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社会资本对贫困大学生就业影响的探讨及对策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社会资本对贫困大学生就业影响的探讨及对策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 要: 随着我国就业环境的变化,社会资本对大学生就业的总体作用增强。大学毕业生在求职过程中如果有效地使用社会资本,就会对就业机会和就业质量产生显著的影响。本文从社会资本的视角,寻求解决贫困大学生就业问题的出路,提出高校要重视社会资本这一影响贫困生就业的重要因素,并以社会资本为导向,通过贫困生心理干预、就业指导和帮扶等相关工作,发挥社会资本在贫困生就业中的积极作用,消除其消极影响。

关键词: 社会资本 贫困生就业 就业指导

近年来,我国大学生就业形势严峻,而贫困生在大学期间大多背负着改变自身命运,改变家庭命运的巨大压力和使命,如果他们不能顺利就业,在巨大的就业压力面前,有可能出现自杀、上当受骗等突发事件,从而破坏校园稳定,引起正常教学秩序的紊乱。因此,如何解决贫困生就业问题,已成为高校稳定工作的重要任务。本文从社会资本的视角,寻求解决贫困大学生就业问题的出路。

一、社会资本的内涵

“社会资本”(social capital)这一概念最早出现于经济学的研究之中。当代对于社会资本概念的第一个系统表述是由法国社会学家皮埃尔布迪厄提出的,他指出:社会资本是现实或潜在的资源的集合体,这些资源与拥有或多或少制度化的共同熟识和认可的关系网络有关,换言之,与一个群体中的成员身份有关[1]。以科尔曼为代表的“资源说”认为,社会资本是一种资源,与人们相互认知或认可的持续社会关系网络相联系,能带来好处或便利,并在特定条件下转化为经济资本[2]。国内有学者提出,所谓社会资本是指处于社会,在经历社会化过程中与周围一定距离范围里你的社会人进行社会互动、社会交往所逐渐形成和积累的对自己有特定作用和价值的社会关系、社会网络的总和及通过自身努力所获得的综合素质[3]。例如,黄敬宝在《社会资本与大学毕业生就业》中用了6个指标衡量社会资本,包括生源地、城乡分布、父母职业、家庭收入、直接利用社会关系[4]。马跃如、李树在《大学生就业社会资本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以湖南10所高校为例》中把社会资本作为一种求职竞争力,探讨了大学生就业社会资本的影响因素,包括人力资本、家庭经济地位、家庭社会所属阶层、性格特征及其人口统计学变量,具体研究变量框架如下图所示(其中人力资本主要是指大学生在学校的学习状况、专业技能培训、个人能力、身体状况、社会实践经历等发面,本文中所提及的人力资本的内涵也是基于这些方面)[5]。国内“问卷星”专业问卷调查网站在“有关大学生的社会资本现状的调查问卷”中衡量社会资本时,涉及被调查者性别、家庭所在地区、父母收入水平、父母的学历、父母工作单位和职务,以及是否有高收入或者高权利亲属、就业信息从何而来等问题。

图 大学生就业社会资本的影响因素变量框架

二、社会资本在贫困生就业中的作用

实证研究表明,社会资本在大学生就业过程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一个大学毕业生拥有的社会资本越多,其就业机会则越多。也就是说,社会资本拥有量与就业概率成正相关性。大学生的社会资本决定了大学生在求职就业市场上的竞争力。在同等条件下,拥有较广泛、得力的社会网络和信息网络的求职者,在择业中具有明显的优势[6]。对于贫困生而言,社会资本是一面双刃刀,在给贫困生就业带来机遇的同时,也把部分贫困生挡在就业门槛之外。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一)积极作用。

社会资本有助于解决劳动力市场中的“信息不对称”问题,促进信息流动,帮助个人获得就业的信息和机会,当市场信息不充分时,社会关系网络可以架起一座促进双方沟通的桥梁,降低搜寻成本;减少求职或招聘风险,提高劳动力资源配置的效率。主要体现在:

1.弥补就业信息的不对称,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

在如今严峻的就业形势下,能否获取大量及时有效的就业信息,是贫困大学生就业的关键所在。除了各类就业网站、各大就业市场外,依托老师、同学、亲戚朋友等社会关系,可以帮助贫困生们建立起一个可信度较高的就业资源和信息网络。

2.降低就业成本,提高就业效率。

在大学生就业过程中,无论是获取就业信息,还是获得就业机会,都是需要花费成本的,这里的成本是指在获取就业信息和就业机会过程中付出的时间、精力和财力[7]。贫困大学生急需就业改变贫困现状,更无力在就业中投入太多的财力。如果通过家庭、老师、校友等社会关系直接从用人单位获取就业信息,既能够帮助贫困大学生们减少信息的传递环节,又能够节省财力。

