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青年导演迎来美好时代?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青年导演迎来美好时代?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光线传媒董事长王长田曾指出:“中国目前最大的问题是缺导演。市场需要200个成熟导演,但目前来看,只有五六十个。”事实上,自2011年《失恋33天》开始,由青年导演执导、针对年轻观众的电影越来越多,到今年上半年则呈现集体爆发之势。与此同时,张艺谋、陈凯歌、冯小刚等“老字号”导演的市场号召力出现不同程度的下滑。

从徐峥执导的《人再囧途之泰囧》、薛晓路执导的《北京遇上西雅图》、赵薇执导的《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乃至郭敬明执导的《小时代》,这些导演新秀们创造的一个个高票房奇迹便可以看到,观众对表现当代青年人生活的国产电影有着强烈的观影需求。相形之下,导演资源仍供小于求。

徐峥、薛晓路、赵薇,乃至郭敬明,这些从各个领域进入导演行列的新秀们接二连三地创造票房佳绩,他们利用各自的优势,为“导演”这个曾经专业门槛很高的职业带来了新的活力。青年导演,这个以往不被看好的群体,似乎正在迎来属于自己的美好时代。与此同时,目前来看,在导演技能上,他们都还有不同程度的提升空间。无论从市场还是艺术角度考量,挖掘、扶持一批青年导演都是电影业的当务之急。

青年,起步之难

徐峥、赵薇、郭敬明等堪称新导演中的“富二代”:拥有强大的资源聚合力,也容易获取更多关注。而绝大多数的新导演则没有这样的好条件,多为白手起家、默默无闻的年轻人。他们如何迈出电影导演生涯的第一步?郝杰的例子颇具代表性。

郝杰2005年从北京电影学院毕业,2010年执导处女作《光棍儿》;2012年,第二部影片《美姐》面世。这5年间,他换了好几份工作,却始终找不到自己的位置。2008年,父亲因意外事故去世,整个家庭和他自己都陷入困顿。走投无路之时,他的电影梦重新燃烧起来,他觉得“不拍电影就不想活了”。

2009年,他好不容易找来30万元投资,花了60天拍出了《光棍儿》,在网络上创下超高点击率,并获得第十一届东京Filmex国际电影节评审团特别大奖等国际奖项。但拍摄《美姐》时,《光棍儿》尚未走红,因此这部电影完成得同样艰苦——拍摄器材甚至都不是摄影机,而是佳能5D照相机。比资金困窘更痛苦的是与投资方的拉锯战。因为这部影片一开始就明确必须在影院公映,“投资人想要的只是一部普通的电视电影,恨不得12天做完的那种,可我要做的是一部真正的大电影。”他花了40天把影片拍摄完,而原计划则是60天,“双方都把油门踩到底了。”

直到《美姐》入围各项国际电影节,并获得第49届台北金马国际影展NETPAC最佳亚洲电影,以及2012中国电影导演协会年度表彰大会年度青年导演提名,郝杰的名字终于开始被更多业内人士知晓。他终于可以略松一口气:“我终于上道了。”

投资新人的风险

早些年,刘德华的“亚洲新星导”计划投资了不少中小成本新人新作,最著名的就是《疯狂的石头》。获得今年上海国际电影节“亚洲新人奖”评委会大奖的《初恋未满》也是刘德华投资的项目。随着电影市场的不断扩张,直到近两年,投资制作新导演的影片才在内地蔚然成风。华谊兄弟、光线传媒、乐视影业等大型电影公司都在积极尝试与新锐导演合作。各大影视机构也陆续发起青年导演扶持计划和剧本大赛等。虽然成功的案例有目共睹,但失准的例子也同样存在。比如,华谊兄弟去年在冯德伦执导的《太极》系列电影上总投资逾2亿元;星美影业投资近1亿元拍摄陆川执导的《王的盛宴》,最后这些影片的口碑和票房均远低于预期。在导演新人身上押宝,或者用商业片的运作模式来运作新项目,风险颇高。华谊兄弟的王中磊在上海国际电影节论坛上也对此进行了反思,“支持新人的方式有很多种,并不是只给钱就行了。”

走向成功的N种途径

执导微电影,是青年导演出道的另一条途径。最近,优酷、腾讯、爱奇艺等视频网站纷纷以微电影的形式发掘新导演。动画片《李献计历险记》导演李阳、《老男孩》导演“筷子兄弟”都是通过这个渠道逐步走进主流电影圈。据大盛国际传媒总裁安晓芬透露,李阳的另一部大电影已经在酝酿之中。通过拍摄微电影起步,风险相对低。更重要的是,网络免费观看的特征,以及以青年人为主的受众群,也使得微电影更易在年轻观众中“走红”。

值得欣慰的是,除了走向主流院线的影片得到支持,独立艺术电影的空间也在逐步扩大。贾樟柯去年成立的意汇传媒主要投资新导演的项目,其中权聆导演的《陌生》和宋方导演的《记忆望着我》等已经在国际上赢得关注。天画画天文化传媒有点公司近日也推出了画天新锐导演扶植计划,每年支持3个独立剧情片的创作项目,不仅从资金上给新人以支持,还在剧本开发、技术支持乃至后期发行宣传等环节参与。在这类扶持计划中,贾樟柯、张献民等资深导演作为监制,对新导演提供指导。

此前,李少红曾在导演协会举办的论坛上透露,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有意与该协会合作,推出青年影人扶持计划。政府基金的介入应该会给行业注入更多动力,但有效的落地执行还有待制定一揽子计划。

此外,上海国际电影节的亚洲新人奖、华语青年影像论坛、北京大学生电影节、FIRST青年电影展等各类节展也都为青年影人提供展示机会和评奖鼓励机制。其中,FIRST青年电影展将评奖、训练班、创投结合在一起,创造了一种更为全面的针对青年影人的培养扶持模式。从2011年起,FIRST青年电影展借鉴上海国际电影节的经验,重新建构了电影项目创投环节——挑选7个项目,请创作者演示PPT,现场阐述拍摄计划,为尚未迈出或者刚刚迈出电影生涯第一步的新人提供与投资方、制片方直接洽谈的机会。

郝杰的第三部电影项目《我的》已经入围了本届FIRST影展。在他看来,这是青年导演的美好时代。“产业在蓬勃发展,机会层出不穷。青年导演的基数大了,总会有新人冒出来。”但他也并不盲目乐观,“在未来三五年内,大浪淘沙,会有一大批年轻导演被淘汰出局”。在高度重视和依赖工业流水线的环境下,也会有很多电影人逐渐丧失生命力。但他同时坚信,“真正能够做导演的人,也许不靠扶持也可走向成功,关键还在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