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汽车职业教育论文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一、整合汽车教学资源,深化“产教对接,校企合作”,实现产教和校企共赢
德国的双元制职业教育体制为德国的经济建设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双元制是一种非全日制学校与企业合作办学的教育模式,学生一边在职业学校接受专业理论知识和文化知识的教育,一边在企业中接受职业技能培训,这样,学生能将理论和实践结合起来,提高了学习效率和质量。近年来,成都师范学院汽车工程系通过和汽车企业建立合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如学生团队参加各种全国及省级汽车类竞赛取得了好成绩,如,“全国职业院校汽车营销大赛一等奖”、“全国大学生智能汽车竞赛西部赛区电磁组二等奖”“、四川省房车精英赛第二名”。其模式是企业提供生产设备、技术资源和教学科研实训基地,教师指导学生并和企业技术人员交流学习,学生组成团队进行汽车创新设计与制造,同时参加相关大学生汽车类设计大赛。在这种模式下,学生能进行开放式学习,培养了其专业技术能力和创新能力,教师提高了教学能力和科研能力,并能敏锐地捕捉到社会的需求。因此,学校自身能适应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产业结构调整,大力整合调整专业,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
二、加强汽车中职师资的建设,完善中职教师的聘用制度
从历年来我国中等职业院校、高等职业院校的招生情况可以看出,我国职业教育的存在的问题是社会吸引力不强,另外,中等职业学校、普通高中、高职高专、普通本科学校的生源以及培养目标具有差异性,因此,中等职业教育是我国教育体系中最薄弱的一个环节。由于我国区域发展的不平衡,中西部薄弱地区、少数民族地区职业教育的建设和师资比较薄弱,严重影响了我国的职业教育水平。汽车职业教育作为一个比较年轻的模块,也应该重视中职师资的建设。通过对一些中职院校的调研,目前我国中职师资普遍存在的问题是:中职教师数量不足、中职师资队伍结构不合理及优秀中职教师流失严重。其中最突出的问题是中职师资队伍结构不合理。在我国汽车类中职院校中,文化课教师比例偏高,专业课和实习指导教师比例偏低,而专业课教师中同时具有汽车专业技术能力、职业教育理论和专业的教学技能的教师很少,“双师型”教师明显不足,教师在课程改革、教学科研等方面的能力较低。然而,全国师范院校大多数是培养自然科学学科的师资,缺乏对汽车技术专业的师资培养。为了解决我国汽车职业教育师资薄弱的问题,一方面高等师范院校应该加强中职师资的培养;另一方面汽车中职院校应重视师资建设,加强对中青年教师的汽车专业技术能力和专业的教学技能的培训;再者,国家应修订职业教育法;完善职业学校教师资格标准、教职工编制标准、教师企业实践、集团化办学等制度;持续开展“产教对接”,推进职业教育与国家重点产业、教育链与产业链、学校与企业融合发展。以德国为例,德国职业教育的双元特性也决定了德国职业教育师资结构的双元性。在德国,从事职业教育教学工作的师资主要有两种,即职业学校的教师和在职业学校之外的教育培训机构(主要是企业)的实训教师。按照德国《职业教育法》的规定,实训教师是“在企业里或其他非学校机构中负责职业教育的,在业务上和品格上合适的人员”。按照德国法律,实训教师必须通过由《实训教师资格条例》(AVEO)规定的资格考试。另外,成都师范学院为解决职教师资的问题,在普通学科师资培养的基础上,提出了培养职教师资的目标,鼓励学生加入职业教育的模块,汽车工程系也积极响应国家号召,充分利用学校师范生培训基地和合作企业资源,努力建设汽车职教师资的培养模块。
三、以终身教育思想为指导,加强各级汽车职业教育的相互衔接沟通与渗透
