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关于高校环艺专业“学赛结合”项目教学的思考与探索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在现有的教学模式下,将专业设计竞赛引入环艺专业课堂的思考和实践。以项目教学法为引导,着重深化和探索“学赛结合”的目的和意义。在实践过程中对现有教学体系的思考、“学赛结合”项目教学实施的重要条件,以及落实到具体课程的系统性问题等方面的系列探讨。
环艺专业学赛结合项目教学 近年来,项目教学法已广泛应用于高校环艺专业教学中。美国教育家凯兹和加拿大教育家查德最早在其著作《项目教学法》中提出项目教学法的理论原则,并认为:在教师指导和其他一定的条件下,由学生自己处理相对独立的项目,可以在自主建构中获得知识;学习是知识、技能与行为、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的进步。总之,项目教学法是一种以学生为中心、通过师生双方共同参与完成一个完整的项目工作而进行的教学组织活动。
现今每年设计专业有很多竞赛。这些竞赛既反映了环艺专业设计的先进水平,又引导了高校在教学改革中应注重学生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设计能力。这对环艺专业教学建设和教学改革起到了不可忽视的积极推动作用。因此,从2010年开始,广西艺术学院环艺系(现为建筑艺术学院)决定尝试实施“学赛结合”项目教学改革:以设计竞赛为项目进行专业教学,由学生自主复习和串联已有的知识,同时在项目中学习新的知识和寻找自身的兴趣点,具备市场观念、工地实战能力和团队合作意识,从而更加有利于学生从业时角色转换与未来发展。
一、“学赛结合”项目教学的目的和意义
设计竞赛主要分为两类:一类是由企业或设计院等牵头发起的竞赛,这种竞赛往往有一个具体工程为题目,由学生自行定义设计风格和制作图纸。这种竞赛的特点是目的性强,能够培养学生具备较强的社会参与意识,并有锻炼实习的机会。如建筑艺术学院主办的 “高迪杯”环境艺术设计大赛、广西艺术学院主办的“小户型家居空间设计”为主题的大学生室内设计大奖赛等。另一类是由高校或设计协会牵头发起的竞赛,这种竞赛往往不限设计风格、不限工程内容,只以前瞻性的设计概念为题目,注重鼓励学生的设计原创性,培养学生定位自身“可持续发展”的可能性。如广西艺术学院举办的“校园文化艺术节”、中国建筑装饰集团与四川美术学院联合发起的“中建装饰杯5+2环境艺术主题设计大赛”等。
1.进一步缩短从学生到职业设计师的跨越过程
所谓“进一步”,是针对过去以虚拟项目为主的教学形式而言。原课程里也有软件技术、专业规范、材料概预算等课程内容,但学生学得还是比较被动,很多知识点不得不等到社会工作中才得以强化体会,这对日新月异的设计职业来说太过漫长。因此,在保证教学目标与教学质量的前提下,必须降低学生成才的时间成本,缩短学生成为优秀设计人才的跨跃过程。
“学赛结合”项目教学引进了全国、全省和全市之间真实的专业竞争,学生能够看到理论和实际的落差、看到各个地域院校之间的水平对比和特色,而课程中的设计成果也有很多机会在市场和专业人士中得到检验。“学赛结合”项目教学的情景更接近市场,学生能够快速自主了解和适应市场,发挥自己的优势和才能,迅速完成从学生到职业设计师的角色转换,在读书期间就能正确选择专业发展子方向、挖掘出自身口碑的潜力。
2.有助于推动课程结构的调整与评价体系的改变
以全国大学生广告大赛为例,其已形成省级与国家级两级评价体系。评审专家由各院校专业教师与企业一线设计师组成。评审名次与作品网络公示。这样的评价体系非常特别:不仅有各院校专业教师、企业设计师,甚至还有社会其他层面的参与和监督,形成跨地区、跨办学层次、跨院校的交流。因此形成学生自我评价、教师评价、企业评价、大赛评价等综合评价方式。使教师与学生对自己的成果与作品有比较全面的、客观的认识。
在“学赛结合”项目教学过程中,应采取上述的这种综合评价方式:设计成绩成果不仅要面对实实在在的设计、实施和验收过程,而且要接受全国各界的设计精英和教育人士的多元评价。指导教师可以直观看到学生在某些方面的缺失,全面客观地给予引导。这种综合评价体系有助于教师调整课程设置与知识框架之间的关系,不断地进行深入思考和反省,进一步优化教学方式。
二、“学赛结合”项目教学实施的必要条件
1.教师团队的综合素质
教师团队自身的综合能力直接影响到是否能把项目教学推向高水平的状态。要把握好不同的竞赛,就要求教师团队的专业知识和业界水准比较系统全面:不但要精通手绘设计、建筑史论、模型制作、植物绿化等基础课,还要能教授公共空间设计、概念空间设计、景观建筑设计等高年级综合性课程;不但要具备高学历,还要具备高情商和丰富的教学经验;不但要有一定的设计施工实践经验,还要了解国内外业界的现状与发展、市场变化以及企业的情况;不但了解自己所在学校的特点和优势,还了解其他高校的专业层次并保持互动交流。因此“学赛结合”项目教学的实施对教师团队的综合素质有很高的要求,促进教师团队必须保持清醒,不断创新、与时俱进。
