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中小学课堂教学交往的困境与出路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中小学课堂教学交往的困境与出路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 要】尽管教学交往理念已经得到学界的普遍认同,在交往中提高学生的交流与合作能力也已成为学界共识,但事实证明,我国中小学课堂教学交往中仍存在着交往方式单一,教学交往的虚假性、不平等性和对抗性等困境。走出中小学教学交往困境的出路在于树立他者性思维、回归以人为本的教育价值观,提高教师素质,建立多元评价机制。

教学交往;困境;出路

【关 键 词】中图分类号:G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843(2015)06-0134-03

教学交往主要指作为教学主体的教师和学生以科学文化知识、精神情感世界为中介,以语言为主要手段,以对话为主要方式展开的交往。教学交往是教学得以实现的基本途径和手段,也是师生之间、生生之间进行情感交流的重要方式。良好的交往能使师生在交往中实现合作和共赢,但我国当下的中小学课堂教学交往实践中还存在诸如教学交往方式单一、虚假交往、教学交往不平等和对抗性等困境。

一、教学交往中存在的困境

受传统“自我中心论”的主体性哲学思维的影响、功利主义教育价值观的压制、传统教学本质观的制约、评价考试制度的桎梏,教学交往存在以下困境:

(一)教学交往的单一性

课堂教学交往分为师生交往和生生交往两种形式。一直以来,我国中小学课堂教学交往都存在师生交往为主、忽视生生交往、教学交往方式单一的困境。

在课堂的教学交往中,师生交往占据了交往的绝大部分时间,且这种交往多为教师主导,即教师以自我为中心,控制整个课堂,学生被动的与教师进行交往。其中,学生的被动性在课堂回答问题上表现得最为显著。在我国大部分的中小学课堂上,提问的主动权掌握在教师手中,很少有学生主动向教师提出问题,甚至有的教师把整节课都用在灌输知识上,根本不给学生发问的机会,学生的主动性受到压制,创新和批判意识被磨灭。另外,课堂中少之又少的生生交往大多也是缺乏情感、竞争、应付式的交往,表现为在小组讨论中不把自己独特的见解分享给同学,或是对同学请教的问题装作自己也不会。

(二)教学交往的虚假性

教学交往实践是一种人与人之间全面的心灵对话的过程,是一种教学主体之间的相互作用、相互交流、相互沟通和相互理解的过程。①现实表明,我国中小学课堂教学交往实践广泛存在着违背教学交往实践特征的虚假交往,表现在:第一,教师设计的交往。教师在课堂上往往会设计一些交往环节,表面上是“尊重”学生,征求学生的意见,事实上教师依然会按照自己的计划进行课堂教学。例如,教师会问学生对哪部分内容感兴趣,但实际上不管学生回答哪部分,教师要讲的都是自己准备好的那部分。第二,教师的不当提问,包括教师提问形式化、无意义或简单判断描述类问题。第三,生生交往的形式化。在合作学习等促进生生交往的教学模式中,人员组合多由教师规定,加之讨论的问题过于简单或教师根本不给学生足够的时间,最后只能使生生交往草草结束、流于形式。以上的教学交往空有教学交往之形而无教学交往之实,没有达成师生、生生之间相互沟通、相互理解的目的,只会占用有限的课堂时间甚至引起学生的反感。

(三)教学交往的不平等性

教学交往的不平等性主要体现在教师在选择交往对象、时间、内容上的不平等。首先,在交往对象上,教师倾向于与成绩好的、课堂表现活跃的和自己偏爱的固定的几个学生交往,对成绩差的、由于自己的偏见而不喜欢的学生则很少问津。其次,在交往时间上,教师把大部分、甚至全部的课堂交往时间都用在固定的几个交往对象身上。最后,在交往内容上,教师把比较复杂的问题留给成绩好的学生,并与他们进行深层次和较长时间的互动,在互动交流中教师多会使用赞扬、鼓励等肯定性的话语。而对于成绩较差的学生,教师多会象征性地问一些判断类或描述类的简单问题,师生交流时间短且教师在语言上多使用批评、打击等否定性的话语。此外,成绩好的学生比成绩差的学生拥有更多向教师提问、表达自己想法的机会。

(四)教学交往的对抗性

教学交往的对抗性可分为言语和行动的对抗。以下两种情况属于师生言语对抗:第一,某些教师提问学生时直接用手指向某位学生,以命令的语气要求学生回答,后果是学生以沉默或故意答错、扰乱课堂秩序来对抗教师的不尊重。第二,如果教师讲课过程中有学生在底下小声讨论问题,并没有影响到其它学生,教师不采取合适的方式处理,而是用嘲讽的语气批评学生。教师的这种做法会引发学生的抵触心理和不满,因此,学生很容易与教师发生直接的言语冲突。师生交往中的行动对抗主要是教师对学生实行体罚,学生对教师大打出手。此外,生生交往中的言语对抗包括取笑、挖苦同学,因矛盾引起的争吵等。行动对抗则主要体现在不合理的竞争、冷战、打架等。教学交往中的对抗导致教学主体之间关系紧张,阻碍教师专业发展,不利于学生健康成长。

二、教学交往策略

(一)转变师生思维方式,树立主体性哲学思维观念

主体性思维在本质上是“自我中心论”,是主客二分、二元对立。与主体性哲学不同,他者思维反对主客二分,强调他者存在的绝对性和无限性,“他者”不是另一个他我,我可以站在他的位置上通过同感去了解他,②但“自我”不能试图同化“他者”,而是要对“他者”负责。

