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如何实现语文教学的理想境界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如何实现语文教学的理想境界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新课程鼓励教师必须切实转变教育教学观念,努力激发学生生命持续生长的内在力量,帮助学生开掘幸福之源。语文教学的课堂亦是艺术的殿堂,在行云流水般的教学过程中,融入知识的传授、美的熏陶、精神的提升。摒弃技能化,摒弃功利化,才能达到一种理想的境界。

赞赏学生,学与教融为一体

教师是学生学习语文的指导者,又是促进者。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恰当地、适时地鼓励学生和赞赏学生,用鞭策和赏识等策略促进学生主动学习、主动发展,引导、点拨学生开发语文学习潜能,帮助学生建立自尊与自信,让学生体验到语文学习的快乐。

平等的合格者 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是语文教学理想境界的基本前提。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能消除学生的心理压力,精神振奋、情绪激昂地投入到语文学习之中。教师要蹲下身来,走近学生,贴近学生,与学生一起交流,一起合作,一起探究。

谦虚的倾听者 比如,在以《我的中国梦》为主题的演讲比赛活动中,教师要耐心倾听学生对演讲主题的构思、设计以及演讲的结构安排等,要尊重学生的创意。但必要时应提出一些合理化的建议:如何取舍演讲内容,如何查找资料,演讲时怎样注意感情的交流,演讲过程中出现问题如何加以解决等。

真诚的赏识者 教师要关注和赏识学生学习的每一点进步,使得每一个学生在知识和能力的提高上,在学习过程和运用方法的良好行为上,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的表现上,都能有积极的表现。

高效的组织者 教师应与学生融为一体,与学生在一个平台上互动,参与学生讨论探究,有效推动学生生动活泼、快乐自由地进行语文学习。

充满情感的品读

语文教学的理想境界应该是浸润着情感、充满着诗意的。白居易说过:“感人心者,莫先乎情。”语文教学中教师应精力充沛,情绪激昂,态度详和,而且自始至终要与文本保持相和谐的状态。教师以自己的情感体验,准确地再现文本的情感基调,从而唤起学生的情感,学生受到熏染,会产生愉悦激奋得情绪,会积极思考,乐此不疲地投入到语文教学中。教师充满激情的语言对学生的情感是一种激发、引导,是一种熏陶、感染,能促使学生对文本入情入境,引导学生用自己的心去感悟文章的情,用所学的知识体验语言的精妙,读着朗朗上口。小学语文教材中有许多课文故事性强,文质兼备,富有极大地感染力与情感性,这种情感渗透于课文的语言文字之中。学生情动于衷,才能发于外;满怀激情,才能领会文本包含的情感,进而理解文本内容。

情境导入,催生情感 “情感教育”创始人李吉林认为,教师在语文教学中有目的地创设一定的教学情境,能为学生深入理解文本,发展心智,陶冶情操提供帮助。比如,教学《黄果树瀑布》时,教师首先运用电子白板技术在屏幕上显示美观优雅的课文标题,接着播放黄果树瀑布的震撼画面,并且配以由远及近的瀑布流水声,然后伴着优美的民乐,由著名的朗诵家朗读课文。执教老师借助于情境,以精美的画面、柔美的音乐、富于磁性的朗读、巨大的流水声响,让学生陶醉其间,催生学生对大自然无比热爱的情感。

动情朗读,滋养性情 小学语文课本上有不少文章写得精美,需要通过教师声情并茂地朗读才能有一种令人震撼、令人鼓舞的力量。教师富有激情地朗读,能够有效地再现课文所描写的艺术之美,引导学生们走进作品的意境,帮助学生更深刻地理解作者的思想情感。比如,《月光曲》一文中关于月光曲内容的一小节文字,是皮鞋匠凭借贝多芬的乐曲而产生的联想,其旋律是由平静到激昂。教师应指导学生用平静低缓的语调有感情地朗读前半部分,而后半部分则宜用激动、高昂的语气加以感情朗读。教师恰如其分地指导,学生一定会动情地朗读,一定会对盲姑娘产生同情,一定会被兄妹俩对音乐的追求与执著而感动。

共建和谐,陶冶情操 教师应走进学生的内心世界,言传身教、潜移默化地影响和传递给学生,使语文教学充满快乐、和谐的氛围,达到“亲其帅,信其道”的境界。比如,一位教师教学《月光启蒙》时,为了让学生们感受浓郁的母子亲情。首先,将学生带入那月色柔美的境界里,教师先让学生自己读文本第一小节描写夏夜的文字,让学生想象眼前出现的画面。然后,让学生静下心来再读这一段。接下来,让学生用眼睛和心灵去感受,通过看画面、听教师的配乐,感受夏夜月色的柔美,再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学生在教师的“牵引”下,陶醉在夏夜的柔美之中。

师生之间真情的多元对话

2011年版《语文课程标准》强调:“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理想的语文教学应是一个真情流淌的、多元对话过程。

对话包括三个方面:一是生本对话。生本对话旨在通过文本向学生提供一个更为活跃,更为开阔的展示空间。二是师本对话。教师应对文本有创造性的理解,要对文本进行二度开发。阿基米德说过:“给我一个支点,我能撬动起地球。”同样,教师也应将文本作为一个支点,由此辐射拓展的课堂天地才能无限扩散。三是师生对话。教师应公正、公平地对待每一个学生,尊重学生,信任学生,与学生一起讨论,一起思考,一起作出价值判断。教师应与学生一起去探究适合对话的话题。比如,学完《司马迁发愤写史记》后,不妨以“生命VS尊严”为辩题展开一场师生辩论赛,让师生充分表达自己的观点。

(作者单位:江苏省如皋市磨头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