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浅谈文化民生与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浅谈文化民生与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党的十报告指出,当今时代,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因此,要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加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是繁荣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对于提高全民族的科学文化素质,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具有重大意义。

一、树立民生理念

就当前社会事业领域而言,文化的发展总体相对薄弱,无论是设施、队伍,还是基本的保障都与其他公共服务的发展存在差距。要克服这条“短腿”,就要研究其背后的原因。通过对比,我们可以看到这样一种情况,在所有的社会事业中,唯有公共文化是没有可以衡量其发展状况的指标的。教育有入学率、覆盖率等指标,卫生有人均寿命、床位等要求,计划生育也有出生率指标,文化却拿不出一个“硬碰硬”可衡量的指标。没有“硬指标”,就容易成为“软任务”,容易被忽视。这种状况,与经济发展的状况有关,也与保障民生的轻重缓急有关,但从根子上,是与对文化的认识有关,说到底,还是没有把群众的文化需求当作民生问题来对待。

其实,文化是人类特有的生活方式。人是有思想,有精神生活需求的,因此,民生问题也就应该包括老百姓的文化需求。只是在经济社会发展还相对落后的情况下,这种需求表现得不那么强烈、那么突出罢了。现在,经济发展了,老百姓富裕起来了,休闲的时间多起来了,文化的需求也就突现出来了。有研究表明,人均GDP超过3000美元后,文化进入快速发展期,因为“富而思文、富而思乐”,富裕起来的老百姓的文化需求快速增长,而且呈多元、多变、多样的趋势。我们现在正处于这样一个阶段。如果说,过去文化还是老百姓生活中的一种“点缀”,或者是群众满足基本温饱后的一道“点心”,那么现在,文化需求正越来越成为群众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日三餐”。因此,解决文化民生,也就变得十分突出和迫切。

文化所以是民生问题,更重要的原因在于它关乎人的思想、品位、情操,关乎人的全面发展。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要求我们把人的全面发展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而文化以其特有的方式,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中具有无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如果说,办教育,主要是开发人的智力,提高人的知识素养,那么办文化,则是开发人的情商,提高人的精神素养。从这个意义讲,办教育与办文化殊途同归,都是为了教育人,培养人,落脚点都是为了提高人的素质。因此,至少应当像办教育一样来办文化。社会的文明进步,说到底是人的教养和文明水准的提高,而文化则是在潜移默化中陶冶人、培养人的最重要、最基本的方式。在许多文明水准比较高的地方,我们可以看到,那里正是象重视教育一样在兴办各种公共文化事业。于是,人们在图书馆里丰富了自己的知识,在音乐厅懂得了音乐欣赏,在博物馆明白了许多的道理,在随处可见的文化陈设中接受了人文精神的熏陶,在各类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中,提升自己的情趣。这就是文化的作用,文化的力量。

三、加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对策和建议

1.制定可操作的公共服务体系建设规划

要制定和完善我市文化建设的中长期规划,并将其纳入全市社会经济发展的总体目标之中,同时在总体规划指导下,制订好各文化门类发展的规划,确保规划的权威性、连续性和实效性。要将文化设施建设纳入城乡建设规划,统筹安排项目和资金,逐年增加公共财政对文化事业的投入,积极探索建立政府投入与社会投入相结合的多渠道、多元化文化投入机制,加快建设一批现代化、高品位、功能齐全、布局合理的标志性文化设施。

2.进一步创新体制机制,提高公共文化服务能力

只有深化改革,才能冲破妨碍文化发展的思想观念,革除影响文化发展的体制弊端,为文化的繁荣发展开辟广阔空间,提供强大动力。要创新文化管理体制。转变职能,理顺关系,变“养人”为“养事”,变“输血”为“造血”,打破“政事不分、管办不分”体制壁垒,激发文化创造活力。文化体制改革是一项系统而庞大的工程,要重塑文化市场主体,推进经营性文化单位转企改制,组建广电传媒产业集团、报业发行集团,做大做强主流媒体。实现市艺术剧院等经营性文化单位“真转、真换、真活”;要深化公益性文化单位改革。市博物馆、图书馆等要面向群众、强化服务,保障“文化民生”。建设文化强市,必须提升文化保障力。

3.加大投入力度,完善基础设施建设

市级文化事业的发展,光靠市级财政的投入是远远不够的,要积极争取国家、省政府加大对市级文化的经济投入力度。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发展,必须要有相应的文化政策支持。要充分利用国家在“十二五”期间加强地市级图书馆、博物馆、文化馆(简称“三馆”)建设的机遇,提出“三馆”建设方案。强化基层文化阵地建设,推进农家书屋、乡镇综合文化站等惠民工程,逐步建立起覆盖全市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没有文化就没有健康民生,就业是民生之本,就学是民生之基,就医是民生之急,文化是民生之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构建任重道远,只有全社会都来关心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建设,才能进一步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进一步丰富人民群众文化生活、进一步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为和谐社会建设奠定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