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声乐教学中的“望、闻、问、切”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声乐教学中的“望、闻、问、切”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 要:100个教师就有100个方法,只能造成学生的困惑。声乐教学虽然有它的特殊性,但也绝对不是无规律可循,如果把100种方法加以归纳,有明确目的地针对不同条件的学生,最终就能让学生从方法多而无所适从变为有所适从。

关键词:声乐教学;望;闻;问;切

中图分类号:J6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2172(2007)03-0112-03

声乐是研究歌唱方法的学科,在不少声乐学习者心目中,对欧洲传统声乐的教学方法存在着普遍的崇拜心理,认为这是绝对科学的方法,很少会想到这种唱法和教法之间,理论和实践之间,存在着很大的差距。美国声乐教育家塞・卡吉说:“要找出哪种声乐方法一定是正确的,从理论上说终究是没有的。声乐技巧至今还是一门比较空洞,几乎完全不系统的学科。”声乐教师面对的是不同条件、不同心理、不同机能的学生,因此很难会有一种人人可行的教学模式。学生的好教或难教,取决于教师的方法和学生自身的条件。在实践中有些嗓音条件很好的学生,由于方法不对路而最后来能成才的情况很多,有些条件原本不好的学生,由于有好的方法指导,加上自身的努力,最后成为歌唱家的例子也不少。有时同一种好的方法用在不同的学生身上,也会出现不同的效果,可见声乐教学“对症下药”的重要性。100个教师就有100个方法,只能造成学生的困惑,声乐教学虽然有它的特殊性,但也绝对不是无规律可循。如果把100种方法加以归纳,有明确目的地针对不同条件的学生,最终就能让学生从无所适从成为有所适从。以下是笔者借鉴中医学中的“望、闻、问、切”对自己在声乐教学方法上的总结以及在教学实践中的一些心得体会。

一、“望”――洞察学生的心理状态,重视歌唱心理的培养

声乐教学中,教师的方法手段固然重要,但是没有学生的认同和良好的配合,将不会有好的效果。如果在训练之前师生之间没有进行过良好的沟通,没有建立相互的信任,学生的心理会不自然、紧张、怀疑、精神不集中,必然导致发声器官各部分肌肉的张力的不平衡,产生不协调的感觉,在基础训练上会受到很大影响;同时由于精神分散,也不会唱好歌,更不会有好的歌唱状态,因此上好第一节声乐课是需要认真对待的。培养学生良好的歌唱心理状态,不应理解为对学生一团和气,应当以和缓的态度及对专业课的严格要求相结合。教学之始,教师应该了解学生对正确的声音概念所理解的程度。好的声音概念是非常要紧的,关系到学生学习的成败,声乐教师的最终目的就是改变学生的错误的声音概念,教学的全过程就是不断建立学生正确的声音概念。要想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师生之间应该有一个对正确的声音概念的交流、沟通的过程,针对每个学生制定出不同的教学计划,既要让学生克服学习上的心理障碍,建立对声乐学习的信心,又要使学生明确声乐课的重要性、目的性,同时为学生制定各个学习阶段的学习目标及舞台实践的计划,在学生心理上建立―个学好声乐并非难事的“心锚”,让他们觉得有信心并且很开心,使让声乐课在融洽、愉快的教学氛围中进行。

二,“闻”――辨别声音和选择声音

“闻”在中医临床上用鼻子,在声乐教学中教师用耳朵听。歌唱是听觉艺术,从事声乐教学的教师,耳朵里有没有分辨歌声的标准,对细微的变化之好、坏、对、错能不能分辨,是教学能不能成功的关键。如何鉴别正确的声音概念,全凭教师和学生的耳朵,没有好的听觉不可能对学生的嗓音问题有正确的判断,也不会有好的、有针对性的解决问题的方法。

美国声乐家汶纳说:“鉴定声乐教师教学能力的两项标准是辨别声音和选择声音”。声乐教师的大部分工作内容是辨别声音和选择声音,总的来说就是要控制学生声音的动向,肯定正确的声音或否定错误的声音并无多大的困难,难的是学生唱出来的声音可能对、错交织一起。在这种情况下,教师要去芜存菁。有些声音“似是而非”,有些声音“似非而是”,如果教师被假象迷惑肯定了“似是而非”的声音,而忽视了“似非而是”的声音,就会让学生走弯路。教师的心理总是希望尽快听到学生最终的声音,但是声音始终在发展变化之中,“似是而非”的声音,开始可能是“好听”的,但过了一段时间,却变得难听起来,那时,教师会抱怨学生抓不住感觉,学生受了委屈也无法分辩,如果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经常如此反复,声音的发展就会停滞不前。