终身教育是世界未来发展的大趋势,也是中国教育事业发展的重要目标。按照终身教育理念发展汽车职业教育,是《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对职业教育事业提出的基本发展方向。因此,汽车职业教育要遵循终身教育理念,必须坚持“面向人人、面向终身、面向未来”的方针。我国现行职业教育体系是一个庞大而复杂的系统,该系统由学校职业教育和职业培训两大部分组成。学校职业教育是职业教育体系的主要部分,分为初等、中等、高等三个层次,其中中等职业教育为主体。我国汽车职业教育体系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一是汽车职业技能培训环节比较薄弱,没有形成一个完善的汽车技术培训体系;二是汽车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及成人教育之间、汽车职业教育内部各层次之间的衔接和沟通不畅。其中,最主要的是汽车中等职业教育和高等职业教育不衔接,培养理念、培养方法、课程设计和内容安排上没有很好地衔接。职业教育体系总体上可分为三个相互衔接的阶段:职业启蒙教育、职业准备教育和职业继续教育。这样来看,汽车职业启蒙教育,甚至是整个职业启蒙教育,难以渗透到基础教育之中。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修订的《关于技术与职业教育的建议》(2001)中曾明确提出:初步了解技术和职业生活应是普通教育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由此可以形成对现代文化的技术本质的理解,并使他们尊重那些需要实际技能的工作。这种入门教育应成为教育改革和民主化过程所关心的一个主要问题,它应该成为从初等教育开始一直到中等教育头几年课程中必须有的内容。但是,我国普通教育强调学科本位,没有很好地将实践和职业技能紧密联系起来,在义务教育阶段的教学中很少渗透职业启蒙教育方面的内容,甚至在高中阶段的教学也是主要强调文化知识的教授和学习,极少提到职业教育的内容。因此,学生对社会的产业结构、技术发展和职业的变迁没有基本的了解,对汽车产业知识更是不了解,非常不利于学生未来的发展,也不利于汽车职业教育和汽车产业的发展。另外,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之间的沟通是单向的。普通教育毕业生可以接受高一级的职业教育,而职业教育毕业生接受高一级普通教育的机会则非常小。尽管我国有关文件规定,中专、技校、职高的毕业生可以报考普通高等院校,但由于受教学内容、高考制度、高考内容等的影响,这些毕业生升入普通高校的人数并不多。而且,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进入普通高校的比例被严格限制,可供选择的高校数量也很少,这种职业教育的封闭性严重地影响了民众接受职业教育的积极性,更限制了职业教育的发展。因此,为了提高汽车职业教育的水平和吸引力,一方面要在基础教育阶段加强职业启蒙教育,通过职业启蒙教育可以使少年儿童对社会职业有初步的认识和了解,激发他们对自身职业生涯规划的思考,有利于其在教育分流时,对专业和职业做出正确选择。另一方面,建立高中阶段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的互通机制,适当扩大中职毕业生对口升高职的比例,同时考虑各地区经济、教育发展不平衡的因素,加强终身教育的理念在全国职业教育实践中的应用。
四、加强职业教育体系建设,大力发展应用型本科教育
目前,我国绝大部分的汽车类高等职业教育仅限于专科层次,很少有本科以上层次的职业教育。高职高专的汽车专业的学生如果要升学,基本上只能升入学术教育体系,而不是职业教育体系,况且这部分人的比例非常小。虽然,我国目前已经开设了专业硕士和工程硕士,但这基本上成了一部分考研分数较低的学生逃避社会的选择之一。此外,我国高等职业教育要求学生既具有接受高等教育的普通文化水平,又具备中级水平的职业知识和职业技能,生源只有具备了这两方面的素质,高等职业教育才能培养出合格的技术型人才。然而,目前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生源却是以普通高中毕业生为主,况且这部分毕业生属于普通高考分数较低的人群,再加上他们也不具备职业技能和知识,必然导致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去职业化”。这样一来,我国职业教育规模形成了隐性萎缩,不利于技术型人力资源的开发,更是加剧我国高级技术型人才的供求失衡。基于以上思考,面对未来,我国汽车职业教育体系发展技术本科是非常必要的。一方面,使一些汽车技术应用型的本科院校定位于职业教育目标,重点培养本科层次的高级技术型人才。另一方面提倡部分职业教育质量高的汽车类高职院校向技术型本科院校发展。再者,逐步完善研究生层次的职业教育,使汽车职业教育体系向纵深发展,使我国汽车高等职业教育实现可持续发展。
作者:董小杏 单位:成都师范学院 物理与工程技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