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5件遗物的最后泪歌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5件遗物的最后泪歌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默哀,为英雄的离去;泪流,为英雄的悲壮。所有知道田珍围这个名字的人,都在哭泣。谁说和平年代没有英雄?在整理田珍国的遗物时,一个清晰而立体的凡人英雄立在大家的脑海中,触动了大家内心中最为柔软的地方。

透过田珍国的件件遗物,我们看到了英雄生平的点滴,他用生命践行着使命,奉献无悔,青春不朽。

遗物之一:一个随身携带黑色的小本儿

“田营长给你最难忘的是什么?”采访田珍围的任何一个战友,笔者总会抛出同一个问题。

“随身总是带着一个黑色小本儿。”他们兵龄不同、岗位不一,有领导有同事,回答却惊人的一致。田珍国到部队后的第一个师父马召峰说:“小田每天所做的工作、学习的心得都要记在本子上,没有一点遗漏,问题从不过夜。”

“在我接触的干部中,没有任何一个人对待工作会如此地忘我。”团参谋长刘登科照顾田珍国到牺牲前最后一刻,讲述已逝的好兄弟好战友,他不能白已,泪流满面,“对待工作废寝忘食,工作不完食不甘味,形容田珍同一点也不过分。”

“由于工作任务重,田珍国一两个月就要换一个新本子,还经常同时揣两个本子,遇到问题把前面的本子再翻出来,小本已成为他无言的老师和朋友。”技术站高工刘金城提到这个少见的年轻人赞不绝口。

田珍国随身携带小本的习惯,折射的是他的勤奋好学、敬业执着、追求完美的品质。他的认真常让人觉得有些不真实。2009年,田珍围从程控室密化站调到频管站工作。大学学的是通信工程,领域全新、专业边缘,无人关注和重视,是当时频管工作的现状。4个干部3个兵,仅有工程师崔静能独立完成工作。

田珍国从基础操作训练着手,带领大家将设备从闭塞的楼顶“勇敢”地背到机关大院,练习拆装操作、设备连接,先入门后提高,不到半年时问,7个人全部能够独立工作。在训练的过程中,高工刘金成发现田珍围基础扎实、能写能钻,提醒他撰写学术论文,边训练边总结经验。田珍国受到启发,工作之余,开始发奋地学习研究。

付出换来了收获。当年,田珍国带领大家在核心期刊上发表了12篇学术论文,他独立完成4篇,就连士官刘兴军也发表了一篇。

遗物之二:浸着血迹的装载计划表

“174对空车:从前至后,被褥、电视机、碟机、卫星锅;平头解放车:装备器材(重物资放在下方),KU箱式卫星站2套、超短波电台2套、光端机、器材箱、电话……”

在田珍国的随身遗物中,一份归建装载计划表和检查登记表让人看得格外揪心,纸上浸染着血迹。触摸它,像触摸到了田珍国的生命。

工程技术室高工谢海宽说:“田珍围非常沉稳、不急不躁、干任何事都脚踏实地,喜欢开动脑筋思考。”

当上通信股长对田珍国来说又是一个全新的开始,他给自己制订了一整套周密的训练计划,每天加班加点地学习研究、工作值班、撰写材料,三个月没有回过一次家,创造了连续跟班96天的团纪录。

2013年9月,该团开驻某机场保障飞行通信。驻地与塔台距离有500米,想凿地开工不允许,用光通信和微波通信,有座航站楼挡着过不去,预先设计的3套通信方案都无法实现。就带了这么些设备,飞机等着转场进驻,怎么办?田珍国有些着急。思考中,他回忆到上世纪70年代总参曾组织过三路载波机的无线远传试验。

“单一手段实现不了,那就多种手段上!”田珍围向大家大胆提出了自己的想法。

“恐怕不行吧,那次毕竟只是试验,从没有过实际应用。”光端室的士官杨柳不相信地说。但田珍国不为所动,立即投身设计试验。一上午的尝试都没有成功,中午回到帐篷休息,团高工刘金成见他垂头丧气,便关心地询问。听完田珍同的实施方案后,刘高工说:“你可能在信号反馈环节没有处理好。”

还躺在行军床上的田珍围“噌”地一下坐起来:“高工,我搞错了。”说完就回到了装备车上。

“高工,通了!”一个小时后,刘金城的手机中传来田珍国兴奋的声音。这次保障他采用通信方式复合传输并实现了全程数字化,在总部试验后还是首创。

遗物之三:红景天1瓶,风油精,高原护肤霜和护唇各2支

高原美,高原蓝。翻越了归建途中海拔5394米的界山达坂,田珍国的心情舒畅起来。

后面的路况越来越好,离家的路也越来越近,看着远处的雪山,想着马上就能见到可爱的女儿田小苗了,田珍国情不白禁伸展下胳膊做了个深呼吸。

到达5200米的奇台达坂,拐过第一个v字弯后,团参谋长刘登科的对讲机里传来田珍国的呼喊:“314报告,刹车失灵了!”

