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关注大学生弱势群体的全面发展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关注大学生弱势群体的全面发展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 要: 高校弱势学生群体的存在是我国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过程中不容忽视的问题。本文在对大学生弱势群体类型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总结出大学生弱势群体的特征,把握其特殊性,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提出有针对性地做好大学生弱势群体工作的措施。

关键词: 大学生 弱势群体 发展

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和教育制度改革的深入,高等学校大规模扩招,大学生的数量日渐庞大,大学生群体越来越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近几年来,高校毕业生就业越来越困难,日趋激烈的竞争折射出大学生群体中弱势学生数量越来越多,弱势学生问题更加突出,渐渐成为影响学生全面发展和高校和谐稳定的重要因素。[4]

1.当前大学生弱势群体的分类

1.1经济弱势群体。

经济弱势大学生群体主要指那些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在校期间因家庭经济贫困而难以交付学杂费及购置必要学习生活用品,日常生活缺乏必要经济保障,导致学业难以为继的大学生,即所谓的高校贫困学生。

高校贫困生问题是伴随经济体制和教育体制改革出现的一个重大的现实问题。1993年颁布的《中国高等教育和发展纲要》指出:“高等教育是非义务教育,学生上学原则上均应缴费。”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从精英教育向大众化教育迈进,高校在校生数量快速增加,贫困生的绝对人数也不断上升。经济困难学生已经成为大学生弱势群体中最大的群体,他们大多来自农村地区和城镇下岗职工家庭,是社会弱势群体在高校的延伸和折射。

1.2生理弱势群体。

生理弱势群体主要指生理上有缺陷的学生,由于一些学生生理存有缺陷,如个体的相貌、肤色、体重、畸形或身体缺陷等,以及个人对这些特征的自我消极的评价。这些学生往往在进学校时就受歧视,就可能导致产生挫折感,表现出悲观、伤感、自卑或挫折感等情绪。在学习生活的过程中,他们相对于一般人来说往往缺乏自我表现的勇气和信心。一般来说,个性特征有缺陷的人倾向于对生活事件作消极悲观的评价,容易产生挫折心理。

1.3心理弱势群体。

大学阶段是人生压力相对集中的时期,压力来自学业、人际关系、感情及就业等诸多方面,而大学生又处在情绪体验强烈、内心波动大的青春期,其生理、心理变化迅速。心理弱势大学生群体即心理承受能力差,耐挫折能力、自主自立能力欠缺,并由此而引起的有心理障碍或心理疾病的学生群体。这一群体除经济上、生理上等因素而成为心理弱势群体的大学生外,还包括目前在校大学生中的一些独生子女,由于一帆风顺的成长经历使得他们缺少独立生活经验,心理承受能力普遍较弱,缺乏对挫折和失败的磨练,适应能力差。他们不愿与周围的人交流,甚至很多人在百无聊赖之际将自己置身于虚幻的网络以打发时间,逃避现实,逐渐使自己陷入了一个封闭、保守的怪圈,严重的甚至表现为人格障碍。

1.4学习弱势群体。

大学生学习弱势群体主要是指学习能力不强、学习成绩较差的学生群体。在进入大学后,由于学习环境、综合素质、学习方法及兴趣爱好等方面的差异,或者原有学习基础较差,入学后学习仍不努力等原因,一些学生学习成绩较差。这些学生往往不能从失败的阴影中走出来,不能进入正常的学习状态,常常处于被淘汰的境地,久而久之就产生厌学心理,对大学生活抱着得过且过的心态,缺乏进取心和竞争意识,缺乏学习积极性和求知欲,课堂上不认真听课,甚至不完成作业,厌学思想严重,甚至对人生持消极悲观的态度。[3]

