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应激状态”中的IT人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应激状态”中的IT人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当今世界,人们处在一种由生活节奏不断加快和知识不断更新所造成的紧张状态之中。难以满足的工作生活需求、对成功的渴望和工作所要求的高效率,使人们来不及去认识它、把握它并做出相应的适应性调整,因而不可避免地出现持续的心理紧张,这种为了应付社会情境的迅速改变而出现的心理状态,一旦产生并持续下去,就会给人们的身心健康带来无法估量的损害。

伴随着高新技术的蓬勃兴起,IT行业内的竞争日趋激烈,这给IT人的生活带来了极大挑战。一方面,面对爆炸式的知识增长,他们需要永无止境地给自身充电,以免落伍;另一方面,沉重的工作负荷和竞争压力又使他们不得不打起精神从容应对。

重压之下的IT人

E时代,IT人在经济社会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他们鲜明地代表了一种工作生活状态,这种状态到底是怎样的呢?是否存在着心理健康隐患?他们又是如何看待自身的生活和工作状态呢?

围绕这些疑问,搜狐IT与国内著名咨询机构易观国际联合《IT时代周刊》、《知识经济》、《21世纪经济报道》、《新京报》、海龙资讯网、硅谷动力等媒体进行了一项专题调研。本次调研以问卷方式进行,共计回收有效问卷30315份。调查结果显示:近九成的IT专业人士感觉精神压力增大。压力主要来自工作量的增加和技术革新的速度。在调查中,回答“近一两年压力增大”的IT专业人员的比例达到了将近九成(86.1%)。在压力增大的原因中回答人数最多的是“工作量太大,精神总处于紧张状态”,所占比例为51.2%。回答人数居第二位的是“技术革新速度加快,总是处于一种追赶状态之中”(41.6%)。回答“工作上的人际关系难以维持”的比例为28.8%,回答“长时间工作和节假日加班接连不断,体力上吃不消”的以28.5%紧随其后。

此次调研让人们看到IT人如此的工作生活图景:工作超负荷,休息时间不足;饮食无规律,进餐不科学;工作之余匆忙补觉,正常锻炼遭荒废;工作生活压力巨大,自我感觉不容乐观。这一画面不由得让人忧心忡忡。英年早逝的IT精英更让人为之汗津,IT人所承受的心理压力绝非一般!

痛却执著的IT人

IT人是一群同时间赛跑的勇士,工作性质导致其长时间坐在电脑前,缺乏适当的休息,加上姿势不当,肌筋膜疼痛症就悄悄地上了身。更为严重的是,长期在计算机前容易患上眼疾、头昏、头痛等症状。据北京医科大学、上海医科大学公共卫生院的抽样调查,计算机操作人员70.3%出现眼疲劳症,颈臂疼痛病占25%。长期不间断地操作计算机而导致“暴盲”的事件,在国内外都有发生。目前中国近三分之二的IT人正经历着不同程度的心理疲劳。有人将IT人的“职业病”命名为具有时代特征的“硅谷综合症”,其生理上的症状表现为:经常感觉疲劳、食欲下降、睡眠质量变差、容易生病等;其心理上的症状表现为:紧张、烦闷、焦虑、易怒、悲观、抑郁、绝望等。这种长时间的过度压力将影响人的身心健康甚至危及生命。

调查显示中国IT人对自身目前工作生活状态满意度评价较低,那么中国IT人为什么不更换工作,另觅他业呢?绝大多数IT从业者认为,即使不从事IT行业工作,生活状态是否会得到改善也存在不确定因素,有54.5%的人持此观点;只有30.2%的人认为工作生活状况肯定会改善。另据调查,有56.4%的人表示“若没有各方面压力,肯定会从事IT工作”;表示“若没有各方面压力,不愿意从事IT行业”的比例仅占17.6%。工作压力虽然比较大,但IT人的执著证明这一行业的巨大吸引力。

