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劳拉西泮与丁螺环酮治疗焦虑症临床观察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劳拉西泮与丁螺环酮治疗焦虑症临床观察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目的观察劳拉西泮丁螺环酮治疗焦虑症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32例广泛性焦虑症患者随机分为劳拉西泮组和丁螺环酮组各16例,治疗6w。于治疗前及治疗第1w、2w、4w、6w末采用汉密顿焦虑量表和副反应量表评定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两组总有效率均为81.25%,两组不良反应比较差异无显著性,程度均较轻,且随着治疗时间的延长及调整药物剂量后而减轻或逐渐消失。结论劳拉西泮与丁螺环酮治疗焦虑症疗效相当。

【关键词】焦虑症;劳拉西泮;丁螺环酮;疗效;安全性

焦虑症是精神疾病中最常见的一种慢性、进展性疾病,易复发,而且起病年龄越早,焦虑症状越重,社会功能也较多受到损害[1]。传统的抗焦虑药物因副作用大,而使患者依从性差。为提高患者的疗效及服药依从性,我们对劳拉西泮与丁螺环酮治疗焦虑症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进行了对照分析,现报告如下。

1对象与方法

1.1对象

选取2005年10月~2006年5月在我院住院的32例焦虑症患者为研究对象。入组标准:(1)符合《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第3版(CCMD3)广泛性焦虑诊断标准[2];(2)汉密顿焦虑量表评分≥15分;(3)体检及实验室检查均无异常;(4)排除严重躯体疾病及药物依赖者。将入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16例,劳拉西泮组男9例,女7例,年龄24a~53a,平均(32±10)a,平均病程(2.7±1.5)a;丁螺环酮组男10例,女6例,年龄26a~57a,平均(36±14)a,平均病程(2.8±1.6)a。两组上述各项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

1.2方法

1.2.1服药方法

对服药患者进行为期1w的清洗,未曾服药者直接进入治疗。丁螺环酮起始剂量5mg·d-1,2w内增至25mg~45mg·d-1;劳拉西泮起始剂量1.0mg·d-1,第2w加至2.0mg~3.0mg·d-1,最大剂量5mg·d-1;治疗期间不服用其他抗焦虑药,疗程6w,完成疗程后停药观察1w。

1.2.2疗效评定

于治疗前及治疗1w、2w、4w、6w末采用汉密顿焦虑量表(HAMA)[3]及副反应量表(TESS)评定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疗效判定标准:HAMA减分率≥75%为痊愈,≥50%为显著进步,≥25%为进步,<25%为无效;显效率=痊愈率+显著进步。治疗前及治疗6w末均进行血常规、肝功能、心电图检查。所有量表评分均有2名精神科医师评定(一致性检验Kappa=0.88)。

1.2.3统计方法

所有数据采用SPSS10.0统计软件处理,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

2结果

2.1临床疗效

劳拉西泮组痊愈5例(31.25%),显著进步4例(25.0%),进步5例(31.25%),显效9例(56.25%),无效2例(12.5%),总有效率13例(81.25%);丁螺环酮组分别为6例(37.5%),3例(25.0%),4例(25.0%),9例(56.25%),2例(6.25%),总有效率13例(81.25%)。两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χ2=0,P>0.05)

2.2两组HAMA评分结果比较,见表1。表1两组HAMA评分结果(略)注:与治疗前比较(*t劳=3.58,8.55,13.02;*t丁=3.06,9.13,18.09;P均<0.01);组间比较P均>0.05

表1显示,HAMA评分两组治疗第2w末均较治疗前有极显著性下降(P<0.01);同期组间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均>0.05)。

2.3不良反应

劳拉西泮组:疲乏2例、嗜睡2例、眩晕2例、定向障碍1例、胃肠道症状及药物依赖1例;丁螺环酮组:失眠3例、嗜睡3例、眩晕2例、呕吐1例。两组不良反应均在服药第1w、2w末比较明显,程度均较轻微,随着治疗时间的延长及药物剂量调整而减轻或逐渐消失。治疗后两组药物不良反应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血常规、肝功能和心电图均无异常改变。

3讨论

焦虑性神经症是一种常见的精神疾病,患者存在难以忍受的痛苦,严重影响患者的社会功能和生活质量。焦虑症与5羟色胺(5HT)和去甲肾上腺素(NE)等神经递质的失调有关[4]。劳拉西泮为苯二氮艹卓类(benzodiazepine,BZD)的经典抗焦虑药;丁螺环酮为5HT1A受体部分激动剂,能与5HT1A受体选择性结合,抑制5HT的再摄取而发挥抗焦虑作用,但其镇静、眩晕、催眠作用较劳拉西泮轻。本资料显示,两组总有效率均为81.25%,HAMA评分,两组治疗第2w末均较治疗前有极显著性下降;同期组间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不良反应均轻微。提示劳拉西泮与丁螺环酮治疗焦虑症疗效相当,安全性高,依从性好。

【参考文献】

[1]沈渔邨.精神病学[M].第4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460~462

[2]中华医学会精神科分会.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M].第3版.济南: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2004:75~77

[3]张明园.精神科评定量表手册[M].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8

[4]ConnorKM,DavidsonJRT.Theneurobiologyofgeneralizedanxietydisorder[J].BoilPsychiatry,1998,44:12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