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电影《入殓师》东西方文化的博弈与冲撞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电影《入殓师》东西方文化的博弈与冲撞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从历届的奥斯卡最佳外语片来看,以欧洲电影居多,因为在价值观和意识形态上来看,美国电影和欧洲电影有着一定的相似性,文化的趋同性也使得欧洲电影更加被奥斯卡评委们所认可与接受。《入殓师》之所以能够在奥斯卡获得最佳外语片奖,不仅是因为电影过硬的艺术质量,而且还和电影所传达的文化特点有着很大的关系,电影中既有对东方文化的传承,也有对西方文化的融合。为此我们将从文化的角度重新解读这部电影,探索电影背后东西方文化博弈与碰撞。

[关键词]日本电影;《入殓师》;东西方文化

日本电影《入殓师》从上映伊始就获得了广泛的好评,在随后的时间内连续获奖,并在2009年突出重围获得奥斯卡最佳外语片殊荣,显示着这部电影广泛的影响力。《入殓师》继承了日本电影一贯的风格,情感细腻,叙事节奏缓慢,但是绵长的抒情也打动了观影的人。电影关注的重点不仅仅是民族文化和对传统的继承,更多的是关心人与社会、个人情感的诉求以及社会和家庭关系,而这与传统的东方电影也有着显著的差别,首先是电影中传达的个人主义和集体化之间的冲突,集体化是日本社会长期以来的一个特点,尽管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有所改观,但是这种“家”文化的集体特点并没有消失,电影中的主人公是独立存在的一个个体,他所追求的也只是个人情感上的传递和满足。其次是“醉文化”和“耻文化”,西方电影最常见的一个主题就是成长,也就是自我认识和价值上的蜕变,显然本片中关于亲情上的和解以及自我情感的诉求是偏向于西方文化特点的。最后是关于亲情的解读,影片本质上仍然是向日本传统的“家”文化靠拢的,也显示出创作者矛盾的心理。

一、《入殓师》对家庭观念的重新解读

(一)《入殓师》中包含的日本传统家庭观

《入殓师》的主角是一个人到中年的大提琴手小林大悟,由于乐队解散丢掉了工作,并和妻子来到母亲留给自己的房子中居住,因为偶然的机会接触到了入殓师这样一份工作,而工作的内容自然是和尸体有关,尽管收入不错,但是还是遭到了妻子以及朋友们的反对,但是小林却坚持了下来,而随着剧情的发展,小林戏剧性地给自己的父亲入殓,并在入殓的过程中谅解了因情人离家出走的父亲,也获得了个人情感上的升华。影片中传达出来的家庭观念和价值观念显然和传统社会是有着一定区别的,传统的日本电影和日本社会相对来说是保守的,更加喜欢被社会同化和妥协,这就是日本传统文化中的父权意识、家庭意识和集体意识。但是这部电影所传达的家庭观念其实是被削弱甚至是剥夺的。尽管主人公的父亲很早就离开了家庭,母亲也过早地离开人世,影片在表面上是不存在家庭观念和价值的,但是电影中的“社长”这个角色很大程度上代替了父亲的位置。在小林失业的时候给了他工作,同时也成为他工作上的导师,在小林第一次面对尸体的时候给予了严厉的指导,而且举手投足之间都透露着果敢认真,同时也富有同情心。尽管小林没有父亲的陪伴与母亲相依为命,但是我们仍然能够从电影中感受到主人公无限服从的家庭观念,所以在影片中社长这个角色是不可或缺的,是作为小林父亲的形象来塑造的,并给予了小林足够的父爱和关心,最后小林甘愿并接受了入殓师这样一份工作,也暗喻着日本父权社会下的“子承父业”理念。

(二)《入殓师》中传统家庭观的颠覆

影片对于家庭观念的解读也不是单一的、传统的,同样描述了一个有违传统的故事,主角的故事也暗示了一个反叛传统的故事。例如主角的父亲违背了家庭观念,因此也遭受到了物质以及精神上的惩罚,最后沦落到一个地方自己孤独终老,想念自己的妻儿但是又迫于伦理和压力不敢回来。同时小林这个人物对于亲情也有着一定的反叛特点,从小林对待亲情以及家庭的态度来看,小林不像是一个传统的日本人,反而更像是一个没有了快马和猎枪的牛仔,他从城市来到反差极大的乡村,接触了入殓师这样一个特殊的职业,而且从职业中化解了与父亲之间的仇恨,从故事的本质上来看和西部片中发现金矿并且最后获得人性上的救赎是一样的。从故事来看,主人公所传达的更多的是一个个人化的故事,而且这个人不会强烈地依托在家庭的束缚中,更多的是西方文化立独行以及敢作敢当的精神,而且已经逐渐地偏离了日本传统文化中家的集体精神。

