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浅谈学困生的成因与对策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浅谈学困生的成因与对策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目前,我们的教育现状是:一方面,新课程的改革在不断地探索中;另一方面,教师和学生的压力并没有减少,教师苦,学生更苦。在这样的环境中,就必然出现一些对学习逐渐失去兴趣和缺乏动力的学生,简称学困生

就小学生而言,积极的心理状态表现为热爱学习,精力充沛,上进心强;热爱生活,对学习充满兴趣与信心,有比较强的责任感等。反之,则是在学习和生活中缺乏自信,悲观厌学,自暴自弃,恐惧烦躁等。这些就成了小学生学习困难的主要心理问题。

一、小学学困生的成因分析

小学学困生的心理问题有两方面的原因:一是学生的个人因素;二是外在影响因素。

1.学生的个人因素

(1)学生个人因素:每个人的生理因素都会有一定的差异,遗传基因和环境的影响,让每个人的认知能力、记忆理解、情感态度、性格等都不相同。这些也是造成学困生心理问题的关键。

(2)学困生的自我概念。影响自我概念的因素主要有:其一,自我评价的高低。学困生的自我评价明显低于自己的实际情况。他们往往不敢追求本身能够实现的生活目标,遇到挫折常常自责,生活态度消极、被动。其二,自我接受的程度。学困生对自己的缺陷耿耿于怀。这样的人活得非常痛苦,常常有挫败感,最后容易形成消极的自我概念。

2.外在影响因素

(1)来自学校的压力。学校的教育观念和理念太陈旧,只重视学生的智力测验,只关注学生的学习成绩,以学习成绩为标准衡量学生,没能意识到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性。一些学生由于学习成绩不够优秀没能得到重视,久而久之就成了学困生。

(2)来自家庭的影响。大部分学困生的家长自己忙生意、忙工作、忙着赚钱,平时也不关心孩子的学习,也没有时间陪孩子一起玩游戏、娱乐,当然也就有更少时间深入了解子女的内心活动。还有一部分家庭中,父母关系不和,整天吵着要离婚,没有安定的生活。长期压抑、单调苦闷的家庭生活使这帮学困生又在生活中形成了严重的、不利于他们健康成长的孤僻倾向和冲动倾向。

(3)来自社会的影响。小学生的是非观念薄弱,容易受外界的影响,社会上的吃喝玩乐、打架斗殴、一切“向钱看”等不良风气,影响了他们的人生观、世界观。影视、录像、书刊、游戏机室、传媒等一些不健康思想的宣传,一些网络游戏的诱惑,学生盲目性的追星风、攀比风等,让学生对学校的学习生活产生了厌倦感,无暇也无心接受学校的教育,特别是文化知识的教育。

二、学困生心理问题的对策研究

作为教师,我们要转变传统观念,树立新的学生观、教育观和评价观,落实行动,让学生相信“人人都能成功,我也能成功”。

(1)使学生正确认识自己

教师要引导学困生正确认识自己,帮助他们树立自信心,不要自暴自弃。只有正确地认识自己,才能充分发挥自己的长处,发展自己的兴趣爱好,尽力地学好功课,完成自己的学业。等到他们将来走出社会,才能去开创属于自己的一片理想蓝天。

(2)教师的正面期望

教师的正面期望对儿童的整个心理行为的发展、潜能的发挥、创造力的培养等具有潜在的、重大而深远的影响,在儿童的教育和发展中具有不可忽视的独特作用。教师要以发展的眼光来看待学生智力的开发,从多角度来观察、接纳、赏识学生,寻找和发现学生身上的闪光点,挖掘学生的潜能,同时要坚信每位学生都具有发展的潜能。相信通过一些有效的教学措施和及时的、适当的赏识鼓励教育,学生的智力能得到提高。教师在教学中积极探索学生成功智力提高的方法和措施,最大限度地发挥其期望效应,使学生树立自信心。

(3)教学要“分层”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教学时,我们应该根据不同学生的智力特点,采用适宜的教学手段、方法和策略,实施个性化教学,发展每一个学生的优势,挖掘其潜能,满足每一个学生的学习需要,促使学生得到最大限度的发展。

在学困生教育转化工作中,要充分运用门槛效应的积极作用。为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教师应该给他们制订一个切合实际的目标,再将这一目标细化成若干个呈阶梯状,学生经过努力可以达到的小目标。这种一步一个脚印的达标教育对学困生的激励作用是十分显著的。

除上述对策以外,教师还可以考虑学法指导、家访、讲座等方式去帮助学困生。

任何事物的出现都有其特定的原因,学困生对学习逐渐失去兴趣和缺乏动力,由此产生自卑、悲观厌世、抑郁、孤僻、恐惧、烦躁和过多的内疚自责等一系列心理问题,但也有相应的解决办法。作为一名教师,我们不仅要树立新的教育观、学生观和评价观,更应该落实到行动上,让学困生的潜能得到充分的发挥,让他们也能感受到学校生活的快乐,健康地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