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以网民为本做新闻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在越来越多的网民通过网络他们采集的新闻信息的形势下,“顺应潮流”以网民为本做新闻,成为新闻网站得人心之举。
随着新媒体的崛起,传者与受者间的界限开始变得模糊,在众口发声的舆论生态之下,新闻网站如何在瞬息万变的海量信息中进行甄别研判,并引导主流舆论?
2012年12月5日到2013年2月1日,在58天的时间里,大众网通过“走基层”系列报道――“‘山货大爷’的进城路”,帮助常年徒步翻山越岭进城卖山货的81岁的杨洪义大爷实现了“公交梦”。在这则系列报道的进行过程中,大众网通过立体交互式的网络传播手段,对一个原本存在政府管理缺位的社会问题,进行正面引导从而传播正能量。在帮助网民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大众网赢得了政府部门、公众和媒体的多重褒扬,实现了自身传播力、公信力和影响力的综合提升。下面以这一报道为例,从引导、传播、干预和机制四个环节解析新媒体影响力提升的路径。
引导:坚守理念不放松
以网民为本,微博爆料,新闻落地,“主客”互通
当前传播格局的变化促成了媒体形态的多样化,其中一个形态便是“客媒体”,越来越多的网民通过网络他们采集的新闻信息。在这种形势下,“顺应潮流”以网民为本做新闻,成为新闻网站得人心之举。
“‘山货大爷’的进城路”系列报道成功的最大原因,就是以网民为本。这个消息的最初来源,是一则大学生的微博爆料,在随后的整个报道过程中,大众网采取新闻、微博两条线,报道新闻的同时,与广大网民进行即时互动,与网民共同参与其中。
2012年12月3日,山东师范大学一名女生路过济南市文化东路六乃喜快餐店门前时,发现一位老人挑着担子卖山货很是可怜,她给老人拍了一张照片,并了一条微博,立即引起了网友的关注。根据这则微博,大众网记者先后两赴六乃喜快餐店,找到了“山货大爷”杨洪义,并了首篇新闻――《“山货大爷”网络走红 步行4小时进城卖山货》。
微博爆料通过采访被证实为新闻,旋即形成了第二轮网络热议。2012年12月18日凌晨4点,大众网记者来到“山货大爷”家里,实地采访,并与老人一起翻过3座山头,走完40里山路,第二篇报道《翻三座山,走40里路,记者陪“山货大爷”进城》图文并茂、生动感人,也客观地摆出了老人的两大诉求:卖山货、进城。
为了实现老人的两个愿望,在报道的第二阶段,大众网动员一切力量,先后促成了山货的爱心团购,人大代表进村调研,并最终将报道递交给济南市委书记王敏,他责成市中区区委书记再次进村调研。公交公司也确定了山村通公交车的时间――2013年上半年。
在舆论初发期,媒体的引导就是一只无形的手,让新闻事件按照既定计划和节奏,逐步推进解决。善于将各方力量进行排列组合,在合适的时机反映适当的问题,为民解决生活之需,这是新媒体实现社会责任的工作方法。在这58天中,环环相扣,步步为营,“以网民为本”的新闻理念一直贯穿其中,使得报道最终结出了善果。
传播:立体交互全媒体
网民关注,外媒参与,美誉传播,扩大影响
“‘山货大爷’的进城路”系列报道,在传播手段上,充分发挥了新媒体的特点,实现了立体交互式传播,除了传统媒体具有的图文报道形式外,还结合微博直播、视频拍摄、专题聚合以及后期推出的纪录片,甚至是电子商务平台都运用其中,体现了新媒体的传播张力。
报道源于网友的微博,在随后的进程中,大众网通过网站和官方微博两个平台,实时更新事件的进展情况。2012年12月27日,我们通过“官微”发起并直播了山货的爱心团购,当天共55条原创微博,得到了300余条微博评论,600余次微博转发。近百位网友,两个多小时“抢空”300多斤山货。微直播结束后,@大众网还陆续收到来自网友的留言。从首发报道,到山村即将通车的消息,相关消息被十万余次转发、关注,这种关注度就是媒体的影响力。