二、《入殓师》中“罪感文化”和“耻感文化”碰撞

(一)“罪感文化”和“耻感文化”的内涵

耻感文化,是美国人类学家鲁思・本尼迪克特在对大量二手资料分析后,给日本文化下的定义,是在区别于西方“罪感文化”的基础上概括出来的,耻感文化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内容之一。耻感这种心理感受加以发掘、升华,使之成为一种文化积淀,对国人的行为和中国的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同时也深刻地影响到国家制度的设计,所以标志着一个国家性的文化。

(二)《入殓师》中的耻感文化

从这部电影中小林的社会活动范围以及特点来看,小林这个人物其实是偏向于西方文化的。一个人羞耻感的来源更多的是对于集体归属感的迷茫,这是日本社会的基本特点,所以我们大致也可以推断小林的罪恶感从何而来。影片中有大量的情节描述了这一点,当小林获得入殓师这样一份工作的时候就面临着与社会认同的矛盾,他之所以感受羞耻是因为这份特殊的工作显然是不被社会大众所接受的,是一份没有“集体归属感”的工作,与其说是来自于外部的压力,不如说是小林这个角色内心世界的矛盾。小林的这种羞耻感让他不得不去承受来自家庭以及社会的指责和压力,但同时我们又看到了一个西方化的小林,“罪感文化”的核心是劝人向善的,是在西方基督文化的背景下产生的一种自我救赎的文化,一个人的错误都是来源于自己内心世界的,片中的小林尽管受到了亲友们的指责,但是最后的小林没有放弃入殓师这样一份工作,他并不认为自己是有错误的,反而坚定地认为这样一个非常规的职业是实现自我价值和救赎的职业,对于自己职业以及对于自我的认识有着强烈的认同感,而且不会受到外界的影响。

(三)《入殓师》中的罪感文化

影片中也从社长的角度对两种文化给予了另一种解读,社长的妻子在9年前去世了,自然入殓的工作也是社长完成的,影片立即转入了关于吃的话题上,他们烤着吃的是一种特殊的食物――河豚,社长给出的解读是为了生存会选择更好吃的。另一种意识就是在说,既然有的人只是为了生存而工作,那么为什么不选择一个压力不大的工作,而放弃入殓师这样一个工作呢?小林也就此顿悟,更多时候所谓的烦恼就是别人给的,影片后来给出了一系列镜头来显示出小林工作的娴熟,当然也体现了小林对于自己工作的热爱以及对自我的认可。值得一提的是影片中还有一个关于孩子的入殓过程,显然也有着明显的暗示,孩子自杀的原因以及生前喜欢化女妆的行为等,显然都是与现实社会格格不入的,但是都有着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他们都是服从自己的内心的,尽管同样会产生所谓的“耻感”,但都有他们自然存在的价值,是自我价值和认同上的追求。而在这个过程中,小林同样也在观念和意识上发生转变,逐渐地脱离了“耻”的外部影响,并不觉得自己的工作是羞耻和丢脸的,反而开始注重内心世界的救赎,从“罪”的角度全面考虑问题,并没有被外部压力所压倒,而这种“罪感文化”也显示着对西方文化的靠拢和倾斜,而这种行为习惯在现实社会中自然是并不多见的,并不能在社会中作为一个解决事物的常规方式。当然对于东西方文化的这种差异根源学术界也没有形成一个统一的观点,有的认为是东西方不同的家庭结构和教育环境造成的,欧美的资产阶级家庭能够培养孩子的独立性,并通过和家庭的斗争反抗中不断地成长。但是相对于欧美家庭的独立和自主来说,东方传统的家庭观念中孩子的斗争意识是被弱化的,更多的是服从和同化,孩子从小就没有一个所谓独立的场所。东西方文化最大的区别就是两者之中一个是有所谓的公私分明的立场,而另一个更多的是父权社会的协同。因此我们就在电影中看到了一个既要服从罪感文化同时也有着耻感文化属性的小林,电影的高明之处在于能够隐晦地传达出这种文化差异上的转变,小林的成长之路也可以被认为是一种文化认同上的转变,他靠着超乎寻常的自我认识以及抵抗能力获得了思想层面上的升华,也正因如此,我们才能够在人物刻画中发掘出小林的西方属性。

