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论师生矛盾的产生原因及调适方法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论师生矛盾的产生原因及调适方法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 要: 长期以来,教师与学生之间由于价值观的差异、角色地位的差异、年龄的差异、性别与性格特征的差异产生了许多矛盾。这种矛盾的存在直接影响了教育与教学活动的效果。只有树立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地尊重学生、关心爱护学生,严格地要求和科学地评价学生,才能从根本上扭转师生关系的不协调现象,促进教育与教学目标的顺利实现。

关键词: 师生关系 矛盾原因 调适方法

作为学校教育活动中最基本、最主要的人际关系,师生关系的重要性在于其能够极大地影响教学过程中的学生,影响教师的教育活动对学生所产生的教育“效应”。在教育教学实践中,和谐的师生关系才能使学生乐于接受教师的教育,才能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进而取得良好的教育效果。但是,由于各种主客观因素的影响,师生关系中长期存在一些不和谐的现象,如不能正确对待与处理,将会严重影响教育活动的正常实施与教育目的的顺利实现。

一、师生间矛盾冲突产生的多种原因

(一)师生间因价值观不同而产生的矛盾冲突

教师与学生价值观念的差异性,是导致师生冲突的最主要原因。在我国教育传统中,师道尊严的观念根深蒂固。教师因受这种传统观念影响,往往认为自己因闻道在先和社会赋予其传道、授业、解惑的职能,就理所当然地在师生关系中获得了主动权。于是,“教师是教育者,学生是受教者”的观念被认同并长期坚持。在这种观念的指导下,教师成为规则和真理的化身,教师和学生的关系变成了自上而下的等级关系,教师制度性权威因此产生。但另一方面,随着市场经济的深入心目中“教育者”与学生心目中“服务者”这两种角色的尖锐冲突[1]。加之信息时代学生获取知识手段的多元化直接动摇了教师对知识拥有和传播中的垄断性地位,从而动摇了教师的权威。

(二)师生间因角色地位不同而产生的矛盾冲突

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教师和学生属于不同的角色,履行着相反的职能。这种状况会使人们产生一种错觉,认为教师与学生的立场对立,甚至他们的利益与目的是对立的。如果教师没有充分地向学生说明自己行为的目的和意义,并且得到学生的理解与尊重的话,即使是教师完全正确的行为,也可能被学生所误解。因此,教师道德不是单纯的促使教师采取正确的行为,而是促使教师采取能使学生认为正确的、能接受下来的那些行为和方法。特别是在进行素质教育的今天,教师应把握好平等的师生角色关系,消除师生之间的角色对立。

(三)师生间因年龄经历差异而产生的矛盾冲突

由于受到不同时代的政治、思想、经济、文化的熏陶,教师与学生往往按照各自不同的人生观来看待生活,其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往往带有明显的时代特征,这就是所谓的代沟问题。[2]由于在年龄与经历上存在着较大的差异,导致教师与学生形成了不同的世界观、价值观,对同一事情,他们可能会有完全不同的理解和看法。一般来说,中小学生思维活跃,情绪激昂,喜怒哀乐常常溢于言表,容易冲动,感情用事,他们的人生观尚处于形成阶段,而教师通常已形成社会价值观,而且这种世界观会随着年龄和阅历的增长而日趋成熟和老练。因此,教师和学生之间的矛盾就因为对事物的理解和认识的不同不可避免地出现了。

(四)师生间因性别性格差异而产生的矛盾冲突

儿童期是一个人的个性发展的奠基时期,年龄越小,受教师的影响越大。可以说,儿童的性格特点基本上是通过学习和模仿形成的。在教育过程中,每位教师都是学生的直接模仿对象,其一言一行都是学生的榜样和模仿的对象,对学生性格的形成产生着潜移默化的影响。如果师生双方都具有良好的个性品质,将有助于良好师生关系的建立和发展。否则,师生之间就易产生排斥、疏远甚至冲突,这将不利于良好师生关系的建立和发展。

二、调适师生间矛盾冲突的具体方法

教师不但要充分认识师生关系在教育中的意义,认真分析并发现师生矛盾产生的原因,而且要努力寻求调适师生关系的方法。

(一)确立学生在教育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地位

在教育活动中,教师和学生是任何教育活动中不可或缺的两个主体。教师是教育的主体,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在学习过程中,学生自身的作用是内因,教师作用是外因,外因必须通过内因才能起作用。没有内因的响应,就达不到教育活动的目的。作为引导者,教师要注意在教育过程中唤醒学生的自主意识,强化学生的主体意识,激发起学生的主体情感,才能使教育的效果事半功倍。当然,在确立学生主体地位的同时,教师也要需要着力加强自身的主导作用,其教育教学工作才能够成功,才能全面提高学生素质。

(二)树立起信任学生与尊重学生的基本态度

尊重学生、信任学生是教育获得成功的基础。

尊重学生一方面表现为对达到一定要求和标准的学生给予充分的承认和肯定,另一方面表现为对学生的意愿、要求、意见给予充分的承认和肯定。更深层次的要求还包括教师对学生自尊心的培养和保护,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学生的健康个性。

