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例谈“问题驱动式教学”课堂的有效性オ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例谈“问题驱动式教学”课堂的有效性オ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学贵有疑,教贵设疑”在教材某些要求逻辑推理、思辨分析的内容教学中,教师最为通用的教学手段就是“提问设疑”以提醒学生加深理解或引导重点分析某些现象(案例),从中得出规律、科学结论等.现行人教版高中生物教材里章首页的图与文、每节中的“问题探讨”、“本节聚焦”、“资料分析”、“思考与讨论”、“旁栏思考题”、“课后拓展”等栏目都以问题形式来呈现引导思考与理解,这些都体现出生物教材编制中“问题诱思,分析解决,有效构建”的基本思路和理念.

一、“问题驱动学习”的内涵立意

“问题驱动学习”(Problem-driven Learning,简称PDL)是依据建构主义理论,教师选择时机合理的呈现问题,有效地组织学生活动,在解决疑难的学习过程中可以借助学习伙伴(教师、同学)的必要帮助来建构意义和完善认知结构.问题是教学的核心,围绕问题解决培养学生逻辑推理、知识获取、思维创新等能力.笔者将教学流程设定为:问题或案例引出主题自主合作探索交流问题解决建构知识产生新问题拓展延伸新问题解决深化概念理解.其主要特点是以问题解决师生活动为“引”,在师生互动中生成,让教师专业化讲授起“画龙点睛”的妙用,提高学生深层次理解和思维发展的机会,使“粗放讲授型”课堂教学向“问题靶向型”转变.

合理、恰当和巧妙的问题设计与课堂提问是启迪心智、激活思维、并能从已知推理出未知的最快捷和有效途径.课堂问题提出主要由教师在对知识的发生有清晰认识基础上依据教学情境提出引导性问题来驱动学生思维运转,激发学生的探索兴趣.新问题拓展主要来自教师及时捕捉到课堂学生问题解决中即时生成的问题,在更进一步的问题厘清解决中有利于学生辨识易混点、理顺思维.

“问题驱动学习”中教师利用启迪性的问题引导学生质疑、探究,实践中通过生问生答,生生互动,生问师答,师生互动,使学生的学习成为在教师指导下主动、活泼、富有个性的过程,充分诠释自主、合作、探究,在伙伴互助、竞争中积极建构新知识概念与意义.

二、“问题驱动学习”核心之问题设计策略

1.新授课宜多层次、小梯度,以利于重点知识的理解

新课教学由于是初次接触新知识,围绕新课中的重点、难点,教师有必要将问题分层细化,化解成不同层次、小坡度,利于思考的“问题串”或“问题链”的形式启发学生连续性思考、深入地分析问题,达到理解重点、化解难点,快速正确建构知识、发展和培养逻辑推理能力,教学活动中能及时体验并内化情感目标.

如《细胞呼吸》中“探究酵母菌细胞的呼吸方式”的内容,结合教材和学生已具备的知识基础设计如下问题串:①为何选择酵母菌做实验?②观察装置图中有氧、无氧条件分别怎么控制?③怎样保证酵母菌正常生活的条件?④该实验中的自变量、因变量、无关变量分别是什么?⑤实验的观察指标有哪些?可得出什么结论?

2.复习课宜大而宽、易发散,以利于知识框架的建构

复习课教师应着眼大的目标,再次梳理和培养学习中应建立的思维技巧和方式,帮助学生自主搭建正确的知识框架.

如 “细菌专题”复习中笔者利用全局性的问题来引导学生思维:细菌属于什么?细菌是一种什么?细菌可作为什么?等等,由此引导学生发散性思考:细菌是一种微生物;是一种原核生物;细菌大多是一种病原体.常见细菌如大肠杆菌、肺炎双球菌,乳酸菌等.细菌主要作为分解者,也可作为生产者、消费者;细菌可作为基因工程的受体细胞……经过思维碰撞讨论,基本上能将高中教材中涉及到的细菌基本知识都涉及到.

在此基础上分为两部分复习:①细菌的结构、遗传;②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在免疫、生物工程技术中的应用进行各个击破,在支架材料齐备的情况下学生更容易系统建构条理清晰的知识结构.

