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高校辅导员在建设学生成长辅导室过程中的作用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高校辅导员在建设学生成长辅导室过程中的作用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 要:高校成长辅导室是在适应当前大学生需求多样化的形式下应运而生的,是促进高校学生健康成长的一个平台。而高校辅导员作为这个平台建设的重要参与者,具备其自身的独特性。本文以探索辅导室的建设机制为契机,论述高校辅导员在辅导建设过程中说起的作用,以端正高校辅导员参与辅导室建设的心态。

关键词:成长辅导室 高校辅导员

一、新形式下成长辅导室建设的必要性

在以人为本,以人的生存发展为核心目标的教育形式下,当前高校大学生了个的心理需求越来越多元化,心理求助意识也在不断的提升,然而,传统的学生辅导模式的重点都是放在学生的心理健康辅导上,针对的主要是有心理问题的学生,工作的平台也主要是专门的心理咨询室,工作的开展主要是采取辅导员、教师、学生干部排查有问题学生,单独对其进行辅导咨询。这使得高校的成长辅导教育在时间、空间、对象上都受到了很大的局限性,已不再适合当前大学生成长辅导的新要求。原因主要有以下两点:一是,在大学生群体中,有心理障碍的学生毕竟是少数,但发展性的心理问题才是普遍存在的;二是,传统的心理咨询方式受到学生的排斥,很多学生不愿承认自己有心理问题,更不愿进心理咨询室,导致心理咨询室形同虚设。在此背景下,大学生成长辅导室的建设已成为一种促进大学生健康成长不可或缺的需求。

二、辅导员在促进成长辅导室建设中的优势

大学生成长辅导室的建设已经成为高校学生工作中一项重要的议程,而辅导员作为高校学生工作的重要参与者,学生管理工作的重要负责人,有责任也有义务做好成长辅导室的建设工作,同时辅导员由于身份、地位的特殊性,使得辅导员在做此项工作是具备自身独特的优势。

2.1中心纽带作用

成长辅导室不同于心理咨询室,它重点是要建立一个师生、生生轻松交流的辅导空间。需要院系领导、老师、学生、家长的共同参与,以成长辅导室为平台,运用各种思想政治教育手段、方法,辅以心理健康教育和咨询技术,以一个学生认可的交流方式,及时疏导他们再成长中遇到的各种困难。在这个过程中辅导员由于是与学生接触最多,与家长联系最密切,与教师沟通最便捷的人,所以可以起到一个中心纽带的作用。

2.2年龄结构的优势

通过调查发现,目前高校辅导员队伍综合素质高、成年轻化趋势,具有充足的精力和容易接受新知识等特点,这使得辅导员能更快的学习成长辅导知识、掌握基本的辅导技巧。其次,辅导员相对年轻,与学生之间代沟较小,有利于把握学生的基本特点,便于与学生之间的交流,为有效的开展成长辅导工作奠定基础。另外大学生的综合考评主要是由辅导员负责,学生相对依赖辅导员,容易接受辅导员的教育、管理和服从辅导员的指导,希望得到辅导员的认可。综上所述,辅导员在学生成长辅导中的优势突出,意义重大。

三、辅导员协助打造学生成长辅导室的建议

(1)做好宣传,树立正确的成长辅导室理念。现在很多学生还不了解成长辅导室,对成长辅导室的理解很多是片面的甚至是错误的。许多学生还是传统的观念,认为成长辅导室就是心理咨询室,是心理有障碍、疾病的人才需要去咨询的。这种思想就制约着成长辅导室的发展,有的学生在遇到问题时也不愿去成长辅导室寻求帮助,因此需要做好宣传工作,在学生心里树立正确的成长辅导室理念,使他们接受成长辅导室这种辅导形式,促进成长辅导平台的健康有序发展。

(2)加强教师、学生骨干的培训。很多教师,学生骨干对成长辅导的了解也不深,被传统的心理咨询所约束,辅导方式也还是采用以前的老办法。成长辅导室主要是通过聆听、倾诉、心灵搭桥、沟通解惑等心理辅导学生学习、生活、工作等各个方面问题。辅导的手段与途径也是非常丰富的,比如说面谈、电话、QQ、博客、微博、微信等方式。成长辅导者需要以积极的视角看待学生成长中说遇到的问题,指导学生以积极的态度来规划和协调自己在生活、学习、生活中说遇到的各种问题。要做到这些,辅导者必须积累自己的专业知识储备,学习积极心理学相关理论,做一个合格的成长辅导师。

(3)发动全员参与。随着今年来高校的扩招,在校人数急剧增多,面对这样一个庞大的集体,成百上千名各具特性的个体,单靠辅导员、教师来辅导所有学生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因此必须大力吸收学生进入辅导团队,同时还要与家长联系沟通,取得家长的支持。因为每个群体由于年龄与阅历的差异会具有不同的特点和优势,在辅导的过程中,面对不同的被辅导者采用相应的辅导人员,将会使辅导工作更有成效,使被辅导者得到更好辅导效果。

在当前的社会大背景下,大学生的成长环境已经越来越复杂,学习、生活、工作中所要面对的问题也越来越多,需要更多的关怀与指导,使他们摆脱心理困境,更加健康的成长成才。大学生成长辅导室就是在此背景下应运而生的,将是解决大学生成长成才问题的主阵地。

参考文献:

[1]张晓京.打造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人大模式”[J].心理健康教育,2012(02).

[2]沈自友.以学生成长辅导平台提升辅导员思想政治素质[J].人口与经济,2010.

[3] 任俊.积极心理学[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6:2140.

[4] 苗元江,余嘉元.积极心理学:理念与行动[J].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3(3):8187.

[5] 李林.积极心理学观对学生心理辅导的意义[J].教育评论,2006(3):4951.

[6] 陈树林.谈积极心理学视角下的高校阳光体育运动[J].科技信息,2008,29:269270.

[7] 宋志英.积极心理学理念下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策略[J].江苏高教,2009(4):106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