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全民小老师 全体共发展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 要:随着计算机的普及,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有了大幅度提高。但在课堂上同时出现了另一种不和谐现象:学生上台演示或与其他同学交流时只能动手不会动口,从长远看“哑巴计算机”也会使日后学生之g的沟通交流、自主学习产生一定障碍。思考教师上课的过程,并尝试让学生在操作过程中口述自己的操作。介绍了学生小老师边操作边口述对课堂及学生学习能力的影响;并结合课堂实例,归纳了课堂中学生小老师的三种类型。
一、问题的提出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经常会遇到以下几种情况:第一种情况,学生演示过程中,由于下面的学生看不到演示学生的鼠标和键盘操作,导致在无声演示完成后,其他学生不会操作的依然不会操作。第二种情况,有些学生在操作过程中发现了好的方法或者进行一些书本上没有但很实用的操作,可是到台上来演示时,其他学生却看不懂。第三种情况,一些比较难的操作,部分学生在教师讲解一遍以后还是不会操作,需要通过学生再讲解。
二、实践与研究
初中阶段的主要目标是要求学生“学会应用多媒体工具、相关设备和技术资源来支持其他课程的学习,能够与他人协作或独立解决与课程相关的问题,完成各种任务。”
笔者将课堂中学生小老师归纳为三类:
(一)指导性口述――一对一之学优小老师
对于平时很少接触电脑的学生来说,动手能力相比较城镇上的学生要差一些。教师应该怎么办呢?多讲不仅会使课程内容无法完成,对大多数学生来说是“鸡肋”,可是不讲这些学生后面没办法进行。这时就需要发挥学生小老师的力量。
【案例1】
我在上课时使用“ITTOOLS信息技术教学辅助平台”。对于初一新生来说,由于小学是没有接触过这个平台的,而且一个星期一节课,所以如何从平台上下载资源、提交作业就成了一个难题。第一节课中我很详细地讲解了操作步骤,第二个星期来上课1/3的学生又不会了。我想到动员学生去互帮互助,“小师傅”一边口述操作步骤“小徒弟”一边进行操作,不一会儿就解决了这个问题。后来偶尔有个别几位学生忘记,“小师傅”都会给他们讲解:“单击‘教学资源―点击下载’,选‘打开’,然后单击‘解压到’位置选择‘桌面’”;“单击‘作业提交’选择‘作业1’,单击‘浏览…’,找到要提交的作业,单击‘提交’(如下图所示)”。
■
有很多时候,老师觉得简单的操作对于学生来说会很难。同学之间会更加了解怎么讲能让其他同学掌握。学生在当“小老师”的过程中,不仅教学了其他同学,对自己掌握知识也有一个加深巩固的过程。
(二)综合型口述―― 一对多之亮点小老师
综合型口述主要是让一个学生对全班同学的边演示边口述。这一类的选取方式主要有以下几种:
1.学生举手进行演示
有一部分学生自己家里有电脑,相对来说可能会比其他同学掌握多一些的小技巧。只要他们愿意分享就能成为课堂中的“小明星”。
【案例2】
七年级下册“第五课 制作LOGO动画”一课时,学生按照课本的内容用Xara 3D软件制作出了自己姓名的LOGO,我问“还可以进行修改吗?”这时罗×同学举手,我请她上台来演示。她说:“我在右边选择了‘图案选项’,单击‘图案提取器’,在出现的对话框中选择你自己喜欢的图案,然后‘确定’。”
上述案例中的操作其实跟课本上讲到的“动画提取器”类似,但由于没有明确讲述,这就需要学生触类旁通勇于尝试。上述案例中通过罗×同学的演示讲解,有很多学生都使用了这一操作,使本节课的作品更加丰富多彩。
现在的很多软件操作起来越来越方便,学生在学习时也不会很困难。上述案例中,看到这些命令选项的并不止许××同学一个人,为什么尝试的只有她一个人呢?当她上台讲解时,其他同学也会反思,这对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也是有好处的。
2.教师巡视时发现
教师在上课时教授的方法一般都是最常规的,却不一定是学生最适合、最能接受的方法,教师偶尔偷一下懒也能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案例3】
李老师在社团课中让学生用PS给照片加相框。大部分学生都想到用“油漆桶工具”把边缘填充上颜色;而蒋××同学想到了用“滤镜”来完成,效果还不错。李老师请他上台讲解,操作过程是这样的“首先,选中一块区域‘选择’―‘反向’,再选择‘滤镜库’中的任意一种效果。”
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鼓励学生学会学习,慢慢寻找适合自己的方法。
3.学生操作时监控转播
在上课时,笔者通常会把学生的学习过程通过监控转播在大屏幕上展示,经常都会有惊喜。
【案例4】
在七年级上册“第六课设计封面”时,有些学生发现旁边同学做出来的页面颜色跟自己的不一样,就询问是什么做出来的?“在‘页面布局’里面有一项‘页面颜色’。”“啊!就这么简单,我怎么没看到。”接着一个个传过去,这节课很多学生都修改了页面颜色,为作品添加了更多色彩。
一节课只有45分钟,如何让学生在这短短的时间里学到更多知识、掌握更多技能呢?其实,最主要的还是要依靠学生自己。修改页面颜色虽然教师没讲,可是通过一个个“小老师”的传递,学生也能掌握得很好,甚至还有学生尝试用“页面颜色”旁边的“页面边框”。
(三)练习型口述――多对多之全员小老师
在初中三年信息技术课中,学生共要接触11个软件。有些软件的界面是类似的,我们在学习时可以用迁移的方法,让每个学生都动起来,一起来说说发现了什么。
【案例5】
1.在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学习Excel界面时,因为前一个单元刚刚学过Word,所以我让同桌之间说说看:“两个软件的界面有什么不同?鼠标的形状有哪些差异,有什么作用?”全班学生在2~3分钟的时间内对同桌讲述,互相取长补短。
2.七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第六课图像处理起步中PS界面的学习,我也采用了全员口述的方法,让学生讲讲与以前所学软件不同的“工具箱”,如何才能找到隐藏的工具等等。
学生在单独看书时,常常觉得自己都知道了,但到用的时候基本都不知道。全员口述的好处就是让所有学生都参与进来,既能够提高课堂效率,又可以培养学生与别人交流的能力。在上述第一个案例中,通过口述学生对鼠标的形状和作用都有了一定了解。学习自动填充时,学生虽然从来没接触过Excel软件,也能很快找到填充柄来完成任务;同样在第二个案例中,因为学生已经对界面和“工具箱”的内容进行了口述讲解,所以在下面要输入文字时,学生非常快速就能找到“T”工具来完成标题的输入。
三、成效
1.学生学习能力明显提高
通过实践,学生自学能力得到提高,学生能主动提出问题,自主讨论交流、敢于尝试、学会倾听,学习积极性得到调动,思维活力得到激发。在操作时学生愿意动脑、动手、动口,学生自学能力和互助学习能力得到提高,不但会学,而且善学。
2.作品质量得到提升
以前学生完成作业时,只为完成作业而完成“作业”。现在很多学生已经能够在完成课堂任务的基础上去完成一个“作品”了;有时课本上的范例虽然很简单,但是加入了个性元素,学生作品也更加丰富多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