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培养一年级学生语感的几点做法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培养一年级学生语感的几点做法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 要:一年级是培养学生语感的重要阶段,教师要针对学生心理、生理特点,挖掘教材中蕴含的丰富元素,灵活采取多种措施,让学生感悟汉语言的形式美、节奏美、意境美,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有效培养学生的语感。

关键词:教学 一年级 语感 培养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6097(2014)09-0061-02

作者简介:娄菊梅(1971―),女,河南新乡人,本科学历,小学高级教师,青海省西宁市南山路小学语文教师。研究方向:小学语文教学。

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曾明确指出:“语言文字的训练,最要紧的是训练语感。”语言学家吕叔湘也表示:“语文教学的首要任务就是要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语感能力。”《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的前言部分和课程总目标中分别提到“引导学生丰富语言积累,培养语感……”“有较为丰富的积累和良好的语感……”。那么什么是语感?叶圣陶先生曾作过明确的界说:“对于语言文字灵敏的感觉,通常叫做语感。”一年级是培养语感的重要阶段,教师要充分挖掘教材中蕴含的丰富内容,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灵活运用多种方式培养学生的语感。

一、通过朗读培养学生的语感

例如,在教学新课标人教版第一册《四季》时,第一步,先请四名学生分节来读,要求其他学生仔细听,看看他们是不是把课文读正确了。在评价时,引导学生用友好、恰当的语言进行一分为二的中肯评价。评价完成以后,教师点拨识字、示范朗读,然后让学生采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熟课文。再分别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朗读展示,之后让学生以“流利”为标准来自评、互评,教师择机引导学生了解四季的不同特点。第三步让学生一边有感情地朗读,一边根据课文内容表演动作,来表达课文的意蕴,通过这种方法让学生学会理解、阅读、交流与表达,在这个过程中既可培养学生的语感,也培养了阅读兴趣。对于阅读教学中的难点,教师要重点进行示范朗读,并指导学生通过不断地读,实现层层感悟。

二、通过认字、识标点培养学生的语感

在教学《两只鸟蛋》时,从“焦”字的字理入手,引导学生体会此刻鸟妈妈失去孩子的心情:“焦”字上半部分“隹”是指一种短尾巴鸟,而下面的四点底则是“火”字的变体。通过字理识字让学生领悟到鸟妈妈焦急的心情就像自己被烈火灸烤一样,明白“焦急”是急得不能再急的样子。通过对“焦”字的字理学习,培养学生的语感。另外,指导学生观察标点思考:“‘鸟妈妈这会儿一定焦急不安!’这句话后面的标点为什么不是句号而是感叹号呢?”感叹号,表示强烈的感情,无论是喜、怒、哀或乐,只要带有强烈感情,均可以在句尾用感叹号。这样,学生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同时进一步理解了不同标点符号的用法。

三、通过歌唱培养学生的语感

笔者在教学实践中发现,儿歌语言浅显,充满了节奏感和韵律美,是一年级学生喜闻乐见的一种文学形式。教师可以充分利用儿歌的这种特点,引入学生熟悉的音乐旋律,让孩子们自编自唱,以唱代读,以唱代讲培养学生的语感。在教学中,这种形式有着其他形式不可替代的独特作用。

例如,教学新课标人教版第一册《菜园里》时,在引导学生初步理解课文内容,读熟课文的基础上,让学生自己利用学过的歌曲旋律来试着把这篇课文唱一唱,然后请几个合作小组分别唱给大家听一听、评一评。学生们一边拍着手,一边唱着课文的内容,不知不觉,学生在唱中理解了课文的意思。短短的一节课,学生不仅“唱会”了课文,更主要的是通过这种形式,体会到了作者的心情,与作者的心灵取得了沟通和共鸣,感悟到了汉语言的形式美、节奏美、意境美。

四、通过表演培养学生的语感

采用表演的方式,有利于培养学生对语言的敏锐感觉,可以有效培养“只可意会,不可言传”语言领悟能力。例如在教学《两只鸟蛋》第三节“我小心地捧着鸟蛋,连忙走到树边,轻轻地把鸟蛋送还”时,笔者让学生边读边表演,并着重引导学生学习“小心、连忙、轻轻”三个词语。为了更好地培养学生的语感,笔者故作不明地问:小男孩既然那么小心地捧着鸟蛋,又为什么连忙走到树边呢?学生思考后都明白了小男孩那种因为爱鸟所以想迫不及待送还鸟蛋、改正错误的心情。感动之余,再让学生分组进行表演,学生都觉得自己与那个小男孩已经融为一体了。通过这种表演与思考,学生的语感得到了有效培养和提升,同时也学会了语言学习的一种方法。

在学习《菜园里》时,联系生活、看多媒体图片、阅读课文内容,让学生认识蔬菜,在此基础上再让学生表演不同蔬菜的特点。如“豆角青青细又长”,孩子们举高双臂,然后摆动双手由上而下,展现豆角细长的特点;“黄瓜身穿绿衣裳”,孩子们伸出右手从头顶拂到腿,展示黄瓜绿色的衣裳和修长的身材。通过表演,学生把抽象的语言、事物用自己的方式化作了具体的形象,使他们对菜园的喜爱之情油然而生,语感的培养也水到渠成。

五、通过观图培养学生的语感

低年级教材大多配有插图,在读课文时,笔者发现指导学生仔细观察插图,可以对教学内容进行有效补充,而且对培养学生的语感非常有效,常常能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如在新课标人教版第一册《爷爷和小树》的教学过程中,有两处教学难点,难点之一是让学生初步感受比喻句。如果教师直接讲解,效果往往不理想。怎样突破难点呢?初步阅读课文之后,引导学生看图思考:爷爷给小树穿的衣裳是什么?小树撑开的绿色的小伞是真的小伞吗?为什么要说成是小伞呢?学生通过观图不仅轻而易举地回答了问题,而且也初步感知了比喻句的特点。指导观图不仅使教学难点迎刃而解,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直观感受语言的能力。

六、通过补白培养学生的语感

低年级课文比较短小,如果只凭短短的课文语句理解课文所要表达的情感,显然达不到理想的教学效果。通过补白,让学生产生相关的丰富联想,可以深化和拓展短小浅显的文字中蕴含的丰富内容,让学生充分感悟到语言的魅力。应该说补白对于培养学生深刻的语言感受能力是一种不可或缺的方法。

例如,在理解《两只鸟蛋》中的“妈妈说:‘两只鸟蛋就是两只小鸟,鸟妈妈这会儿一定焦急不安!’”这句话时,先让学生通过观看课件明白两只鸟蛋就是两只尚未出生的小鸟,之后笔者启发学生想象:“明白了妈妈的话,小男孩心里会怎么想?”很多孩子会说出小男孩的心理活动:鸟妈妈丢了孩子,她多么着急啊!我怎么能这样做呢?我应该赶快把她的孩子送还给她才对呀……启发学生通过大胆想象来感悟小男孩此时惭愧与懊悔的心情,更进一步认识到小男孩爱鸟、护鸟的行为,为理解下文小男孩的言行做了较好的铺垫,使整篇课文的学习都充满了暖暖的人文情怀。

叶圣陶先生在《关于探讨教材教法的几点想法》中有一句话:“教材只能作为教课的依据,要教得好,使学生受到实益,还靠老师的善于运用。”培养语感的方法很多,作为一名教师,尤其是低年级语文教师,应本着“一切为了学生”的原则,充分挖掘教材中蕴含的丰富内容和教学元素,灵活地运用各种方法努力培养学生敏锐的语言感悟能力,为学生的终身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