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浅谈品德与生活课中主体性活动方式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浅谈品德与生活课中主体性活动方式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良好品德的形成必须在儿童的生活过程之中,而非在生活之外进行。品德与生活课程注重密切联系学生生活实际,对学生实施良好的品德教育。课程的设置针对传统教学思想的弊端,注重突出学生的主体性,解放学生,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一、解放思想,多与学生互动交流

道德寓于儿童生活的方方面面,没有能与生活分离的“纯道德的生活”。如《说说心里话》一课的教学中,开始借助图片创设了这样一个情景:有一天,滔滔闷闷不高兴地坐在教室里,小丽走过来问道:“为什么不开心啦?”滔滔愁眉苦脸地说:“今天,爸爸因为我踢足球的事生气了,我就是喜欢踢足球,这有什么错?”滔滔是该耍赖争吵,还是该和爸爸谈谈心呢?教师没有急于让学生回答,而是让学生用自主选择座位的形式来回答。同意“耍赖争吵”的同学坐左边,同意“和爸爸谈谈心的”的同学坐右边,然后两组学生互相讨论回答来帮滔滔出主意。在学生自由组合的两组互相讨论中,学生知道了当自己的意见与家人发生冲突时不应该蛮不讲理,耍赖争吵,而要明白家人对自己的期望,相互沟通,相互理解。

二、敞开心扉,激起学生乐学的情绪

低年级的课程应当通过深入浅出的道德的、科学的、生活的启蒙教育,为儿童形成积极的生活态度和实际的生存能力打下良好的基础,为他们在价值多元的社会中形成健全的人格和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打下基础。所谓亲其师,信其道,要想让学生爱上品德与生活课,首先要让学生爱上品德与生活教师。这就要求我们营造平等鲜活的师生关系。(1)平时多与学生接近,缩短师生之间的距离,如下课后,到学生当中去和他们一起谈天说地,和他们一块玩一些有益义的游戏活动等。(2)以身作则,以理服人。(3)遇事有耐心,对学生要多一点关爱。(4)课堂上多些微笑。教师脸上的表情是课堂教学中的“晴雨表”,如果教师脸上表情呈现出严肃,那么学生会有一种畏惧心理,他怕上课教师提问自己答不出而受到教师的批评,从而使课堂气氛很难活跃起来,教师上课感到吃力,学生学习也感到吃力,这样一来,教师既不能达到预期效果,又不能调节师生关系的和谐。反之,如果课堂上多带些微笑,上课时对学生多几句鼓励的话语,多主动与学生进行沟通,坚持课堂上让学生各抒己见,发表自己的见解或主张。那么,课堂上必然会出现积极举手发言,争抢回答的局面;那么,课堂气氛就会非常活跃,学生的积极性就会调动起来,课堂上就会形成教师乐教、学生乐学的氛围。学生在这样的课堂上,不仅思维能力得到了充分的发展,个人的长处也得到了充分的展示,学生的胆量也会逐渐变大。而且进一步促进了师生关系健康和谐的发展,最终达到建立平等鲜活的师生关系的目的。

三、俯下身子,还给学生自主的权利

在品德与生活课程中,教师要由单纯的知识传授者转变为儿童活动的指导者、支持者和合作者;其主要的任务不是讲解教科书,而是努力创设适宜的活动环境与条件,灵活多样地选用教学活动和组织形式,结合实际地培养儿童的品德和习惯,保护儿童的好奇心,引发儿童探索的欲望,让他们能够生动、活泼、主动地学习,身心健康地成长。

教师要自觉调整自身与学生的“配角”与“主角”的关系。教师不应该是驾驭学生、驾驭教材的权威,而应该是学生学习的指导者、服务者,为学生学习教材铺路搭桥,解疑排难。

第一,可以根据教学内容确定活动形式。不同的教学内容决定不同的教学形式。一些发生在学生身边的、学生有切身体会的内容,适宜表演活动;一些社会事例,则更多适合搜集采访和交流活动。例如二年级《品德与生活》的教学中,我采取了“采访搜集+交流”的活动形式,开阔了的学生的视野。

第二,可以根据知识形成阶段设计活动。学生的品德形成是螺旋上升的,学生的知识形成有其阶段性的不同。应根据学生知识形成阶段设计活动。例如二年级《品德与生活》上期与下期中都有对家庭生活关注的内容,上期的要求是体会父母工作的艰辛和不易,下期则侧重于学生对家庭生活的参与和对父母家人爱的表达。因此,上期适宜开展观察和交流活动,而下期开展实践汇报活动更为合适。

第三,可以根据学生年龄特征设计活动。 低年级学生的思维多具直观性,注意力集中时间短,以有趣、有情的活动贯穿教学过程,是有效的组织方法。如游戏活动、动手操作、小竞赛等。随着年龄的增长,对学生逐步提出较高的要求,加强意志、情感、动机等的培养,不仅给学生提供外显的直观活动,更要注意思维层次方面的活动的开展,如开展尝试活动、整理活动、探究活动、辨析活动、自学活动等。

儿童是在真实的生活世界中感受、体验、领悟并得到各方面的发展的。教师应充分树立科学的学生观,在与学生共同开展的学习活动中,充分尊重学生的人格,创设宽松、和谐、活跃的课堂氛围,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构建主体性活动方式,引导学生主动去关注生活,重视课程与儿童生活世界的联系,让课程变得对儿童有意义,这将有利于他们构建真正属于自己的知识和能力,形成内化的道德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