(二)消极作用。

由于家庭经济背景的原因,高校贫困生社会关系网络的达高性、异质性等各方面的品质较差;信任与互惠受到各种因素的限制;培养和运用社会资本的态度比较消极,实际效果较差[8]。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1.在就业中遭受不公平待遇。

大多数贫困生来自中西部地区和农村,与来自东部及沿海地区及城市的学生相比,他们获得的社会资本相对较少。大多数贫困生由于家庭收入低、父母职业较差、没有太多位高权重的亲属朋友,所获得的社会关系和社会资源就相对较少。虽然大学生可以通过社会实践等活动打造一定的社会关系,但与父母工作多年所形成的社会关系网络相比,是非常渺小的。当社会资本作为一个大学生无法控制的外部因素,影响就业,甚至决定大学生的命运时,自然对大部分贫困生来说是不公平的。

2.给贫困生带来消极心理。

由于社会资本的多少直接决定了是否能顺利就业,某些贫困生因此而产生消极心理。例如过于夸大社会资本的作用,忽略个人能力的作用,认为自己学得再好也不如别人有个好爸爸,从而自暴自弃。还有一部分贫困生面对社会资本不均衡性这种情况,过于愤世嫉俗,产生仇视社会、仇富等心理,甚至产生报复性的极端行为。

三、高校在贫困生心理干预和就业指导工作中植入社会资本的理念

(一)培养贫困大学生“社会资本”意识”。

尽管大学生在就业中人力资本的因素占很大的比重,对人力资本的运用会越来越占统治地位。但是不得不注意到,在转型期我国劳动力市场体制尚不完善,体制中存在的漏洞,给关系资本的运用提供很大的空间[9]。因此,在这一阶段,大学生要有意识地培养自己的“社会资本意识”,在合理的限度内注重构建自己的社会关系网络,发挥社会资本在弥补信息不充分等方面的积极作用。很多贫困生由于家境差,从小就被灌输一切靠自己的思想,对那些托关系走后门获得成功的人表示出不屑与冷漠。因此很多贫困生进入大学后,把所有的时间花在学习上,认为参加活动是浪费时间,认为搞关系是投机取巧,甚至把跟老师搞好关系认为是拍马屁。还有一部分贫困生由于经济困难、普通话水平较差,生活习惯与其他学生存在较大差异等原因导致过于自卑、胆小,不喜欢或不敢与人交往或交流,限制贫困生大学期间的人际关系网络体系的建立。因此,经常会出现一些贫困生成绩优异,每学期拿奖学金,但是交往和沟通能力差,缺乏团队意识,在就业面试过程中屡屡碰壁的情况。

(二)引导贫困大学生客观面对社会资本的不均衡性。

首先要让贫困大学生认识到社会资本不均衡的客观存在性,因为从社会资本的形成角度看,不论是先天性的性别,还是作为宏观环境的生源地和城乡分布,还是作为家庭背景的父母职业与家庭收入,都不能通过大学生的个人努力而获取的,虽然是不公平的,但确实是客观存在的。大学生必须清楚这一点,并通过其他途径,如努力学习来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等来弥补这方面的劣势。其次要认识到,在大学毕业生的就业过程中,社会资本与人力资本同时发挥作用,虽然社会资本实实在在影响了大学生能否就业,但人力资本的多少才是事业发展和财富增长的基石。尽管工作内容和性质不同,但所有单位都需要招聘有真才实学、能胜任本职工作并能为本单位带来更多价值的劳动者,而其基础是他们拥有更多的知识以及将这些知识转化为生产力的能力(黄敬宝,2012)。

(三)指导贫困大学生提升有效使用社会资本的能力。

社会资本的利用水平对就业成本和就业质量有积极的作用。大学毕业生在建构个人社会资本和提升可雇佣性的基础上,必须注意提升有效使用社会资本的能力。首先,大学毕业生应该提高自己利用社会公共资本的能力,比如通过招聘会、招聘网络收集最新的信息;要充分利用网络、电话等通讯工具,提升自己对信息获取的速度[10]。其次,大学生应该注重学校中社会资本的利用。大学生社会资本的积累主要包括两个方面:基于血缘关系的家庭中社会资本的积累和基于地缘关系的学校中社会资本的积累(李艳丽,康茂林,2008)。虽然前者是无法改变,但贫困生依然可以通过加强后者开发和积累弥补自己社会资本的不足。大学时代是个体走向社会和职业的一个过渡期,是一个人一生的重要转型期,大学生可以通过学校里各种社团活动和其他实践活动,不断拓宽自己的关系网络,建构个人社会资本,提升自己社会资本存量。例如,著名的哈佛商学院毕业生之间建立起来的相互支撑的社会关系网络,使得它的毕业生成就辉煌,社会资本在其中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李艳丽、康茂林2008)。所以,贫困生在校期间要注重构建良好的人际关系,扩大交际范围,参加各种学生活动,通过老师、同学圈的扩大和积累大量潜在的社会资本,使之为自己就业提供最大的帮助。最后,要趋利避害,在就业地区、就业单位的选择中以社会资本为导向,例如回到生源地就业,到大学所在的城市就业,到有亲戚朋友所在的城市就业,到有朋友、同学所在的单位寻找就业岗位。