2.大学生弱势群体的特征

2.1容易产生自卑心理。

高校弱势学生群体容易产生自卑心理。这种心理源于他们不但普遍承受着相对弱势的压力,而且绝大多数遭受着绝对弱势的煎熬。2003年,宁夏大学对在校贫困大学生的心理状况进行了一次调查。在有效调查的718名学生中,贫困生共有217名。对生活状况不满意的贫困生共有159人,占贫困生总数的73.27%;有140名贫困生体会不到生活的幸福,占贫困生总数的64.51%;有113名贫困生存在着抑郁状态或抑郁倾向,占贫困生总数的52.53%。如果这种自卑心理长期存在,往往容易使弱势学生群体丧失学习的热情,缺乏生活勇气,从而影响他们的健康成长。

2.2经常有不公平感和不安全感。

高校弱势学生群体的心智发展大体有两个走向:一是意志坚强,乐观向上,将苦难当成生活的磨炼;二是消极,感觉世界太不公平,情绪往往比较极端。而有第二种倾向的在整个弱势学生群体中占有相当比重,他们的社会公平感严重缺失,认为社会存在极大的不公平。有的人可以生来就吃得好、穿得好,而自己只能勉强果腹,只能穿旧衣服;绝大多数人都有健全的身体,而自己为什么生来就有残疾;认为人生充满了艰难,处处都存在着不安全。当弱势学生群体的合法权益无人关注、得不到保障时,他们就有可能渐渐失去与命运抗争的勇气,少数学生甚至就此“破罐子破摔”。

2.3不能尽快适应环境,情绪不稳定。

能够适应环境是心理健康的重要标准之一。从中学进入大学,多数学生经过一段时间的调适,基本上能适应新的环境。但也有一些学生,特别是弱势学生群体,完成这个转变的时间过长,有的甚至不能顺利完成这个转变,适应不了新的环境,而最终选择了对生活的逃避。在这种情况下,他们思想苦闷,精神压力大,无法进行正常的学习和生活。

能适当宣泄情绪和控制情绪是个体心理健康的标志之一。与其他学生群体相比,弱势学生群体心理脆弱、敏感,而且出现情绪波动时,不能找到宣泄情绪的适当方式和途径,不能很好地控制自己的情绪。[1]

3.把握特殊性,做好大学生弱势群体工作

大学生弱势群体形成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的每个个体都有其特殊性。因此,在实际工作中,教育管理者必须坚持从实际出发,把握特殊性,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有针对性地做好大学生弱势群体工作。

3.1加强心理指导与咨询。

加强心理指导,克服学生的障碍型心理。心理辅导人员应该加强对学生的心理指导和咨询,让他们感受到集体、老师、同学的温暖,帮助他们树立自信心,鼓励他们打破封闭心理,积极与人交流,教育他们正确地对待人与事,以达到克服自卑、嫉妒、猜疑等不良心理的效果。

加强心理指导,激发学生内部心理动力。唯物辩证法认为,内因决定外因,外因反作用于内因,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所以心理辅导人员要通过对弱势群体学生的心理指导,激发他们的内部心理动力,最大限度地发挥他们的创造精神和不断进取精神,促使他们走出“无所事事”的心理状态,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

加强心理指导,培养学生的挫折协调能力。失败是成功之母,任何人都无法避免挫折,都是在战胜挫折的过程中不断成熟、不断成长的。心理辅导人员要鼓励那些心理有挫折感的弱势群体,勇敢地面对困难,以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去迎接生命的挑战。

我校成立了大学生心理咨询中心,引进了高学历并且有丰富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辅导经验的专业教师,全方位地帮助学生排除在学习、生活、交往、恋爱、择业及成长过程中遇到的烦恼与心理困扰,提高学生心理健康水平,顺利适应大学生活,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减少由心理矛盾或心理冲突引发的适应不良行为,增强社会适应能力。

3.2健全校园保障体系,解决弱势学生的实际困难。

建立健全校园资助政策体系,解决学生实际困难。贫困生群体是大学生弱势群体的组成之一。高校应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建立健全“奖、贷、助、补”资助政策体系,做好各项扶持工作。目前,我校每年有20%以上学生获得国家助学金,25%以上学生获得校内各类奖学金;同时积极做好助学贷款工作,27%的学生使用助学贷款缴纳学费,对一年级家庭困难学生开辟“绿色通道”,确保不让任何一名学生因经济困难而辍学。