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超出凡人的凡人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超出凡人的凡人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三国演义》作为我国古代小说四大名著之一,其中塑造的众多人物形象,可以说是个性分明,形象生动。本文将选“伏龙、凤雏”之一的凤雏先生庞统为赏析对象,全面分析他在《三国演义》中的艺术形象。

关键词:庞统;智慧;性格;结局

中图分类号:I0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0)04-0034-01

《三国演义》中要说谁的出场是最令人期待的话,非诸葛孔明莫属。但还有一个人,在绚烂之中出场,又匆匆收场落幕――他便是凤雏先生庞统。原本与诸葛亮一样有着经天纬地之才,一个尽心辅佐主人耗尽生命,一个却未及大展宏图便英年早逝。为何同样卓越的两个人有着如此不同的下场呢?

一、出场

庞统首次亮相是在第三十五回,他与孔明同时出场,但是只闻其声,不见其人。在刘皇叔跃马过檀溪,落魄潦倒之际,偶遇“水镜先生”司马徽。或许是出于对刘备仁义的肯定,亦或是对落难之人的关爱,司马徽郑重地对求贤若渴的刘备说:“伏龙、凤雏,两人得一,可安天下。”其中凤雏即庞统。由此推断,庞统应是一位智慧非凡之人。

此后庞统一直未出场,一直到赤壁之战中巧授连环计。

赤壁之战是孙、刘联合抵抗曹操进攻的著名战役。在诸葛亮与周瑜合谋定下火攻曹军的计策后,庞统正式出场了。他的出场虽没有孔明的风光,但出场的黯淡并没有遮掩他卓越的才智。当周瑜为测试庞统的智慧而派鲁肃问统“破曹当用何策”时,统密谓素曰:“欲破曹兵,须用火攻。”此观点正与亮、瑜不谋而合。而且他还进一步指出:“大江面上,一船着火,余船四散;除非用‘连环计’,教他钉作一处,然后攻可成也。”如果说赤壁之战中,火攻成功的关键是诸葛亮巧借东风的话,那连环计的上演也为火攻的成功开展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试想如果曹军不是“以大船小船各皆搭配,或三十为一排,或五十为一排,首尾用铁环连锁,上铺阔板”的话,怎么会出现“三江面上,火逐风飞,一派通红,漫天彻地”的悲壮场景呢?对于这一计策的伟大功绩,《三国演义》也赞叹到:“赤壁鏖战用火攻,运筹决策尽皆同。若非庞统连环计,公瑾安能立大功。”

二、智慧

要想连环计在曹营顺利实施,就必须说服狡诈、残暴的曹操,想必在江东除凤雏先生外也无他人可顺利通过曹操的“安检”了。自然,此时被周瑜软禁在江东的蒋干就成了庞统能觐见曹操的踏板。话说蒋干被周瑜软禁在西山庵中,心情忧闷。独步出庵,在一草屋中结识了名满天下的凤雏先生庞统。庞统以隐者的身份与蒋干谈心,并将自己归隐的原因说成是“周瑜自恃才高,不能容物”,对周瑜的不满就自然而然的投合了蒋干的心思,这样就巧妙地哄骗蒋干与其连夜下山,并取得了与曹操见面的机会。

此后的任务就更艰巨了。在见到曹操后,庞统并没有马上献出连环计,而是一步一步、神不知鬼不觉地把曹操带到自己的陷阱。庞统先是要求参观曹军的旱寨和水寨,他一边称赞曹操兵法如神,一边投其所好,指江南而言曰:“周郎,周郎!克期必亡!”使曹操大喜过望。接着,庞统高谈雄辩,对曹操的问题也应答如流。在取得曹操的敬服之后,庞统假借醉酒,问出了曹军现面临的难题。面对曹操的再三求解,庞统才献出了他的妙策“连环”。曹操的八十三万大军的命运就这样神不知鬼不觉地被庞统牢牢掌握在了手中。由此观之,谁敢说凤雏先生不是心思缜密、才智过人之人呢?

三、性格

虽智慧过人却仕途不顺,这除了与他“浓眉掀鼻,黑面短髯”的古怪外形有关外,更重要的是那他狂放不羁的性格。

话说周公瑾死后,鲁肃因自己“碌碌庸才”而在吴主孙权面前极力推荐庞统。初次见面,第一印象很重要。在自己的外形已经让自己减分的情况下,庞统竟显示出狂放不羁、目空一切的态度。当孙权问他:“平生所学,以何为主”时,他竟说:“不必拘执,随机应变。”意思是说自己无所不通。又被问道“公之才学,比公瑾如何”时,他笑曰:“某之所学,与公瑾大不相同。”言语中流露出对周公瑾的轻视态度。要知道,孙权平生最喜周瑜,他怎能容别人轻视自己的爱将呢?况且这样一个还未出道的书生,纵使名声在外,可是未到正式场合练练,怎能保证他就是一个能人呢?有才而不谦虚,这就是他在孙权面前未被启用的原因。

