比较,给它们分别编个号吧(老师在图上分别添加1、2、3)。现在你看出哪个面最大?哪个面最小吗?

生:3号长方形的面最大,1号长方形的面最小。

师:看来“面”是有大有小的。对照图形,你能描述一下这三个长方形的面各有多大吗?

生:1号长方形的面占了2个方格,2号长方形的面占了8个方格,3号长方形的面占了12个方格。

师:每一个“面”自身的大小,在数学上就叫作它的面积。今天,我们大家一起研究“面积”(教师边讲边板书:面积――“面”自身的大小)。“面”无处不在,我们周围就有很多。找一找,摸一摸,说说你找到了哪些面?

生:桌面、课本封面、文具盒盖子面、黑板面……

(学生说一个摸一个,感知不同的“面”,体会每一个“面”的大小)

师:我们找到了这么多的“面”,你能举个例子说说什么是它的面积吗?

生1:数学书的封面是一个长方形的面,它的大小就是数学书封面的面积。

生2:我们的课桌面是个绿色长方形面,绿色面的大小就是课桌面的面积。

生3:黑板是一个长方形的面,黑色面的大小就是黑板的面积。

生4:教室墙上石英钟的钟面是一个圆,圆玻璃面的大小就是钟面的面积。

师:现在,大家在身边找两个不同的“面”,比较一下它们面积的大小。

生1:黑板面的面积比课桌面的面积大很多。

生2:文具盒盖子面的面积比数学书封面的面积小一些。

生3:钟表面的面积比数学书封面的面积大一些,比黑板面的面积小得多。

……

师:请同学们拿出练习纸,看第一题:用红色的水彩笔涂出图形的“面”。请男同学涂1号图形(小三角形),女同学涂2号图形(稍大一些的平行四边形)。

(学生涂,教师巡视)

师:为什么男同学普遍比女生涂得快?

生:因为2号图形的面积比1号图形的面积大。

2 联系生活。说一说“面积”的应用。

师:不管是物体的表面还是平面图形的面,自身的面积都有大有小。想一想,日常生活中我们做哪些事要考虑面积?同学们先在小组内讨论,然后选出代表汇报。

学生讨论后汇报:买房、铺地、油漆墙壁、安装玻璃、包书、买桌布和窗帘、裁制衣服等都需要考虑面积问题。

师:看来,面积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还是很普遍的。课后,请同学们留心观察,把你所见到的与面积有关的生活现象和其他同学交流,好吗?

三、引导学生用多种方法,比较面积的大小。

1 观察比较。

师:请看课本第76页第2题。通过观察、比较,说一说哪个省的面积大?哪个省的面积小?(学生观察、比较并交流比较的结果)

生1:四川省的面积最大,江苏省的面积最小。

师:湖南省呢?

生:湖南省的面积比四川省小。

生:湖南省的面积比江苏省、安徽省的面积大。

师:看来,比较的标准不同,比较的结果就不同,比较中的标准很重要。这四个省面积的大小相差悬殊,通过观察就可以直接比较出面积谁大谁小(板书:观察)。

课前,老师查阅了相关资料,这四个省的面积分别是:四川约48万平方千米,全国第5;湖南约21万平方千米,全国第10;安徽约13万平方千米,全国第22;江苏约10万平方千米,全国第24。据统计,江苏省2009年的经济总量是全国第2;江苏占地面积小,但创造的财富却很多,作为一名江苏人,你有什么感想?

生1:我很自豪,江苏经济比较发达。

生2:还有很多省不如江苏,我们应该帮助他们。

师:是啊,江苏应该在建设小康社会中发挥更大的作用,期待你们将来为家乡、为祖国多做贡献。

2,重叠比较。

师:(出示下图)你能观察比较出这两个图形的大小吗?

生1:长方形大。

生2:不对,好像正方形大。

生3:可能一样大。

师:大家的意见不统一,你能用一个简单的方法证明哪位同学的结论是正确的吗?

生:我发现长方形的宽和正方形的边长一样,只要把这两个图形叠在一起就能知道长方形的面积大一些。(教师板书:重叠,并将两张纸递给学生演示)

师:我们说长方形的面积大,是把谁作标准?

生:正方形的面积。

师:我们说正方形的面积小,又是把谁当作标准?

生:长方形的面积。

师:看来,比较面积大小时,要先确定一个标准,跟谁比。用重叠的方法跟同桌比一下手掌,看看谁的手掌的面积大?

3 测量比较。

师:大家看练习纸上的第2题,比较这两个多边形的面积。用观察法能判断这两个图形面积的大小吗?

生:看不出。

师:可以用重叠的方法比较吗?

生:形状不一样,边的条数也不一样,重叠好像也不行?

师:那怎么办呢,能找个标准来衡量衡量吗?

(生沉思,面面相觑)

师:看一看你的文具盒里有没有能帮上忙的东西?

生:可以用透明的方格纸来量,数一数这两个图形分别占了多少个方格?

师:这位同学的主意好,请大家试试看。

(学生拿出文具盒中100平方厘米正方形透明方格塑料片,动手测量)

生:第一个图形的面积是9个方格大,第二个图形的面积是8个方格大,第一个图形的面积比第二个图形的面积大1个方格。

师:我们以方格图中的方格为标准,测量出它们的面积再进行面积大小的比较。(板书:测量)

师:老师手头还有两个图形,第一个图形的面积是2个方格的大小,而第二个图形的面积是50个方格的大小,你说,那个图形的面积大?

生:50个方格的图形面积大。

师:确定?

生:(齐声)确定!

