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中小学教师的心理问题及策略研究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心理科学表明,社会环境是个体心理动态演变的催生剂。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新课程的推广,最突出的问题是教师的不适应。如:无法面对现实,惟恐新课改会影响教学进度和成绩;教育体制改革和全面评价制度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一些教师往往因压力过大“疲于奔命”而导致心理危机。这不仅影响其传道、授业、解惑作用的发挥,而且还可能给学生带来伤害。
一、 社会原因
(一)社会发展的影响
1 由于经济和社会的迅猛发展,信息也呈爆炸式增长,过去的学生接收信息的渠道比较简单,主要是通过老师课堂教授和家长环境的影响。而现在,学生接触着许多的信息传递媒体,杂志报刊,电视,网络等,而传统的思想是老师要给学生一碗水,自己就必须先有一桶水。教师一旦意识到自己的信息量不如学生,免不了会有主体地位改变的焦虑和对自己职业素养的怀疑,从而导致心理问题的产生。
2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社会对劳动者文化素质的要求越来越高,就业竞争的压力也与日俱增,社会和家长将这种压力转嫁到教育上,就是对高中,初中,甚至于小学幼儿园老师的教育水平的极大期待。不加区分的将学生的学习结果全部归因于老师的水平是不公平的,但是这种情况却也是一直发生着的,因此使得广大中小学教师承担着本不应由他们承担的的压力,最终导致心理问题的产生。
(二) 新课程改革的影响
教育改革使每位教师都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压力,有的能适应形势需要,将压力转化为动力;一些心理比较脆弱的教师则往往因压力过度而产生心理危机。新课改给老师带来的心理压力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 新课改要求教师在教育理念,方式上都有根本性的转变,这对于年轻教师来说,也许还要容易一些,但是对于那些工作了多年的老教师而言,要他们放弃已经深植于脑海之中的教育理念,方法,放弃积累了几十年的经验,无疑是一件非常痛苦的事情,排解不好,很容易产生心理问题。
2 新课改要求改变长久以来根深蒂固的“师道尊严”的思想,改变人们一直所习惯的师生之间神秘不可逾越的上下级关系,建立以民主,平等为特征的新型师生关系,甚至要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思想。这种师生关系的革命性的变化会使教师产生权威丧失的不适感,对于老师来说也是一个严峻的适应过程,不乏有老师因无法适应而产生心理问题。
3 矛盾的现实使教师有“在夹缝中求生存”的感觉。在“轰轰烈烈实施素质教育,踏踏实实抓好应试教育”的现实中,教师必须在课堂上使出浑身解数,充分体现新课程理念,突出素质教育特色,在日常教学工作中,为了高考成绩、工作业绩这些教师安身立命的“铁门槛”,每一位教师又不得不回到现实中来,“满堂灌”灌得声嘶力竭,“题海战”战到头昏眼花。教师处在素质教育和应试教育的夹缝中,左右为难,疲于应付,身心倦怠。
新课程对教师的角色要求的变革是深刻的,需要教师角色意识的重新定位与适应。教师心理如何适应新课程将直接影响到教师积极性、主动性、创造精神以及教学潜能的发挥。教师如果调适不好自己的心态,在与新课程环境互动的过程中就可能导致某种程度的系统功能失调,并最终影响新课程改革。而新课改对教师提出的一系列新的要求又将成为他们新的压力源。因此,重视教师心理健康水平的提高,对推进课改进程显得尤为重要。
二、 学校原因
学校是教师的主要工作场所,因此学校的管理环境对于教师的心理状况有着极大的影响。
(一) 随着社会对教育的关注度增加,学校施加于教师身上的压力也是与日俱增。一方面要按照新课改的政策要求提高对老师的素质能力要求,另一方面仍然要踏踏实实的抓好应试教育,抓好教学质量,这两股力量极大的加重了教师的心理负担。
(二) 在现今充满竞争的社会中,教师工作也同样充满了竞争与压力。据调查,29%的中小学教师认为学校人际关系不正常,其中,教师与领导,教师与同事之间的关系紧张问题尤其突出。