2.竞赛的选择、交流与维护
目前我们还处于“学赛结合”项目教学的探索阶段,更看重竞赛对院校的长远利益预期。因此,在林林总总的设计竞赛中,我们选择的是有过院校之间合作、自身组织比较完善、有培养设计师愿景、注重企业或竞赛精神文化建设的竞赛组委会,往往这样的组委会也是业界的佼佼者。以此为背景的竞赛无论对学生的学习、对教师的科研和教学水平、还是对企业的自身发展都更具价值。
交流的目的是达成培养共识、促成竞赛良性循环。整个学习、竞赛参与过程都依赖于良好的交流。而共识的前提一定是双方的共赢,既赢得师生在专业上得以提高和认可,又赢得竞赛的长远良好口碑,真正达到利益和诉求的平衡。
维护无疑是最具挑战的一个环节。设计竞赛的发起方无论是公司、设计院还是高校、设计协会,都是需要花费大量时间财力来持续付出的。因此,一定要做出有建设性、原创性或有市场价值的设计成果,打响相关方面的品牌,以达到共赢的理想效果,是维护参赛方和组织方的硬道理。
从我们近十年的参赛经验来看,“学赛结合”项目教学的最佳环境是院校之间、校企之间的多方位合作:如长期保持专业交流的兄弟院校、有科研合作关系或实习共建基地的企业等。因为兄弟院校、企业、设计院通过参赛能够了解到优秀毕业生和教师的情况,院校和企业之间的关系比较稳固。在这样的前提下,双方的了解是多方位和全面的,更有可能建立起长期共赢局面。
三、“学赛结合”项目教学落实到具体课程的系统性
以2011年~2012年建筑艺术学院主办的某个竞赛为例,可以看出:“学赛结合”项目教学要想取得良好顺畅的效果,多方之间必然有一个渐进的系统性过程,而这个过程,是落实到具体课程中实现的。
在2011年第一届竞赛开始后,教师团队马上引导三、四年级学生积极参与,当时正在上的专业课程有《秋季实践》《装饰工程概预算》《毕业设计》《建筑设计》《景观庭院设计》《环境艺术项目设计及施工图编制》《装饰材料与构造》《环境雕塑》等。任课教师要求学生从平面功能分区、风格定位的开始推敲和分析,再到完整的天花、内外立面、大样细节设计,一直到软装配饰、装修概预算。整个过程对教师对学生都比较艰难:一方面学生已经按传统教学方式完成大部分的基础课和专业课,突然以竞赛项目为切入点进行学习,课程的各个知识点的掌握要求更高或者更实际,课程设置难度偏大,像教师在生拉硬拽让学生手足无措地上一个从未登上的台阶。
经过反复总结和探讨之后,师生们都意识到在课程中增加循序渐进过程的重要性,并严格按照设计专业规律和教学原则提前周密安排,结果此项竞赛的效果完全不同。在第二届竞赛开始大半年之前,以竞赛项目的主题或概念为切入点,教师结合课程教学目的,在课堂上只要求学生针对某一设计点提出创意,再进行延伸设计和实际优化。经过第一阶段的学习,学生已能理解环艺设计的原则和规律、施工图或设计图的要求与规范,以及从设计图纸到工程施工完毕的中间过程。随后在秋季社会实践中,有20余名学生争取到合作企业的实习机会,分别承担设计师助理、材料采购助理和施工员助理等工作任务,再一次有目的地学习工作流程,积累设计和施工经验,初步锻炼出空间设计、工程概预算、材料采购、施工监理等能力。这些实习过的学生成为接下来推动课程的优势选手。最后,在进行三年级下学期的课堂上,由学生主动全面展开的设计工作,把以往的每一个设计点串联起来,在每一门不同的课程中相互印证不同的设计点,融合成优秀的完整的设计成果。相比上一届竞赛,学生参赛时间跨度虽然加长,但是难度降低,学生的积极性大大提高,竞赛成果进步了很多。
通过这几年的教学改革探索,我们意识到:“学赛结合”项目教学模式是一项非常系统性的工作。一方面,课程本身需要系统化的周密规划,应遵循“由小到大、由易到难”的原则,教师团队应先分解项目模块和任务。模块分解和任务分配要体现“能力本位”的教育思想,把课程内容与模块一一对应。起初任务要足够小,小到仅关联1~3个知识点,使学生有能力完成并产生兴趣。然后任务量和难度不断增加,关联知识点不断增加,让学生体会专业难度和解决问题的成就感。另一方面,“学赛结合”项目教学的推进又涉及到整个高年级专业课程体系、教学理念的系统性调整,保持教学特点和优势,必须淘汰已不适应社会发展需求的部分。
四、结语
综上分析,实施“学赛结合”项目教学模式,可使学生呈现出较明显的周期性进步,既能保持住可贵的原创性设计点,又能把设计点优化到实际工程中去。不仅摆脱了学生长期处于被动式学习和缺乏实际设计施工经验的传统教育方式,使专业教学更符合现代社会日新月异的业界变化,锻造出教师团队的综合素质,还更好地体现艺术院校的教育品牌魅力,达到高校、设计院、企业多赢的良好局面。
参考文献:
[1]王克祥.环境艺术设计专业中实施“123”项目课程的研究与实践[J].大众文艺,2012,(10).
[2]黄坚,袁燕.竞赛课题引入高职艺术设计专业教学的价值探讨[J].现代装饰(理论),201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