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关于色彩设计在家居装饰中的运用研究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关于色彩设计在家居装饰中的运用研究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 要: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家居装饰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家居装饰中的色彩设计成为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本文综合考虑色彩对人的心理效应,利用色彩对心理感觉的影响,深入研究色彩在室内各功能空间家居装饰中的运用,营造空间美感、打造合理的家居环境。

关键词:色彩设计,家居装饰,心理效应

1.色彩产生的心理效应分析

色彩设计,在家居装饰设计中,除了需要辅助完成功能设计的任务之外,还需要尊重并表现其色彩的个性。根据色彩测试心理学家吕舍尔(M.Lusher)对红、蓝、黄、绿、紫等颜色与心理和性格的研究总结,分析的颜色与性格的关系如下表所示:

可见色彩与人的心理有着密切的关联关系。

由于年龄、职业、性格、文化程度以及生活习惯等等的不同,使人们形成了各不相同的审美观点,对于室内色彩也有着千差万别的风格要求。

(1)从年龄上分析,儿童幼稚天真,活泼好动,适合纯度较高的浅粉、浅蓝色系;青年人思想活跃,精力旺盛,适合对比度较大的色系;中老年人朴素好静、沉稳含蓄,适合纯度低的色系。

(2)从职业上分析,一般脑力劳动者希望回家时能够摆脱枯燥的工作,享受畅快、色彩丰富的生活,他们的房间布置应以暖色调为主放置一些工艺摆设,以获得美的享受;运动员则比较适合浅蓝、浅绿等颜色,以帮助缓解运动后的兴奋与疲劳;军人可选用鲜艳色彩来与军营的单调色彩相调节。

2.家居装饰色彩设计的原则

2.1 室内装饰整体统一原则

在室内环境中,各种色彩相互作用于空间中,具有敏感性和依存性,如何恰如其分地处理这种协调关系,是创造室内空间气氛的关键。在进行室内色彩设计时,首先要定好空间色彩的主色调,色彩的主色调在室内气氛中起主导作用。形成室内色彩主色调的因素很多,主要有室内色彩的明度、色度和对比度,其次要处理好统一与变化的关系,要求在统一的基础上求变化,这样容易取得良好的效果。

2.2 满足室内空间功能的需求

不同的空间有着不同的使用功能,色彩的设计也要随其功能的差异而做出相应变化。利用色彩的明暗可以创造室内空间气氛,例如使用纯度较低的各种灰色,“隐私性”和温馨之感,可以获得一种舒适、安静的空间氛围,使用纯度较高的色彩则可营造一种活泼、欢快的空间气氛,使用高明度色彩可获得室内空间光彩夺目的效果。

3.各种功能空间的装饰色彩设计

室内空间装饰色彩设计时首先要根据房间的功能、用途,以及居住者年龄、喜好、身体状况等具体情况综合考虑。良好的房间设计,不仅要让居住者得到感观满足,更要有效地发挥其功能作用。

3.1 起居室的色彩设计

起居室的主要功能包括会客接待、聚会娱乐等活动,属于住宅中的公共空间。因此,起居室应是住宅中最光彩、最引人注目、最能体现主人性格的空间环境。一般来讲,起居室的色彩设计上除了要考虑主人的个性外还要兼顾客人的共性,在用色上提倡多层次的组合,主调使用中性色为宜,采用局部对比效果,能将整个空间环境构成欢快气氛。

3.2 卧室色彩设计

卧室主要功能包括休息睡眠、更衣梳妆等活动,属于住宅中的私密空间,从环境和色彩对人们所产生的心理效应影响进行色彩的选择与处理,才能获得舒适、宁静和柔和的环境气氛。不同年龄对卧室色彩要求差异较大,儿童的卧室,色彩以明快的浅黄、淡蓝等为主。青年思想活跃,偏爱对比,宜以淡蓝色或淡粉色的色调为主。中老年人的卧室,则宜以咖啡、淡灰等色调为主,突显稳重。

3.3 厨房、餐厅、卫生间色彩设计

厨房主要是人们进行炊事活动的空间,应当采用高明度的无彩色,创造出清洁、明亮的气氛。餐厅的主要功能是进餐或举办家庭宴会,应创造出温馨、团聚的气氛。卫生间的主要功能是便溺、盆洗、洗浴等活动的空间,可用暖色或明度较高的色彩,创造明朗、洁净的氛围。

4.结语

在家居装饰中,色彩的设计和搭配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创造有层次、讲情调的色彩效果,能表达和影响人的心理,对人的身心健康产生积极的影响,使人得到美的享受,进而提高生活、学习和工作的质量与效率。因此,加强色彩对人的心理效应研究,科学地设计色彩,对于进一步营造空间美感、打造合理的家居环境,有着十分重要而积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 李泰山.室内环境艺术设计[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1.

[2] 赵雯.色彩在家居设计中的应用[J].山东纺织经济,2010,9:59~61.

[3] 庞贵凌.室内环境的色彩设计[J].河北工程技术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3(9):4~11.

[4] 方静.色彩在居室环境设计中的运用[J].山西建筑,2005(3):17~19.

[5] 粱跃芝,李赐生.家居用品色彩学的设计原则——室内装饰色彩搭配及色彩构成[J].家具与室内装饰,2007(5):22~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