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银锭收藏人群异军突起明清白银渐成藏界“硬通货”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人们对银锭并不陌生,古代影视文学作品中总有白花花银子的存在,但银锭收藏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却属于冷门,近几年才有勃兴的局面。银锭是古代基础货币之一,我国历史上银两的货币功能始于汉代以前,隋唐以前称为“银饼”,宋金时期称为“银锭”,元代称为“元宝”,明清两代白银作为主要货币流通,铸造甚多。今天我们所见的银锭以明清两朝及民国初期留存下来的居多,但由于近代对贵金属流通市场的控制,民国初年“废两改元”的实施,银锭停止流通,大量被销熔,目前民间存世量不大,但收藏者不断增多,蕴藏着极大的升值潜力。银锭具有较高的保值功能,近几年价格暴涨。市场上明代十两银锭价格已达三四万元,清代最小的银锭也达千元左右,所以明清银锭收藏人群可谓异军突起,而明清白银自然成为藏界“硬通货”。
明清纹银的历史演变及形制“成色”
银锭作为流通货币从汉代开始就有,但由于数量较少,故流通不广,银锭大放异彩的时期却是在明清时期。虽然中国历代对银锭的铸造及发行都没有统一严格的规定,允许官宦门第和贵族富商自由铸造,但一般来讲,特别是清代以前,银锭的造型却基本只有几种。汉代银锭的器形为饼状;唐代一般是长方形条状,同时有饼状和船形;宋代银锭的器形以铤为主,与唐代银锭银相比形态变宽、变厚,正面四角微翘,呈砝码形,两头两个圆弧呈束腰形;辽、西夏、金的银锭器形与宋差不多;元代银锭的器形与宋出入不大,无铭文锭的区分是周缘翘起,中间内凹,多数元代银锭没有铭文;明代银锭的器形长度较元代变短,而厚度却增加,束腰已较小,两端的弧形消失,周缘增高,特别是两端更加突出,形成一个双翅。
银锭以“两”作为单位,合称“银两”。当然这里的“两”重量并不一定相等,银的成色也不相同,所以,除了“银两”外,还有一个更为文雅更为标准的词汇“纹银”。在清代宫廷剧中我们通常能听到,这是清代对足银的官方称呼,是清朝法定银两标准成色,缴纳钱粮等都以纹银为标准,相当于现在的“925”千足银。当然当时的冶炼水平,即便是纹银离千足银还是有些误差,因而纹银并非真正的银两,而是用于折算各种成色的金属银的一种记账货币单位,即虚银两,也称“足纹”,各地均有不同的形制和标准。
不管是明代的官银元宝还是清代的纹银,都是作为一种对照,用以评定不同成色和重量的碎银和银两。所以明清两代由官府铸造足量并成色十足的银锭又称砝码锭,或称共议十足银,后来一些商会组织凭信誉鉴定并打有标记的银锭也称砝码银,多数每锭重十两,成色能够达到百分之九十八至百分之九十九。
官锭、私银的赏鉴与投资
因为历代政府对银锭铸造的开放性政策,所以从明朝开始,银锭开始出现官铸和私铸之分。有些藏友便想当然地进入了“重官锭而轻私银”的误区,认为官锭政府统一铸造,成色有保证,铭文清晰规整,史料价值无限,是以收藏价值高,投资有保证;而私银为私人铸造,成色杂乱无章,铭文或简或繁不易鉴别,史料价值低,是以收藏价值低,投资回报无保证。这有些过于主观臆想。其实纵观银锭铸造史,私铸银锭最初虽然没有货币的职能,只是私营票号或商家储存和运输白银的一种方式,但后来却发挥了比官锭更大的流通作用。
这是因为私银大多是在公估银的基础上铸造,成色并非没有保证,反而比官锭铸造严格有过之而无不及。这是商家多富有中国传统色彩的“信义”保证,而官锭多用于漕运、赋税、军费开支,与民众生活关系不大。私银只要适应当时的流通环境和民间习俗,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银锭造型无规定,特别是从清代开始,银锭的器形更加多样,各省各地各有千秋、异曲同工。牌坊锭表现比较突出,牌坊锭,概因其外形类似古典建筑中的牌坊,又因其银成色足,可以信赖,故有此名。它又称公估银、马鞍锭,所以,牌坊锭是专指当时以及以后有公估验色的实物而言。光绪初年乃至更早的三槽方锭,虽然后来的牌坊锭由此演化,但这些没有经过公估验色的,即使有的外形相近,仍不得称为“牌坊锭”,可见此名之严格。也正因为如此,牌坊锭可能是中国各地长时间使用的银两中较为进步的一种。它一般长在5.5~6厘米,宽在3.5~4厘米之间。重量在滇平五两上下,约180克左右,含银量在96%左右。牌坊锭出现后,须按九八成色标准造,如未通过鉴定并加盖公估印,就不得流入市面。从现存世的大量实物看,绝少有漏盖鉴定印的,这证明了当时对于有关规范的执行,严格又彻底。