值得重视的倒是那些“似非而是”的声音。如果学生都容易得到最终的好的声音,也就不存在辨别声音和选择声音对教师的考验了。声乐家阿斯培隆德提出要重视“学习阶段”的声音,意思就是指教师要善于识别那种“似非而是”的声音――暂时听起来不完整,但确有发展前途的声音。例如:笔者在给声音发虚、中低声区放不下来的学生作真声机能训练的时候,刚开始的声音的确非常难听,声音干涩、发白、纤弱,没有色彩,但通过一段时间的训练,随着真声机能的加强,学生的声音会有很大的改变,中低声区的声音不仅能放下来,而且换声区也迎刃而解。因此不要为了“似是而非”的声音付出走弯路的代价。

在教学中声乐教师不能以自己个人的喜好来选择声音。如果教师只喜欢一种声音,教出来的学生都是一个“味儿”。例如声音是大号的老师希望自己的学生声音也是大号的音色,天生是小号嗓子的学生就会硬撑,因此不堪重负,使自己的声音毁于一旦。另外不能过分地强调声音的共性,如果学生的歌唱有特点而且是好的,一定要让他保持,不能过分地强调声音的共性。艺术是讲究个人特点的,真正能获得成功的就是歌唱中富有个性的特点。声乐教师在协助学生的声音发展,美化音质,扩展音域和完善音乐风格的同时,还特别要注意避免学生发出夸张的、哗众取宠的、“过瘾的”、超过自己歌唱能力的声音。

三、“问”――“感”学生之感觉,做到教与学的默契配合

在声乐教学中,意识是被用来促使发音器官发生变化的工具,发音器官所起的变化通过声音反映出来,如果这个声音被证明已实现了预期的目的,那么教师就要求学生抓住发出这个声音时的感觉,以求稳定住这个声音,这就是声乐专门名词“找感觉”、“找位置”的来由。如果二者能顺利的统一,教学中的许多麻烦就能解决了。“问”诊在声乐教学中,就是沟通教师的“外感觉”与学生的“内感觉”是否一致,以期达到教与学更好地配合的过程。在找感觉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学会“感学生之感觉”,才能做到控制学生声音的动向,只有当教师的“外感觉”和学生的“内感觉”一致,教学才会是有效的。教师应该在教学中经常听取学生的反馈,知道自己所用的方法是否被学生理解,方法是否正确,只有双方的配合,才能减少教学上的困难。

要学生找到正确的感觉就先要让学生辨别什么是错误的感觉,学会客观地辨别自己声音的能力,寻求一种“内感觉”与“外感觉”统一的声音。为了防止把“内感觉”代替“外感觉”可能产生的反作用,有必要对有些经常可能混淆的概 念给学生做一些分析:例如靠前和靠后。靠前和靠后是相对应的,关于靠前,笔者认为声音必须充分唱出来,并且是有“点”、有穿透力、永远靠前唱的声音,因为观众是在你的前面而不在你后面;关于靠后笔者认为,在声音靠前送出去的同时,必须按照声音需要的程度来打开口咽后面的腔体,这样才能让声音达到协调和统一,从“外感觉”上声音是竖起来并且是靠前唱的,从“内感觉”上声音是却是靠后的。在实际教学中,学生往往把这两种感觉混淆,把靠后发挥得“淋漓尽致”,常常会出现舌根完全下压、僵化。使劲撑嗓子。声音停留在口腔中出不来,这种声音能使自己的耳鼓膜得到最大的振动,自我表现感觉音量很大,共鸣很足。这种声音在琴房里听,音量确实不小,但在音乐厅听起来却很小,声音传不远,发沙、发闷,没有音色,更由于演唱者听不见自己的声音,就会使更大的劲,越使劲就越吃力,形成恶性循环。可见如果抽掉声带调节的“靠前”意识,去追求高位置上的“靠后”意识,唱出来的声音必然向后倒。又如高位置和低位置,正确的声音必定要具有高位置的“外感觉”,但作为唱者的自我意识来说,高位置的“内感觉”未必唱得出高位置的“外感觉”,笔者有个“内感觉”位置很高的学生,“外感觉”听起来非常的刺耳,声音不柔和,喉器位置非常的高。可见没有声带质的改变,高位置的“外感觉”永远也不会产生。自我感觉的高位置不等于实际的高位置。反之,声带质量减轻了,即使唱者“内感觉”毫无高位置的感觉,从“外感觉”的效果来说位置却已相当高了。