3.习题课宜紧扣关键词,由点及面,有助于难点、易混点的突破

习题评讲中的问题设计应遵循由小到大,以点带面.首先定位该题目中的具体问题和知识点,具体操作以题目中呈现的关键词(敏感词)为抓手;然后围绕关键词全面回顾分析并思考涉及到的知识点,对怎样答题(采分点在哪里)、要规避的(注意点在哪里)作递进式的分析得出答案;教师依据经验对题目作变式、拓展和延伸,学生进行补充训练以检查灵活掌握知识的程度,起到举一反三的效果.

如《细胞分裂》习题课,围绕“染色体、染色单体、同源染色体、DNA”等关键词笔者先设计问题回顾题目中涉及的相关知识点:①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单体形成和消失的时期?原因? ②基因突变发生在什么时间阶段?③什么分裂什么时期有同源染色体分离现象?然后让学生绘制细胞分裂中染色体、DNA的数量变化曲线,比对、分析并理清曲线转折点的含义及对应的时期;在思考基础上追问④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如何进行逐步的形态变化?⑤染色体与DNA数量上呈什么关系?视学生基础和反应后教师可再延伸:让学生反思学习细胞分裂中还遇到哪些典型易错的问题?引起学生参与并发散思维,联系细胞分裂图判断的问题等,如此把细胞分裂的难点实现有效整合和突破.

三、“问题驱动学习”路径之问题解决策略

问题解决要注重发挥和培养学生主体智能,参与解决的过程是能够让学生的思维逐渐开启、疑难消解、感知体验、方法创新、意义理解深化等.

1.由“学生问教师答”转变为“学生互助,师生共同解决”

在问题思考解答阻碍中学生有各种意想不到的情况,教师不可能都能发现障碍点并作引导性解答来帮助学生理顺思路.课堂教学中教师提问有学生思维遇阻无法解决可以开展寻找帮手接替回答活动.具体可由该生指认1名学生替代解决,以此类推.若在学生接龙中连续遇阻则说明是普遍性思维难点,教师要及时统一辅导作答解决.

如《植物体细胞杂交》的教学中,番茄-马铃薯植株虽长成,但并没有出现预期结果,为什么?学生回答:有的认为是因为营养不够;有的认为因为生长素只能由形态学上端向形态学下端运输,缺乏生长素;有的认为可能是减数分裂过程染色体配对出差错,有的认为基因间互相作用影响导致.在这些可能原因中,师生共同分析、排除,在遇到明显不可能结果或情况时,也可用反问形式立即提问学生.如①提供充足的营养,能达到预期吗?②该植株茎尖、牙尖等都存在,怎么会缺乏生长素并影响其运输呢?对于解释难度较大情况,教师主动来承担分析,异缘多倍体植株细胞内染色体的配对情况复杂及基因表达的相互作用机制还不明确可能造成其影响.这让课堂教学气氛活跃,学生思维积极,兴趣盎然、探究欲增强.

习题讲评课中教师针对个别差异化错题可以利用学生小组内部互助形式“错误的提问,会的解答”即生问生答.这能提高教师评讲针对性解决普遍共性问题和加强学生间协作交流.

2.由“揣测学生错误”转变为“学生暴露问题,教师对症下药”

拥有丰富教学经验的教师能够了解学生易错误、难理解的内容,若只在教学中揣测学生易犯错的可能原因,在实际反复训练中高频错点仍会出现一错再错,即使讲评时教师已把知识讲的全面细致可效果还是不尽人意.对此,笔者在训练讲解教学中步骤调整如下:①首先让学生自己订正,分析错误原因.是理解偏差?是知识的记忆、理解不够全面扎实?是知识的迁移能力不够?②针对问题查漏补缺,是理解失误的从阅读题目习惯养成上逐步纠正,是记忆的通过加强梳理知识强化记忆.③课堂上教师主要讲解因理解和迁移能力欠缺所造成的错误.这样能明确自己发生差错的原因在哪?知识或能力欠缺在哪?学生会根据需要和实际出发,课堂学习中能自主有意识获取有针对性的信息来提高自身知识的理解和灵活运用能力,学习效果更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