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关于我国高校教师职业倦怠的调查研究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教师职业倦怠主要表现为情绪衰竭、人格解体和低的个人成就感。高校教师产生职业倦怠的影响因素主要来自于职业本身、学校、教师个人和学生四个方面。缓解高校教师职业倦怠的策略:弱化职业期待,改善教师待遇;优化学校管理,增强个人归属感;建立高校教师支持系统,提高个人成就感;增强职业自信心,提高自我效能感。
关键词:高校教师职业倦怠;表现;原因;策略
中图分类号:G44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0845(2012)05—0143-03
一、教师职业倦怠的界定和主要表现
1 教师职业倦怠的界定
职业倦怠的概念最早是由美国人Herbert Freudenburger提出来的,他用“burnout”一词来描述那些助人行业的工作者由于工作时间过长、工作量过大、工作强度过高所经历的一种疲惫不堪的状态。Maslach认为,职业倦怠是发生在某些职业员工中的情感枯竭、情感解体和个人成就感降低的一种综合征(Maslach,1982)。他认为,个体因长期面对工作对象过度的情感需求,其有效资源逐渐被耗尽而产生情感衰竭,而后个体以防御性应对方式尽力使自己远离别人(即人格解体),以减少情感的投入,最后个体发现其实际工作状态与期望水平之间存在很大差距,导致个人成就感明显降低。从这个意义上讲,所谓教师职业倦怠是指因教师不能顺利应对工作压力而产生的一种极端反应,是一种伴随着长期高水平的压力体验而产生的情感、态度和行为的衰竭状态。
2 教师职业倦怠的主要表现
Maslach和Jackson(1981)在长期研究的基础上,明确了职业倦怠的三个具体表现,即情绪衰竭、人格解体和低的个人成就感。以上三个方面的具体表现已经成为人们研究职业倦怠问题普遍采用的定义。
(1)情绪衰竭(Emotional exhaustion)
情绪衰竭是一种疲惫和缺乏工作热情的感觉,指个体情绪、情感处于一种极度疲劳的状态,工作热情基本或完全丧失。具体表现为:常常有疲劳感和沉重感,性急易怒,时常由于工作的原因无法控制自己的情绪;同时,因缺乏热情与活力,常有一种无助感,这是情绪衰竭中最核心的表现。正是由于缺乏热情与活力,使得教师在面对工作时表现出来的是冷漠和悲观。
(2)人格解体(Depersonalisation)
这一现象是指情感远离了自身而表现出对他人的无情和漠不关心。具体表现为:不愿意接纳学生,无视学生的情感,用冷漠甚至是厌烦的语言对待学生。教师也因此会对学生出现的问题感到束手无策,进而会产生不良情绪,这种不良隋绪进而又演变为容易攻击他人的行为,如讽刺同事、挖苦学生等。Schwab和Lwanicki(1982)也认为,教师在这种情况下通常还会出现不良的健康状况,而且很有可能产生认知上的偏差(例如在检查作业时容易漏掉应当给予纠正的错误),这无疑会影响到教学的质量。
(3)低的个人成就感(Reduced personal accomplishment)
这一现象是指个体感觉自己所从事的工作毫无价值,即对自我的意义与价值的评价降低。由于对工作失去了兴趣与热情,他们逐渐感觉到自己的工作没有意义,自己也不再具有重要价值,即使做了也无法给学生带来更大的变化,从而变得心灰意冷。当这种低的个人成就感与前两种职业倦怠交织在一起时,就会大大降低教师工作的积极性。于是,就出现了一系列的不良行为,如敷衍、无任何抱负、个人发展停滞不前等。
二、高校教师职业倦怠现状的抽样调查结果
本研究对Maslach的教师职业倦怠测量问卷进行了修订,旨在调查高校教师职业倦怠的总体状况及其在三个维度上的倦怠状况,即情绪衰竭、去个性化和个人成就感。量表共包括22个问题,采用四点计分方式。1代表“从未如此”,2代表“很少如此”,3代表“有时如此”,4代表“经常如此”,中数为2,5。得分在2分以下表示不存在职业倦怠,得分在2分以上表明存在职业倦怠,得分在2.5分以上表示职业倦怠程度比较严重。本研究采用整群抽样的方法,从河南城建学院、河南质量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平顶山教育学院随机抽取教师300名,共发放问卷300份,回收有效问卷266份。测试结果使用SPSS12.0进行统计处理,教师职业倦怠总体状况见表1。