尊重学生就要信任学生。信任是一种特殊的尊重,信任是一种无形的教育力量,它会对学生产生特殊的教育效果。教师要和学生建立民主、平等、亲密的师生关系,充分地相信学生。特别是对于后进生和犯过错误的学生,要给予更多的信任。这样才能促进他们的转变,激发他们上进的勇气。

尊重学生就要尊重学生的自尊心。自尊之心,人皆有之。自尊心是荣誉感、自爱心、进取心的源泉之一,是教育工作赖以开展的重要心理基础。[3]学生的自尊心是教育工作的起点。爱护学生的自尊心,就是爱护他们前进的动力;而伤害学生的自尊心,就会阻碍学生的进步与发展。每一位教师,都应该爱护学生的自尊心,无论如何都不应挫伤学生心灵最敏感的角落――自尊心。

(三)培养了解、关心、热爱学生的教育习惯

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热爱学生是教师职业道德中的重要规范,是教育活动有效开展的前提,这实际上也成了决定教师教育工作的成败的关键。每位学生都是一个正在寻求知识、走向社会的人,他们都有自己的个性、感情、信念和内心世界。由于家庭影响,社会生活条件差异,个人主观努力的不同,学生之间存在着较大的差异,这就需要教师深入细致地关心学生、了解学生,切实掌握每个学生的个性特点,以便采取恰当的教育方法,因材施教。而教师真诚地热爱学生、尊重学生,能够激起学生的自信心,使其内心感到温暖,产生一种激发其向上的精神力量。

教师关心学生,应当是德、智、体、美、劳全方位地关心学生的成长,不应该只关心学生的学习,还要关心他们的思想、交往、活动、生活、健康等。教师要设身处地地为学生着想,遇事不急不躁。当学生达不到教师的期望和要求时,要避免急躁情绪,否则不仅会伤害学生的自尊心,而且会打击学生对学习的自信心。而关心学生的前提是充分地了解学生。首先,教师要扩大学生的交往范围,积极参与他们的各项活动,在交往中增进师生的相互了解,做学生的知心朋友。其次,教师应遵循师德规范的要求深入了解学生,以适当的方法去教育、指导学生。只有这样,关心学生才可能做到有的放矢、目标明确。

(四)塑造评价学生的科学态度和多元化方式

学生往往把教师对自己的评价看成是社会衡量自己的观点,这也是其自我修正思想、行为的一种渠道。因此,如何评价学生对于学生的发展是至关重要的环节。

首先,教师要用发展、变化的观点看待每一位学生,对学生个性特点与知识能力作出客观公正的评价,指导学生正确认识自己,发现、发掘自己的潜能,从而对自己的未来充满信心。教师还要认识到,学生的发展是有先有后的,因此在教育教学活动中,要客观、公正、科学地看待和评价每一位学生。

其次,教师应树立正确的评价观念,采用多种形式的评价方式,以“创造适合学生发展的教育”,以适应素质教育的需要。学生的发展需要导向,需要激励。发展性评价为学生确定个体化的发展性目标。发展性评价不断收集学生发展过程中的信息,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判断学生存在的优势与不足,在此基础上提出具体、有针对性的改进建议。发展性评价所追求的不是给学生下一个精确的结论,更不是给学生一个等级或分数并与他人比较,而是更多地体现对学生的关注和关怀。教师不但要通过评价促进学生在原有水平上的提高,达到基础教育培养目标的要求,而且要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4]。

只有客观公正地评价学生,科学全面地评价学生,才能让所有的学生获得成就感和荣誉感,使他们树立自信心,促进他们的自我实现,自我发展。

(五)树立有格、有度、有方、有恒的从严治生的态度

严格要求学生是爱学生的表现。爱学生就要严格要求学生,要求学生向着良好的方向发展。教师在严格教育学生、全面要求学生时应当注意以下几点:一是严而有格。也就是说,严格要求要有既定的标准。这个标准就是根据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而制定的学校培养目标。教师对学生提出的任何一项要求,都是为了使学生达到这个培养目标而实行的具体步骤。二是严而有度。教师对学生的实际水平、理解和接受能力应该有一个正确的估量,才能对学生提出符合他们实际情况、能为他们所接受的要求。三是严而有方。教师应想办法让学生乐于接收和执行自己所提的要求。任何合理的要求,如果不能在实践中转化为学生的自觉行动,都是没有用处的。四是严而有恒。教师对学生的要求始终如一,坚持到底,不要朝令夕改,要保持一定的稳定性。并且教师提出要求后要有检查和落实,不要虎头蛇尾。五是严而有情。教师的严出于爱,爱寓于严。“爱”表明了教师对学生的态度,“严”表明了教师对学生的要求。只有严爱相济才能教育好学生。严格教育学生是一门学问,优秀的教师善于用自己出色的感召力,把握好“爱”与“严”的分寸,将两者真正有机地融合在一起,使学生在自己爱的情感中和严格的要求下,愉快、健康地成长。

参考文献:

[1]沈莹.师生冲突――师生关系的另一个视角.上海教育科研,2004,(11).

[2]肖建彬.中国教育思想史.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

[3]赵宏义.当代教师职业道德.北京: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2003.

[4]连秀云.新世纪教师职业道德修养.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