左边是悬崖,右边是山体,田珍围冷静地指挥车辆准备停至不远处的沙堆。但滑行近300米后,田珍国突然发现道路右侧有一近6米宽的排洪沟,车辆避让不及右侧倾翻。“抓紧,快抓紧!”在头撞向车体的瞬问,田珍国大声提醒,顺势将安全员陈远祥向左托起,白己的头部却被夹在了座椅靠背与严重变形的车门中问。“营长!营长!”刘登科和战友们迅速下车赶过来,大家从杂物堆里扒开营长,看到他重心偏移,还保持着推举的姿势……

事故的消息传到团里,师父马召峰一遍一遍地说:“这不是真的,是个误传,是个误传!”

频谱站曾经的战友们都不约而同地往办公室赶,不相信这是真的,大家翻开以前的照片,眼泪润湿了相册,为仍在送往医疗站的田珍国祈祷:“会好起来的,一定会好起来的。”

田股长,你可知道?战士们都念着你的好。警卫班的朱云南等6名战士二次分流,您逐个谈心后了解他们想去业务台站,您一次次向参谋长争取,和军务股长协调,只为了工作的需要和他们的进步。

老田,你可知道?通信楼值班的战友都习惯了你的存在。每次看到通信战备值班表上,只要“田珍国”的名字出现,大家都像打了鸡血一样,工作特别有劲,因为他们不管什么事都会有人帮忙、有人请教,你是公认的“救火队员”。

田哥,你可知道?你是大家最为信赖的“老大哥”。战士张杰和爱人的感情一度非常紧张,你一次次和他聊天,并发动大家凑份子请张杰一家吃饭,大家谈爱情谈生活,一次、两次……他们慢慢相爱如初,退伍后至今记着您的恩情。

田儿,你可知道?因为有你,频谱站的氛围就像一家人。2011年,技师同蕾生小孩后哺乳不便,你协调干部股了解政策、帮忙请假;去年8月份高原驻训期间,技师王婧被调整到新的单位,一度很不适应,是你的电话让她走出了困境。

这世界上的东西总是越分越少,唯有不尽的爱心越分越多。田珍国,你让大家怎能不爱你?

遗物之四:一部价值100多元的手机

一个一年掌管上百万元经费的股长,一个听起来让人欣羡的营主官,怎么会用这么寒酸的手机?可这发生在田珍国身上,所有的人都深信不疑。

田珍国是家里的老大,从刚出生时起,父亲就常在他身边念叨:“‘国’字好啊,里面是块玉,好比我们的国家,外面一个框是长城,好男儿就要保卫国家的宝玉不被人抢走。”淳朴民风的熏陶和红色传统的浸润,在田珍围的心底也打下了深深的印记。可如今,白发人送黑发人,看到的人怎能不心碎?田珍国一入伍就把军旅生涯作为新的起点,对自己约法三章:不抽烟、不打牌、不虚度。在周围的人看来,他的生活近乎“苦行僧”,没有QQ,没有任何娱乐的东西。

父母之爱,击穿心,绕指柔……

可父母遗憾啊!他们后悔对你要求太严格,每次打电话没等你把话说完就一阵猛批:“当兵干工作只能往前冲!”

他们后悔自己做建筑,却没能给你的新房亲手铺上瓷砖,他们看到你用装修边角料做的桌子,眼泪吧嗒吧嗒往下掉。他们后悔这些年终于挣了点钱,能给你在老家买栋房子让你高兴高兴了,你却再也没有机会享受了。

遗物之五:藏红花,雪莲和电影票

田珍围太忙了。妻子周丽君曾听别人说,部队应该和公务员一样,是一份很稳定而且很威风的职业。结果,发现根本不是那个样子。从穿上军装走进军营,田珍国没有回山东老家过一次春节,第一次带女儿回去看望爷爷奶奶,苗苗已经快5岁;2007年结婚时休了20天,那是田珍国最长时问的一次休假。

2012年8月28日,是两人的结婚五周年纪念日。田珍国貌似漫不经心地从背后掏出一个项链吊坠:“给你买的,来,试试。”那一刻,妻子所有的委屈和抱怨都没了,结婚纪念日以前都只有自己记得,原来他也一直没有忘记。

2014年8月28日,又一个结婚纪念日,田珍国和战友们一起行驶在回家的高原公路上。归建之前,他还专门跑到市场上,买到了藏红花、雪莲等特产,想拿回去给媳妇补补身子。

雪域孤寒,思亲路远。2014年8月29日上午,望着高原雪山,在停车休整时,田珍国给妻子打了他生命中最后一个电话。悲不白胜,肝肠寸断!听后无言,唯有泪两行。

采访结束,我们在通信团听到了田珍国生前最喜欢的一首歌《心愿》,歌声是那么清澈,歌词带着淡淡的忧伤……

或许田珍围从没离开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