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别错过夏加尔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别错过夏加尔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马克・夏加尔(1887-1995),批评家称之为现代绘画史上最容易被错过的伟人之一。长期以来,夏加尔在艺术界并未得到足够的重视,曾仅被当成一位平庸的现代派艺术家,时至今日他的大师地位却已牢不可破。 20世纪是一个流派纷呈、熙熙攘攘的世纪,而总有很多独行者,默默地探寻世界,竭力去寻找到最适合自己的一种方式来表达内心对生活的体验, 夏加尔正是如此,他游离于印象派、立体派、表现主义等一切流派之外,他的画中呈现出梦幻、象征性的手法与色彩,“超现实派”一词就是为了形容他的作品而创造出来的。在20世纪90年代,超现实主义画派试图推举夏加尔为他们这个流派的先驱,夏加尔婉拒了,他对生活在欧洲那些“主义”中从未感到舒适。

夏加尔出生于俄国西部的小城捷布克斯一个犹太人家庭。他的父亲是一个普通的工人,一心想把儿子培养成一个有学问的拉比。夏加尔少年时一直在犹太经学院中学习犹太经典,这是一个敏感和拥有多项天赋的孩子,他从小就对绘画有特殊的兴趣,表现出敏锐的观察力,并认定自己将来要做一个伟大的画家。后来到彼得堡学习绘画将近十年,风华初显的夏加尔无法在此施展自己的艺术天赋,于是不久便离开故乡到巴黎去寻求灵感。

初到巴黎,夏加尔一下子陷入胆怯和孤独之中,生活在现代艺术之都的巴黎人早已见惯了混杂着各种天才的疯狂举动,对夏加尔并没有给予更多关注,于是他宁肯一个人关在屋子里作画,也不敢登书商的门前去拜访。但他在很短的时间里,就沐浴过现代艺术的数轮洗礼,马奈、莫奈、雷诺阿、毕沙罗、塞尚、凡・高、高更、阿波利奈尔、马蒂斯、毕加索等等,并接受、融会了凡・高、野兽派和立体派的艺术精髓。高更或凡・高在使用颜色时极富表现力和激情,他们并不在乎绿色的脸庞在现实生活中是否也是绿色。这是让夏加尔真正激动的和获得灵感的,这一点改变了夏加尔的创作观念,他找到了释放内心纯真意象的途径。早年在俄罗斯的生活,他所熟悉、热望着的家乡的一切:他的乡村教堂和木屋、山羊与母牛、亲人和乡邻,以及它们温柔的眼神、挤奶的动作、耕作的工具,还有那些冰冻的土地以及开放的各色花朵,这些构成了他忧郁的思念,他在巴黎日夜怀想的东西终于都找到了合适的出场方式。他把画布变成一个几何形的舞台,上面有条不紊地堆砌着不同层次的形象、回忆、想象、情感组成的各种意象。他拥有了一个多彩的花园,学会不仅用黑色、白色,还用红色、淡紫色、深绿色及透明的蓝色描绘他乡愁中的村庄及沉醉在爱情里的他的爱人和他自己。当他作品中出现整幅的红色,或者紫色,甚至生活中不可能出现的彩色场景时,不需要询问画家,为什么牛可以是绿色的?记忆中的一切都通过奇幻而纯洁的色彩直呈在我们面前。色彩是法国馈赠与他的,正如他自己说“我描绘的事物是我从俄罗斯带来的。它们身上沾染了巴黎的气息。” 夏加尔的作品,色彩绚丽、布局奇特,这是从形式上看最大的特征,整个画面传达出诗一般的梦幻世界,使人感觉温暖。

