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谈语文教学中开放性评价的实施策略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谈语文教学中开放性评价的实施策略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语文课程是最为开放的课程之一,语文教学中的评价也必须实施开放性评价才能与之相适应。教师要结合语文教学特点,摒弃标准化答案,鼓励学生开展个性化阅读,积极实施开放性评价,促进学生阅读体验、和审美情趣的提升。

【关键词】语文教学 个性化阅读 开放性评价

语文教学中实施开放性评价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谐发展的重要手段。传统的语文教学评价的目的是甄别与选拔,重结果轻过程,评价的呈现方式就是以分数排队。教学过程中的评价也以分数为中心,过多注重教学内容、方法的技巧等评价指标,教师是课堂的主宰与法官,学生毕恭毕敬的听从教师的裁定,没有独立思考、主动探究的机会,学生的思考能力、创新能力不能得到很好的发展,个性不能张扬。《语文课程标准》要求:“语文学习具有重情感体验和感悟的特点。因而量化和客观化不能成为语文课程评价的主要手段。”评价“要从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几方面进行评价,以全面考察学生的语文素养。”因此,语文教学评价必须立足于学生的发展和语文素养的提高,实施开放性语文教学评价。

一、结合语文学科特点,摒弃标准化答案,实施开放性评价

语文学科不同于以逻辑性思维见长的数学等学科,是一门以形象思维为主的学科,每个学生对文本的阅读体验不一样,很多语文问题的答案具有不唯一性,所以不宜用标准答案。每一个个体都是独立的,同一个文本在不同的人眼里就会有不同的理解;由于个体所处的角度不同也会产生不同的看法,也就是所谓的“横看成岭侧成峰”。如特级教师孙建锋教学《最大的麦穗》就是运用开放性评价,鼓励学生自主探究。学生阅读课文后,教师:“老师原意分享你们的阅读感受!”学生1:“课文中说,人的一生仿佛也在麦地中行走,也在寻找那最大的一穗。有的人见到颗粒饱满的麦穗,就不失时机地摘下它,我们今天在这个大舞台上课,面对这么多的老师、同学,何尝不是一次展示自己的绝好机会呢?我们都应该把握住这次机会,展示自己的风采,这才是实实在在的啊!”教师:“好啊!这个最大的麦穗让你摘来来。”学生2:“苏格拉底让弟子们采摘麦穗,亲身体验,悟出人生的道理,而不是直接告诉他们。我觉得自己探索的更加有意义,别人告诉的不深刻。”教师:“自己探索得到的知识,犹如长在自己心田中的参天大树,愈长愈高。如果一味地记忆别人告诉的知识,就像戴假发、假牙一样,没有生命力!”学生3:“著名作家高尔基曾说:生活好比打仗,它的规律很简单,不要错失良机。在现实生活中,多多少少有一些机遇,你一定要好好把握它,不要让它白白地溜走。记得去年我们学校大队改选,对于班里成绩优秀、能力较强的我,不应该放过。然而,我却以为自己威信不高,学习太忙等理由打消了这个念头。我犯了一个非常低级的错误。后来,我非常后悔,因为我的小学生活缺少了这灿烂的一笔。现在,我遇到任何机会,我都会一遍又一遍地对自己说,要把握住,即使完成的不好,也是一次锻炼自己的机会!”老师:(真诚地)“我向你鞠一躬!(深深地鞠躬)我一口气说不了你这么多,我应该向你学习!”教师的评价紧密结合学生的思想实际,让学生获得激励与赏识,把学生的思维引向了文本的思想深处。对学生的答案不能以优劣来评价,而是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的思考。

二、鼓励学生开展个性化阅读,实施开放性个性化评价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对于学生来讲最大的自由就是他们的个性得到尊重并得到张扬。但我们在评价时却常常会用统一的标准衡量学生的表达,培养出来的学生往往千人一面,缺乏创新意识。新的评价要走出甄别的误区,关注学生的实际发展。应该从那种从目标标准到练习全部一刀切的僵硬局面,转而重视学生在课堂中的个性化反应。也就是评定尊重学生的个别差异和个性特点,问题要具有相当的开放性,允许学生依照自己的兴趣和特长作出不同形式或内容的解答。教师要明确练习的主要目的并不在于检测学生掌握知识的程度,而在于提供一种机会,使学生能运用已有的知识结构分析某一问题。如有位教师在教《坐井观天》时,对课文进行总结时说:“我们认识事物不能象青蛙那样,坐井观天,目光狭小。”这时有位学生提出了自己的看法:“我认为青蛙也没有错,因为它没有撒谎,看到天多大,就说多大,应该算个诚实的孩子。”显然学生在学完这则寓言故事得到的感悟是独到的。那位教师对于这个突发事件作了很好的处理:“是的,我同意你的看法,我们换一个角度看问题的话,青蛙没有撒谎,确实没有错。我们今天学习《坐井观天》这则寓言故事,就是想让你们知道一个道理:在我们日常生活中,对有些事物的认识,即使是你亲眼看到的,也不一定是事物的全部。所以我们要多学习,掌握更多的科学文化知识,尽量使自己站得高些,认识事物尽量全面些。”老师这样的评价无疑是尊重了学生的个性化思维,保护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三、构建开放性评价观,引领学生走上新的精神高地

语文学科不同于数学等学科有着严谨的知识性、逻辑性等,它有许多无法评价的答案与理解,作为教师必须有敏锐的鉴别能力,分辨出学生哪些是个性思维,哪些是错误思维。对于个性思维教师要及时加以肯定和鼓励。如课文分段,不同的理解可以有不同的分法,制定的答案要具有包容性。而对于字词的理解,就更无须盲从标准答案了,同一个字词不同的语言环境就会有不同的理解,是很常见的。我们要跳出禁锢思维的教参的束缚,更好的发展学生思维的丰富性。作为开放性评价更着眼于以学生的发展过程评价学生的表现。缺少对思维过程的评价必然导致学生对思维过程的疏忽,不利于学生良好思维品质的形成,而且会限制学生对思维乐趣的深刻体验。教师要注意到我们的评价对象是生动的人,而人的发展具有持续性、延时性和不确定性。因此我们的评价应重视质的评价,把量化评价统整于质的评价之中。要从人的发展过程中评价其前进的轨迹,这就必然会因人因时而异。由于学生个体差异性,使得每个人学习语文的能力有大小。教师先要对学生有个全面、深入的了解,对于同一个练习,这个学生完成也许并不值得表扬,但对另一个学生能达到这个程度也许就应该好好表扬。教师要用开放的评价观评价学生的语文思考,促进学生语文思维的形成和发展,并用开放性、包容性评价引领学生走上新的精神高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