“官微效应”还引来了新华网、山东广播电视台、济南广播电视台等中央、省、市级媒体的记者;在团购的当天,记者乘坐的出租车的司机居然也知道团购的消息。
在发起网友团购的同时,大众网还在“在山东”网上商城上集中展示销售山货,并且“包干”“山货大爷”附近所有村子里的山货,为山货的销售提供了一个渠道。这些山货还被作为大众网年终客户答谢会的“秒杀”奖品,通过落地的活动,再次强化了对报道的宣传以及对网站社会形象的传播。
为了真实记录下这组报道的每个重要节点细节,记者团队还在每个节点采集了视频资料,为制作纪录片做了准备。
消息被滚雪球般传播,大众网的美誉度也随之持续上升,责任媒体的正向传播依托于报道的正能量传递,两者达到了高度的统一。在这场报道中,大众网被网民、人大代表称为“最美媒体”,成功进行了自我推广,实现了社会效益的大丰收。
干预:积极处理防发酵
引导舆情走势,化解负面效应,传播正能量,提升公信力
一个成熟的媒体,其影响力表现在能够干预社会,解决现实中的问题上。“‘山货大爷’的进城路”系列报道,就体现了新媒体干预社会的能力。
首先是对人大代表的干预。在“同走40里山路”的报道刊发后,记者将前期报道用电子邮件的方式发给济南市人大代表梁凡,简单说明了“山货大爷”面临的问题,此举成功促成了人大代表进村,并促成后来将山村通车写进议案,以及实际通车。
其次是干预职能部门。在确定要帮助“山货大爷”的村子通公交后,记者先是找到公交公司营运市场部负责人,说明情况,征求意见。此后,在报道的推动下,公交公司先后3次参与由人大代表和市中区有关负责同志组织的现场调研,直至最后决定根据路况开通小型公交线路,并商定道路和场站建设的问题。
媒体干预社会管理的过程,同样也是对舆情进行引导的过程,在这种引导下,政府和职能部门积极解决反映出的问题,成功预防了负面新闻的发酵。
“山货大爷”的诉求,反映出的其实是社会管理中公共交通的缺位,这种中性或者偏负面的信息,被媒体揭示出来,如果得不到解决,很容易遭到网民的恶炒,甚至是负面的攻击,政府管理部门也极易因此被质疑。但通过大众网的报道,政府及时回应,并迅速行动,将可能引发的负面效应,在第一时间消除了。
在大众网的正向传播引导下,广大网民被“山货大爷”积极向上的乐观精神打动,被政府当机立断的做法而感动,一场可能产生的网络危机因为引导迅速和到位而化解于无形。
机制:强化队伍“走转改”
坚持日常机制,挂钩考核,力创精品,夯实地位
提升媒体传播力、公信力和影响力,与扎实的工作作风是分不开的,对新闻理念的坚守必须要有付诸行动的机制和队伍保障。“‘山货大爷’的进城路”系列报道能够成功,绝非偶然,这与大众网长期践行“走转改”,并通过日常工作机制进行保障有密切关系。
在日常工作中,作为原创新闻的核心机构,采访中心2012年6月起实行“体验新闻月”活动,硬性规定每个记者每月必须完成1~2篇体验式新闻,并且与工作量考核挂钩,不完成体验新闻视为没有完成当月工作量,奖金为零。在这种制度下,每个记者每个月都有数量不少的作品,《翻三座山,走40里路,记者陪“山货大爷”进城》就是记者完成的体验式新闻。
从2010年起,大众网连续四年开展“新春走基层”、“国庆走基层”大型采访活动,并在陵县等地建立了“走转改”的联系点,在建党90周年的重大节点,推出了《党旗漫卷中国红――走进56个民族大型接力式采风活动》,获得了中国新闻奖一等奖,这场历时半年的采访被誉为“新长征路上的‘走转改’”。
2013年2月8日上午,山东省委常委、宣传部长孙守刚听了大众网有关“‘山货大爷’的进城路”报道的介绍后说:这是一个非常好的案例,体现了走转改精神,体现了“三贴近”原则,希望有越来越多这样的事例,在大众网、在新闻单位的帮助下,让群众过上更好的日子。给群众服务的过程,对新闻工作者本身也是一种很好的教育,对于基层情况、群众疾苦的了解,也是对新闻工作者作风的很好的推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