所以,无论是官锭还是私银,也无论是赏鉴价值还是其投资价值,都不能以官私一概而论。一定要看银锭附带的历史价值,只有了解了银锭的历史背景、赋税、票号、货币流通等相关知识,并结合铭文中来源、产地、炉名、重量等要素,不难对银锭做出初步的赏鉴和投资分析。
银锭铭文中的史料价值
当然,一枚银锭的赏鉴信息不仅来自银锭本身的包浆和成色,更多来源于其铭文。铭文,是指铸造银锭时铸造和錾刻在银锭上的文字,内容历代不尽相同,大体是银锭铸造的时间、地点、用途、成色、官员或工匠姓名等。这些铭文中不仅承载经济流通的重任,更蕴含着丰富的史料价值。通过研读铭文,我们还可以鉴定该银锭属于哪个历史时期。比如,唐代的银锭中,没有出现过检验成色的“行人”之类的职位,直到宋金时期的铭文才出现。南宋银锭多有“京销铤银”和“出门税”等字样,金代则为“盐判”、“店户”、“使司”等字样。
明人沈思孝《晋录》有云:“平阳、泽潞豪商大贾甲天下,非数十万不称富。”可见晋商之名在明代已初露端倪。至清代后,政府更将全国盐政尽归晋商,延续了晋商五百年辉煌,这在银锭收藏中颇能佐证。附图中一枚云南大方槽七两银锭,为晋商“王泰来”号公估银,验槽深峻,铭文大气,重约240克,颜色白润而沉稳,银锭气孔中有金黄色的多彩宝光,银锭本身色彩为雪白色,由于在使用中,受人们触摸、氧化等,银锭已自然生成了一层银锈和包浆,色泽温润,极为漂亮。根据“七黑八灰九转青,九五成时色还清”的鉴定口诀,此银锭成色应在九五以上。“王泰来”铭文是鉴定此银锭时间的依据,这类带有商会或家族字号的银锭在清代颇为流行,錾刻铭文是为了保证当时银锭的质量,用签字画押的方法,表示对经手的银锭负责。每个商号的铭文有其特点,正因为这样,却成了我们今天鉴别真假银锭的重要依据。
现代人可能对于这种将商号錾刻于银锭上的做法多有不解,其实这正是晋商的成功之处。从这枚云南“王泰来”七两槽锭中可以看出,晋商分号已经分布全国各地,连云贵之边远也有涉及,并且不同地方的分号铸造的银锭多有不同,我们不得不感叹晋商博大的商业情怀及睿智的经营思路。
明清银锭的鉴别辨伪
正因为银锭收藏具有巨大的经济价值,并且不同时期、铭文、铸造地的银锭具有很大差别,造假者便在这些方面动心思,所以收藏者更应注意明清银锭的辨伪。
现今所见造假主要有以下几种方法:一是用铅锡,其表面呈青黑色,比较容易辨认;二是浇铸时将铜块凝固在银锭内部,外表鎏银,体大而轻,手感显然不同;三是灌铅法,在真银锭底部挖出一个小洞,取出银后灌入铅,再封焊洞口,仔细观察可以发现洞口留有封焊痕迹;四是用新白银铸老银锭,这种银锭包浆、蜂窝、铸文款识都没有当时的风韵。
分别真假以后,便是对银锭的鉴别赏析:首先,银锭的颜色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外在的银锈,一是内在的成色。老银锭应该白润而沉稳,内在的成色银质绵密,气孔中微露宝光之气,再加上经过多年的流通和氧化,已经形成了一层漂亮的包浆,也就是所谓银锈了。其次为验证古代银锭的重量,与当时的度量衡制是相吻合的,这方面多加审视。再次即为看铸造、审造型、视铭文。
中国用银作货币的历史由来已久,明清是中国银锭铸造和发展的鼎盛时期,由于地域不同,铸造工艺流程不同,各地银锭的器型各异、形式多样、名称繁多,鉴赏这些形态各异的银锭,也是一番独特的感受。(责编:丁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