IT人:应激状态

心理应激已成为当今世界尤其是发达国家人们普遍关注的问题。心理应激并非现代特有,但随着社会的发展,能引起应激的因素越来越多,越来越复杂,也越来越引人注目。在人类的十大死因中,二战前主要是传染病,而战后变成了与心理应激有着密切关系的心脑血管病、癌症和意外事故等。可见,我们能否做到既要社会大步前进、科学技术高度发展、精神和物质生活高度文明,同时又能避免紧张状态或心理应激对人们身心健康的损害,这是摆在我们面前不可回避的议题。

心理应激又称心理压力、紧张状态或紧张刺激。一个人在一定的社会环境下生活,总会遇到各种各样的情境变化或刺激,这种影响过分强烈,超出了个体所能耐受的适应和应付能力并持续长久,就会扰乱人的心理活动和生理机能,造成一系列与应激状态有明显关系的疾病,即应激状态病。这种疾病可以发生在人体内的任何一个系统,例如:高血压、冠心病、消化性溃疡、支气管哮喘、糖尿病、斑秃、类风湿性关节炎等,以及某些免疫性疾病、各种癌症和各种神经官能症。有人称这些适应性疾病为“现代文明病”,这也是现代文明社会生活的各种应激因素过多所致。

心理学研究表明,适度的压力能使人处于合理的应激状态,并对人的行为表现有积极作用。而过度的职业压力如果得不到合理缓解和释放,这种应激所造成的心理失衡和消极情绪的反应往往会影响人的智力发挥和干扰正常的逻辑思维,形成判断失误,找不到头绪,导致注意力涣散和记忆力减退,使思维陷于紊乱状态,不能对事件做出正确的评价,难免造成认知功能的障碍,将会使人的工作能力难以得到正常水平的发挥。

IT行业业绩压力很大,每天都感受到成倍增加的目标。当人难以承受过多的心理应激时,心理极易出现“亚健康”状态,表现为明显的工作倦怠。工作倦怠对个体、个体所在的部门或团队以及个体所在的组织会产生明显的负面影响。一般出现工作倦怠的人在工作上可能会出现各种退缩行为:缺勤率提高;工作满意度会降低;对组织的承诺也会降低;可能经常有离职的想法;对工作也不那么投入;效率和业绩会有明显下降,严重的可能会对工作、对生活失去信心。而团队中有人出现工作倦怠,一般都会传染给部门或者团队其他成员。此外,他们的消极态度和行为也会影响到与其他同事及客户的合作,增加矛盾与冲突的几率。而随着被传染人数的增多,公司的工作效率和效果也会大打折扣。

IT人:应把健康当作事业去经营

事业与健康并非水火,关键是要培养健康的生活方式。王均瑶英年早逝带给人深深的震动和深刻的反思。工作和身体真的不能兼顾吗?当我们透支完身体资源时,我们又将如何?年轻时用抵押健康的方式创造财富,中年时再用赢得的财富去赎取健康,请问健康是财富所能交换的吗?

也许我们该再一次强调那句朴素的口号:身体是革命的本钱!在职场上,学会让自己喘口气,尝试一种科学、健康、快乐的工作生活方式也是一门学问。聪明人要学会把健康当作事业去经营!

面对心理应激,IT人如何在痛苦与快乐中寻求平衡?

寻找产生心理应激的因素是减轻或解决压力的第一步。

导致压力的因素大多围绕事业与家庭而展开,涉及社会环境、经济收入、人际关系、社会支持、个人成就、住房、子女和个人生活诸多方面。

职场因素主要指产生压力的客观因素,更多的是一些管理问题。包括工作任务过重、工作难度较大、竞争激烈、预期的目标久久不能实现、工作前景不好、人际关系紧张、员工与工作要求不匹配、工作环境对顺利开展工作不利等等。个体主观因素(如年龄、性别、动机、意志、能力等)将决定职场因素是否成为压力源。不同人对职场因素的感觉、解释和评价是不一样的。在工作压力中,工作任务、劳动强度、工作责任和竞争等内容的压力感受较为明显。此外,劳动争议、医疗纠纷和不情愿的工作应酬等问题也带来一定压力。

