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天水古村镇特色文化分析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天水古村镇特色文化分析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村镇文化是一个地区文化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地域特色文化有着独特的组成形式和丰富的文化内涵,是重要的物质文化和非物质文化,也是我国独特的历史文化遗产,近年来,对村镇特色文化的保护也受到了广泛的关注,本文通过对天水地区村镇特色文化分析,以期达到对古建筑、古村镇文化的保护提供理论依据的目的。

【关键词】特色文化;古村镇;保护

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步伐的加快,农民物质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居住条件也随之改变,新的村落建筑结构及布局也发生了变化,古村落布局及文化传承也相应的由现代建筑所代替,传统古村落特色文化也逐渐被遗忘,庆幸的是,近几年,不少学者已经意识到保护村镇文化迫在眉睫,古建筑、古村落的保护,不仅仅是简单的保护建筑结构和建筑形态,古村镇文化的保护则显得尤为重要,优秀的文化资源,也是一个地区发展旅游产业的雄厚基础,本文通过对天水地区农村特色文化的调查、分析,探析天水地区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

一、村落文化在农村基层特色文化建设中的作用

村落文化在农村基层特色文化建设中的作用,通常可以起到以点带面,有力推动基层文化的发展,保护和传承优秀的民族民间文化,示范和带动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最终推动经济发展的作用,天水位于甘肃东南部,自古是丝绸之路必经之地,天水地区具有丰富的农村文化资源,如武山的旋鼓舞、张家川花儿会、清水县道教音乐、天水皮影戏、武山夜光杯雕和剪纸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天水因此而具有丰富的文化底蕴。通常,一个地区村镇文化资源具有如下作用,一是幅射聚集作用,一个特色文化之乡可以幅射周边几个乡镇,一个特色文化团队可以聚集一群文化人才的加盟,一个特色文化产业可以带动周边数村甚至数镇家庭致富。特色文化点的幅射推动和影响着周边文化特色的形成,而周边特色文化的形成又促进特色文化点的不断凸显和壮大。

二、天水主要古村落文化项目

天水市位于甘肃东南部,自古是丝绸之路必经之地,横跨长江、黄河两大流域,现辖武山、甘谷、秦安、清水、张家川回族自治县五县和秦州、麦积两区,有2742个行政村,天水是华夏文明和中华民族的重要发源地,享有羲皇故里、轩辕故里的荣誉,羲皇始创八卦,天水也被誉为“易学之都”。伏羲文化、轩辕文化、大地湾文化、先秦文化、三国文化、石窟文化、易学等博大精深,天水具有丰富的农村文化资源,其中有武山旋鼓舞等多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

1、武山旋鼓舞,旋鼓舞是甘肃省的汉族农村民俗舞蹈之一,也是天水重要的古村落文化,近年来得到广泛的继承和发展。旋鼓舞最早起源于原始部落的图腾舞或者叫傩舞,它的作用也主要是用以驱赶野兽,后来又逐渐用于祭祀、酬神、赛社等宗教活动,带有浓厚的原始信仰特色,旋鼓作为西部地区民间艺术,以其粗犷热烈的单张扇面形羊皮鼓的击打与剽悍豪迈的男子集体舞蹈阵容相结合,形成了天水民间独特的旋鼓舞。

2、清水道教音乐是天水的宗教音乐。源于全真道派,清代乾隆年间受陕西华阴等地道教音乐的影响,相继分成了“龙门派”和“华山派”延续至今。在初创时便已是声腔、器乐、打击乐并用的综合表演形式。因经词是配以音乐曲调且在打击乐的伴奏下唱出的,因此清水道教音乐注重的是“一写二念三吹打”。其常用的经词约有60部180多卷,句式多为四字、七字和十字句,祈求国泰民安、五谷丰登、幸福吉祥是其主要内容。

3、天水皮影戏,皮影的制作工序较为繁杂,主要选薄厚适中,透明显色,质坚而柔的优质牛皮制作而成。在制作时巧妙地继承了“镂空”为主的剪纸手法,然后以刀具或刻或凿,先繁后简,先内后外。人物脸谱,一般是按黑忠,红烈,花勇,白奸,空正设计,“公忠者雕以正貌,奸邪者刻以丑形,盖以寓褒贬于其间耳”,分布在花牛镇、三阳川、琥珀、西山坪等地天水皮影戏,历经千年而不衰。