从表1中可以看出,教师职业倦怠总均值为2.13,表明从总体上看,高校教师存在职业倦怠状况。其中,教师的情感衰竭问题最严重,均值达到2.57,已经超过中数2.5。在去个性化与个人成就感降低两个维度上的倦怠现象尚不明显。调查发现,由于长期的情感投入,加上繁重的教学任务与科研任务,使多数高校教师明显感觉到疲惫,工作中难以呈现出更多的热情,这与Maslaeh在研究中描述的情感衰竭状态极为符合,它也是教师职业倦怠最典型的表现。随着知识经济的迅猛发展和高等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高校教师面临的挑战和压力越来越大,工作中需要投入的精力和时间也越来越多。高校教师职业倦怠的现状,需要引起学校和社会的高度重视。
三、高校教师职业倦怠的原因分析
目前,导致我国高校教师产生职业倦怠的影响因素主要来自于职业本身、学校、教师个人和学生四个方面。
1 职业因素
(1)过高的社会期望
近年来,教育受到了整个社会前所未有的关注。这种关注不仅涉及到教育体制、教育公平和教师素质等,还具体到课程的选择和课堂教学的组织与开展等方面。社会的高度关注必然带来过高的期望,这些期望给予教师的并不仅仅是动力,更多的还是压力。诸多研究表明,工作压力与职业倦怠存在高度的正相关。压力不能得到缓解,职业倦怠就会不可避免地产生。事实上,高校教师所承担的角色是相当复杂的,他们不仅要做好学生的老师,还要成为学生的朋友,并要经常担当起父母的角色;他们不仅是知识的传授者,还是学生人格的塑造者、学生人际关系的协调者及心理问题的辅导者;他们还承担着家庭以及相关的各种社会角色。这些极易使教师产生角色冲突感,而由过高的社会期望与多重的角色期待所形成的压力,已严重影响了教师的心理健康。
(2)偏低的社会地位和待遇
经济地位往往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个体或一个群体的社会地位。根据劳动价值论,教育对社会和经济发展的巨大作用决定了教师职业应当拥有较高的社会地位。然而有数据显示,我国教师工资收入不仅远远低于国际平均水平,同社会其他职业相比也明显偏低。中华英才网公布的薪酬调查数据显示,我国教育行业的平均年薪仅为26661元,在其调查的30多个行业中属于倒数第三,仅相当于电信行业平均工资的46%。
近年来,政府虽然为改善教师待遇做出了一些努力,但教师劳动的复杂程度和紧张程度与其所处的社会地位和经济地位并不相符合。长期以来,无论是社会舆论还是教育主管部门,仍习惯以传统的教师道德规范要求教师,较多地强调无私奉献,却较少关注教师的社会地位及其面临的实际困难,在一些地方高校,侵犯教师权益、拖欠教师工资的现象依然存在。这些因素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教师的生活质量和工作满意度,加重了教师的职业倦怠感。
2 学校因素
(1)压抑的学校管理
当前,高校首先更多地被定义为行政事业单位,其次才是一个从事教育科研的学术团体。在管理上主要沿袭行政管理体制,隶属关系明确。美国学者查尔斯·M·萨维奇的管理理论认为,金字塔式的组织结构容易导致人员间出现隔膜,形成互不信任的工作环境。
因高校中行政权力与学术权力并存,导致各种行为价值不是取决于学术价值,而是取决于它与行政权力的顺应程度。同时高校中学术人员地位不高,不利于调动他们治学治校的积极性,“学术官本位”蔚然成风。这种严格的行政管理体制,不仅影响了教师参与学校决策的积极性,使教师的主体地位难以落实,还容易导致上下级之间关系的疏离,使教师缺乏归属感,并由此产生职业倦怠。
(2)过重的工作压力和严格的考核与评价
高校教师的工作属于复杂的脑力劳动。高校中各种各样细化的规章制度、评价方式以及对教师教学过程的过度监控等,都在很大程度上增加了教师的心理压力。调查发现,许多高校教师表示繁重的教学与科研的压力使他们的身体健康状况发生了明显的变化,甚至感到心力交瘁。
目前,对高校教师工作业绩考核的内容主要包括教学任务、科研项目、学术论文、成果奖励等。这些项目不仅是教师在年终考核、职称评审、评优评先时的硬性指标,也是教师日常工作的主要内容。而在上述考核中,教师大多处于被动的地位,对评价方法的合理性及评价结果的客观性基本上没有发言权,再加上受评价主体本身的资格与能力水平的限制,常常使评价结果缺乏公正性。这些都会在一定程度上增加教师的心理压力,使教师产生职业倦怠。
3 个人因素
许多研究表明,教师的婚姻状况、自身能力水平以及个性特征等因素都会使他们产生职业倦怠。有研究显示,已婚教师较未婚教师更容易产生职业倦怠。究其原因,更多是由于已婚教师所承受的角色期待更复杂,他们因处理不好家庭和工作之间的矛盾,而产生了挫败感,从而产生了职业倦怠。