四、高校在贫困生的帮扶工作中以帮助贫困生积累社会资本为导向

(一)发挥大学生主体的能动性。

在中国历来就有寒门出贵子、穷人家的孩子早当家、穷不过三代、富不过三代等说法,更有许多类似车胤、孙康囊萤映雪,匡衡凿壁偷光的励志故事,激励人们通过努力奋斗来改变自身命运。就业择业的主体是大学生,虽然他们的家庭经济状况存在差异,但这些因素毕竟是外在因素,大学生在成长过程中具有能动性,如果理性客观地审视自身的家庭经济状况,并以积极主动的态度加以应对,从而消减社会资本差异所带来的不利影响;同样,具有能动性的大学生还会在成长过程中有意识地建构自己的社会资本、文化资本甚至是经济资本,从而在一定条件下扭转自身的不利状况。

(二)发挥社会价值观导向作用。

人生观,价值观,对贫困大学生的就业与发展有深远影响,“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国家和社会给予贫困大学生的不仅仅在于物质上的资助,更应该是精神的扶持。因此,社会和高校应将就业观教育摆在贫困大学生就业工作的首位,要通过各种途径和方式帮助贫困大学生树立起正确的就业观,号召大学生消除自卑心理和“等”、“靠”、“要”思想,培养艰苦奋斗精神,学校方面应加强对贫困大学生的就业心理调查和疏导,指定相对应的辅导计划,重点解决四困问题(经济困难、学业困难、心理困难、就业困难)[11],政府方面应加强宏观引导与政策支持,根据贫困大学生大多能吃苦耐劳的特点,积极引导和鼓励贫困大学生去农村基层和西部工作。最后,国家和社会要为贫困生就业创造公平的竞争环境,用人单位在招聘过程中要坚持公开录用,严守录用规定,防止暗箱操作,杜绝不正之风。

(三)帮助贫困生搭建人际关系网络平台,培养贫困生人际交往能力。

在学生工作方面由团委、学生会牵头,发动更多的贫困生加入学生社团。在学生干部构成上,适当向贫困生倾斜,帮助贫困生树立自信心,培养其管理和沟通能力。专门为贫困生设置一些助理岗位,如辅导员助理、班主任助理、就业助理、贫困生助理等,以求培养学生的统筹协调能力[12]。

(四)帮助贫困生搭建就业信息网络平台。

学校开展面向贫困生的就业推荐,鼓励企事业单位吸纳贫困生就业。鼓励贫困生自主创业,对于有自主创业意愿的贫困生,协调当地政府有关部门,在同等条件下优先给予创业扶持,鼓励他们通过自主创业实现就业(李玉华,2009)。高校加强与企业的联系和合作,建立起产学研合作基地和毕业生见习实习基地,为贫困生提供更多的专业实习和社会实践机会。

参考文献:

[1]Lin,Nan.Social resources and instrumental action[C]//Peter Marsden,Nan Lin.Social structure and network analysis.Beverly Hills,CA:Sage Publications,Inc,1982.

[2]詹姆斯・科尔曼.社会理论的基础[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3]徐莉,郭砚君.大学生就业质量与社会资本关系研究――以武汉高校为例[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5).

[4]黄敬宝.社会资本与大学毕业生就业[J].扬州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12(4).

[5]马跃如,李树.大学生就业社会资本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以湖南10所高校为例[J].创新与创业教育,2011(4).

[6]沈悦萍.论社会资本与大学生就业[J].煤炭高等教育,2003(6).

[7]李艳丽,康茂林.社会资本与大学生就业初探[J].经营管理,2008(13).

[8]康开洁.透过社会资本看当代大学生就业――社会资本与大学生就业的研究述评[J].甘肃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1(6).

[9]管静娟.社会资本与大学生就业关系研究,2007(2).

[10]陈宏军,李传荣,陈洪安.社会资本与大学毕业生就业绩效关系研究[J].教育研究,2011(10).

[11]王章佩,赵D.贫困生与非贫困生的就业选择之比较研究[J].山东省团校学报,2011(1).

[12]李玉华.提高贫困生就业竞争力的意义及对策[J].广东青年干部学院学报,2009(8).

江苏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基金项目《家庭环境与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相关性研究》,项目编号:2011SJB8800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