(教师出示两个图形:2个1平方分米的长方形和50个1平方厘米的长方形。学生恍然大悟――方格大小不同)

师:这说明用方格来测量图形面积、比较面积大小时有什么要求?

生:要用同样大小的方格来测量。

师:对,用来计量的方格要统一大小!数学上那些统一的、专门用来计量面积大小的“标准”方格,就是我们下一节课要学习的面积单位。

4 转化比较。

师:(出示下图)比较这两个图形的面积大小,你会想什么办法呢?可以先讨论讨论。

生:把第二个图形左边的半个圆移到右边去,就变成和第一个图形一样的长方形。

师:(拿出一把剪刀)你来试一试。

(学生演示剪拼的过程)

师:把第二个图形剪开再重新拼合,这样把问题就变为两个长方形面积的比较,然后用重叠、测量等方法比较面积的大小。在研究问题时,我们常常需要把一些问题进行变化、转换,这是一种重要的研究方法。(板书:转化)

5 小结。

师:你学会了哪几种比较图形面积尖小的方法?

(学生总结、陈述)

师:其实,面积计量、比较的方法有很多,我们要善于动脑筋,根据实际灵活运用。不过,这些看起来不同的方法,都有一个相同之处,那就是――要确定好比较的标准,标准相同,才可以比较。

教后反思

回顾这节课,自感构思有独特之处,课也上得顺畅,也让我对“原生态”教学有了一些新的认识。

思想是教学的标杆,技术只是登峰的拐杖。教育技术的进步不断推动教学革命,但技术只是彰显理念的手段,教学革命的关键还在于其是否闪烁着思想的光芒。教学可以不用多媒体,但不可以没有“思想”。课堂教学最朴素、最核心的思想就是一切从学生出发,即必须基于学生,要始终坚持并保障学生的主体地位,积极与学生既有的知识、经验对接,促进学生持续发展。学生数学学习的起点在哪儿?怎样让他们经历数学知识的发生、发展和运用的过程,并有一种深刻的体验?如何让他们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不断领悟数学学习的意义和价值?无论教学采用何种手段、何种方式,这些问题都是教学的起点,也是教学重点。技术,只是登峰的拐杖而已,教学因思想而美丽。

教学手段无优劣,合适才是最好的。多媒体进入课堂后,生动的投影演示居多,学生的动手操作有所减少,传统的小黑板、小卡片、学具等教学媒体渐渐地淡出了人们的视线,这其实是不应该的。仅以学具为例,苏教版数学教材每一册都配发了学具盒,作为教材的辅助资源其实是大有必要的。教师在教学媒体的选用上要做到:第一,合理使用。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动手操作的实践能力和边实践、边思考、边探究发现的学习能力。第二,要对现有的学具进行开发性的使用。可以对学具盒的学具做“减法”,一物多用,多次使用,可以把不同年级的学具尽可能统整起来。第三,要在教学实践过程中对学具进行实践性开发。现有的学具哪些需要改进、如何改进?需要不需要增加或更换?合适的就是最好的,课堂并不一定要拒绝声光电,取舍之间彰显的是智慧。

教学需要“慢镜头”,寻常之处觅风景。本课上课伊始,一张方格图、一支红粉笔、一把排刷通过“点”、“画”、“刷”三个教学细节,如同一段电脑动画演示,学生直观地认识了“点”运动的轨迹是“线”、“线”运动成“面”,知道了什么是“面”,“面”从何而来,空间维度的变化、概念间的联系都在动态的操作中一目了然。或许学生不能用言语精确地表述,但可以借助体态和工具来表达,课堂上概念意义和概念关系的建构有序而高效。仔细想想,这一教学环节如果借助于电教媒体的动画形式,过程的确会紧凑、顺当一些,但这种处理方式学生主要是依靠短暂的视觉参与,少了其他多种感官的协调活动,技术的简约压缩,弱化了学生的数学体验过程,这不利于学生自己慢慢体会、积淀基本的数学活动经验。教学需要“慢镜头”,尤其是概念、方法、原理的最初认识和形成阶段。因为,学生数学学习的体验是和他的探究过程分不开的,探究中越是充分展开,充满着曲折和变化,越是感受充分和强烈,就越能理解深刻,越能迸发出思想的火花。

数学课堂不可忽视板书的作用。现在的小学数学课普遍重视了多媒体课件的设计,有忽视板书的倾向。有的数学公开课根本就没有了板书,有的用课件代替板书。其实,板书作为传统的教学媒介,有它不可替代的作用和功能。第一,板书多数是由教者在讲解和问答过程中,随时与教学的思维进程密切配合而即时形成的。第二,板书可以实现数学思维的概括和提升,运用文字或符号作为中介来表达思想,能够促进学生对数学知识的领悟。第三,好的板书也是教师教学智慧的结晶,精当的板书有利于学生对数学知识的自主建构。一味运用多媒体进行演示,虽说生动了、形象了、观赏性强了,但减少了思考的含量,变得“没有嚼头”了。数学本质上是思考的学科、抽象的科学,过于直白、形象的视觉语言,不利于学生数学思维品质和习惯的形成。板书设计应该是教学设计的一个重要组成,板书也应被作为课堂教学的重要构件。

综上思考,“原生态”教学不只是课堂形式上的返璞归真,更不是简单地对多媒体说“不”,而是在教学思想上更加回归本原,在教学技术上更加凸显本色,在教学过程上更加追求本真。有了这样的理解,我们的每一节课都会更加贴近学生、适合学生。

(作者单位系江苏省海安县实验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