三、《入殓师》对父爱的宏大解读

(一)《入殓师》中传统的父亲形象

故事中的亲情有多方面的表达,例如夫妻之间、父子之间的爱与恨,而关乎亲情的解读显然是东方化的,集中体现了日本的家庭矛盾。影片中有一个镜头就展现出了小林对父爱的渴望,主人公拿出了年少时期使用过的大提琴的时候,装着大提琴的琴袋中还有着儿时和父亲在河边玩耍时候捡到的石头,就是这么一块父亲给的白色的石头,让小林时时刻刻想念着父亲给出的约定。但是父亲显然没有遵守这个约定,父亲对于亲情的背叛给小林造成了极大的创伤,因此当妻子问小林如果他的父亲还活着的话会不会想要见他,小林的回答却是“想要揍那个糟老头子”,就算是时隔30年小林仍然无法理解父亲在亲情上的背叛。但是这个父亲其实是符号化的父亲,影片其实花费了大量的时间来塑造社长这样一个长辈的角色,社长不仅解决了小林生活中的问题,同时也通过自己丰富的生活阅历开导小林,解决了小林精神世界的困惑,让小林重新认识了生命以及爱的尊严,而且他教导小林重新认识死亡和生活的意义。最后小林爱上了入殓师这个职业,而这种继承和传递也显示出日本文化的精髓。

(二)《入殓师》基于西方文化的父亲形象剖析

为了突出社长这个角色的存在,片子也刻意地注重社长和小林之间的情感描写,从观众的角度来看,社长与小林的亲生父亲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同时也在对比中形成了延续和传承。尤其当小林看到死去的父亲时,当他看到父亲的遗物时他惊讶了,小林感慨地说道“这就是人生吗……”显然这个时候我们也理解了小林自己在亲情中的执拗,当小林在居无定所的时候,即使选择流浪也没有到自己的父亲这边来,意识到这一点的小林同时也理解了父亲的想法,这位陌生的而且有着缺点的父亲形象也在这个时候获得救赎。因为在日本的传统文化中父亲的庇护以及儿子的奉献应该是对等的,然而在小林的家庭中这种对等显然是被打破了的,当小林看到自己的父亲在临死前还紧紧地握着童年时代的石头,小林第一次哭了,其实父亲始终没有忘记自己,在这个时候原有的父亲形象也被彻底填满了,并在影片的最后成为一个真正的父亲,一个获得儿子认同和理解的父亲形象,影片的最后以小林成为父亲作为结束,一方面显示着本片中关于生命和死亡的解读,另一个方面也显示着对于父亲形象的解读以及继承。尽管父亲背叛这个家庭,但是影片中所展现出来的父爱其实与西方文化有着一定差别的,来自亲情上的背叛和弗洛伊德解读的背叛还有着一些不同之处,亲子关系上的重建并不是对“权利”的重新分配和获取,而是东方文化中的温情和传递,因此我们也可以认定故事中所传达的日本传统文化也有着一定的区别。

四、结语

电影《入殓师》除了出色的叙事艺术、人物塑造以及宏大的人文内涵之外,还有着东方神秘色彩和西方文化之间的碰撞,文化上的博弈赋予了电影极为深刻的主题表达。

[参考文献]

[1] 张艳萍,王欢.关于日本电影《入殓师》的社会学思考[J].唐都学刊,2012(01).

[2] 赵立.《入殓师》与泷田洋二郎的电影追求[J].外国问题研究,2009(04).

[3] 李云峰.守望逝者感悟生命――浅析日本电影《入殓师》的生命观[J].电影评介,2009(20).

[4] 唐渊媛.生如夏花之绚烂,死如秋叶之静美――简评日本影片《入殓师》[J].青年作家(中外文艺版),2010(01).

[5] 王春雨.日常生活与职业美学论――从电影《入殓师》谈起[J].文艺争鸣,2010(20).

[6] 王春平.真情实感演绎人文关怀――奥斯卡最佳外语片《入殓师》评析[J].美与时代(下),2010(09).

[7] 曾晓霞.从电影《入殓师》剖析日本社会的矛盾本质[J].电影文学,2013(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