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小读者怎样读报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小读者怎样读报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少儿报纸无论从数量还是质量上都有了飞速发展。目前,全国有少儿报纸64家,其种类、数量分布如下表:⑴

种类

数量 小学综合性报纸

27  中学生报纸

10

低幼报纸

6  科普类报纸

4  文艺类报纸

4 学习辅导类报纸

8 少数民族报纸

5

但是,同中国报业整体发展相比,同国外及港台地区的少儿报纸相比,我国少儿报业还显得比较落后,适应不了社会发展的需要。从出版周期看,绝大部分是周报,少数为周二报;从版面数看,大多为4开4版,少数为8版,最多为12版;从发行量看,虽然由于学生多,发行量都有几十万份,但是大多局限于本地区;从报纸年营业额看,多数为1000万元以下,达到四五千万元的屈指可数;从广告收入看,都只有几百万元。所以总的状况是周期长,时效差,版面少,经济弱。

1998年1月1日,上海《少年报》改为日报出版,2001年1月1日,又更名为《少年日报》。从此中国内地有了第一份少年儿童的日报,这不仅对少年儿童的健康成长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而且在中国少儿报刊史上翻开了新的一页。

《少年日报》改版以来,作了多次问卷调查,以便把握小读者的阅读特点,更好地满足少年读者的阅读需求。

一、少年读者的阅读特点

1.少年儿童接受信息的来源

“信息渠道的多元化”是当代少年儿童获取信息的一个重要特点。

在回答“你平时了解新闻、获取信息的主要途径有哪些”时,按选择人数多少具体排序如下:电视(65%)、《少年报》(64%)、《新民晚报》等成年人报纸(37%)、网站(26%)、广播(6.3%)。⑵这一结果充分说明,学生从电视中获得信息的比例,从《新民晚报》等成年人报纸、网站获取信息的比例都相当高。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作为印刷媒体,少年报不仅要面临来自同类报纸的冲击,还要迎接影视、网站等视听媒体的挑战。因此,办出少年报的特色,凸现少年报的个性特点是我们的重点。

2.男女同学读报的差异

据调查,男女同学在订报态度上存在较大差异,在本人“自愿订报”一项中,男生自愿者为51%,女生为65%。女生从众心理较强,有10%的女生因受同学影响而订报,男生只有5%。

调查显示:男同学最喜欢“科学周刊”,女同学更喜欢“文艺周刊”。在喜欢“科学周刊”的401名小读者中,男同学有276人,占68.82%;女同学最喜欢的则是“文艺周刊”,占57.6%。

这一结果告诉我们,除了新闻外,报纸应该多介绍新颖的、通俗的科技知识,多刊登小读者喜闻乐见的文艺作品。

3.可读性与实用性

当代少年儿童已不满足于报纸的可读性,更希望增加实用性的内容:

在调查中有这样一道题目:“如果少年报增加版面,你希望增设哪些内容?”调查结果按比例排列次序如下表: 1 电视、电影、即将开播的动画片、少儿节目、热门影片介绍 (59%) 2 新书、新产品介绍

(47%) 3 卡通、连环画连载

(45%) 4 心理健康、饮食卫生

(37%) 5 自我保护、案例分析

(35%) 6 体育明星新闻介绍

(27%) 7 上网小知识、游戏软件介绍

(25%) 8 出游休闲指导

(24%)

由此可见,服务信息、休闲信息等实用新闻比较受学生欢迎,加强和影视机构、文体机构、卫生机构等部门的合作,针对学生的衣、食、住、行、娱乐、休闲等方面,开辟固定的实用新闻版是提高小读者阅读兴趣的一个重要方面。

4.学生和家长对报纸要求的差异

我们曾收到了340名家长的意见,希望少年报多刊登以下一些内容(见下表):⑶ 学习指导 科普知识 家教指导 有关孩子的新闻 国内外新闻 文艺作品  203人

179人

169人

154人

99人

49人 59.70% 52.64%

49.70%

45.29%

29.11%

14.41%

由此看来,家长还是把孩子的学习放在第一位,同时开始重视对孩子科普知识的传授。而选择给孩子读“文艺作品”的家长非常少,这提醒我们思考:如何让家长重视培养孩子对文学的兴趣。

与家长不同的是,学生对学习指导类信息的喜欢度较低,《少年日报》开设的几个周刊中,读者喜爱率较低的是学习周刊,两次调查中,得票率一次为12.5%,另一次为15.5%。究其原因,学生每天都要在课堂上进行大量的学习,如果报纸还是集中在这方面,多数读者就会感到厌烦。所以,少年报纸应该强调学习方法的指导,给小读者更大的信息量,而不是过多地讨论课本中已有的东西。另外,调查还显示学生喜欢和学习有一些关系的有趣故事和资料,希望学习版中有一些与他们互动的内容,比如让学生自己写作文点评等。

二、少年读者的购报意向

我们还调查了小读者选择订阅《少年日报》的原因。结果如下表:⑷

订阅原因

人数 百分比 1.喜欢《少年日报》 738 78.34% 2.同学订了,我也订  24  2.55% 3.老师要我订

7  0.74% 4.爸爸妈妈给我订的  38  4.03% 在一个家庭中,订阅少年报由谁作主呢 ?调查表明:⑸

决策者

人数 百分比 1.爸爸妈妈作主 251 26.65% 2.自己说了算

653 69.32% 3.老师决定

14  1.49 %

有78.34%的学生是因为喜欢《少年日报》,才选择订阅的;而有69.32%的学生说:“订少儿报刊我说了算。”这是一个可喜的现象。只要我们努力提高报纸质量,让少年报真正成为孩子的好朋友,成为孩子的“必需”和“首选”,发行量就会上升。

