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银行如何管控信贷资金流向风险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银行信贷资金流向的安全与否,是关系到银行生存与发展的重要因素。信贷资金的安全性一旦出现问题,便会导致银行不良贷款余额增长,盈利能力降低,资产质量下行,从而影响银行经营效益的进一步提升。根据审计发现,笔者针对银行贷款资金流向中产生的几种风险进行分析,从根源处找寻风险产生缘由,并提出具体防范措施。
一、信贷资金流向产生风险的几种表现
(一)贷款资金未按约定用途使用。银行在形式上对贷款资金用途进行了调查和核实后,很难再继续根据资金支付情况进一步核实物资采购、运输和入库情况,仅从一般性购销合同来判断贷款资金流向,而网银等现代电子支付技术的发展更加大了资金监控难度,使得部分贷款资金未按规定用途使用,出现资金回流现象。某印刷企业在银行申请了一笔贷款,用途购买纸张,银行根据该企业提供的购销合同进行了贷款发放。审计时发现该企业通过网银、跨行转账等电子支付手段,将资金重新转回,对贷款资金进行了挪用,导致贷款资金出现风险,不能正常收回。
(二)支付方式与企业经营要求的不符。信贷制度规定,对超过一定额度的贷款资金必须进行受托支付,但在实际运作中,一些企业的实际经营形式和信贷制度要求往往脱节,增添了企业运用资金难度,导致企业采用虚假合同和营业税发票获取贷款资金,使资金进入虚假交易账户,从而加大信贷资金风险。某经营食用菌的企业,申请一笔贷款后,用途购买玉米芯,而购买玉米芯需在乡间进行收集,无法取得购销合同。为获取贷款资金,该企业提供虚假购销合同。在审计时发现该合同为虚假交易。虽然该笔贷款在审计后被强制收回,但在资金运用方面敲响了一个警钟。
(三)信贷资金流入企业担保圈。为办理银行保证担保贷款,有些企业客户间互保或联环担保形成了担保圈贷款,使本来不相关联的企业变得息息相关,由于担保圈内企业经营状况、盈利能力、担保能力不同,如果其中一企业出现风险,便会使担保圈内其他企业的征信受到影响,造成整个担保圈内企业贷款资金不能正常周转使用。审计时发现一案例,某专用车有限公司于2015年2月3日在某农商银行借款270万元,其联保企业为某纺织有限公司及某工贸有限公司,三家企业在农商银行均有贷款,形成一个担保圈。该企业的一笔借款到期后准备办理收回再贷,在办理手续过程中,发现其联保企业某工贸有限公司因涉及民间借贷跑路,由此该银行进行了抽贷,最终企业资金链断裂,导致整个担保圈内贷款到期后不能正常收回,形成不良。
二、对产生信贷资金风险的缘由分析
针对以上信贷资金风险的几种表现,笔者认为有以下二点原因:首先,贷款用途的真实性不能正确把握,导致贷款挪用现象的发生。由于银行间的竞争日趋激烈,争夺优质客户资源压力不断增大,存在对监控贷款用途的作用认识不足,重视业务发展,忽视规范控制,导致银行难以发现借款人通过隐蔽性极强的关联交易挪用贷款的行为。其次,随着企业间相互担保形成的担保链、担保圈正在快速蔓延,担保圈在企业融资中成为普遍现象。由于担保圈风险具有隐蔽性、传染性及不确定性,随着经济下行,担保圈风险日益凸显。担保圈中一旦其中一个企业出现问题,极有可能通过“多米诺骨牌”效应传导,进而演化成整个担保圈风险。
三、对信贷资金流向风险的管控措施
(一)增强银行风险防控意识,加大对贷款挪用的处罚力度。要加强对信贷资金的风险防控意识,提高自己监控效能。一是加强贷前审核,准确把握借款客户的真实意图,信贷的投放做到与自身的风险管理能力、专业人员素养相匹配,落实前期尽职调查中的各项工作,不能因为盲目抢占市场而降低审贷标准,放弃审贷的自主性和独立性。二是加强贷后跟踪监控,积极推行现金流管理,通过对考核银行存款、结算等方面的管理,掌握资金真实的流向。三是严格执行逾期欠息客户监测和下迁客户情况报告制度,加强对逾期贷款、新发生欠息企业和下迁客户的监测。做好重点领域潜在风险贷款监测分析,综合分析企业还款能力及还款意愿,对可能出现的劣变趋势作出合理判断,提前介入,尽早处置。四是建立银行间异常资金流动预警机制,确保及时发现挪用贷款行为以及早采取措施。一旦发现借款人违规使用信贷资金,不仅要根据借款合同的有关规定对借款人进行罚息外,还要将此行为作为不良记录纳入征信系统,使其在今后授信、用信方面都要受到影响。
(二)完善信贷管理制度,优化信贷业务流程。在贷款发放过程中,有些信贷制度“重形式,轻实质”、“重流程规范,轻信息管控”,在操作过程中,与实际情况不相匹配,因此,需要根据实际情况不断完善信贷制度,正确把握信贷资金风险因素,灵活运用贷款支付方式,在确定贷款资金安全的情况下,允许企业在受托支付和自主支付之间做出选择,为企业生产经营创造便利的资金运用环境。
(三)切实把控第一还款来源,防范担保圈风险的产生。要尽快树立正确的信贷经营理念,高度重视对借款人自身现金流及偿债能力的分析,切实把第一还款来源作为防范信用风险的关键,不能把贷款收回寄托在担保人上。同时,对联保形成的企业担保圈,要针对担保圈风险特征,细化分类管理标准,区分新增及存量,采取不同的担保圈治理手段,区别对待,分类管理,要树立“风险降到最小化,信贷资金安全最大化”的指导思想,多措并举,因圈施策,保证银行信贷资金的安全。再次,要尽量避开同行业担保圈,避免出现“牵一发而动全身”混乱局面的出现,警惕同行业爆发的信贷风险蔓延,严防风险传染,做到未雨绸缪,防患于未然。
(作者单位:梁山农商银行,山东 济宁 272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