而从题材上看,他的画主要是表现俄国犹太人的生活,表现他对家乡、对亲人的思念,对家国、对人世、对个人的思考。在这个题材中,宗教总是或多或少在起作用。他本人一直与犹太文化和宗教保持着密切的联系。但他说:“如果我还是一个犹太人的话,那么我就决不会成为一个画家,可能成为一个和今天的我完全不同的人……我在生活中的唯一要求不是努力接近伦勃朗、戈莱丁、丁托利克以及其他的世界艺术大师,而是努力接近我父辈和祖辈的精神。”他在作品中创造了宁静和谐的世界:人类和各种动物、各种生命共同生活在一个神秘的和谐体中,他以这种方式表现出了浓重的乡愁在一种宗教性的冥思中被升华。例如他的成名作《我和村庄》(1911年),作品中的牛头、人面、挤奶姑娘,荷锄的农人、植物、土地和房屋并不合比例地出现在画面中,画幅正中间主置的是小牛温柔善良的眼神,人和牛头相互注视,温情脉脉。整幅画面是粉色、绿色、蓝色、红色。这些温暖的彩色,倾注了夏加尔对俄罗斯乡村的热情和对犹太人小村庄的由衷眷念。《俄罗斯、驴及其他》(1911年)同样是乡村题材,这是夏加尔在巴黎的成名作。这幅奇异而美丽的绘画,充满俄罗斯大地的气息。飘荡在半空中的提水姑娘、那棵开花的树、高耸的教堂以及天外的彩虹,表现的是夏加尔对故乡的温情和记忆。挤奶妇人的头颅飞起来,并不觉突兀,反而有种童稚的天真。他画中经常出现这种类似的高耸、漂浮、奔跑、跳跃等意象,都是解脱的象征,而这种解脱中又隐含了犹太教对世界的看法,正是因为爱,才让我们超越、解脱和获救的,所以爱是推动人类重回伊甸园的唯一力量。这一切不需要逻辑、理性和精确的计算,画面可以非常地不合常规,而只是表达他内心对世界的构思,也正是在这一点上他与超现实主义相通。

与此同时,夏加尔还以外乡人的身份捕捉对巴黎大都市的新鲜感受,他的《透过窗子看巴黎》(1913年)描绘了当时世界最繁华的城市景象:高大的城市建筑、艾菲尔铁塔、匆忙的行人和五颜六色的生活体验。此类作品还有《向阿波利奈尔致敬》、《卖牛人》等。夏加尔在吸收现代艺术养分的同时,更加注重描绘自己内心深处的真实感受。他把眼前的自然物象加以解体与重新组合,在梦幻般的组合中真实地表达他自己,但同时又努力追求一种自我和世界的完整性。这一点使他一定程度上和超现实主义画派保持了某种距离。

夏加尔在作品中谈论最多的另一个主题便是爱情,这也是他画作令人备感温暖的原因之一。1914年大战爆发,他回到俄国应征入伍。1915年他与少年时的恋人贝拉结了婚。 “只要一打开窗,她就出现在这儿,带来了碧空、爱情与鲜花。” “她的沉默,她的眼睛,一切都是我的。她了解过去的我、现在的我,甚至未来的我。”夏加尔这样描述生于富商之家的贝拉,他和贝拉的甜蜜爱情以及婚后的幸福生活为他的绘画创作带来了奇迹,浪漫的飞翔的形象成为夏加尔绘画中最常见最值得探讨的意象。此类作品如《街上空中的恋人》(1914―1918年)、《拿着酒杯的双人肖像》(1917―1918年)、《生日》(1915―1923年)《散步》等,在画面上均表现出一种甜蜜的爱情氛围,不同场景中以不同姿态飞翔的形象成为他这类画作中最具感染力的成分,也是他们恩爱一生的见证,在夏加尔的世界里,爱,才是让人性完整的起点和终点,这种思考除了与他甜蜜的爱情生活有关外,正如我们前面讨论的还与他的宗教观有一定的联系。

十月革命之后,夏加尔在短暂时间内担当过教育机构的职位,但很快失意。当他重新捡起画笔,却发现诗意的淡紫色、绿色、透明的蓝色以及玫瑰红都已不再适合描绘那个被现实剥了皮的世界。

后来重返巴黎,二战时迁居美国,当妻子去世后,他对过去的和更遥远时期的强烈回忆又贯穿了他的作品。在夏加尔的绘画作品中可以看到,他把对家乡的热爱和对贝拉的感情,逐渐升华为更为广泛意义上的关爱。《绿色的小提琴手》(1923―1924年)中那种寄寓在悠扬乐曲中的安全感和内省式的精神回应,表达了不同职业、不同身份的人们对这个世界的共同需要。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他花了整整17年的时间,以《圣经启示录》为总标题创作了一系列相关作品。人生暮年他依然留恋他的故乡,在1968年创作的《蓝色的村庄》,视角重回童年熟悉的一切。

他曾在艺术笔记中写道:“我游荡在维捷布斯克的街道上,我寻找、祈祷着,上帝啊,隐蔽在云间或鞋店的使我这个结巴少年的痛苦灵魂显露的你,请启示我道路在哪里吧!我不愿成为与别人相似的人,我想去看一个新世界。”他已经用自己独特的创作为我们展现了一个新世界,充满了爱的新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