4、天水雕漆技艺是天水市秦州区的传统木器制作技艺,采用独特的雕刻填彩技法,天水雕漆技艺在中国漆艺中占有重要位置,精湛的雕刻技艺和艺术价值,充分体现了古代劳动人民的卓越才能和和艺术创造力,是西北地区传统手工技艺的典型代表。天水雕漆制品造型古朴优美、图案精致、色泽光润、形态典雅;并有耐酸碱、耐高温、耐腐朽、绿色环保等特点。其工艺集雕刻、镶嵌、髹漆于一身,具有很高的文化价值、经济价值和历史价值。

5、天水社火,主要是农村群众在春节期间普遍开展的传统民俗娱乐活动,它将歌舞、戏剧和各种小型文艺表演融为一体,包括舞蹈、杂技、杂耍、武术、鼓乐、高台等,是群众在年节庆典、庙会上自娱自乐、表演性强的民间歌舞技艺活动的统称,由纸马舞、旱船舞、高台、耍狮子舞等节目组成,每个村子表演形式和内容各不相同,但都是以庆祝节日和祈祷来年吉祥为目的。表演时间上每年正月初八左右开始,十八左右结束,多数地区以自然村社开展活动,也有几个村庄联合活动的。

6、秦安小曲又称秦安老调,是形成并主要流行于天水市秦安等县境内古老的曲艺品种,形成于16世纪时的明代中叶,历史悠久,属于曲牌体的唱曲形式,秦安小曲采用秦安当地的方言演唱,表演形式或为一人自弹中三弦自唱,常用的曲牌有“越调”、“越尾”等40多个,曲调高古而通俗,旋律简洁而丰富,唱法柔媚而雅致。

7、秦州夹板舞,又称打夹板,是一种古老的舞蹈,属于汉族祭神古乐的延续。主要分布在天水市秦州区东关及玉泉镇的东方红村、陈家庄、金家庄、枣园村等地。该舞蹈原主要用于“朝山会”祭祀活动,后发展成为民间社火表演形式,是农村文化的重要表演形式。

8、麦积高抬,又叫铁芯子、抬阁,也称高杆戏、亭子,是一种古老的民俗文化活动,是天水市麦积区春节社火中的重要表演形式,主要分布在麦积区的甘泉镇、马跑泉镇、花牛镇、社棠镇、伯阳镇等乡镇。其特点是注重扎制、彩绘的民间艺术,以民间塑匠、纸花匠、画匠、木匠、戏剧行家为主,各行家里手通力合作共同制作完成,高抬具有险、巧、精、绝的视觉冲击力,它是综合性的空间造型艺术,四面皆可观赏,艺术效果突出,而且内容丰富,不拘一格,可以表现出深刻的社会现实,创造出特殊的艺术效果,具有很高的历史价值、文化价值、审美价值和社会价值。

三、重视古村落文化项目的保护和发展

古村落既有珍稀的物质文化遗产,也有活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双遗产的综合体,是我们宝贵的物质和非物质财富,既是传统社区的遗存形态,也是作为现代社会一部分的村落文化。天水村落文化的保护,应该从其古建筑形态、古建筑历史、民俗文化等方面的研究着手,关心古村落居民的思想观念、风俗习惯、生产方式等,这在对其文化价值的研究方面至关重要的,使古村落获得可持续发展,保持文化的原生态性,应让建筑突显出优美的历史特色,让文化传承宝贵的历史文化价值,从重视保护、修复古建筑的物质层面,结合完整展示、合理传承与古建筑密切相关的传统文化着手保护、展示,这样才能使祖先留给我们的宝贵文化财富得以传承和发扬,真正让古建筑、古村落文化在文化建设,经济发展中发挥应有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天水传说》 耕夫 编著 甘肃文化出版社 2005-06-01 第1版2005-06-01

[2]《天水民俗》 刘玛莉 编著 甘肃文化出版社 2003-08-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