(三) 学校不完善的评价机制也是促使教师心理问题产生的一个重要原因。目前,学校与教师的评价模式普遍来说都较为片面,重定量轻定性,重结果轻过程,重总结性评价轻形成性评价是普遍存在的评价特点。一旦被打的分数过低,或被评为不受欢迎的老师,不仅会受到物质上的损失,领导的批评,自己的自尊心和自信心也会受到沉重的打击。另外,教师的职称评定,聘任制,末位淘汰制等也使教师的生活变得不平静,心理上越发的感到不堪重负。
三、 职业原因
和社会上其他大部分的职业不同,教师这个职业有其自己的特殊性,而这些特殊性也是使教师承受着比其他职业工作者更大的心理压力的原因。
(一)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由于传统观念的压力,人们对教师有很高的期望,“天底下最光辉的职业”、“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烛成灰泪始干”等等的赞美之词,无形中将教师这个行业理想化,完美化了。而事实上,教师的劳动与社会的期望之间总会有一定的差距。达不到这个完美的目标,就更增加了教师的压力和焦虑情绪。
(二) 教师的职业具有很强的重复性。即使在企业中,也需要对工作内容进行一定的变化来缓解工作单调的压力。而对于教师来说,“年年岁岁课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长年单调的重复,极易使教师产生烦躁,厌倦,压抑的心理问题。
(三) 教师的工作对象是青少年学生,是生动活泼,变化着的个体。教育产品难以像工厂产品那样有确切的尺度来衡量。教师也无法完全对学生的学习成绩负责。学生们的内在状态千差万别:学习基础,努力程度,人生目标,家庭环境,社区环境甚至于社会文化环境等,有这些因素的影响,教师的教学投入根本无法按照一种确定的投入――产出比转化成学生的学习成绩。而现在就是用单一的学习成绩对教师的教学投入进行衡量,这种不公平必然对老师产生一定的心理压力,导致紧张,不安全感,焦虑的心理问题。
教师群体对于社会的重要贡献不遑多说,所以解决当今教师群体中的心理问题也是刻不容缓的任务。通过对中小学教师心理问题产生原因的分析可以看出,要建立中小学教师的心理支持系统,主要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
(一) 社会支持
1制订有利于激励教师的相关政策,在全社会继续倡导尊师重教的风气,呼吁民众理解教师,不能把所有的教育压力和改革的焦点都集中在教师身上,给教师减压。
2致力于改变将教师“神化”的观点,赋予一些传统说法以新的意义。全社会包括教师自己都可以用一种平和的观点来看待教师这个职业,将教师当作一个普通的劳动者,一个需要和学生共同交流共同学习共同进步的工作者。褪去“神化”的光环,也减轻教师的心理压力。
(二) 学校支持
学校可以说是教师的安身立命之所,在减轻教师心理负担的方面,学校可以做的更多:
1在学校营造良好的心理氛围。学校领导应当努力树立民主友善的领导气氛,少一点放任与专制,多一点关心与体谅,使中小学教师可以真正的参与到学校的管理事务中去。同时引导教师同事之间建立宽容合作的关系,使整个学校都营造出一种互相尊重,平等待人的和谐氛围。使教师的身心健康得到维护和发展。
2完善对教师的评价机制,努力发展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结果与过程相统一的发展性评价。变传统的上级对下级单向的鉴定式评价为上下级之间双向的交互式评价。同时,还可以采取教师自评,同行互评,专家考核等多种评价方法以避免将分数当作唯一衡量标准的评价方式。力求建立公平公正,全面科学的教师评价机制。
(三) 自我支持
教师心理问题的解决也要“以人为本”,外部的支持要起到作用最终还要依靠教师本身的自我心理支持
1转变角色观念。正确的认识自己的角色是预防和缓解焦虑的有效途径之一,教师应当改变以“红烛”,“春蚕”自喻的一味以奉献为已任的角色定位,对自己有客观的评价和合理的要求,能够正视并平和接受自己的优点和缺点。
2正视心理健康问题。教师应当认识到,自己只是一个有七情六欲,喜怒哀乐的平凡人,在压力之下会有心理上的焦虑是一种正常的现象,不用过于责备自己,而是应该找到不良情绪产生的原因,从源头方面进行情绪控制,以免产生冲动行为,或找到合理的方式和渠道宣泄自己的焦虑情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