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培养信息素养 提升数学能力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培养信息素养 提升数学能力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人类正步入一个网络化、信息化的时代,信息正越来越深刻地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方式、工作方式和学习方式,日益成为社会各领域中最活跃、最具有决定意义的因素. 以培养学生信息技术能力为核心的信息素养教育,是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重要目标之一.

在信息社会的今天,许多发达国家已经开始把注意力放在培养小学生一系列新的能力上,特别强调学生应具备迅速地筛选和获取信息、创造性地加工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并把学生掌握和运用信息技术的能力作为与读、写、算同等重要的基础能力. 具体说来,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做起:

1. 激发兴趣,培养信息情感

兴趣作为一种持久的情感体验是最好的老师,人们的信息搜集活动是受信息需求驱使的,影响需求力量的大小主要是需求被意识到的清晰程度――意识越明确,行动目标越清楚,则信息活动的动机越稳定、持久、强烈,努力程度也就越高. 在小学数学教学时,应有意识地设置各种情境,让学生在信息输入时产生浓厚兴趣,并能以较稳定、浓厚的兴致保持下去,从而以积极、热情的态度对待信息,这样将激发他们发出超常的智慧和高涨的热情,形成某种持久、稳定的内心体验.

例如,教学“圆的周长”时,一开始可展示多媒体课件:一只小猴先后骑上车轮分别是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椭圆形、圆形的车子在路上行驶,只有圆形轮子的车子能平稳行驶. 一路上小猴上下颠簸样子非常滑稽可笑,学生兴趣盎然,带着“车轮为什么要设计为圆形”的疑问,迫切地投入到新知的学习中去. 这样能使学生产生强烈的信息热情,大大提高他们对信息的敏感性,还可以开阔学生视野、拓展思维.

2. 重视培养学生搜集信息的能动性

小学阶段,特别是中、低年级学生对信息的感知被动多于主动,所以教师在教学中更应因势利导,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不断被丰富的信息源所刺激,激活学生获取信息的能动性,从对信息的被动接受状态转化为自觉活跃状态. 在组织教学时,教师除了需要适时加入一些具体化、形象化的描述或实物出示外,创设一定的问题情境也是必不可少的.

例如,在组织教学“简单的统计”时,教师并不急于传授新课,而是向学生提出这样的问题:“如果老师想制作一张人民路10分钟车流量的统计表,你们帮我想想,该做哪些准备工作?”“要了解如何制作统计表. ”“要到人民路去 观察一下,数一数. ”“得分清各种不同的车辆. ”……一问一答之中,学生搜集信息的能动性被有效地调动起来. 自然,这部分的知识学生也会学得快乐,学得深刻.

3. 注重选择、处理信息能力的培养

在纷繁复杂的社会生活中,信息的来源渠道多种多样,且多是杂乱无章、鱼目混珠的,面对相同的数学材料,能力不同的学生获取信息的多少与质量有明显的差别:有的学生获取的信息少而零碎;有的学生获取的信息多而零散;而有的学生获取的信息多而又善于抓住彼此间的联系. 信息选择的正确与否、获取的多少、有效或无效,都会直接影响学生的思维和学习效果,因此,教师应特别重视选择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例如,乘车去运动场,每辆车最多能坐50人,哪些运动队合乘一辆车最合理?学生面对提供的信息,调动自身认知的有用信息及生活经验,经过思考和信息加工处理后得出结论:有的说我是两个数两个数相加试出来的;有的说,我是让较大数和较小数相加得到的. 教师让解答最快的一名学生发言,他是这样想的:把6个数按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然后让最大的数与最小的数合并、第二大与第二小的数合并,最后两个接近的数合并,既快又好. 学生经过对信息的选择、分析和创造性地组合,优化出最合理、快捷的分配方案,这正潜移默化地引发了他们的创新意识.

4. 注重反馈信息,增强教学行为的实效性

教学过程是一个教学信息交换的过程. 一个有效的教学行为必须通过学生的反馈来取得信息,从而了解其目的是否已经达到,所以信息反馈是调整课堂教学的基础,缺乏反馈的教学是低效的,重视反馈信息是促进创新的有效方法之一. 例如,在学习了“奇数和偶数”之后,教师可以提供这样一组问题信息:“小明按一下开关,灯亮了,按两下,灯灭了,按第三下,灯又亮了……请问,小明按第20下时,灯是明是暗?”学生开始是猜测,当发现规律,意识到是奇数、偶数的联系后,问题便豁然明朗. 原来,按奇数次时,灯是亮的;按偶数次时,灯是暗的. 这时一名学生受到了启发,进一步说:“我还能接着想这道题,如果有5盏灯,顺次拉20次、38次,情况会怎样?”通过联系实际的反馈信息,教师不仅了解了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更创设了利于学生创造发展的教学环境,一举多得,事半功倍.

5. 回归生活世界,注重运用能力的培养

信息技术已走进人们的日常生活,渗透到社会生活的每一个角落,社会生活需要信息技术,信息技术也需要在社会生活中得以发展. 信息技术只有与社会生活紧密结合,才能彰显出其巨大的价值.

例如,学习了“几何图形”后,教师可以提出这些问题:“校园里有一块多边形空地,把它铺成草坪,计算一下需要多少钱;给新房(给出平面图及面积大小)铺设地砖,请你调查市场,需要多少钱?”学生要通过测量场地,还要考虑草的价钱、地砖的单价、地砖的数量、工人师傅的工钱等,这些信息都需要学生通过各种手段和途径去获得. 长此以往,通过积累丰富的信息量和对社会生活的体验,培养了学生对数学的亲近感,也培养了他们用数学的眼光去观察认识周围的事物,用数学的概念和语言去描述生活中现实问题的能力.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是学生接受终身教育的前提条件,更是培养创新人才的先决条件,教师只有把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植根于数学教学的方方面面,在教学实践中不断为学生提供搜集、处理、反馈、运用信息的机会,才能真正提高学生的信息意识和信息能力,成为可持续发展的人,为培养创新型的高素质人才打下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