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自我与敌对世界的对抗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自我与敌对世界的对抗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影片《白鲸》是根据美国19世纪著名小说家赫尔曼,麦尔维尔的长篇小说《莫比迪克》改编而成的。影片成功的塑造了亚哈这一充满智慧、敢于挑战自然、却又注定失败的人物。本文从影片的主题、人物塑造及艺术特色三方面分析,旨在揭示:人类要有一种与自然抗争的精神,同时,又不能向自然无情索要,人与自然必须保持一种和谐统一的关系。

[关键词]白鲸 复仇 人物塑造 艺术特色

电影《白鲸》是根据美国作家赫尔曼麦尔维尔的长篇小说《莫比迪克》改编而成的。影片成功地塑造了悲剧主人公亚哈这一充满智慧、敢于向自然挑战,而又注定失败的人物。影片也暗示了潜藏着的恐怖和生命中捉摸不定的悲剧和宿命思想。麦尔维尔生活的那个年代正值扩张时期,辽阔的西部正待开拓,美国人大量涌向那大片的处女地。“裴廓德”号的航程在某种意义上讲代表着这种扩张精神。当时的美国人对他们国家的独立感到自豪,更加引以为荣的是他们个人的独立,亚哈船长就是这样的一个例子。该影片寓意丰富,极富观赏性、思想性、艺术性,是世界电影宝库中不可多得的精品,深受广大影迷的喜爱。本文从影片的主题、人物塑造以及艺术特色三个方面进行分析,旨在告诉我们,人与自然必须保持和谐统一的关系。

一、复仇主题

自从有人类社会以来,战争就从来没有停止过,战争――报复――再战争,似乎永无止境。因此,复仇就戒了文学作品的一个古老主题。影片《白鲸》里的复仇比单纯的人类之间的复仇要丰富得多,它包括白鲸对亚哈的报复、亚哈对白鲸的报复、白鲸对人类的报复、还有人与人之间的报复。

《白鲸》中人类孤身一人同敌对世界展开斗争,即亚哈与白鲸的搏斗。白鲸―莫比・迪克绝不是一般的动物,她神出鬼没,无时不在,无所不能,更凶残无比,使得无数猎捕她的捕鲸者惨死在海上,连亚哈也不例外,他在一次与白鲸你死我活的搏斗中被她咬掉了一条腿。在亚哈眼里,神秘莫测、具有超自然神力的莫比迪克代表着自然或上帝的敌对世界。他把白鲸看成是死死折磨他,通过残害他使他失去人性的宿敌。羞辱难当,愤恨至极的亚哈决意铲除白鲸,雪耻报仇。在与白鲸的遭遇中是失去了一条腿后,他的自尊受到了严重的挫伤,他认为上帝应该对宇宙中存在的邪恶负责,并一心一意要为自己复仇,他听不进大副斯达巴克的劝阻,完全卷入了自身狂热、自私的欲念。他的自我主义如此膨胀,以致丧失人性,并与他人隔绝开来。他拒绝停下船来补漏,他甚至抓起一枝实弹的滑膛枪,直指大副“主宰人间的另有一个上帝,主宰‘裴廓德’号的是船长”。杀死白鲸,将证明捕鲸水手还是大自然的开拓者,是开辟疆土的先锋。开辟新航路,开发海洋资源,积累资本,为大工业时代的到来作准备。只有这样崇高的使命感才能在亚哈的残躯中唤起如此巨大的力量,以至感召到全体船员由同情到忠心耿耿地跟着他去完成这一壮烈的使命。

亚哈想方设法地杀死白鲸,征服自然,这破坏了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预示了他的悲剧结局。他把追杀白鲸作为出海的唯一目的,从登上“裴廓德”号的那一刻开始,就处心积虑地做着各项准备工作。可以说,亚哈是整个人类的代表,而白鲸则是大自然的象征。所以,亚哈与白鲸的斗争就变成了人与自然的斗争,而亚哈竭尽全力追杀白鲸,则昭示了人类征服自然的人物形象。影片的结尾亚哈与白鲸同归于尽,使得悲剧气氛达到了高潮。同时告诉我们,人类既要保持一种与命运抗争的精神,又不能向自然过度索取。人类必须与自然和谐统一。

二、人物塑造

影片中的亚哈是一个令人景仰、充满智慧的人。他的性格中既有偏执与疯狂的一面,又有锲而不舍、意志坚强与骄傲自信的一面。

亚哈因为盲目疯狂地憎恨那条最终毁灭了他的白鲸,失去了内心平衡,在追杀白鲸的过程中,无视全体船员的宝贵生命,让他们跟着自己去葬身大海。他的一言一行淋漓尽致地展示了他的偏执性格。当斯达巴克告诉亚哈,他的枪着火,是上天在反抗他,苦口婆心地劝他返航时,亚哈却大声咒骂起来,谁敢先松懈一下索头,他就用枪戳穿他。他要求别人和他一样,把消灭白鲸看作是一项神圣的任务。对亚哈来说,白鲸就是一块魔石,控制着他的意志,指挥着他的行动。他对白鲸的疯狂和痴迷,使他的精神、意志都受到了白鲸的左右。从而完全丧失了人性,使他一步步走向死亡的深渊。