知识结构与能力素养也是教师产生职业倦怠的重要影响因素。一般来说,如果教师具备了完备的知识结构和良好的能力素养,就会较那些知识结构尚不完备和能力素养不足的教师更能够自如地处理好在教育教学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这在一定程度上可防止职业倦怠的发生。
另外,一些人格的具体特征也会导致教师产生职业倦怠。人格的坚韧性越高,工作中的应激反应越低,职业倦怠程度也越低。研究表明,与B型人格者相比,具有A型人格特征的教师更容易产生职业倦怠。A型人格特征者节奏感强,做事追求速度,易紧张,面对挫折易产生焦虑;相反,B型人格者不曾有时间上的紧迫感,他们愿意充分享受娱乐和休闲的时光。
4 学生因素
早在1979年美国教育协会(NEA)的民意测验就发现,大约有3/4的教师认为纪律对教学效率有很大影响。Shaknarov&Farber在1983的研究中也发现,管教学生的困难已成为教师产生职业倦怠的主要影响因素。学生是不断变化和发展的,教师要花费很多心思去了解学生,而这种身心的投入会使教师感到疲惫不堪。
研究表明,高校学生辅导员的职业倦怠感要比一般任课教师强烈。辅导员在管理学生方面所承担的责任和压力要大于一般任课教师,处理学生问题需要付出较多的精力和情感,因而该群体更容易出现职业倦怠。自我效能感是教师对自己是否具有成功影响学生积极发展的教育能力的自我判断和感受。当教师认为自身的努力对学生的影响并不显著时,便会降低自我效能感,表现出较低的工作满意度,并容易产生职业倦怠。
四、缓解高校教师职业倦怠的策略
导致教师产生职业倦怠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因此要缓解高校教师的职业倦怠,需要学校、社会和教师个体的共同努力。
1 弱化职业期待,改善教师待遇
社会应该弱化对教师职业的期待,树立正确的角色观念,即教师职业是众多普通行业中的一种,不能附加给教师太多的道德标准。同时,要提高教师的社会地位和经济地位,改善教师的待遇。为此,政府应加大教育投入,为教师提供必要的工作支持,减轻教师的工作负担,真正形成尊师重教的社会风气,使教师职业真正成为“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
2 优化学校管理,增强个人归属感
(1)促进高校行政权利和学术权利的整合
为了改变行政泛化的状况,应提倡民主管理和专家治校,建立适应高等教育发展规律的行政机构。由于特殊的职业性质,高校教师尤其重视自己的民益。一方面专家学者们必须在校务管理上发挥重要的作用,通过思想和行动的参与纠正行政管理的偏误;另一方面,应在遵循行政法规的前提下确保拥有自由研究的清醒头脑。
(2)营造良好的组织氛围,实行灵活的管理制度
研究表明,人们在和谐、积极的组织中工作,会表现出较高的满意度,并不易产生职业倦怠。领导的关心与支持,领导与教师、教师与同事间的有效沟通等会在很大程度上提升教师的满意度,满足教师对尊重与归属感的需求,这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缓解教师的压力。教师劳动具有创造性的特点,因而教师在工作中需要有一定的自与灵活性。为此,高校应当赋予教师更多的专业自,让教师充分发挥教育教学机智,这将有助于激发他们的工作热情,使他们形成较强的责任感与归属感。
3 建立高校教师支持系统,提高个人成就感
教师支持系统是个体应对压力的重要外部资源。研究发现,来自同事的信息支持以及情绪性社会支持能降低个体的压力感,提高个人成就感。因此,在高校内部建立教师支持系统是十分必要的。教师可以通过此系统,开展学术交流活动,针对生活困惑以及个人专业发展方面的问题进行沟通,还可以得到来自学校领导的关心和支持,从而增加他们对工作和生活的自信心,缓解各种压力,防止产生职业倦怠。
4 增强职业自信心,提高自我效能感
(1)正确认识教师职业的性质,提升自身的专业水平和工作能力
教师要认识到自身职业的特殊性,积极地将社会和学校的期望纳入言行,成为工作的长期动力。但也要清醒地认识到自身能力是有限的,要以积极的态度面对在教育生涯中遇到的问题,不断提高专业水平和工作能力,这样才能,增强职业自信心,防止职业倦怠现象的发生。
(2)培养良好的个性特征和广泛的兴趣爱好
教师要不断提高自我调节能力,以开放的态度学习新知识,从而积极应对工作中可能遇到的各种压力;应尝试改变已有的认知结构,处理好投入与回报的关系,最大限度地改善不适心理。要培养广泛的兴趣和爱好,主动打破封闭的工作方式,充实和丰富自己的业余生活;还应在不同时期不断调整自己的发展计划,提高自我效能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