对于订阅少年报,家长们看重的是:是否对孩子有好处。(见下表)⑹ 学校要求订 孩子要看报 对孩子有好处

29人

65人

206人  9.67%

21.67%

68.67%

所以,少儿报刊工作者也不能辜负家长的信任,要把是否有利于少年儿童健康成长作为编辑工作的根本出发点,不断提高报纸质量。

我国的少儿报纸主要依靠发行赢利,单价较高,4开4版彩色多定价于0.40元,也有0.50元,最高的甚至达到0.70元。由于是周报,月价只有2元左右,所以读者意见不大。《少年报》改为日报,尽管降低单价到0.33元,为国内少儿报纸最低,但月价却是全国最高,变成了10元。

有人担心,这样的价格学生还会订报吗?为此,我们对上海市6个区的8所学校发出1000张问卷,收回有效问卷942张。在这些学生中有399名学生没有订少年报,占42.35%,具体原因见下表:⑺  不订报的原因

人数 百分比 1.不喜欢看

14

3.5% 2.没时间看

185  46.37% 3.价格太贵

22

5.51% 4.不知道怎么订

19

4.76% 5.爸爸妈妈不给我订  105  26.32% 6.订了经常收不到

54  13.53%

总的结果显示,对大部家庭来说,订这份报纸的支出是应该能够承受的。

目前我们的文化消费占家庭支出的比例很小,有的家庭书报消费甚至处在可有可无的地位。据统计,在一些发达国家,文化消费约占整个家庭消费支出的10%,而其中书报杂志的支出占有很大的比例。在我国,虽然广大居民生活水平逐年提高,在报刊订阅上的支出逐年增加,但总量还是很少,以订报刊较多的上海市为例,人均报刊消费额2000年仅72.96元。

可见,我们还需要大力宣传,转变家长的消费观念,倡导文化消费。

调查中还发现,有88.23%的家长喜欢由学校代办订阅少年报,只有14.11%的家长说还是“自己到邮局去订”。在对学生的问卷调查中,只有10.08%的学生喜欢自己去邮局订阅。

少年报纸的投递历来是集体订阅集中投送的,这有两个弊端:报纸送到学校,因为老师忙没有及时送到学生手中;寒暑假,报纸送到学校后,学生要等到开学才拿到报纸。

在邮局的大力支持下,《少年日报》改为直接投递到学生家里,解决了上述矛盾。报纸直接送到家里,还有一个意想不到的好处,家长也会来关心、阅读孩子的报纸,增强家长和孩子之间的情感交流及家庭文化氛围。下表为家长看少年报的情况。⑻ 天天看 偶尔看

不看 107人

219人

8人 32.04% 65.57% 2.40 %

也就是说,有97.61%的家长也成了少年报的读者。因此,我们在办报过程中必须注意考虑“家长”这一特殊的读者群。在调查中,我们也发现,不少家长成了孩子读报的导读员,有的还会把报纸上的好文章打上记号推荐给孩子读。

三、少年读者的阅报时间

从上面的调查数据中我们可以看出,“没时间看报”是学生不订报的首要原因,中选率为46.36%。

应该说,大部分学校实施素质教育后,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有所减轻。学生作业少了,多下来的时间干什么?看报刊、读课外书、看电视、培养兴趣爱好、做家务、参加各种活动,以培养学生成为一个全面的人。北京市的一个调查表明:学生课外阅读的时间正在逐渐增加,50%的学生每天课外阅读的时间超过30分钟,27%的学生不超过30分钟,不读课外书的为0。⑼

为了促进学生读报,上海有60%左右的学校开设了读报课。大部分学生花20分钟时间看完一张少年报,54%的学生每天有半小时的读报时间。

在调查中我们发现,有些教师、家长希望孩子整天啃课本,做作业,把课外书籍看作是闲书,认为看闲书就是浪费时间。其实“正”与“闲”是相对的,“正”可以带“闲”,“闲”可以促“正”。许多著名学者小时候正是因为看了许多“闲书”,长大了才能做到博学多才。经常阅读报刊,增加见识,了解名人的成长足迹,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反过来可以促进学习。《少年日报》小伙伴周刊的小记者们,不但看很多报刊,而且亲身参加办报实践,占用了大量业余时间,但是他们的成绩在学校里仍旧是优秀的,原因就是他们通过看报、办报,提高了学习的自觉性和紧迫性,掌握了科学的学习方法,培养了学习的能力。实践证明,只要我们多宣传读报的意义,使学生、老师、家长都重视读报,那么学生的读报时间就会有保证。

注释:

⑴中国少儿报刊工作者协会提供

⑵洪卫林,从读者调查看《少年报》的改版定位

⑶⑹周敏,家长眼中的《少年报》

⑷⑸⑺⑻周敏,小读者和《少年报》

⑼刘彤、戴晓梅,《中国新闻出版报》2001.5.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