他心中有温柔的一面,这使他能够回应爱,能够对同类的苦难产生同情。譬如,他十分怜悯皮普并保护他:他还命令斯达巴克留在船上,不要与莫比迪克拼死搏斗。有那么一刻他几乎就要被慈悲心肠的斯达巴克说服,放弃对白鲸的报复追捕。可是他总是压制着这温柔的一面,最后浇灭了这爱与人性的火焰。亚哈性格的动人之处是他的骁勇,如同普罗米修斯那样的英勇无比,敢于违抗上帝或自然。他还象普罗米修斯那样有着不屈不挠的意志,克服艰难险阻达到最后的目标。他的锲而不舍的精神,从他登上“裴廓德”号那一刻开始就显露出来。不管遇到什么样的捕鲸船,他都不厌其烦地寻问是否看过白鲸。为了寻找白鲸,这号环游世界的“裴廓德”号在驶遍世界一切著名的抹香鲸巡游渔场后,就几乎突然冲向太平洋的赤道线了。亚哈驾船环游世界只是为了找到它,并打败他。他坚守自己的承诺,坚持自己的行动,永不放弃。但为了心中的目标,他付出了昂贵的代价。他的骄傲自信表现在他把自己奉若神明,认为自己是具有“威严的个性”和“一切高贵的权利”,而对上帝、对神灵却不屑一顾。

从影片的对白中可以感受到亚哈那怒发冲冠的逼人气势,他骄傲、自信,向上帝、向神灵叫嚣着、挑衅着,让他们从棉花包后面出来,迎接他的挑战,即使失去生命,他也决不放弃斗争的权利和信念。

亚哈的偏执和疯狂注定了他的悲剧下场,他的锲而不舍、意志坚定、骄傲自信的光辉形象给广大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三、艺术特点

1、象征主义

“莫比迪克”是一条具有传奇色彩的白色巨鲸,“异常雪白的前额,金字塔似的白色背峰”,没有受到攻击时,它宁静安详,受到威胁时,它恐怖暴虐,最为重要也最难诠释的象征是白鲸莫比迪克,它几乎可以以多种方式解释,对不同的人类来说意味着不同的事物。对亚哈而言,白鲸不是那种邪恶的动物就是控制宇宙的邪恶势利的中介,异教徒几乎把它当作海怪,以实玛利认为它是宇宙中缥缈的力量化身。但对观众来说,白鲸可以象征着自然,也可以象征着上帝惩罚恶人的工具。它以超自然的力量时刻向人们示威,人们不但永远不能征服这个自然的精灵,而且将被自然吞噬,这种复杂的象征意义主要通过白鲸与亚哈的争斗充分展现出来。

影片中的主要矛盾是亚哈与白鲸的矛盾冲突,它象征着人与自然的斗争,反映了人力图揭开自然秘密的欲望。该影片可以说是人类对自然界善与恶的道德探索。亚哈是白鲸的对立面,尽管在反抗白鲸过程中,他变成了比白鲸还要邪恶的魔鬼。在另一个象征意义上,亚哈又是人类反抗命运与邪恶势力的斗士。他是受害者又是害人者,在人与白鲸的斗争中,影片的结尾通过象征手法暗示人是打不败的英雄,他对自己的蔑视与叛逆必然导致自取灭亡,他具有自杀性质的疯狂行为导致了悲剧的发生。

《白鲸》中的主人公亚哈的名字源自于《圣经.旧约》中一位以色列国王,船长的经历也可以在《圣经》故事中找到原型。另一个主人公以实玛利在创世纪里是亚伯拉罕和埃及女奴夏甲生的儿子,即庶出。以实玛利的意思是“上帝在倾听”,当然也暗示着上帝是公正的。以实玛利这个名字寄托着作者对美国,对人类美好的愿望。作为“裴廓德”号唯一的生还者和《白鲸》故事的叙述者,亚哈的晚辈,他的使命就是把教训带给后人,这样,他们就不会再承受神的罚咒了。

2、寓言

该影片寓意丰富,包含着外部和内部的两方面的意思。表面上讲述了猎捕白鲸的惊险故事,但底层蕴涵着对宇宙终极真理的精神追求。亚哈代表着已经变成偏执狂的狂傲,而魁魁格却代表着人类的爱与忠诚。费达拉可以被理解为魔鬼,一道道降落在亚哈和“裴廓德”号上的诅咒。斯达巴克给整个故事添上了基督教传统的色彩,魁魁格则给它添上了原始异教道德的色彩。正如圣杯一样,白鲸把整个人都聚拢在一起探寻宇宙的终极真理。

总之,《白鲸》是人类探索宇宙真理,寻求精神本质的思想之旅。该影片试图向观众昭示人类要有一种与自然抗争的精神,同时,又不能向自然无情索要,人与自然必须保持一种和谐统一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