本来有了第一次的碰壁,就更应该检点自己的行为。可是当庞统来到玄德门下时,他还是继续着一贯的狂傲:“统见玄德,长揖不拜”。现在三分天下已定,身边也有着伏龙的辅佐,刘备并不如先前那般求贤若渴了。如此无礼之人,给他个耒阳县令做也算是对他名望的尊重了。按道理说,给了自己一个展示的舞台,自己就该把自己的角色演好,可他到任后,“不理政事,终日饮酒为乐;一应钱粮词讼,并不理会”足见他妄自尊大的心态。

在来投刘备的时候,庞统不拿出鲁肃、孔明的奉荐书,也可见他不希望依靠别人而靠着自己的实力来谋求职位的独立个性。

是金子总会发光。当庞统将耒阳县事尽废的消息传到刘备的耳朵里时,刘备发怒了,他速派张飞与孙乾一道去耒阳县巡视。扶醉而出的庞统面对张飞的怒问,笑曰:“量百里小县,些小公事,何难决断!”不到半日,他就将百余日所积公务,尽断毕了,并且无分毫差错。庞统抓住这次施展抱负的机会,最终赢得了副军师中郎将的位置。虽说在这件事上,庞统展现出处理日常事务上的非凡才能,但从另一方面看,也显示出他渎职失职的一面。身为县令,虽然有些屈才,但作为一方的父母官,怎么可以视百姓的疾苦于不顾呢?政事百余日不理,终日沉醉酒香,试想这期间会不会使百姓的冤情无处伸张?会不会出现百姓食不果腹的情况呢?因个人的得失而影响到百姓的日常生活,这会是一个好的“父母官”吗?至少在作者的文字中,我们并未看到一个心怀百姓的好“父母官”形象。虽然他利用张、孙来巡查的机会将百余日积累的政务一一妥善解决,但你能保证这不是他的一场表演吗?

过人的智者却有着一颗常人的心,庞统性格的弱点在小说中展露无疑。

首先,庞统性格的弱点表现为他的急功近利。在以“援助刘璋”为遮掩的夺取西川过程中,庞统曾献计曰:“来日设宴,请季玉赴席;于壁衣中埋伏刀斧手一百人,主公掷杯为号,就筵上杀之”,这一以来,西川唾手可得。摆一场“鸿门宴”虽说可是夺取西川的道路更为平坦,但刘备以仁义著天下,这样做不是让刘玄德自己扇自己一个大嘴巴吗?在这一计策被刘备否定之后,庞统竟自作主张,与法正商议曰:“事已至此,由不得主公了。”便教魏延登堂舞剑,乘势杀刘璋。就这样,在刘备毫不知情的情况下,一场叙兄弟之情的宴会就变成了一场真正的“鸿门宴”,好在刘备即使发现并制止。在此设想,如果刘璋在宴会上被杀,刘备也趁势夺取西川,但日后刘备该如何在蜀中建立自己的威信呢?而且他辛辛苦苦在天下人中建立起来的仁义王国该如何持续下去呢?庞统的这一计策未免太超之过急了吧!

四、结局

凤雏最终命丧“落凤坡”,是他心胸狭窄的直接后果。

在进攻雒县途中,留守荆州的孔明因夜观天象,算得主将帅会遭逢意外,特地派遣马良于荆州送信给刘备和庞统,叮嘱道:“主将帅身上多凶少吉。切宜谨慎。”但是此时的庞统正求功心切,他以晦暗之心去揣度孔明的至诚之意,暗思:“孔明怕我取了西川,成了功,故意将此书相阻尔。”遂拒绝了诸葛亮的提醒。试想如果诸葛亮真的是怕庞统独成大功的话,当时怎么会慷慨的邀请庞统来荆州共辅刘备呢?而且在举荐庞统之时,诸葛亮还谦虚地赞许其学识“胜亮十倍”。这些都足见诸葛亮对庞统的真诚和友好。然而这一番番善举换来的却是庞统的怀疑和猜忌。就这样,心胸狭窄的凤雏先生决绝地走上了一条不归路,终被乱箭射死于落凤坡下,时年止三十六岁。

五、结语

可以说,《三国演义》中的庞统是一位才智超凡的智者形象,但他不似诸葛孔明的“多智而近妖”,他拥有的是凡人的情性,他性格中的缺点让他的形象更加贴近生活,也更加现实和真切。

庞统,一位在才智上超出凡人而在性情上又归于凡人的凡人

参考文献:

[1]罗贯中.三国演义 [M] 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0年版.

[2]张香玉 .做人莫做庞统 [J] .四川文学.2007(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