在他者思维指导下,教学交往主体不是主客体的关系而是“自我”与“他者”的关系。在课堂交往中,学生的求知欲望要求教师做出回应,教师要做到真心与学生沟通交往,满足学生的需求,但不要求学生做出回报。他者思维要求教师围绕学生展开教学交往活动,平等地回应每一位学生的诉求,给予学生平等地与教师交往的机会。此外,师生交往中教师应主动了解学生的想法,而不是把自己的思想强加给学生。他者思维指导下教学交往避免了师生交往中的不平等性和教师主导。教师为学生承担责任的同时,学生也会把教师当成他者,为教师负责,理解、尊重教师,在课堂上努力配合教师,从而师生之间关怀和责任代替对抗,师生互相敞开心扉,在开放、包容的环境中真诚交往。学生之间也是“自我”与“他者”负责的关系,学生不再把同学当作竞争对手,而是当作需要帮助的对象,自我封闭的生生交往转化为心与心的沟通。

(二)摒弃工具理性主义,回归以人为本的教育价值观

在工具理性主义支配下,教育沦为人们实现各自利益的工具。然而,教育活动的本质是以人为中心的、有目的地培养人的活动,师生在教学交往中应摒弃工具理性主义,真正体现人的中心地位。其中,教师应做到保证师生交往中学生的能动性能够得到充分发挥。在课堂教学中,学生不是被动的接受者,而是积极主动地在先前的经验基础上构建知识。这就要求教师在交往中鼓励学生积极主动表达自己想法,让每个学生都成为课堂的主动参与者而不是被动接受者。其次,在交往中突显人文关怀,体现平等,尊重和关爱。平等主要要求教师在选择交往时间、对象、内容时要平等。“尊重”包括交往中的师生和生生的互相尊重。教学交往中的双方都要做到尊重彼此的人格,避免使用嘲笑、挖苦、讽刺性语言。此外,生生交往中,同学之间应互相帮助,共同解决学习中的难题,分享交流学习经验,创造和谐的交往和学习氛围。互相关爱是师生和生生之间建立真挚情感的纽带,只有建立真挚情感,才能实现信任和理解,彼此信任和理解又是教学交往的情感基础。交往中的师生在平等、尊重、关爱的环境中,更容易流露真情实感,交往的虚假性和对抗性才会得到改善。

(三)提高教师素质,创设良好的教学交往条件

教师作为教学交往主体之一,其素质在决定教学交往有效性上具有更为关键的作用。教师需认识到自己的关键性,努力提高自身素质,创设良好的教学交往条件。

一方面,教师应更新其教学本质观,确立交往的教学本质观。教学活动是以人与人之间的相互作用为前提和存在形式的,教学的本质是交往。师生在交往中相互影响,共同发展。“在课堂上,学生之间的关系比任何其他因素对学生学习的成绩、社会化和发展的影响都更强有力”。③学生之间的互动对于学生学习成绩的提高,合作交流能力以及自信心的培养、情感的陶冶和人格的完善具有不可替代作用。教师只有认识到教学的本质是交往实践,认识到生生交往对学生发展的重要意义,才会避免在课堂教学中唱独角戏,积极寻求师生和生生的有效交往,教师主导的单一教学交往形式才会得到改善。另一方面,教师应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完善自己的教学方法,丰富自己的教学形式,合理运用合作学习、探究学习、对话教学等促进教学交往的教学策略和方法。另外,教师应学习和掌握必要的交往技巧,并在此基础上培养学生交往的能力,以此创设民主的教学环境,还可通过改变“秧田式”教学组织形式等方式,创造良好的交往条件,增加教学交往的机会。

(四)变革考试评价制度,建立多元评价机制

我国长期以来实行的单一评价考试制度束缚了教学交往中师生的创造性,成为阻碍教学交往的主要原因之一,亟需变革。变革评价制度要从两个方面着手,既要变革学生考试评价体系,也要兼顾教师教学评价体系。变革学生考试评价制度方面应做到:首先,改变评价的目的。目前,我们的评价目的过分强调甄选功能,忽视学生综合能力的发展。我们要把评价目的转移到促进学生发展上,才能保证课堂教学以学生发展为中心,学生间才能放下防备与敌视,轻松愉悦地交往。其次,丰富评价内容,把学生的交往能力纳入测评体系。评价时不仅要考查学生需掌握的必要的科学文化知识,还需考量学生适应社会所必备的合作、沟通能力。评价内容引导教学内容的选择,把学生的交往能力纳入评价体系,会起到引导教师在教学中投入更多的时间和精力训练及培养学生交往技能的作用。最后,综合运用多种评价方式,包括考试、教师的评价、学生互评、自评,现场完成指定任务等。此外,变革教师评价制度对改善教学交往也尤为重要,社会各界不应把学生的分数作为衡量教师教学水平的唯一标准,学生的综合能力,学生、家长、外部人员对教师的评价都有必要纳入教师评价体系。

注释:

①杨小微,张天宝.教学论[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7:259.

②陶渝苏.列维纳斯的“他者”之思[J].贵州社会科学, 2014,(1).

③余文森.先学后教,中国本土的教育学[J].课程・教材・教法,201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