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试论企业报如何落实“三贴近”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试论企业报如何落实“三贴近”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 要:“三贴近”是指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落实“三贴近”是当前新闻宣传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本文从企业报内容、采编人员工作作风、报道方式三个方面入手,对如何践行“三贴近”进行了论述,对办好企业报具有很强的借鉴作用。

关键词:企业报;落实三贴近

中图分类号:G2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3520(2015)-01-00-01

中央历届领导都曾在不同场合强调过,新闻宣传要始终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要讲群众能懂的话,为群众创造更多喜闻乐见的内容和形式。企业报作为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载体,落实“三贴近”是一项责无旁贷的使命,不应该只停留在口号上,而应该落实到提升采编人员的素质和提高办报水平的具体工作中去。

一、报纸内容要以“三贴近”为基调,弘扬时代主旋律

报纸内容“三贴近”是报社工作坚持党性原则的集中体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理论联系实际、密切联系群众是我们党经过多年实践摸索出来的真理。企业报作为企业党委的机关报,办报过程中必须严格遵守党性原则。报纸内容“三贴近”和党性原则是不矛盾的,二者是和谐统一的、相互促进的。报纸内容“三贴近”,是符合新闻宣传规律的。新闻价值是新闻对受众影响的大小。如果企业报刊登的内容与企业的生产经营、职工群众的生活息息相关,深刻反映社会现实,那么读者的关注程度就会增加。否则,报纸刊登的稿件内容脱离企业生产实际、脱离生活、脱离群众,读者很难从中找到对自己有价值的新闻,对报纸的重视程度也就会逐渐降低。所以说,稿件内容做到“三贴近”是符合新闻的宣传规律的,内容与广大职工群众、社会现实、生活实际状况越贴近,就越能凸显新闻价值,增强读者的阅读兴趣。

随着社会的迅猛发展,生活变得五彩缤纷,人们的需求也呈现出了多样化的趋势。作为企业报,也要适应这种新的发展形势,落实“三贴近”时要注意从不同的视觉角度出发,从不同的需求出发,丰富报纸的版面内容。企业报的受众以企业的领导、职工和职工家属为主。因此,采编人员在进行选题策划和选用稿件时,就要考虑到企业的领导在干什么,在想什么,及时报道他们制定出台的具有指导意义的方针、政策、举措。同时,还应将大部分的版面留给基层的职工群众,报道他们在干什么,他们是怎么干的,他们的喜怒哀乐是什么。如果采编人员只把眼睛放在企业上层,而不报道基层具体是怎么落实的,那就体现不出企业报在上情下达、下情上达等方面的沟通和服务作用,失去了自身存在的价值,与“三贴近”的要求是背道而驰的。

二、采编人员要以“三贴近”为行动指南,端正工作作风

“三贴近”的关键词在于“贴近”,其主旨在于要从实际出发,要投入到职工群众真实的工作中,扎根于职工群众火热的生活中,使新闻宣传工作真正能够深入人们心中。[1]目前,在一些企业报中不同程度地存在着这样一个问题,一些记者追求场面上的轰轰烈烈,用抽象的概念代替生活,用主观的臆象代替采访,闭门造车,产生了脱离实际、脱离生活、脱离群众的“脱节现象”,这样做的后果是不能真实反映职工群众的愿望,不能为职工群众说话,就得不到他们的信任和拥护,就像“鱼儿离开了水”,也就失去了生存的根基。因此,做好“三贴近”工作,改进编采队伍工作作风,是企业报十分必要和迫切的任务。

稍懂新闻知识的人都知道,深入实际、深入生活、深入群众本来就是一名合格新闻工作者应该具备的基本素质,而“三贴近”的提出,无疑一语中的地指出了当前一些新闻工作者身上存在的弱点,为今后的工作指出了改进的方向。采访是新闻报道完成过程中的一个关键环节,如果记者能深入了解情况,那么他就会掌握大量的信息和线索,挖掘出有价值的新闻素材。例如,一名企业报社的记者要想报道基层单位的安全工作,除了听取该单位领导的情况外,还要深入基层职工群众中了解实际情况。看记者是否在采访上下了一番功夫,一般我们从稿件的要点是否突出、内容是否详实上就能判断出来。如果记者没有深入基层了解情况,写稿的时候就不容易抓住要点,写出的稿件空洞无物,还有可能造成重要内容的缺失。[2]企业报编辑负责稿件的修改、编排,一般不直接采写稿件,但同样需要深入了解生活,深入了解实际,深入了解群众。人们常说,编辑工作属于“二次创作”。“二次创作”是对作者“第一次创作”的补充、完善和升华,意义非同寻常,将直接关系到报纸出版质量。而“第二次创作”的质量如何,与编辑的学识,素质有很大关系。编辑要想更好得履行“二次创作”的职责,就必须比稿件的第一作者认识问题更全面、更深刻。

三、报道方式上以“三贴近”为出发点,增强报纸的可读性

近年来,报纸改革的一个着力点是广辟信息源,扩大报道面,满足读者知情的需求。采用新的报道手法,运用新的报道方式,多从读者的角度考虑问题,增强报纸的可读性。

报道方式上要做到“三贴近”,就需要记者和编辑心中树立读者意识,头脑中时时刻刻装着读者。对于一个新闻题材来说,可以采用不同的形式报道给读者,或是消息,或是通讯,或是图片等。一般来说,采用的报道方式不同,最终获得的宣传效应也是不一样的,图片因为其可视性强,所以较文字来说更容易为读者接受;而单纯就文字来说,活泼生动的文字又比枯燥的文字可读性要强。新闻选题确立后,记者在确定选用哪一种报道方式时,除了考虑时效性外,还要以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为出发点。只有这样,写出来的稿件可读性就更强。例如,同是反映某单位安全工作所取得的成就,通过消息的形式来报道其典型做法是可以的的,而通过一个领导来单位检查的细节特写来反映也是可以的。对于这一题材来说,特写和消息相比,更贴近群众的工作实际,容易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给读者留下的印象也深刻。对于编辑来说,选取稿件时要处理好稿件内容、写作方式与读者的关注程度的关系,多选取有新鲜生动的实例、读者喜欢阅读的稿子;修改稿件时要强化读者意识,通过新闻事实的传播,把握好语言的可读性,要让读者乐于接受;美化版面时要把握好读者的阅读习惯和接受能力。

总体来说,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是企业报坚持党性原则的集中体现,也是提升采编人员素质和提高服务水平的有效途径。企业报坚持“三贴近”,就要始终坚持正确的导向,把体现党的意志同反映职工群众的心声结合起来,多用职工群众的语言,多采用职工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多报道有实在内容,就能够办出报纸的特色,就能够让读者感到阅读的快乐,就能够扩大报纸的影响力和覆盖面,更好地为职工群众服务。

参考文献:

[1]李长春,《从“三贴近”入手改进和加强传播思想工作》,《求是》2003年第10期

[2]郭庆光,《传播学教程》,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年11月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