家庭因素集中表现为IT人工作与生活的失衡。尤其是IT经理人,他们担负的工作任务重、责任大,压力自然也就大;同时由于他们常年工作,没有时间顾家,造成家庭关系不和谐、子女对父母不亲切。工作狂已经成为家庭的突出问题。很多处于发展期的公司需要经理人夜以继日地工作,造成家庭问题上的压力比较突出。普遍研究发现,领导层级越高,心身健康水平相对越低。

减少或消除心理应激因素的影响是维护心理健康的关键。

首先,从职场因素出发:做适合自己的工作是减少压力愉快身心的前提。

1、根据员工的兴趣、能力、人格,让最合适的员工做最适合的工作,将员工与岗位相匹配。同时,帮助员工优化其工作方式,充分授权,创建宽松、自由、更利于员工高效工作的环境。

2、如果员工自己清楚地知道压力是因为工作任务重、工作环境不利造成的,要敢于告诉领导,要求重新分配工作任务,并改善工作条件和环境。如果产生压力是因为自己能力不够或不适合做,而不是自己不愿做,也不要羞于告诉领导安排他人协助完成或给自己调整工作。毕竟,强迫自己做不能做或不适合做的工作,痛苦的是自己,影响的是工作。

3、承认一个人不能控制和改变工作中的所有事情,有自己完全胜任的工作,也有自己做不好的。出现意料之外的结果在所难免。而且,职场因素中有些是不可避免或很难在短时间内排除的,如竞争激烈、下岗、失业等。还要不断摸索适合自己的有效工作方式,尽快熟悉自己的业务,提高自己的业务能力。

其次,从个体的主观因素出发:保持积极心态是对压力进行自我调适的关键。

1、找到控制压力反应的方法。我们生活中的压力可能并非来源于所陷入的生活困境,而是来源于我们对这些生活经历所采取的反应。你无法控制生活降临于你头上的打击,但你却能控制自己对待这一打击的态度。所以,在面临心理压力时,你一定要做到:不要让压力占据你的头脑。保持乐观是控制心理压力的关键,我们应将挫折视为鞭策我们前进的动力,不要养成消极的思考习惯,遇事要多往好处想。洞察你自己的心声。许多人对一些情形已形成条件反射,不假思索就做出反应。我们应多聆听自己的心声,给自己留一点时间,平心静气地想一想,努力在消极情绪中加入一些积极的思考。

2、尝试创造一种内心的平衡感。心理学家认为,保持冷静是防止心理失控的最佳方法。而每天早上或晚上进行20分钟的盘腿静坐或自我放松术,则能创造一种内心平衡感。这种摒除杂念的静坐冥想能降低血压,减少焦虑感。有一项研究表明,过度焦虑烦躁的人每天花10分钟静坐,集中注意数心跳使自己心跳逐渐变缓慢。10个星期后,他们的心理紧张均有一定程度的减轻。此外,按摩对减轻压力感也非常有效。

3、要懂得平衡你的生活。要平衡自己的生活应尝试换个角度想问题,抽空去想一想或回味一下那些令自己快乐的事情。你为琐事而紧张不安、忧心忡忡是无济于事的,你应想个办法来解决这一问题。一个行之有效的方法是把一切都写下来。每天早起10分钟,把自己的感受写满3页16开的纸,事后不要修改,也无需再重读。过一段时间当你把自己的烦恼都表达出来之后,你会发现自己的头脑清楚了,也能更好地处理这些问题了。这种自我交谈方法能帮助你解决好多问题。

正视、调整、倾诉、锻炼、放松,这样的工作状态能够坚持下去并形成良性循环,就会让人的工作保持较高的效率和成绩,个人的成就感才能得以实现。

当你在生活中学会让快乐变成习惯、把挫折当成机遇、乐观地面对失败、从失去中获取、量力而行、宽恕自己、多一些幽默并持之以恒,你就一定会赢得健康、高品质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