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谈中国古典私家园林的理水艺术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谈中国古典私家园林的理水艺术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中国古典私家园林理水有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寄托着传统文化中的审美情趣,启发陶冶后人的心智,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本文从理水意境、设计手法、技术手段等方面分析中国古典私家园林理水,对传统的借鉴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中国古典私家园林;理水意境;理水手法;理水技术

水作为园林构景要素之一,素有无水不成景,无景不成园之说,人们通常把水喻为园林的灵魂。中国古典园林理法强调“意在笔先,心中有境”,讲究理水的精巧,虽然“师法自然”,并不是对自然水体的简单模仿,而是对自然水景做抒情写意性的艺术再现,同时满足园林的功能需要。经过艺术加工而造成的园林水体分为不同的类型,如湖泊、池塘、河流、溪涧、泉源、渊潭、瀑布等[1]。

一、理水意境

文人对造园有着浓厚的兴趣,贯穿中国造园的主题始终是文人思想。园林专家陈从周先生说:“中国园林应该说是‘文人园’,其主导思想是文人思想,或者说士大夫思想,因为士大夫也属文人。其表现特征就是诗情画意,所追求的是避去烦嚣,寄情山水。”他们把水赋予了“德、仁、义、智、勇、正”的品德。即:水是无私的,人类和动植物都可以摄取,因而有“德”;凡是有水源的地方都有生命的迹象,因而“仁爱”;水的流动直与曲都循其理,因而“义气”;水深不可测,因而“智慧”;水总是赴百仞而不疑,因而有“勇”;水能帮助人们洗净污浊,与人为“善”;水至量必平,因而最为“公平”。

造园师往往把游历中的自然山水在记忆中提炼加工,将自然界的各种水形特征再现到私家园林中,使人们在有限的私家园林空间中感受到恢弘的自然景观效果,进而触景生情,达到精神空间的理想美境界。园主往往寄情于山水,表达志向与抱负。如苏州沧浪亭园主苏舜钦有感于“沧浪之水清兮,可以灌吾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灌吾足”,将水比喻为“沧浪”,自号“沧浪翁”,以表达自己超然世俗名利之外,归情自然的清高意趣。如拙政园中“留得残荷听雨声”的听雨楼,如“清风起兮池馆凉”的清风池馆,都反映出园主的精神寄托。

意境是一种情景交融的审美意象,通过心理暗示来引导人们对美的联想。理水的意境是深层次的,不停留于个别审美意象的局部,蕴涵了造园者个人的意志品质、思想感情、人生态度等内容。

二、理水手法

古代造园师崇尚自然,在私家园林的建造初期,注重分析场地特征,因地制宜,在地形低洼处挖池塘,地形高处堆筑假山,在园林空间的组织上追求“虽由人作,宛自天开”。

就古典理水设计手法而言, 可分为形、声、色三大要素。首先,中国古典园林理水非常重视“意”与“形”的结合。从形式上看, 有点状、线状和面状之分。从情态上看,有静水和动水之分。从布局上看,有集中和分散之分。再者,古典理水还擅长借助听觉的变化,来营造诗的意境。水在流动过程中, 必然会与山石、河岸等发生摩擦,产出各种如天籁一般的声响,为园林增加了不少情趣。此外,水的质感也是理水中一个不容忽视的要素,映射成景的手法也的确多种多样[2]。不同的水景,能给人以不同情趣的感受。例如,苏州网师园仅400平方米左右的水面,即造成湖水荡漾的烟波效果;无锡寄畅园利用杯水细流,即创作了“八音涧”的动人景观。以不大的水面和水量表现湖泊、溪流等自然景观,关键在于把握不同水体的景观性格特征。