由此看来,许多声音上的错误是来自于对“内感觉”和“外感觉”的混淆。但也不要为了怕声音“倒”,而反对一切后部意识安放的方法。后部如咽部、软腭、前后柱肌等对建立正确的机能都是重要的调节部分;为了怕鼻音而不敢用鼻腔,怕喉音而回避用喉部,这样只能会“因噎废食”。因此在教学中,师生之间感觉上的交流,认识上的统一,是教学实践中能否发挥出“找感觉”这个方式真正作用的基础。

四、“切”――帮助学生解决学习中遇到的问题

在教学中有了“望、闻、问”做前提,接下来是教师对学生在声音训练中所遇到的各种各样的“疑难杂症”进行分析,找到最适合的“药”给予解决。例如关于呼吸。在教学中教师会经常提到的“保持气息”,常常被学生误解为气息静止不变,歌唱时横膈膜一味地下压,气息完全僵化,于是“保持”成了“僵持”,由此严重破坏了发声系统的正常调节,导致整个身体僵硬,根本不可能发出好的声音。很多教师在这种情况下,还是不停的强调气息,甚至让学生以“抬钢琴”、“抬重物”的感觉来保持气息,这时的学生不是在训练歌唱而是在做机械的肌肉运动。学生也很委屈,明明气多到快要憋死,可老师总还说气息不够。如果长期而为之,学生的心里就会种下“唯气论”的“心锚”,―唱歌就会憋气。事实上歌唱中的气息支持,是用自然放松的本能活动去控制的,这种不自觉的过程不应该被有意识的呼吸技巧干扰而受到损害,当学生陷于过分注意于呼吸,就很少能把歌唱好,歌唱者的目标是唱歌不是呼吸,过分注意于呼吸的机能,就分散了歌唱者对发声的注意力。笔者的经验是用转移学生在呼吸上的注意力,让学生放松,找到自然的呼吸状态,或叹气或向远处大声喊人的感觉来找到气息“流动”,学会用感情来控制呼吸,让学生想象自己是在音乐大厅里演唱,把自己优美的的声音送到最后―排观众的面前,自然而放松地释放自己的感情;当要用弱音量唱低音时,幻想和对面的人平心静气的说话;当要用中音量唱高音时,则须略把精神提一提,幻想和远处的人打招呼;要用强音量唱高音时,则需酝酿比较紧张的情绪,用对远处的人发命令的语气,这样以表达不同的心情作为控制气息的“枢钮”,气息的强弱自然也就配合了每个音的需要。实践证明这种为了防止憋气而转移学生在呼吸上的注意力,学会用感情来控制呼吸的方法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又如关于喉器的位置及调整,在声乐教学中,喉头位置的调整直接影响声音的好坏。声乐教育家沈湘说:“喉头的稳定,是一个很重要的因素,不管你是什么唱法,只要是好的,他的喉头必然是稳定的。喉头就像提琴的‘马子’,要是‘马子’来回直动,我看这琴也没法拉了,歌唱也是同样的道理。”正确的喉头的位置应该像闻花时的状态,喉头既不上升也不过分下降,而是适度。在教学中学生常常由于喉头位置调整不当而造成很多的毛病:喉头位置过低,则会导致声门开得过大,闭合力量过分放松,而导致耗气过多,起音迟缓,只能唱强声,唱不了轻声,严重者会使音色变得过分晦暗,声音嘶哑、漏气;喉头位置过高,则白声多,声音尖而细,换声区不容易过度。从上面来看喉位并不是固定的、一成不变的,但又要保持相对的稳定以求统一,喉位调整得适度的好的声音,是既明亮又丰满、柔中带刚,气息通畅,音量能强弱变化自如,音色变化丰富多样,声区能转换自如而又统一的声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