在空间处理上注重虚实变化,具体表现为水面的分隔和掩映。

隔:水面大则分,小则聚;分则萦回,聚则浩渺。大的水面可以通过筑堤、跨水浮廊、汀步、小岛等实体,将水面分割为几块,各自营造、布置成独特的景致。私家园林中的桥,除了实现交通功能外,还有分隔水面的作用,使水面处理富于变化,突出层次感。苏州怡园中的曲桥、无锡寄畅园中的七星桥,在水面空间上起到了“隔”的作用。掩:用建筑物、树木、湖石尽量遮掩水源或者水岸,造成含蓄、幽深、视觉无尽的感觉。俗话说:水令人远,不掩不远。将建筑物临水的一侧架空,挑出水面,可以使观赏者看不见池水边岸,从而打破池水视界的局限。映:利用较开阔的水面,使岸上景色甚至园外景色倒映到水中,“虚借”景色,形成虚实、远近映照的景观效果。特别是水平似镜、静练不波时,水能收纳万象于其中,体现出“天光云影共徘徊”的虚涵之美。《园冶》中的“虚阁荫桐,清池涵月”“池塘倒影,拟入鲛宫”“俯流玩月,坐石品泉”就是这种效果[3]。

三、技术手段

理水是艺术与技术的结合,会受到生产工具、水利技术、材料技术的制约。对理水影响最大的是古代水利技术,我国几千年来的城市水利就是在利用有利条件、改造不利因素,不断解决水土矛盾的斗争中逐步演进的,为理水奠定了条件和基础[4]。

古典私家园林往往须设法引河川、湖泊、涌泉为水源。再对其进行艺术加工和整理。因而,在造园之初,就常以水源丰沛与否作为“相地”准则之一。在理水的过程中除了地表水的各种形式外,造园家在进行园林建设时还同时会考虑到四季、气候在园林中的重要作用。比如说,雨水、雪等对地表水域的影响。

苏州私家园林在水源上有三种手法,即“引水”“借水”“掘水”。苏州私家园林的水面较小,且都贯通于苏州的河网之中,那么无水网可连的,那便采用凿井的手法,人为灌注地下水[5]。

在缺水的地区,如北京,北京内城更多地方无活水可引,而且明清两代朝廷也严禁民间私自引水。一般私园的水源主要靠两种方法: 一是在池沼附近打井, 然后通过人工, 利用辘轳等器具注水。井旁常设水槽, 汲水后可随手注水入槽, 再引入池中。另一来源则是通过屋檐下的明沟来收集雨水, 有专称曰“ 堂溜”, 可见于《帝京景物略》所述明代宜园理水:“ 台前有池, 仰泉于树杪堂溜也, 积潦则水津津, 晴定则土。”为了集中房檐、树梢上的所有雨水, 必须精心处理所有的散水和明沟, 把水全部引到水池中。清末宝宅园和民国鲍氏宅园中尚可见到这样的做法, 在所有的散水处均设有沟渠, 并汇集至池边。这种积水之沟在晴天一般都是干涸的, 多用青石构筑, 也可以铺砌石子以作美观;或通在其边上加以叠石, 处理成低壑形式, 有雨成沼, 无雨则为壑, 均有景可赏。东城可园东侧轩下, 亦为此类手法。清末民初以后, 京城富家宅园多设自来水, 保证了池沼的水源供应[6]。

北京私园中水池的底部通常采用夯土处理, 也有的作墁砖。夯土极为费工, 需加特殊的防渗措施。民国以后多改水泥铺砌, 虽然防渗效果更好, 但显得生硬粗糙, 且容易导致池水浑浊, 景致不佳。水池内多种荷花, 以营造荷塘效果[6]。

四、结语

中国古典私家园林是中华民族的宝贵财富,而理水艺术是园林设计中的瑰宝,水的处理不是孤立的,水须与可能实现的设计手法与技术手段作整体考虑,中国古典私家园林理水在意境追求、营造手法及技术手段等方面值得我们加以继承和学习。

参考文献:

[1]李敏.中国古典园林30讲[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

社,2009.

[2]黄炼,钟虹滨.水韵依依入化境―从麓山别墅水景设计看

中国古典理水理念之现代运用[J].家具与室内装饰.2006.7.

[3]薛保华.论《园冶》掇山理水的设计[J].美与时代

(上).2010.3.

[4]汪霞,李跃文.我国古代城市理水[J].华中建筑.2009.3.

[5]韩亚静.苏州古典私家园林理水之水出入口设计研究[J].艺

术地理.2011.6.

[6]贾.北京私家园林的理水艺术[J].中国园林.200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